「中國傳統名茶」之恩施玉露起源和品質特點

2020-12-14 人草木茶禪文化
人草木茶禪文化

恩施玉露是中國傳統名茶,屬於綠茶類,也是中國傳統蒸青綠茶,為國家地理標誌性產品,產於湖北恩施市南部的芭蕉高拱橋及東郊五峰山,位於生態優越的武陵山腹地。恩施玉露曾稱「玉綠」,因其香鮮爽口,外形條索緊圓光滑,色澤蒼翠綠潤,毫白如玉,故改名為「玉露」。其外形緊細挺直,形似松針,顏色具有代表性的「三綠」特徵,即幹茶翠綠、茶湯清綠、葉底嫩綠。

首先,恩施玉露的歷史起源及名稱由來。

恩施玉露是中國傳統名茶,產於湖北恩施,湖北產茶歷史悠久,在唐代時期就有「施南方茶」的記載。恩施玉露是中國保留下來的為數不多的一種蒸青綠茶,其製作工藝及所用工具相當古老,與陸羽《茶經》所載十分相似。明代黃一正在《事物紺珠》中記載:「茶類今茶名……崇陽茶、蒲圻茶、圻茶、荊州茶、施州茶、南木茶(出江陵)」。

相傳於清康熙年間,恩施芭蕉黃連溪有一位姓藍的茶商,他自壘茶灶,親自焙茶,所制茶葉,外形緊圓、堅挺、色綠、毫白如玉,故稱「恩施玉綠」。到晚清至民國初期,為茶葉發展興盛時期,1936年湖北省民生公司管茶官楊潤之,在恩施玉綠的基礎上,改鍋炒殺青為蒸青,其茶不但茶的湯色、葉底綠亮、鮮香味爽,而且使外形色澤油潤翠綠,毫白如玉,格外量露,故改名為「恩施玉露」。

1945年,恩施玉露外銷日本,從此「恩施玉露」名揚於世。中國茶葉學會副理事長、湖南農業大學教授施兆鵬為恩施玉露題字:「恩施玉露、茶中極品」;日本茶師清水康夫到恩施考察茶葉生產時題字:「恩施玉露、溫古知新」。恩施玉露深受國人及東南亞一帶的厚愛,並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茶」。為保護這一地方特色產品,恩施市於2006年申請對恩施玉露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其次,恩施玉露的品種分類及特點。

恩施玉露按陳舊劃分,可分為新鮮綠茶和陳舊綠茶。

新鮮綠茶的外觀色澤鮮綠、光澤顯眼,聞有濃烈清新茶香;泡出的茶湯色澤淺綠;伴有清香、蘭花香、熟板慄香味等香味;其滋味甘醇爽口;葉底鮮綠明亮。

陳舊綠茶的外觀色稍黃暗晦、光澤不強,香氣不太明顯,有點若隱若現,如對茶葉用口吹熱氣,溼潤的地方葉色黃且乾澀,聞有冷感;泡出的茶湯色澤深黃;茶香沒有新鮮綠茶那麼濃烈,保存的不好的話,還會有各種雜七雜八的雜味;味雖醇厚但不爽口;葉底陳黃欠明亮。

恩施玉露按季節分,可分為春茶、夏茶和秋茶。

春茶芽頭碩壯扁平、色墨綠、潤澤明亮,條索緊結、乾淨幹練;泡出的茶湯色澤嫩綠,香氣濃烈;茶味清香、清新爽口;葉底柔軟明亮,底色鮮綠。夏茶外形條索較粗松,色雜,葉片較大,葉芽木質分明;泡出的茶湯味澀,色澤濃綠;香味稍微老道點,濃烈的多;茶湯青澀,味道多變,總的來說,茶味老道,比春茶較之醇厚,少了清新之氣;葉底質硬,葉脈顯露,夾雜銅綠色葉子。

秋茶外形條索緊細、絲筋多、輕薄、色綠,沒有春茶幹練,沒有夏茶那麼大葉片;泡出的茶湯色淡,茶色黃綠;已經到了茶樹一年之類的最後一次成茶了,不如春茶那麼豐盛的營養,但也是最後的精華;味道比春茶、夏茶稍平和,很有品頭的,湯味微甜,香氣淡;葉底較之春茶粗壯,較之夏茶短小,葉底質柔軟,多銅色單片。

恩施玉露按地域分,可分為高山富硒綠茶和平地富硒綠茶。

高山富硒綠茶外形條索厚重,色綠、富光澤;泡出的茶湯色澤綠亮;其香味持久,而且含硒量更多,滋味濃厚; 葉底明亮,葉質柔軟。平的富硒綠茶外形條索細瘦、露筋、輕薄,色黃綠;泡出的茶湯色清淡;香味稍微平淡;滋味醇和;葉底葉片較硬,葉脈顯露。

