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讓鄉村更美麗
——太平店鎮大山川村創建全國文明村鎮紀實
白銀日報記者 蘇黎明
2020年11月,我市會寧縣太平店鎮大山川村被評為全國文明村。2009年,該村被評為「市級文明村」,2015年,被評為「省級文明村」,今年又被評為「全國文明村」。這些榮譽的背後,是大山川人對文明鄉村孜孜不倦的追求。
責任機制嚴起來
大山川村按照「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的總要求,以農村精神文件建設「八個一」工程為抓手,依託「我們的節日」「道德講堂」「新時代講習所」等活動載體,通過「五個聚焦」,把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加強村民道德建設相融合,統籌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探索出了一條新時期優化農村社會環境、提升鄉村文明程度、助推鄉村文化振興的新路子。
一直以來,大山川村把加強組織建設、嚴格落實文明創建責任作為深化文明創建工作統籌推進的重要措施。全村形成了鎮村兩級齊抓共管、黨員群眾廣泛參與的創建領導體制和運行機制。該村黨支部嚴格按照上級安排部署,成立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全村創建工作,不斷明確目標、細化任務、壓實責任,做到年初有計劃、年底有總結,在全村形成創建全國文明村的良好氛圍。
鄉俗鄉風新起來
大山川村黨支部緊密結合全村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緊密聯繫廣大幹部群眾的思想實際,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這個工作重心開展社會宣傳和群眾性文化工作,在全村營造出心齊、氣順、勁足的良好社會氛圍,樹立文明鄉村新風。
該村圍繞各種節慶及普法日,積極組織開展普法宣傳活動,以「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春節、端午等傳統節日為載體,舉辦春節社火展演、文藝匯演等,通過各種活動,以評帶促,提高居民文明素質,引導正確價值導向。
大山川村大力開展道德規範進萬家、誠實守信萬人行活動。開設「中華孝道講堂」,建設「勤儉孝和」四德榜,把推進以德治鎮、以德治村工程作為建設和諧社會、誠信社會的一項重大舉措來抓。通過一系列活動的開展,全村形成了誠信為本的良好社會風尚。
根據實施「能人管村+好人治村+強人帶村」三位一體的農村基層固本夯基工程建設要求,結合鄉村振興「星級鄉村」創評行動,該村對原班子成員進行了調整,並充分利用「道德講堂」開展科普教育活動,經常性開放「農家書屋」,方便村民閱覽,還聘請農業專家講課,讓村民掌握各種發家致富的科學技術,增加農民收入,營造學習氛圍。
同時,村裡還落實「人才歸根」工程、建立「好人榜」「最美兒媳」榜,倡導村民崇尚科學,推崇真善美,把民眾傳統信仰作為地方文化建設的一個層面,正確引導,以「宗而不迷,信而不邪」作為文化活動的宗旨,引導民眾愛國守法,團結友善,促進社會和諧,經濟繁榮,文化進步。
文明之風滌蕩阡陌街巷,廣大群眾樹立了正確的理想信念,知榮辱、促和諧、謀發展。規範基層組織管理,村民議事制度健全,村務管理規範有序,成立了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禁毒禁賭協會等,並且定期村務、財務公開,為農村經濟發展和精神文明建設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障。
村容村貌靚起來
大山川村黨支部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打贏脫貧攻堅戰,率先建成全面小康村」為統攬,統籌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人居環境整治、生態環保、安全生產、信訪維穩等各項重點工作和重點任務。
該村黨支部把全面加強基層組織建設作為農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斷提升村「兩委」班子知識理論水平。堅持理論學習與實踐相結合的辦法,採取出動機械、投入人力的辦法,集中開展村莊院落、國道312沿線、村址周邊環境整治。
為了全力改觀村容村貌,該村以「三曬三比三賽」鄉村文明行動為抓手,以「村容村貌整潔優美、家庭環境乾淨舒適、精神狀態積極樂觀、生活方式文明健康」為目標,將「精神扶貧」「文明行動」融入全村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引導廣大農民群眾感黨恩、跟黨走,提素養、增本領,補齊「精神短板」,增強致富信心,乾乾淨淨建家園,精精神神奔小康。
如今的大山川村,基礎設施建設日趨完備,公共服務體系日臻成熟,產業結構日益合理,人居環境顯著改善,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全方位提升。
作者/來源:每日甘肅網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