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鬧花燈,河北多地舉辦民俗活動鬧元宵

2020-12-21 河北新聞網

「正月裡,正月正,正月十五鬧花燈……」這首朗朗上口的民謠唱出了元宵節的喜慶和民俗。一般來講,出了十五就算過完年。因此,在老百姓眼裡,它的重要程度僅次於春節。這麼重要的節日,咱河北的老百姓們是如何過的呢,都有哪些好玩的民俗和講究呢?一起來看看吧!

河北這些特色元宵習俗你知道多少?

贊皇縣「拉碌碡」,拉碌碡是一種表現勞動生活的舞蹈,主要活動在元宵節,它以打擊樂伴奏,有大鼓、大鑼、鐃、水鑔等。

永平府「度百厄」,元宵節期間,永平府有病的婦女群聚窯下,稱「陶灸」。兒女交錯度橋,稱「度百厄」。也有人以紙裁剪為九條紙繩,信手打結以卜休咎,稱「結羊腸」。

井陘「拉花」,傳統井陘拉花屬秧歌範疇,以「擰肩」「扭臂」「翻腕」「吸腿」「撇腳」等動作為主要舞蹈語彙。拉花道具繁多,各具象徵寓意。如傘——風調雨順;包袱——豐衣足食;太平板——四季太平;霸王鞭——文治武功;花瓶——平安美滿。

邯鄲武安儺戲,儺戲是在儺舞的基礎之上發展形成的戲劇形式,主要特點是角色都戴木製假面,扮做鬼神歌舞,表表現神的身世事跡。

張家口打樹花,打樹花是張家口元宵節最為具有觀賞價值的一種活動,匠人們將廢鐵熔成的鐵水一勺勺潑灑在古老的城牆上,甩濺出絢麗多彩的火花,活動場面極其壯觀。

廣平踩蹺,可謂是一道豐富的元宵節「大餐」。高蹺在廣平縣已流傳了幾百年,其中以店西村最有名。踩高蹺時,人們扮演的多是戲曲中的角色,像呂洞賓、何仙姑、紅娘、濟公、張生等。他們邊演邊唱,生動活潑,逗笑取樂。

這些地方可以賞燈賞月享團圓

「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過元宵節,這有燈有月才夠味兒。據天文專家介紹,繼連續三年「十五的月亮十六圓」之後,從今年起連續三年的元宵月則迎來「十五的月亮十五圓」。也就是說,這個元宵節,你可盡情賞燈賞月享團圓↓↓↓

熱熱鬧鬧大廟會,歡歡喜喜鬧元宵

「元宵到,花燈俏,跑旱船,踩高蹺,熙熙攘攘人湧動,大街小巷真熱鬧。」說到「鬧」元宵,怎能少了這熱熱鬧鬧的大廟會↓↓↓

有這麼多好玩的、好看的,這個元宵節你還能淡定地宅在家裡嗎?還不快帶上愛人帶上娃,一起徜徉這人間「銀河」,感受元宵節的團圓暖意!單身的朋友也不要錯過,說不定有意外的收穫呢?

(在河北綜合,編輯楊揚)

