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屋邨,從此生命多了一份驚喜

2020-12-15 鵬鵬娛樂哥

導語:遇見屋邨,從此生命多了一份驚喜

旅行的樂趣之一就是遇見。他或者她,不經意來到你的生命裡,一不小心驚豔了年華。

香港電影喜歡講述城市和人的關係,出發前我給自己的行程羅列了幾個要去的建築,它們外形看似普通的建築,在某些角度拍攝,會得到意想不到的幾何美感。其中就有日前上映的電影《攻売機動隊》的取景地,勵德邨。我很想知道穿梭進這些建築,會有什麼感受?所以這次便來到了屋邨,確幸會有不一樣的驚喜,帶入我的生命。

首先,我從酒店出發,乘坐了小巴士,繞著環山路開了十多個站,我都在和小哥抱怨是不是坐錯車時,最後過了一個多小時終於下車了:幾棟二十多層高的公屋出現在面前,公共屋邨孕育了香港許多人家,勵德算是其中最具特色之一,早就耳聞勵德邨的拍攝最不容易,因為公屋管理員不太歡迎來的拍攝者打擾居民的生活。所以依舊本著不打擾居民的原則,我準備直接上頂樓,而且是步行走樓梯。此時氣溫30度,背著背包,一口氣巴了26樓,到了樓頂,感覺如同跌入循環往復的夢境。

爬到26樓累成狗。而當視線從上往下俯視樓梯河進眼帘不可思議的幾何延伸感,頓時覺得:值了做人最可怕莫過於固步自封而不知;攝影最可怕莫過於習以為常無新意。生活各個視角都布置著錦繡,你只需要多爬幾層樓。

來到了勵德村,拿出一個玩偶,代替我拍一張遊客照。香港的公共屋邨,就是由香港政府出資修建的公共住宅,現在大約有一半的香港居民住在公共屋邨裡。這裡的居住環境雖談不上特別好,但在寸土是金的香港,還是非常不錯了,公屋附近一般都有學校,醫院,公園,可以滿足人們日常的生活需要。

俯視天井,是一杯絲滑細膩拉花咖啡,溫暖如童話的色調,置身其中,跟著愛麗絲的舞步四處晃蕩,也是愜意。乘地鐵到九龍塘,出地鐵沿桃源街前行,尋一棵靜靜守護桃源的古樹。我想探訪的屋邨就隱藏在這巨大樹木的後面,聽說這棵樹曾出現在很多TVB港劇裡面,沒錯,是的,它就是傳說中自帶光環的樹中巨星!

深深淺淺的綠意,溫溫柔柔的陽光,伴著清清颯颯的音樂,仿若詩經裡的南山在時空的折射中,留在當代的淡淡投影。南山邨的每棟樓名字的首字都是"南"字,如南明樓、南安樓、南豐樓等。如一母同胞似的,守望相助。明亮開闊的祖堯邨,城市森林中的一朵奇葩。它的外部與其他的公屋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必須走進去你才發現,其實它色調明快,高低錯落有致,在燈紅酒綠的城市裡,安安靜靜,默默向陽。城市森林中的一朵奇葩。南山邨,它既是一種"垂直的擁有",也是一種"集中的存有",在這充滿未來感的外觀下,帶給人極其強烈的視覺貫穿感。雖然這次有些鍛鍊體力勞動的,但卻是最有趣的一次屋邨之旅。

旅行,一個人固然有一個人的思想和風景;而得遇知已兩三,撤歡賣蠢,互相嫌棄又一起裝逼,嗯,無憾矣!

