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川西最後的淨土——太陽部落石渠

2021-01-12 四川西部旅行

很多人都在認為 稻城 亞丁 才是藍色星球最後都淨土的時候,

他們一定不知道在 川西 還有一個地方叫 石渠 。

這裡沒有擁擠的觀光車,

也沒有小商小販的吆喝聲,

更不用一到五一、國慶,就排隊買票的景點。

這裡才是我心目中, 川西 最後的淨土。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圖片來源於網絡

石渠東北為巴顏略拉山脈,兩南為沙魯裡山北段,雅礱江、金沙江穿境而過,在這塊「兩山環抱,兩江縱橫」的土地上,有著廣袤神奇的草原、四川最大的溼地、巍娥的雪山、星羅棋布的高原湖泊.....以成都為原點出發,偏安於甘孜州西北角一隅的石渠無疑是四川省內最偏遠的一個縣。這個位於青藏高原東南緣的川、青、藏三省區結合部,距成都1070公裡,即便是開著越野車飛馳,也需要三天才能到達。

石渠 縣內的平均海拔4520米,是名副其實的世界屋脊,雪域高原。是四川省最偏遠、交通最不方便的縣之一。也是因為曾經交通的不方便,讓這裡成為了一片世外之地。不管是人文、自然,這裡都是 四川 最原生態的地方。特別是藏文化的傳播,這裡從未斷代,任憑外界的任何變革,歷來對這裡的影響都非常小,讓這裡都一切就這麼一直傳承下去。

以前覺得 石渠 遙遠,除了距離遠之外,只要的因素還是路不好走。石渠 的路也不必當年了,每條路又直又好,而且車非常少。

圖片來源於網絡

松格瑪尼石經城

松格瑪尼石經城座落在四川石渠縣境內扎溪卡草原上,來到這座有著一千多年歷史,始建于格薩爾王時期富有神奇色彩傳說的石經城下,站在這裡你會感到震撼。整座城堡高約10米,長寬有百米見方,是一座四四方方的石頭城。

圖片來源於網絡

松格瑪尼石經城,距離縣城大約120公裡,開車2個小時左右。以前去過的朋友都說路太難走了,而且非常不好走。我們今年來,路已經全部修好了,而且路況好的喪心病狂。

圖片來源於網絡

經過長年累月的堆砌,石經城不斷的往地下沉陷,據說有專家來考察過,地面上有多高,這地下就有多深。最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這個沒有任何框架支撐,也沒用任何粘合劑,完全是人們你一塊我一塊隨意堆砌起來的"城樓",竟然能夠歷經千年巋然不動,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像這樣的石經城在藏區也是絕無僅有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瑪尼城的周圍,還有很多小窗戶,每一扇窗戶裡面都供奉著一尊佛像。虔誠的人們,每一次路過都會跪拜。

全世界最長的石經牆:巴格瑪尼石經牆

在 石渠 ,大大小小的瑪尼牆有非常多。巴格瑪尼石經牆有1.7公裡長,是現存世界上最長的瑪尼牆。轉經轉一圈就要3.5公裡左右,這對在海拔4200米的地方轉經的人也是一種挑戰。巴格嘛呢石經牆距縣起50公裡,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仿佛似草原上築起的一道貌岸然長堤,又仿佛似一座綿延起伏的古牆。

圖片來源於網絡

牆身最高處有3米左右,寬2——3米,長1.6公裡,是世界上最長的嘛呢牆,牆體全部用嘛呢石片壘砌而成。每隔一段距離就有幾座佛塔相連,並且牆的兩邊還有大大小小的許多「窗口」,「窗口」裡擺放著一個或幾個石刻佛像,有彩繪畫佛像,也有石料原色的佛像。

圖片來源於網絡

雅礱江溼地

雅礱江是 金沙江 最大的一條支流,發源於 青海 的巴顏喀拉 山南 坡,流入 石渠 境內才取名叫雅礱江。雅礱江畔,和雪山的風景正好映襯,雅礱江流經甘孜縣的部分,地勢平坦,流速緩慢,河水肆意在土地上鋪陳,形成極其壯觀的美麗曲線,如一幅精彩的抽象畫。穿過人山人海的地方,腳踩流風,遨遊天際,俯仰蒼穹。藍天、白雲、雪山掩映下的雅礱林卡溼地公園,現已成為317國道一道靚麗風景。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雅礱江溼地和 石渠 縣城之間的公路上,還有一個非常漂亮的湖泊--太陽湖。只是已經快5月了,湖面的冰依然沒有化。因為 石渠 縣的海拔太高了,現在晚上的溫度還是零下10度左右。所以,路過的河流很多都還結著冰。