最後,恩施玉露的品質特點。

恩施玉露,產於湖北省西南端的恩施,地處武陵山區腹地,境內多屬低山或二高山地區,土壤肥沃,植被豐富,四季分明,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其全年氣候溼潤,降水量充沛,年無霜期長,終年雲霧繚繞,非常適合茶樹的生長,其是出產名優茶之地,被農業部和省政府確定為優勢茶葉區域。

恩施玉露含硒量適中,符合人們消費的需求;其抗氧化作用強,具有非常好的保健效果。其茶還含有咖啡鹼、茶多酚、蛋白質、醣類、胺基酸、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維生素、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等有利於健康的成分,具有提神益思、消除疲勞、利尿、減肥、抗氧化作用、提高免疫性、降血壓、預防冠心病、防、殺菌抗病毒、降血糖、預防糖尿病、抗癌抗突變等作用和功效。

恩施玉露茶是中國罕有的傳統蒸青綠茶。所用茶葉鮮葉原材料主要是當地小葉種「苔子茶」和引進的小葉種國家良種茶。選用葉色濃綠的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鮮葉經蒸汽殺青製作而成,對採制的要求很嚴格,芽葉須細嫩、勻齊,成茶條索緊細,色澤鮮綠,勻齊挺直,狀如松針。其加工工藝為:蒸青、扇幹水氣、剷頭毛火、揉捻、鏟二毛火、整形上光(手法為:摟、搓、端、扎)、揀選等七大步驟,加工成茶,其茶湯清澈明亮,香氣清鮮,滋味甘醇 ,葉底色綠如玉。

恩施玉露經沸水衝泡,其芽葉復展如生,初時婷婷地懸浮杯中,繼而沉降杯底,平伏完整,觀其外形,賞心悅目;湯色嫩綠明亮如玉露,香氣清爽,品啜一杯恩施玉露,滋味醇和,淡而有味,回味甘甜,沁人心脾,回味無窮。

