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法案」?美國又坑臺灣(日月談)

2020-12-13 人民日報

  美國聯邦參議院10月30日通過「臺北法案」。該法案據稱是美國因應臺灣的「斷交潮」所設,主要內容大抵可概括為:其他國家不準跟臺灣不好,否則將面臨美國威脅。這裡頭的邏輯實在奇葩:美國自己都跟中國大陸建交,為何不許其他國家仿效?

  這項法案在美國參眾兩院醞釀期間,臺灣島內綠營情緒亢奮,稱之為「臺美關係升溫」又一實質性動作。說這話的有兩種人,一種是職業政客,時刻在表演,表面上歡欣鼓舞,心裡在計算選票。另一種是糊塗蛋,他們是真高興,真的相信美國在「維護臺灣利益」。

  近幾年,美國出臺了一系列與臺灣有關的法案,2016年重申「與臺灣關係法暨『六項保證』為美臺關係基礎」、2017年通過「臺灣安全法」、2018年通過「臺灣旅行法」「臺灣國防評估委員會法」「臺灣國際參與法」……「護臺大法」可謂層出不窮。然而問題來了,哪項法案對臺灣有過實質性幫助?

  有識之士早就發現,美國的涉臺法案都有一個共同特徵:口惠而實不至。以「臺北法案」為例,它並非行政命令,沒有實際約束力,如何執行、執行到什麼程度,鬆緊帶完全掌握在美國政府手中。說白了,所謂「臺北法案」,充其量一紙空文而已。美國的系列涉臺法案,除了讓民進黨當局「嗨一下」,趕緊加碼買一堆美國天價廢舊武器外,別無效用。

  「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在這個問題上,美國自己也不止一次表過態。可如今,對於想與中國建交的其他主權國家,美國卻加以恫嚇、粗暴幹預,大搞政治霸凌,這是怎樣的「雙標」?美國的「臺灣牌」,已經無理到不能自圓其說了。試問,世界上已有180個國家同中國建交,美國打算怎麼「不跟你們玩」?對此,外交部回應一針見血——這毫無道理,也自相矛盾。

  「臺北法案」連基本邏輯都不能自洽,背後用意和美國其他涉臺法案如出一轍——只要能打「臺灣牌」遏制中國,哪裡顧得上什麼公理正義?美國的關切點永遠只有一個,就是美國利益,至於臺灣會受益還是會受害,美國才不放在心上。

  被美國當棋子,臺當局卻甘之如飴,主動投懷送抱。蔡英文「叩謝」稱,美國此舉「強化我們的信心」。如果蔡當局真的因此而「信心」膨脹起來,那可是相當危險。蔡英文上臺以來,不斷升高兩岸對抗,煽動兩岸敵對情緒。現在山姆大叔在旁煽風點火,臺當局若自恃有了靠山,兩岸政策恐怕會變本加厲更趨激進,令本就處於危險邊緣的兩岸關係更加緊張。

  兩岸是命運相連的一家人,兩岸關係好,臺灣才會好。臺當局炒作「大陸威脅」,一意「聯美抗中」,殊不知「臺獨」才是兩岸關係和臺海和平最大的威脅。臺當局若被美國牽著鼻子引向火坑還自以為得計,前途危矣。臺灣問題是中國的核心利益,美國指望打「臺灣牌」迫使中國讓步,徒勞必矣。