相關焦點

  • 香港的公共屋邨,藏著多少尋常人家市井煙火?
    葵盛西邨~2018   自上個世紀五十年代起,香港政府的公屋政策,給了無數港人一個家,無形中衍生出香港特有的屋邨文化。 與其他攝影師一樣,他喜歡背著相機走街串巷;又與其他攝影師不一樣,他專愛拍攝香港屋邨,而且一拍就是20多年,走遍了香港的大小屋邨,拍攝了超過20萬張的屋邨照片。
  • 鋼筋混凝土中的夢幻彩虹部落彩虹邨 香港最有特色的邨屋
    其實在香港這個地方,雖然建築物多的密不透風,但相反正因為這個原因,只要善於觀察總會發掘到很多各有特色的地方,對攝影愛好者來說絕對是個很好的取材之地。香港的彩虹邨以彩虹命名,令平凡的公共屋邨不再平凡,還讓讀的人住的人帶給人生氣勃勃的象徵。
  • 香港將分階段清拆蘇屋邨
    新華網香港7月15日電 有47年歷史的蘇屋邨將於明年開始分階段清拆。多個青年團體聯合舉辦「情現蘇屋」藝術展覽,希望通過一系列活動,發掘保存其中有價值的集體回憶。  14日,130多位青少年分組探訪了蘇屋邨的長者,了解他們面對搬遷的離別感受,並收集了一些舊照片和具有歷史價值的物品用於今後的展覽。
  • 進駐香港公共屋邨的文明之火
    魚蛋檔、奶茶鋪、鴨寮街……香港深水埗有著最原始、最傳統的香港市井風情,也有香港最早一批公共屋邨的僅存碩果。
  • 蝸居城市文化——香港屋邨 & 日本膠囊旅館
    其實,香港有很多類似於彩虹邨的公共屋邨,它們落成於上世紀中期,現在看起來卻充滿了現代感,甚至還有一些科幻的味道。如今香港的公共屋邨共有219個,樓房1500座,住了將近208萬人。不少人對公屋的印象就只是廉價的出租屋,但實際上,舊屋邨的設計風格,往往可以為大家帶來強烈的視覺衝擊。鏡頭和影像或許是記錄一個城市的最好方式,不僅攝影愛好者拍下了屋邨,TVB也趁熱出了一期綜藝節目《屋邨遊樂團》。
  • 話當年:細說香港殖民時代的「寮屋」與「屋邨」
    寮屋在香港是指非法佔地而建的臨時居所,因多用鐵皮或木板搭建,故俗稱「鐵皮屋」、「木屋」。1979年油麻地水上竂屋二戰前,巿區的寮屋往往在船塢或礦場等就業地點附近,並多用於居住。建造中的屋邨1955年石硤尾屋邨
  • 下站漁邨賞景品鮮,信步小徑遇見彩虹
    據當地人介紹,這裡本是一個持證漁民蓋臨時房屋的聚集處,後因越來越多人慕名而來,購買新鮮捕上的魚,甚至就地處理享用,久而久之,也形成了一種旅遊業態。時至今日,下站漁邨的許多基礎設施已經完善,成為了一個能接待遊客的特色景點。漫步下站漁邨,在臨江的小屋內,我們還能看到許多捕魚的網,是當地漁民用來捕捉黑龍江中的魚兒的,這樣的場景對於我這樣不長看見打漁場景的人來說,也是非常有意思的。
  • 美孚新邨向海戶2372萬沽 屋苑次貴
    圖:美孚新邨高層B室4房單位,累減228萬元,終以2372萬元售出,較銀行估值高約150萬至200多萬元即使香港經濟連續倒退5季,而且第4波疫情加劇,仍然有買家願意高價入市買樓。其中荔枝角美孚新邨一個4房向海單位,剛以2372萬元成交,成為屋苑次高紀錄。地產界經常以經濟不景氣來爭取政府放寬,甚至撤銷樓市辣招。事實上,買家不斷湧入市場,高價接貨,令樓價高居不下。
  • 香港拍照聖地,為何廉價的公共屋邨那麼美?
    坪石邨,與彩虹邨 一樣都是香港早期的公共屋邨。對於像我一樣喜歡建築美學的人, 坪石邨也是不可錯過的打卡地。 坪石 邨,這裡住著 香港 成百上千最普通的一族,每一層都有很多房間,每個房間外圍間距都不大,給人擁擠壓抑感。在 香港 這個偌大的城市,對於普通的底層一族,到處都是鋼筋水泥、高樓大廈、豪宅跑車,更多的是魔幻的現實主義,連喘息聲都顯得格外突兀。
  • 分享入境隔離生活,雲遊獨具色彩與線條美的香港屋邨
    隔離生活總要找點事情做,手機拍下的照片好多,就利用這個時間整理一下,順便雲遊一下在港去過的屋邨:樂華邨,坪石邨,彩虹邨,康麗苑……這些屋邨都有一個特點:隨便都能拍出美美的照片。前往這些屋邨的交通也很方便。
  • 香港新蘇屋邨「猴患」嚴重 社區幹事籲切勿飼餵猴子
    中新網9月19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香港新蘇屋邨居民投訴自2016年第一期入住以來一直「猴患」嚴重,野猴入邨覓食,尤其是此前盂蘭節期間街頭祭品變成了猴子的「自助餐」。屋邨社區幹事呼籲市民切勿飼餵猴子,並促請房屋署及時處理邨內果樹的果實。