如果你對文章有不同的觀點,可以在下面留言評論;喜歡我分享的文章,可以互相「點讚+關注」,你的關注是對我的鼓勵,也是促進我進步的原動力。

免責聲明:圖片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名茶介紹——恩施玉露
    品一杯新鮮、醇爽的恩施玉露茶,看著嫩綠明亮的湯色,聞到清鮮馥鬱持久的茶香,仿佛聽到了屋簷外的雨滴落到綠葉上的聲音,春天忽然就在眼前。恩施玉露,是我國傳統名茶,發源於現恩施市芭蕉鄉一帶,自唐朝起便有「施南方茶」的記載,明代黃一正《事物紺珠》載:「茶類今茶名……崇陽茶、蒲圻茶、圻茶、荊州茶、施州茶、南木茶(出江陵)。」 因恩施古時曾稱施州。故根據歷史資料的顯示,早在 3世紀,恩施茶葉生產、加工和技術已經有了一定的規模。
  • 恩施玉露
    中國茶葉學會副理事長、湖南農業大學教授施兆鵬為恩施玉露題字:「恩施玉露、茶中極品」;日本茶師清水康夫到恩施考察茶葉生產時題字:「恩施玉露、溫古知新」。  歷史發展  恩施玉露 是中國傳統名茶。自唐時即有「施南方茶」的記載。明代黃一正《事物紺珠》載:「茶類今茶名……崇陽茶、蒲圻茶、圻茶、荊州茶、施州茶、南木茶(出江陵)」。
  • 湖北恩施特產 恩施玉露
    恩施玉露產於湖北上西南部的恩施州芭蕉侗族鄉,是富硒綠茶,是中國傳統名茶,是湖北第一歷史名茶,以前曾叫「玉綠」,後改為玉露。在1945年,恩施玉露外銷日本,從此「恩施玉露」就從地方特色茶開始揚名於世。恩施玉露在2007年3月獲得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恩施的芭蕉侗族鄉也被譽為「湖北省無性系良種茶葉第一鄉」。恩施玉露是中國罕有的傳統蒸青綠茶,主要是採用蒸汽殺青的工藝製作而成,工藝複雜要求嚴格,一般標準為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日本在唐代時傳回國的就是蒸青制茶法。
  • 緣聚恩施玉露,別樣抒寫中國茶文化
    一次中印東湖國事活動茶敘,讓恩施玉露賺足了眼球,被更多的人所知曉。恩施自古產茶,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宋代。作為硒礦儲量位居世界第一的恩施,生長出來的茶富含硒,常喝有強健身體的效果。硒茶中,其中以「恩施玉露茶」最為著名,早在清朝時期,恩施玉露就與西湖龍井、黃山毛峰一併被列為清代名茶。
  • 「中國十大名茶」之茉莉花茶起源和品質特點
    人草木茶禪文化茉莉花茶是中國傳統名茶,又叫茉莉香片,屬於花茶,茶胚為綠茶,成品將茉莉花去除,亦屬於綠茶的一種,已有1000多年歷史,中國十大名茶之一橫縣是中國最大的茉莉花生產基地,被國家林業局、中國花卉協會命名為「中國茉莉之鄉」。橫縣種植茉莉花的自然條件得天獨厚,所產茉莉花以花期早、花期長、花蕾大、產量高、質量好、香味濃而著名。
  • 恩施玉露:越來越響亮的城市名片
    藍耀尚將這種茶免費送給老主顧和權貴們品嘗,反饋效果相當好。後經藍耀尚多次技術改造,這種工藝於1682年正式定型,其產品品質特徵為:外觀條索緊、細、圓、直,色澤綠潤,形似松針;湯色嫩綠明亮,葉底嫩綠明亮、勻齊;香氣清鮮,滋味醇爽。綠是這種茶的顯著特點,這種茶接近鮮葉的自然綠,是鮮活的綠,玉露工藝的雛形就這樣誕生了。後來,藍氏族人為了提升茶葉的品質,數次搬遷新居。
  • 綠茶製作技藝(恩施玉露製作技藝)
    綠茶,是中國的主要茶類之一,是指採取茶樹的新葉或芽,未經發酵,經殺青、整形、烘乾等工藝而製作的飲品。恩施玉露是我國現存唯一的蒸青針形綠茶,主要產於恩施市芭蕉侗族鄉和恩施市舞陽壩街道辦事處五峰山一帶。
  • 中國唯一蒸青針形綠茶,恩施玉露茶的衝泡技巧你一定要掌握
    恩施玉露品質特徵恩施玉露是我國的歷史名茶,更是一種難得的蒸青綠茶,這樣的茶葉也已經是為數不多的了。其是選用葉色濃綠的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鮮葉經蒸汽殺青製作而成。恩施玉露對採制的要求很嚴格,芽葉須細嫩、勻齊,成茶條索緊細勻整,緊圓光滑,色澤鮮綠,勻齊挺直,狀如松針,白毫顯露,色澤蒼翠潤綠;茶湯清澈明亮,香氣清高持久,滋味鮮爽甘醇,葉底嫩勻明亮,色綠如玉。恩施玉露總得來說,品飲價值還是非常高的,風格特點也比較的明顯。而說實在的最為顯著的特點就是「三綠」,即茶綠、湯綠、葉底綠。
  • 我為湖北帶茶,蒸青工藝的恩施玉露
    今天要為茶友們分享湖北的名茶—恩施玉露。地理產區恩施玉露產於湖北省恩施市,是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恩施是世界硒都,這裡砂質壤土深厚肥沃,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朝夕雲霧繚繞,宛若仙境。山下為滔滔清江環抱,是出產名優茶之地,被農業部和湖北省政府確定為優勢茶葉產區。小茶前年7月去恩施玩過一周,朝夕雲霧繚繞,真的一點都不誇張,上實拍圖。
  • 「中國十大名茶」之武夷巖茶的起源和品質特點
    人草木茶禪文化武夷巖茶是中國傳統名茶,屬於烏龍茶類,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具有巖骨花香的品質特徵,原產於福建閩北"秀甲東南"的武夷山一帶,茶樹生長在巖縫之中。武夷巖茶的形態特徵:葉端扭曲,似蜻蜓頭,色澤鐵青油潤,內質活、甘、清、香,有明顯的巖骨花香,有綠茶之清香,紅茶之甘醇,是中國烏龍茶中之極品。武夷巖茶屬半發酵的青茶,製作方法介於綠茶與紅茶之間。其中最著名的武夷巖茶是「大紅袍」。首先,武夷巖茶的起源。