相關焦點

  • 所謂「臺北法案」撼動不了國際社會一中格局(日月談)
    近年來,美國將中國視作主要戰略競爭對手,增大對華防範與遏制力度。美國會親臺勢力也加大力度介入臺灣問題,不斷炮製各種涉臺議案,推動美臺實質關係提升。最近美眾議院表決通過的「臺北法案」即是一例。
  • 推「臺北法案」 美國又驅臺灣當馬前卒
    美國眾議院3月4日通過「臺北法案」,據稱意在「強化臺美關係」,內容包括幫臺灣「參與國際組織及鞏固邦交」「增強臺美經貿關係」等。那邊廂,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稱此舉表明「美國與臺灣站在一起」,「臺北法案」始作俑者、參議院外委會亞太小組主席賈德納也叫囂,為支持臺灣在國際舞臺上的地位,美國「應使用一切手段」。事實果真如此嗎?山姆大叔為臺灣送去了「護身符」?
  • 「臺北法案」是美國給臺灣灌的迷魂湯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馬曉葉):美國會眾議院近日通過所謂「臺北法案」,以期望助臺拓展所謂「國際空間」。民進黨當局立即表示「感謝」美國的支持。但是究其實質,這不過是美國給臺灣灌的一劑迷魂湯而已。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科研室副主任張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之際,美國大打「臺灣牌」,這是美國「以臺制華」的最新動作,是美國幹涉中國內政的醜惡行徑,其本質是要維護美國的世界霸權。張華說,以法律形式要求美國政府協助臺灣擴大所謂的「國際空間」,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從法案文本來看,裡面充斥著似是而非的詞語,顯示美國並無意真心幫助臺灣。
  • 「臺北法案」,不過是美國給臺灣的又一「迷幻劑」
    日前,美國眾議院通過的所謂「臺北法案」又讓島內的「臺獨」勢力手舞足蹈了一番,有的人甚至認為離「臺美建交」不遠了,還胸有成竹地到臺灣民意機構去提案。        所謂的「臺北法案」是啥碗米糕呢?簡單地說,主要就是要幫助蔡英文當局「鞏固」所謂「邦交國」「參與國際組織」以及「增強美臺經貿關係」。
  • 「臺北法案」?美國又灌臺灣「迷魂湯」
    美國會眾議院近日通過所謂「臺北法案」,據稱意在「強化臺美關係」,內容包括幫臺灣「參與國際組織及鞏固邦交」「增強臺美經貿關係」等,將在與參議院統一文本後送交美總統籤署。聞此消息,民進黨當局「感激涕零」之餘,竟再度妄言「臺美建交」。
  • 「臺北法案」將把臺灣困死在美國戰略棋局
    在全世界都全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時期,美國卻加大對華打「臺灣牌」力度,圖謀利用臺灣問題遏制中國大陸崛起。「臺北法案」表面上是要助臺拓展國際活動空間,但本質上卻只把臺灣當成「以臺制華」的一個籌碼,是要把臺灣「棋子化」的地位法律化,讓臺灣難以逃脫美國的掌控。
  • 望海樓:「臺北法案」?美國又灌臺灣「迷魂湯」
    來源:海外網美國會眾議院近日通過所謂「臺北法案」,據稱意在「強化臺美關係」,內容包括幫臺灣「參與國際組織及鞏固邦交」「增強臺美經貿關係」等,將在與參議院統一文本後送交美總統籤署。聞此消息,民進黨當局「感激涕零」之餘,竟再度妄言「臺美建交」。
  • 美國的「臺北法案」既荒唐又可笑!
    近日,美國國會眾議院全票通過所謂的「臺灣盟邦國際保障與強化倡議法」,又稱「臺北法案」(以下簡稱「臺北法案」),意在表達美國政府支持臺灣與其他國家發展關係,以會員或觀察員身份參與國際組織活動,以及誰跟臺灣親近,華盛頓就考慮增加同它的經濟、安全和外交交流,反之,華盛頓就考慮減少同它的交流等等
  • 「臺北法案」給臺灣的不是支持而是禍害
    3月4日,美國國會眾議院通過所謂「臺北法案」,要求美國行政部門利用美國的影響力或其它工具,甚至包括「外交賞罰」,幫助臺灣擴展所謂「國際空間」,包括幫助蔡當局鞏固所謂「邦交」、參加國際組織,以及強化與世界各國的正式和非正式的關係。
  • 海外網二評「臺北法案」:疫情之下,美國為何要打「臺灣牌」?
    而美國卻利用特殊的疫情防控時間窗口,在臺灣問題上挑起事端,表現出一種領導力衰退及責任倫理缺失的短板。與該法案相關的前期事件包括,美國部分議員支持臺灣加入WHO,美國在臺協會(AIT)與臺灣行政部門籤署防疫合作共同聲明,臺灣對大陸封鎖抗疫物資的同時對美國單方面提供口罩等支援。
  • 美國借用「臺北法案」壓制中國?不過是黔驢技窮下的鬧劇
    編輯:堅果審稿:悠悠3月26號,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籤署了「臺北法案」,號稱是幫助臺灣「鞏固邦交」的法案,而臺灣某些政客在聽到這個消息之後,幾乎是感激涕零但是「臺北法案」本身就嚴重違背了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美國利用「臺北法案」壓制中國?
  • 「臺北法案」的甜頭,蔡英文能等到美國的「理賠」嗎?