相關焦點

  • 圖說丨正月十五鬧元宵,民俗美花燈俏
    「正月十五鬧元宵,民俗表演美,靚麗花燈俏。」2月19日,農曆正月十五元宵佳節,在太原街頭,白天有民俗的秧歌、背棍、舞龍舞獅表演;晚上有絢麗奪目的花燈展出、趣味盎然的猜燈謎、猜字謎遊戲。元宵節是最配得上「鬧」這個詞的,因為喜氣洋洋的氛圍中就透著那股掩飾不住的熱鬧。賞燈猜謎,要從娃娃們抓起,熱鬧的元宵節總是和燈謎緊緊地聯繫在一起。
  • @唐山人 正月十五鬧元宵!唐山都有啥活動?趕緊圍觀!
    猜燈謎、吃元宵、舞龍舞獅、冀東秧歌鬧元宵、民俗腰鼓展演,來灤州古城過一個祥和元宵節。正月初一至十五御佛寺舉辦祈福法會;正月十五各寺廟舉行元宵節吉祥法會。納福迎春文化節期間,本命年的遊客持身份證可贈票進景區。
  • 「正月十五鬧元宵」,為什麼要用「鬧」字?
    農曆的正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為元月,稱夜為宵,而十五又是一年中的第一個月圓 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元宵節。今天就是元宵節,都說只有過了元宵節,春節才算真正的結束。這一天剛好是正月十五。大家都約定張燈結彩來歡慶諸呂之亂的勝利。「鬧元宵」,為什麼要用「鬧」字?俗話說「正月十五鬧元宵」,元宵節從古至今體現的就是一個「鬧」字,而且是晚上的「鬧」。
  • 正月十五鬧元宵 喜慶紅火的花燈你知道多少?
    正月十五鬧元宵 喜慶紅火的花燈你知道多少?時間:2020-02-08 11:0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正月十五鬧元宵 喜慶紅火的花燈你知道多少? 十五元宵鬧燈會,賞燈最早可以追溯到漢朝,而賞燈猜謎的習俗到現在我們還在傳承著。
  • 正月十五鬧花燈,為什麼?
    元宵之夜,人們吃元宵,賞花燈,猜燈謎,成為世代相沿的習俗,既是慶祝元宵佳節,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鬧花燈是元宵節眾多習俗中最為主要的一個,何時開始,說法不一,但一般認為始於西漢,興於隋唐。隋唐以後,歷代燈火之風盛行,並沿襲傳於後世。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鬧花燈放煙火的高潮,故元宵節也叫燈節。
  • 家風家訓上花燈 餘杭運河街道老底子民俗鬧元宵
    家風家訓上花燈 餘杭運河街道老底子民俗鬧元宵發布時間:2019-02-21 16:31:26 Thu  來源:杭州網正月十五鬧元宵。元宵節,就是要一個「鬧」字。這不,元宵節上午9點開始,餘杭區運河街道「走進非遺 傳承文明」元宵喜樂匯就熱熱鬧鬧地開幕了。
  • 正月十五鬧花燈的由來
    正月十五鬧花燈的傳統習俗由來已久。圖片僅供欣賞狄仁傑領命以後,日思夜想,苦無良策。圖片僅供欣賞狄仁傑安排長安城官吏在官衙府邸都掛上了大紅燈籠,各家各戶也懸掛燈籠,並要求於正月十五晚上大人小孩都要提燈籠上街遊玩觀賞花燈,並會評比好的燈籠獎勵,人們都爭先恐後地按要求製作懸掛燈籠
  • 泉州元宵節特色民俗介紹 正月十五鬧元宵數宮燈(組圖)
    今日泉州網2月21日訊 2016年2月22日農曆正月十五,又到元宵節。在泉州,元宵節素有「上元小年兜」之稱,是繼正月初九拜天公之後的又一個節日高潮,為春節熱鬧的民俗活動畫上圓滿的句號。自古以來,民間有「月半大如年」的說法,正月十五上元節更熱鬧,公眾娛樂色彩強烈,遊藝內容豐富,有掛燈、賞燈、猜燈謎等,所以也叫「燈節」、「燈夕」。
  • 溧陽:正月十五花燈俏,鑼鼓喧天鬧元宵
    為加強溧城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建設,讓溧陽城區居民零距離接觸優秀傳統文化,感受新時代文明實踐新風,2月17日上午9點,由溧陽市溧城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主辦,溧城鎮文體站、甘露寺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承辦的溧城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暨文化小禮堂系列活動「正月十五花燈俏 鑼鼓喧天鬧元宵」活動在丁園廣場舉行。
  • 福州鄉村民俗「遊神」鬧元宵
    山西太原民眾元宵節賞花燈3月5日晚,山西太原民眾觀賞花燈。當日是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在這一天中國民眾有鬧元宵賞花燈的傳統。在山西太原鬧市街頭隨處可見各式花燈,吸引了眾多民眾。福州鄉村民俗「遊神」鬧元宵3月5日(農曆正月十五),甘肅清水縣劉莊村民準備道具,畫臉譜,開始一年一度的高蹺表演,他們踏著瑞雪,串巷入戶,祈福來年萬事如意。