  • 記疫:一座大型屋邨的祈福生活
    這個住了20多萬人,有「天下第一邨」之稱的龐大社區,近來,因為一連串數字陷入焦慮:4次通報,10個確診病例,1家醫院107人隔離檢測,7000多湖北人……  在抗擊疫情的這段時間,祈福「邨民」的生活發生了些許變化,有人焦慮,有人坦然,但無論哪一種,都是他們居家抗疫的真實寫照。
  • 港詭實錄第五節詭秘屋邨通關攻略
    港詭實錄是一款第一人稱冒險解謎類遊戲,第五節詭秘屋邨怎麼過?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港詭實錄第五節詭秘屋邨攻略,感興趣的玩家一起來看看吧! 5、在坑內的房間內發現了兒童畫,房間外側則多了一個摩天輪。 6、從牆壁到摩天輪軌道上後可以沿著軌道去其他樓層,並且可以通過摩天輪的平臺(在如圖所示位置走上去)轉移到另一個軌道上。 7、其中有三個樓層閃亮著霓虹燈,燈下面有對應的小玩具,拿上後返回之前發現兒童畫的房間。
  • 淄博恆大養生谷屋邨巴士發布 實現出行加速度
    7月14日,淄博恆大養生谷屋邨巴士發布儀式在項目銷售中心隆重舉行,助力業主出行體驗升級,不遺余力為業主帶來更好的人居體驗。屋邨巴士揭牌據了解,淄博恆大養生谷是由世界500強恆大集團旗下恆大健康集團傾力打造的拳頭產品,整合一流醫療、健康管理、養生、養老和旅遊資源,獨創四大健康樂園,擁航母級配套,搭建會員制平臺,提供全周期、高品質、多維度健康服務,建成後將成為國內最大、檔次最高、世界一流的全方位全齡化養生養老勝地。
  • 陳小春回憶童年:住公共屋邨,小朋友到處串門,直接帆布床睡門口
    以前,陳小春家裡的經濟條件較差,全家人都住在公共屋邨。公共屋邨是由由香港房屋委員會或香港房屋協會興建的公共房屋,供一部分收入較低的香港居民居住。就是相當於大陸的廉租房。因為公共屋邨修得很高,一棟一棟的,一棟樓有二三十層,一層樓裡面有30多戶的住戶。所有的住戶的門全部都是打開的,大家在一起煮飯,吃飯,聊天。小朋友都是在樓梯間跑來跑去,今天在這家吃飯,明天在那家 吃飯。
  • 歷數公屋屋邨出身但成就斐然的港星!
    有網民在網上討論區發布貼文大呻居住在公共屋邨的苦況,更說公共屋邨是龍蛇混雜的地方,住在公屋的女生,也許曾被稱為「屋邨妹」,若整個童年或成長地方都是居住在公共屋邨的話,已經註定不可能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的人生,也是註定一輩子向上層流動的機會也備受限制。
  • 假期選擇多,香港,這有風格不一的屋邨和影視中的香港大學
    小編覺得這麼有特色的景觀可比無邊、露天的泳池好看多了,有好多人會在這裡擺拍,拍出來的照片就像是站在海中央一樣,可美了。接下來,我們就去彩虹邨,這個地方很多人都推薦小編一定要去看看。樂華南邨,性質跟彩虹邨差不多,但是它有著不同於彩虹邨的屬於自己的獨特的風格。這個小區是的咖啡色的深沉色調,尤其是停車場的天台上的景色更好看,這裡有一個接著一個的藍色空心圓圈,搭配藍色的牆,圓中有圓,空間感很強,這些藍色的圓圈重疊起來不斷縮小,再加上明媚的陽光,這裡就像是一條通向夢幻國度的時空隧道,在這裡不管是哪個位置的取景都別有一番滋味。
  • 「長者希望日2016」探訪全港76個公共屋邨
    出發探訪前的義工為獨居長者送上關懷和滿載食物及日用品的福袋香港房屋委員會主席張炳良教授(左二) 、寰宇希望親善大使張文新先生(左一)及資深傳媒人車淑梅女士(右一)為獨居長者送上溫情滿載的福袋,迎接猴年佛教在線香港訊  寰宇希望及香港房屋委員會合辦的「長者康健在屋邨之長者希望日
  • 彩虹邨
    彩虹邨是香港的一座公共屋邨,位於九龍黃大仙,臨近香港彩虹站。彩虹邨每棟大廈的外牆都塗上不同顏色,形成一道彩虹。
  • 香港最早興建的公共屋邨,如今已經成為遊客來香港比打卡之處
    彩虹村是香港最早期興建的公共屋邨之一,位於九龍黃大仙區。由於這裡的每座大廈的外牆都被塗上了七彩的顏色,加上香港寸土寸金的地理環境,樓宇結構及其密集。所以這些密如火柴盒般的色彩斑斕的樓房窗戶,無形中成了當地一道特別的風景線。吸引了無數攝影愛好者的造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