  • 湖北「恩施玉露」通過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評審
    央廣網武漢12月11日消息(記者張毛清 恩施臺記者童思維)近日,湖北名茶「恩施玉露」通過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專家評審。此次由農業農村部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組織的2018年第四次評審會,湖北省僅此一個產品參評。
  • 恩施玉露是什麼茶?其功效作用又有哪些?
    恩施玉露屬於綠茶,產於湖北恩施市南部的芭蕉鄉及東郊五峰山,曾稱「玉綠」,因其香鮮爽口,外形條索緊圓光滑,色澤蒼翠綠潤,毫白如玉,故改名「玉露」。  恩施玉露的產地 :恩施玉露產於湖北恩施市南部的芭蕉鄉及東郊五峰山。
  • 「中國十大名茶」之祁門紅茶的起源和品質特點
    人草木茶禪文化祁門紅茶(簡稱祁紅)是中國傳統名茶,屬於紅茶精品,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又是世界四大紅茶之一,產於中國安徽省西南部黃山支脈區的祁門縣一帶。祁門紅茶是紅茶中的極品,享有盛譽,是英國女王和王室的至愛飲品,正所謂「祁紅特絕群芳最,清譽高香不二門」;由於祁門所產的紅茶有一種特殊的芳香,有高香的美譽,美名遠播,美稱「群芳最」、「紅茶皇后」和「祁門香」。首先,祁門紅茶的起源和名稱的由來。
  • 增強維護「恩施玉露」品牌意識
    範建生據報導,近日,恩施市在全市範圍內開展茶葉市場整治及「恩施玉露」地理標誌保護工作。享有「中國十大名茶」和「湖北第一歷史名茶」之稱的「恩施玉露」,歷史悠久,其加工工藝沿襲唐朝的蒸青制茶工藝,創製於清代,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恩施玉露」作為蒸青茶,其幹茶、湯色、葉底「三綠」特徵明顯,堪稱綠茶典範。
  • 「恩施玉露」通過農產品地理標誌專家評審
    「恩施玉露」通過農產品地理標誌專家評審發布時間:2018年12月13日 11:42 來源:湖北日報   湖北日報訊(記者劉暢、通訊員盧海英)12月12日,記者從恩施州政府獲悉,在農業農村部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舉辦的2018年第四次評審會上,通過PPT展示和現場答辯,「恩施玉露」順利通過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專家評審。
  • 舌尖上的中國茶葉:恩施玉露茶的製作工藝及歷史溯源
    早在清朝時期,恩施玉露就與西湖龍井、黃山毛峰一併被列為清代名茶。上世紀60年代,入選中國十大名茶。到晚清至民國初期,為茶葉發展興盛時期,1936年湖北省民生公司管茶官楊潤之,改鍋炒殺青為蒸青,其茶不但茶之湯色、葉底綠亮、鮮香味爽,而且使外形色澤油潤翠綠,毫白如玉,格外量露,故改名為《玉露》。1945年外銷日本,從此「恩施玉露」名揚於世。恩施玉露的製作,除殺青方法仍然沿用蒸汽殺青外,做工較前更為精巧。
  • 見證軍運榮耀—恩施玉露的軍運國茶故事
    恩施玉露,茶中極品,始於千年大唐盛世,國內唯一傳統蒸青工藝綠茶。1965年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茶;2008年被評為湖北歷史第一名茶;恩施玉露,來自國際公認北緯30度優質黃金產茶區,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地區。
  • 恩施市開展「恩施玉露」茶文化進校園活動
    活動中,親硒源茶業董事長、國家中級評茶員、「恩施玉露」茶產業協會副會長蔣子祥向恩施思源實驗學校師生介紹了「恩施玉露」傳統製作技藝,分享了「恩施玉露」茶成為「湖北第一歷史名茶」、「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中國十大富硒品牌」、「恩施硒茶第二屆茶王大賽綠茶茶王」、連續兩屆入選農業部優農中心「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目錄」的輝煌歷史和恩施玉露的「前世今生」。
  • 恩施玉露——中國唯一倖存的蒸青綠茶
    早在清朝時期,恩施玉露就與西湖龍井、黃山毛峰一併被列為清代名茶。上世紀60年代,入選中國十大名茶。「玉露」之名  到晚清至民國初期,為茶葉發展興盛時期,1936年湖北省民生公司管茶官楊潤之,改鍋炒殺青為蒸青,其茶不但茶之湯色、葉底綠亮、鮮香味爽,而且使外形色澤油潤翠綠,毫白如玉,格外量露,故改名為《玉露》。1945年外銷日本,從此「恩施玉露」名揚於世。  恩施玉露 產地
  • 「最綠色」的恩施玉露原來是這樣走出深閨的
    記者譚舉先 攝恩施玉露實為「玉綠」恩施玉露是我國歷史上唯一保存下來的蒸青針形綠茶,加工工藝沿襲唐朝的蒸青制茶工藝,創製於清代。恩施「玉露」茶,原名「玉綠」。1686年,《清一統志》記載:恩施「玉綠」被徵為官衙禮品,進貢到朝廷,獲當朝皇帝「勝似玉露瓊漿」之盛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