圖片來源於網絡

石渠星空

每一次來高原,最不能錯過的就是星空了。石渠 縣城的海拔4200米,這裡就是離天最近的縣城了。所以只要去到縣城外的空曠地,就能清楚的拍到銀河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

色須寺

距離 石渠 縣城20公裡的色須寺,是 甘孜 最大的寺廟群之一。色須寺所在的色須鎮,幾乎一半的面積都是寺廟。值得一體的是, 石渠 其實就是「色須」的音譯,可想而知色須寺在 石渠 的地位有多重要了吧。

圖片來源於網絡

色須寺引是甘孜州最大的寺廟群之一,由100多個寺廟組成。該寺珍藏數以萬計的佛像、佛經,其中被稱為藏區第二大佛的彌勒佛雕像(高約19米),及兩層樓高的銅製鍍金舍利塔,古印度名寺佛杖等最為珍貴。

色須寺創建於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現有15名活佛,5名堪布,20多位格西及800多名僧侶。寺院設顯密宗兩大學院,下屬五個康林(分院),十五個真札(班),有良好的習經制度,曾兩次受到班禪大師等高僧、名流的高度讚揚。

阿都措湖

阿都措是一個美麗而幽靜的高山湖泊,遠遠看去湖水一半綠一 半藍,那是因為它的-邊倒映著青山,而另一邊倒映著藍天,湖的四周環繞著草灘、沼澤和無數的小海子。

圖片來源於網絡

每到春夏繁殖季節,能看到成群的黑頸鶴在水邊起舞,在草叢中安家 ,最多時大概有上百隻。黑頸鶴是唯一-的高原鶴類,目前世界上僅存50隻左右,瀕臨滅絕。除黑頸鶴以外,白唇鹿也是僅存於青藏高原的珍稀野生動物之一。

石渠旅遊之路線

成都一康定一新都橋一爐霍一甘孜一石渠(1070公裡)

石渠旅遊之住宿

人民也很淳樸,沒有太多的客棧,推薦住在當地農民家吧。

石渠旅遊之注意事項

石渠縣海拔較高,可能初入高原的人會有高原反應,一定要注意。對於要進入較高海拔探險的一些朋友,初到高原時,在沒有適應和準備的情況下,不要驟然進入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區。不可急速行走、跑步、做體力勞動。

