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和閨蜜的閨蜜一起出去吃飯。閨蜜的閨蜜說:我做的皮蛋瘦肉粥,放最好的肉,最好的皮蛋。結果老公和孩子喝了一口,誰也不喝了。自己嘗了嘗,確實很難下肚。聽說我是開粥店的,問我有沒有做粥的秘訣。
和老公開了12年的粥店。前年因為一些原因改了行。說起做粥啊我能坐在這裡聊三天三夜都不帶重樣兒的。開始的時候免費喝粥,整桶的粥被倒掉,粥洩了,被客人罵的狗血噴頭。等等等等。
今天就跟大家聊聊,為什麼你在家裡做的皮蛋瘦肉粥很難喝?而粥店的皮蛋瘦肉粥,喝一碗還不夠。其實非常非常的簡單。一般人說到粥,首先想到的是一鍋粥,認為粥就是把所有東西放在一起熬出來就叫粥。其實這是錯誤的。做粥和炒菜一樣,講究火候,講究工序。
比如皮蛋瘦肉粥,也是有工序的。什麼時候放米?什麼時候放皮蛋?什麼時候放肉?什麼時候放調料?這都是有嚴格的時間限制的。因為皮蛋和瘦肉都是很腥的東西。如果放早了,滿鍋的粥都變得非常的腥,有誰會願意喝呢?而且瘦肉熬時間長了容易變老,短了又不熟。放生肉還是熟肉?這都是問題。
正確的做法是瘦肉切好後,提前煮熟。皮蛋提前可以煮也可以不煮,根據個人口味決定。粥要熬到九成以上熟的時候再放入瘦肉和皮蛋。出鍋前放入調料。這樣熬出的皮蛋瘦肉粥,每次都不夠喝的。
有的人問這是做粥的秘密嗎?其實這也算不得什麼秘密。只不過很多人把做粥想的太簡單了。粥有上百種。每一種配料都有自己的特性和功效,什麼火候下營養最好,什麼火候下口味兒更好。這都是有講究的。例如溫度,什麼時候需要大火?什麼時候需要小火?粥剛出來放一個小時或者放半天之後的粥都是不一樣的。要想做好真正的養生粥,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可以先從做一碗皮蛋瘦肉粥開始。
粥是我們老祖宗開始農工後吃的第一道食品。伴隨著我們人類的發展。從古至今!有時間在家裡做一碗皮蛋瘦肉粥吧。除了能感受到粥的文化,也能夠感受到人類養生的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