    來源:中國臺灣網【兩岸快評第672期】美國國會又出了個「臺北法案」,說是要協助臺灣「鞏固邦交國」,「支持臺灣參與國際組織」以及增強美臺經貿關係。「臺北法案」並不是個什麼新鮮玩意,早在2018年9月,由美國反華議員賈納德、盧比奧等4人共同提出。當時的背景是由於蔡英文當局拒不承認「九二共識」,2016年以來一連失去巴拿馬、多米尼加等多個「邦交國」,陷「斷交潮」,但該法案當年未能排入議程。2019年5月,賈納德等再次拋出該法案並於10月29日在參議院通過。前幾天美國眾議院也通過「臺北法案」。
  • 「臺灣屬於中國」是國際社會共識 「臺北法案」與臺灣無關
    美國眾議院日前通過所謂「臺灣盟邦國際保障及強化倡議法案」,簡稱「臺北法案」。其內容主要在於穩定臺灣與所謂「友邦國」的「外交」關係,協助臺灣以「觀察員」身份參與國際組織。對此,華東師範大學兩岸交流與區域發展研究所副所長包承柯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臺灣屬於中國」是國際社會共識,「臺北法案」只是美國為了遏制中國崛起重複使用的「臺灣牌」而已。「一個中國」是國際社會共識早在1971年10月25日,聯合國大會第26屆會議上就通過了第2758號決議,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中國在聯合國組織的唯一合法代表。
  • 中國日報網評:「臺北法案」是美國黔驢技窮情狀下的新鬧劇
    3月26日,美國總統川普籤署了日前美國國會參眾兩院均已通過的所謂「臺灣友邦國際保護及加強倡議法案」,使其正式成為美國法律。這是繼1979年所謂《與臺灣關係法》、2018年所謂《與臺灣交往法》和《亞洲再保證倡議法》之後,美國又一次炮製出正式涉臺法律。
  • 川普籤署所謂「臺北法案」,島內民眾點明:把臺灣當玩具耍
    海外網3月27日報導,在全球防疫工作的緊張時期,繼美國參議院3月11日通過所謂「臺北法案」,27日最新消息顯示川普也已經籤署了這項法案。對此,島內網友嗤之以鼻:「騙錢老招數,又要利用我們了!」
  • 以「臺北法案」抗中,且看美國為臺開出的空頭支票!
    「臺北法案」真的能給臺灣民眾帶來好處麼?答案當然是否定的近日,美國總統川普籤署了所謂「臺北法案」,公然幹涉中國內政,插手臺灣問題,造成了臺海局勢的動蕩。該法案的籤署,違背了中美三個聯合公報所約定的「一個中國」原則,同時也會給臺灣帶來極大的危害。
  • 美國「臺北法案」暴露霸權行徑 臺當局挾洋自重必吞下惡果
    據報導,所謂「臺北法案」要求美政府根據其他國家調整對臺關係情況,相應增加或減少與該國經濟、安全、外交聯繫,並幫助臺灣參與「不以主權國家為參與資格」的國際組織。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袁徵說,所謂「臺北法案」以國內法凌駕於國際法,以強權政治凌駕於國際關係準則,企圖恐嚇、阻止相關國家與中國發展正常國家關係,是赤裸裸的霸權行徑。他指出,世界上已有180個國家同中國建交,美國也早在40多年前就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同中國建交。一個中國原則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也是國際社會普遍共識。
  • 熱評兩岸丨美國又通過涉臺法案 民進黨坑臺灣民眾沒商量
    熱評兩岸丨美國又通過涉臺法案 民進黨坑臺灣民眾沒商量 原標題: 「臺灣問題是中國內政,美國無權幹涉。我們堅決反對美方通過包含涉臺內容的法案。民進黨當局甘當棋子、企圖『倚美謀獨』,註定失敗。」
  • 「臺北法案」深度剖析 專家:民進黨「倚美抗中」把臺灣推入火坑
    美國親臺議員對此表示「關切」,有議員擔心「若美國不採取一致措施,臺灣『邦交國』可能從17個減至0個」。2018年9月,「臺北法案」首次被提出。「臺北法案」的提出者加德納表示,美國應該使用一切手段來支持臺灣在國際上的地位,讓臺灣「邦交國」清楚知道「若你決定拋棄臺灣,會發生什麼事」。「臺北法案」真的能幫助臺灣鞏固「邦交」嗎?
  • 國臺辦批美國籤署通過所謂「2019年臺北法案」:臺灣問題是中國內政...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就美方籤署通過所謂 「2019年臺北法案」表示,外交部等部門已表明了我們堅決反對美方籤署「2019年臺北法案」的嚴正立場,並已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臺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不容任何外來幹涉。 世界上180個國家同中國建交,美國早在40多年前就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同中國建交。現在美國卻籤署法案阻撓其他主權國家同中國發展正常國家關係,毫無道理、自相矛盾,違背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