相關焦點

  • 一路向西,探尋川西最後的一片淨土,太陽部落石渠
    在我的心目中,一直都認為 川西 是一個寶藏地。這裡有太多都未知等待著我們去探索,一切都是那麼新鮮。就在很多人都在認為 稻城 亞丁 才是藍色星球最後都淨土的時候,他們一定不知道在 川西 還有一個地方叫 石渠 。這裡沒有擁擠的觀光車,也沒有小商小販的吆喝聲,更不用一到五一、國慶,就排隊買票的景點。這裡才是我心目中, 川西 最後的淨土。
  • 一路向西,川西最後的淨土——石渠
    在我的心目中,一直都認為 川西 是一個寶藏地。這裡有太多的未知等待著我們去探索,一切都是那麼新鮮。就在很多人都在認為 稻城 亞丁 才是藍色星球最後都淨土的時候,他們一定不知道在 川西 還有一個地方叫 石渠 。這裡沒有擁擠的觀光車,也沒有小商小販的吆喝聲,更不用一到五一、國慶,就排隊買票的景點。這裡才是我心目中, 川西 最後的淨土。
  • 石渠,最後的太陽部落
    石渠東北為巴顏略拉山脈,兩南為沙魯裡山北段,雅礱江、金沙江穿境而過,在這塊「兩山環抱,兩江縱橫」的土地上,有著廣袤神奇的草原、四川最大的溼地、巍娥的雪山、星羅棋布的高原湖泊.....以成都為原點出發,偏安於甘孜州西北角一隅的石渠無疑是四川省內最偏遠的一個縣。這個位於青藏高原東南緣的川、青、藏三省區結合部,距成都1070公裡,即便是開著越野車飛馳,也需要三天才能到達。
  • 聖潔石渠:盛放在川西的"高冷"小城(圖)
    聖潔石渠:盛放在川西的"高冷"小城(圖)發布時間: 2017-03-22 10:40:13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唐莉  |  責任編輯: 紐耳【點睛】總有人問,為什麼要去石渠這個「高冷」的小城,理由容我現在娓娓道來:這裡有世界上最長的石經牆----巴格嘛呢石經牆;這裡有康巴藏區第一個建在寺廟裡的博物館----俄熱寺;這裡有四川最大的草原-
  • 川西最後一片淨土
    也許你去過美麗的川西也許你去過浪漫的稻城亞丁但其實川西還有另一個神秘的地方只有內心勇敢的人才能去到那裡它就是深藏在川西的格聶格聶是川西的一片人間淨土勇敢的人一定會喜歡那裡去那裡來一場冒險>有幸躺在虎皮壩的草地上,睜開眼就能望著神山,悠閒地曬曬太陽
  • 四川石渠,離太陽最近的地方,附自駕攻略
    離太陽最近的地方——石渠   在太陽部落這片土地上原始古樸的查加部落,世界上最長的史詩——《格薩爾王傳》也發祥於此。  day2:高原太陽湖—80km—松格嘛呢(阿日扎佛學院、紅山堡、松格嘛呢石經城)—45km—須巴神山(唐蕃時期摩崖石刻群、白唇鹿)—92km—長鬚幹瑪(原始查加部落、阿都措
  • 太陽部落的光明使者 - 心系藏區 照亮甘孜
    太陽部落的光明使者──國網甘孜公司石渠縣公司副總經理劉凌川  4200千米,是石渠的海拔高度;  217省道,是石渠通往外界唯一的交通道路;  25000平方公裡,是石渠的供電面積;  46%,是石渠含氧量與內地相比的百分比;  零下45°C,是石渠最冷的溫度;  石渠,有著「太陽部落」的美稱,位於青藏高原東南緣的川、青、藏三省區結合部,是四川省海拔最高、最偏遠、交通最不方便的縣。
  • 穿越「太陽部落」 攻堅石渠生命線
    石渠縣是四川面積最大的縣,也是四川海拔最高之地,冬季氣溫常年低於零下20度,且海拔不利於人居,僅縣城所在地海拔就高於4300米……惡劣的自然條件使交通成為一大瓶頸,許多當地人從未去過石渠以外的地方,部分村落的人甚至從未到過縣城,過著與世隔絕的原始生活。直到G345線宜達路建成,才改變了這一切。同時,G215線滿洛路也將在今年完工。
  • 遠離城市的喧囂,號稱川西的最後一片淨土,美景不輸稻城亞丁
    如今,中國經濟快速發展,除了許多大城市都有大量商業化的商業氛圍外,人們的生活水平也相應提高,旅遊市場前景相當不錯,尤其是未被商業資本開發的淨土受到眾多遊客的青睞,四川西部地區是許多遊客心中嚮往的天堂,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這個遠離城市喧囂的觀光地,據說是川西最後一片淨土,美麗的風景不輸於稻城
  • 石渠 | 一座城,帶給你無限暖意
    那麼,自然中的和諧,人情中的善意,都表達著石渠這座城的無限暖意草原上,部落群居,五彩經幡隨風飄搖就這樣,你跟隨著熱情好客的石渠人民去到了你想去的地方,道謝的話語不斷重複,不客氣也被回復得磨了嘴皮,最後笑著結束了此番善意互動。
  • 「太陽部落」色須寺大雄寶殿開光 可容納萬人