  • 正月十五鬧元宵,兩岸花燈共話團圓
    今年春節,古鎮周莊以「水鄉生活 年味周莊」為主題,還原再現了初一打春牛、初五迎財神等傳統民俗活動,讓遊客在感受水鄉迷人情韻的同時,重溫了兒時年味的記憶,盡享喜慶而醇正的中國年味習俗盛宴。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也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
  • 逛燈會賞民俗,歡歡喜喜鬧元宵
    「正月十五鬧元宵」,一個「鬧」字道出了元宵節的歡騰。記者獲悉,元宵節前後,上海推出多樣化的群眾文化活動,為人們詮釋我國傳統節日豐富而多層次的文化內涵。  節日氛圍濃鬱,互動體驗豐富  正月十五是春節後第一個月圓之夜,自古有張燈結彩、觀燈猜謎的習俗,故元宵節又被稱為「燈節」。  近年來要說上海西南地區新增的最有年味的地方,非莘莊燈會莫屬。
  • 正月十五鬧花燈 四面八方奔開封
    說是正月十五鬧花燈。實際上開封的花燈從臘月二十三的小年就正式啟帷開展了。鬧花燈是中華民族的歷史傳統,無論全國各地哪裡都有這種大致相同的活動。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鬧花燈放煙火的高潮。所以,也把元宵節稱為「燈節」,做為八朝古都的開封,自然更是深得其中的真傳,那麼出手自然是不凡了。正月十五鬧花燈在民間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很久以前,天荒地野,兇禽猛獸四處傷人,為了生存百姓們組織起來自衛,不料一隻神鳥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
  • 千年古鎮河北勝芳萬盞花燈鬧元宵
    劉向 攝 (新春走基層)千年古鎮河北勝芳萬盞花燈鬧元宵中新網廊坊2月17日電(宋敏濤 邢亞南)16日,農曆正月十二,為期5天的河北勝芳第34屆傳統元宵燈會花會正式拉開帷幕。作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勝芳花會,也已成為京津冀遊客熱捧的知名民俗文化品牌。
  • 全國多地取消正月十五元宵節傳統民俗活動
    據吉林延邊信息港報導,敦化市第三十八屆彩燈節活動組委會辦公室2月5日發布《取消正月十五節慶活動的公告》稱,鑑於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形勢,根據省、州、市防控工作要求,取消原定於2月8日(正月十五)舉辦的第三十八屆新春燈展開燈儀式、秧歌表演、禮花燃放等節慶活動,燈展活動將適時延期舉行。望廣大市民周知,敬請諒解。
  • 正月裡來正月正 正月十五鬧花燈
    正月裡來正月正 正月十五鬧花燈 2019-02-20 10: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正月十五鬧元宵!天津的元宵節活動,走起!
    小編先祝大家燈光璀璨,花好月圓,正月十五是個好日子。天津有四大元宵節活動,你打算參加哪個?楊柳青元宵燈展2018年元宵節燈展活動,以「走進新時代、建設新西青」為主題,分五個彩燈展區展出數十盞大型彩燈,以彰顯西青歷史文化底蘊、體現特色民俗文化。
  • 正月十五鬧元宵,各地風俗怎麼「玩」
    一年一度的上元燈會、舞龍舞獅、老北京叫賣等老北京民俗味十足的元宵節傳統節目,主要由花會、燈會、吃元宵3個部分組成。最重要的活動是賞燈。明代北京的燈市在東城燈市口,元宵夜,街道兩旁列市,上至珠寶玉器,下至日用百貨,一應俱全,各鋪戶俱張掛絹紗、燒珠、明角、麥秸、通草製成的各式花燈,供人觀賞。到了清代,燈市遍布整個北京城。
  • 大理彌渡城鄉民俗濃 元宵花燈鬧新春
    正月十五、十六元宵節期間,到一年一度的彌渡縣密祉花燈節上賞花燈、品美食、看表演,成了當地群眾和外來遊客的首選。元宵節,在密祉鎮的密祉大寺花燈廣場,圍繞「花燈節」舉辦的各類展演展示,烘託濃濃的民俗味,總能讓人們不經意間與民俗邂逅。
  • 正月十五鬧元宵,到底有什麼意義怎麼鬧?
    鬧元宵,鬧元宵,都說十五鬧元宵,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為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是中國春節年俗中最後一個重要節令。 元宵節是中國與漢字文化圈地區以及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