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加快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產業創新發展的時代背景下,產業服務的重要性日益凸顯。今年8月,鄭州臨空生物醫藥園十家入園企業批量投產,園區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取得豐碩成果。這些入園企業成長發展的怎樣?未來發展潛力如何?我們對部分已投產的入園企業進行了專訪。
陶新華 | 董事長
北京新領先醫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讓中國新藥技術和生產工藝與世界同步」
北京新領先醫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新領先」)(股票代碼:600222)成立於2005年,是一家面向全球提供藥學臨床前研究、臨床CRO和CDMO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
「成立的目標和訴求非常明確,就是要使中國的新藥技術和生產工藝與世界同步。」董事長陶新華回憶說,2005年,中國的新藥水平與世界的差距大概是20年,彼時,國外一個新藥要到中國上市一般要5-10年,有些新藥沒有合法進口渠道,患者有錢也買不到,就像電影《我不是藥神》裡演的那樣。隨著國內生物醫藥行業的發展和外包服務政策的放開,「我們和國際的醫療水平已經很接近了」,新領先的發展成果也越來越豐碩,已經發展形成國內最大的、近千人的仿製藥團隊,連續多年被中華全國工商聯醫藥業商會評為「中國醫藥研發公司10強」,2019年位列第一。
作為一家高科技的管理公司,新領先一直尊崇服務、共享的理念,致力於為行業內客戶提供有競爭力的服務。這與鄭州臨空生物醫藥園的發展理念非常相似。「鄭州臨空生物醫藥園是根植中原、放眼世界的,在發展中原生物醫藥的過程中推動整個中國的行業創新,融入全球格局,這與新領先不謀而合!」
於是,臨空-新領先CXO生態體系橫空出世。這裡X是一個變量,是多元素的象徵,臨空-新領先CXO體系正是一個包羅萬象的生態體系,由醫藥研發、臨床研究、生物檢測、CDMO、SMO等配套服務的眾多模塊共同組成。同時,它也是一個由醫藥研發產業鏈和供應鏈交錯組成的閉環服務體系,能夠形成內循環,促使上下遊產業鏈有序自主進化,並產生核裂變,爆炸式推動行業升級,極大地提高生產效率,節省社會資源。
以鄭州臨空生物醫藥園為基點,依託園區基礎設施、政府政策,整合資金、技術、管理等資源,臨空-新領先CXO體系用「邦聯制」模式,吸引優秀企業沿產業鏈方向建立合資企業,並可以依託產業鏈,在供應鏈方向形成合作夥伴關係,正確處理政府、投資者、上市公司、客戶等主體之間的關係,以此追求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最大化。「臨空-新領先CXO體系成熟之後,還可以進行模式輸出,甚至面向全球建立CXO資料庫,為全球任何一個idea提供匹配服務模式,助力轉化落地。」未來,中原生物醫藥新勢力將更加緊密地與世界連在一起。
郭勇 | 總經理
鄭州創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運營3個月訂單6000多萬」
第二屆鄭州國際生物藥發展高峰論壇期間,在鄭州創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創邁生物」)的專屬展臺前,不少創新藥項目負責人上前詢問公司運營情況。總經理郭勇一邊耐心講解,一邊遞上自己的名片,並邀請對方到平臺生產線參觀洽談。
「我們是鄭州臨空生物醫藥園大分子藥物CDMO平臺運營企業,主要為生物製藥企業提供大分子藥物的生產工藝、中試放大及大規模樣品的生產,包括抗體藥、臨床試驗藥品和未來產品上市後的委託生產,為其持續地提供全系列的、可供上市銷售的產品。」據郭勇介紹,平臺2020年7月正式投入運行以來,已承接鴻運華寧等多家創新藥企業的訂單,金額6000多萬元。
「鴻運華寧目前是我們最重要也是最大的客戶,他們的糖尿病、肺動脈高壓、非酒精脂肪肝炎的三個抗體新藥都在我們這個平臺上生產,其中前兩個藥物已經進入三期臨床,第三個在做臨床申報前的動物實驗樣品的生產製備,預計未來每年都能提供6000萬到一個億的服務合同。」除此之外,創邁生物與晟斯生物等多家行業知名藥企的合作也在快速推進中。平臺二期工程也在加緊推進建設,預計2021年8月投用。
令郭勇感到欣喜的除了訂單量的激增,還有專業人才的引進。作為園區首批投入運營的企業之一,創邁生物的團隊規模已達到100人左右。「河南從來不缺優秀人才,」郭勇談到,目前公司的核心骨幹大多是從河南外出求學、在外地生物醫藥行業工作的成熟人員,他們在一線、準一線城市生活多年,也想建設家鄉,但苦於沒有對口的企業,即使有也是選擇空間很小,所以當我們的招聘需求發出去之後,馬上就有很多圈裡人投簡歷過來,「他們是有情懷、有能力的人,也是我們最需要的人。這是一個巨大的趨勢,我相信通過河南自身的基礎建設,通過園區和我們這些平臺的建設、生物醫藥企業的發展,未來豫籍學子回鄉發展,會像現在出國人員回國一樣正常。」
王瑞罡 | 董事長
鄭州美港高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可降解神經血管支架造福腦卒中患者」
腦卒中,又稱中風,是由於腦部血管病變導致血管閉塞或破裂,從而造成患者功能上缺損的一種疾病。數據顯示,我國每5位死亡者中就至少有1人死於腦卒中。在鄭州臨空生物醫藥園,鄭州美港高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港高科」)的完全可降解神經血管支架項目,有望為腦卒中患者帶來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