    「太陽部落」色須寺(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攝影:丹珍旺姆)可容納萬人的大雄寶殿(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攝影:丹珍旺姆)鳳凰網華人佛教甘孜石渠訊2014年7月31日上午,素有「太陽部落」之稱的扎溪卡大草原上萬馬奔騰,彩旗飄揚,國內規模最大的佛教殿堂建築
  • 私藏在川西的秘境,絕美的自然風光,被稱為最後一片淨土
    如果還有淨土,你是最美那塊。這就是川西的一大奇觀——紅石灘。曾經,有人這樣形容川西的神境秘域:「這裡能夠讓旅行者找到跋涉的誘惑經過數日顛簸,終於來到水藍色星球上最後一片淨土。進入景區,要乘坐一小時的觀光車到達衝古寺。
  • 走在川西的路上
    在2020年的8月中旬,三個女人結伴從川西到青海,我們又一次跟隨朱師傅的車自由行走在青藏高原。我眷戀西部高原的壯美,熱愛那片土地,喜歡藏地的風土人情,才一次次走進那讓人魂牽夢繞的地方。從川西馬爾康到世界上最高的縣城石渠,穿過可可西裡到格爾木,走青藏公路到海西州,從扎尕那到若爾蓋草原返回成都,一路走來風塵僕僕,20天的行程收穫滿滿。
  • 川西稻城線7日遊,擁抱水藍星球上的最後一片淨土
    在「有生之年一定要去」系列中有一個地方,集齊了「最後的香格裡拉」「上帝的後花園」「水藍星球上的最後一片淨土」等最高的美譽它就是稻城亞丁蓬勃盛夏,正是出遊好時節趕緊出發,去擁抱秀美澄澈的川西美景吧~>繼而進入甘孜州境內,遠眺大渡河峽谷風光,體味無限太陽光影魅力
  • 猶記得:仲夏夜宿石渠,聽風數雪到天明
    石渠縣,藏語名「扎溪卡瓦」,意即雅礱江源頭,它位於扎溪卡草原,這裡是格薩爾王的故鄉,因為太陽與火是這裡古時部落崇拜的圖騰,因此它又有一個名字「太陽部落」。松格瑪尼石經城是扎溪卡草原太陽部落的精神城堡緣於新——甘——石輸電線路的驗收,我曾在石渠縣城住宿一夜
  • 【9月臺灣】人間淨土與美食,不老部落原住民文化探尋之旅 | TastyTrip
    人間淨土與美食】不老部落,從飲食與互動中,學習原住民族生活態度、生態智能。部落每日限定接待遊客前往部落體驗,假如作物供應不足,也會停止預約活動,泰雅族原住民文化是個很值得學習的文化,尊敬自然與環境共生的生態智慧,人與人之間的連結,都是現代繁忙的社會所缺少的。導覽的是有著黝黑皮膚、燦爛的笑容、熱情又風趣的Kwali(潘威),他是創辦人Wilang (潘今晟)的兒子,曾在澳洲學習飯店管理,幾年前回到山上幫助父親打理部落。
  • 川西不僅有「美人谷」,還藏有中國最後一方淨土,卻少有人知道
    四川的川西地區是最近這幾年快速走紅網絡的旅行目的地,在川西地區不僅有美景還有最淳樸的藏民族風情和古老的藏族文化傳統,而且四川的川西地區更是一個一年四季都有美麗景色值得人們前往去賞美景的地方。丹巴縣境內的丹巴美人谷,是一個早已經名聲在外的地方,特別是丹巴藏族美女更是吸引著眾多愛美之人前,其實如今的「丹巴美人谷」的美人都已經外出謀生了,但在距離丹巴美人谷60公裡距離的地方卻藏有「中國最後一個古村
  • 遠離城市的喧囂,號稱川西的「最後」一片淨土,美景不輸稻城亞丁
    現在中國經濟在飛速發展的同時,給許多大城市帶來了大量的商業化氛圍,同時人民的生活水平也相應提高了,但是,所有的事情都有必要從贊成和反對兩方面看待,國民的生活水平在穩定增長的同時,大部分人面對的壓力也越來越大,所以目前中國的旅遊市場前景相對較好,特別是沒有被商業資本開發出來的淨土受到了眾多遊客的喜愛
  • 山間淨土:逃離喧囂都市,發現美不勝收的川西深處
    2020年,相隔10年,我再次來到川西的丹巴,用鏡頭記錄藏在橫斷山脈深處的世外淨土。藏寨依著起伏的山勢連綿而建。從大金河谷向上攀緣,延伸到卡帕瑪群峰腳下,大渡河在山谷間流淌。盛夏的川西山谷間溼潤多雨,清晨霧氣繚繞,藏寨若隱若現,仿若仙境。
  • 石渠旅遊景點,一鍵全知道
    石渠旅遊景點,一鍵全知道石渠縣隸屬四川省甘孜州,位於青藏高原東南緣的川、青、藏三省區結合部,是四川省最偏遠、交通最不方便的縣之一。這裡有著豐富的藏文化,我們就來看看這個小縣城都有哪些景點吧!扎溪卡四川最大的草原扎溪卡是四川最大的草原,「扎溪卡」是石渠的藏語別稱,意為「雅礱江邊」。扎溪卡也有了另一個名字———太陽部落。它的地理位置在四川省西北端的川、青、藏三省區交界處,地處巴顏喀拉山南麓,距成都1070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