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天皇訪問中國,在國宴上哀求中國換一道菜,中國卻說不行

2020-12-17 娛樂圈的泡泡糖

要說起日本的天皇,那對日本老百姓來說,天皇簡直就是神一樣的存在,但你要說天皇有什麼具體的權利嘛,其實在二戰之前,天皇的權利還是蠻大的,但是之後的天皇,完全就是個擺設,除了在任命某個國家大臣的時候,在文件上蓋個章以外,也沒啥用處了,甚至有時候連蓋個章都沒有啥機會,話雖如此,但想要成為日本天皇,必須得血統純正才行,但如果對日本有所了解就知道,其實天皇的血統並不純正

為啥這樣說呢?因為就連日本人自己都承認,秦朝著名的方士徐福,是他們的先祖,日本先祖是中國人,那他們的天皇血統怎麼會純正呢?同時日本也是基於這一點,對中國一直保有敬畏之心。雖說日本承認徐福是他們的先祖,但在日本有很高地位的天皇,卻從來沒有來中國祭一次祖,但來中國訪問的卻有一個,他就是明仁天皇,此人是裕仁天皇的兒子。

裕仁天皇聽起來是不是很熟悉?沒錯!就是這個人策劃和指揮了侵華戰爭,還有太平洋戰爭也是他搞的事,雖然他爹殘暴,但是作為兒子的明仁天皇卻不像他爹一樣,並且他還在日本為那些在戰爭中死去的人感到惋惜

的確,明仁天皇是一位很親民的天皇,要說親民到什麼程度?作為一個天皇,在日本神一樣的存在,他卻娶了一個日本平民當老婆,他這一舉動,讓西方各大媒體爭相報導,但明仁天皇卻不以為然

其實明仁天皇在選老婆之前還有一段小插曲,當時他在皇室內部挑遍了姑娘,最終都沒有發現合適的,這下明仁天皇就有點不開心了,竟然沒選到合適的媳婦,難道自己要打一輩子光棍嗎?但沒想到的是,在一次網球比賽中,明仁天皇遇到了他的真愛——美智子,這一下可不得了,明仁天皇瘋狂的迷戀上了美智子,隔三差五的邀請她出來玩,在這個過程中,兩人很快就擦出了愛情的火花(也就是戀愛的酸臭味)

天皇要跟平民結婚,當日本內部知道這件事情之後,提出了強烈的反對,但作為天皇的明仁堅持自己的決定,並無視了反對者

最終還是明仁他老爹裕仁站出來替他說了話,最終,明仁天皇如願以償,娶了「愛情」為妻,並且在婚後還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女兒

在太正十五年,也就是1926年,裕仁天皇過世,結束了他罪惡的一生,明仁天皇在手握大權的情況下,從來都沒有參拜過靖國神社,並且他還堅持的認為,他爹那一套做法是非常錯誤,且愚蠢至極的,他認為戰爭害死了那麼多人,給那麼多人帶來了痛苦,是非常不好的,並且他還對中國表示歉意,同時充滿了愧疚,並且還希望在之後能維繫友好的兩國關係

明仁天皇可以說很喜歡中國文化,這從日本年號「平成」就可以看得出來,啥意思呢?就是取自《史記》中,「內平外成,天平地成」,明仁除了是日本唯一一個到訪中國的天皇,他也是日本唯一一個親自給中國道歉的天皇,他出訪中國期間,到過長城、西安等地,對中國可以說是讚不絕口

明仁天皇到中國的時候,還發生了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這件事情跟什麼有關呢?跟一道菜有關,在宴會上,明仁天皇看了菜單之後,就指著菜單上的一道菜問中方代表:「可以把這道菜去掉嗎?」究竟是什麼菜,在還沒有開吃的時候,就讓明仁天皇如此嫌棄呢,原來這道菜正是我們國人非常喜歡的「大閘蟹」,明仁天皇不吃這道菜並不是不喜歡,或者是覺得不好吃,至於理由也很簡單,就是明仁天皇認為,吃「大閘蟹」有損他的光輝形象

但這是國宴,又不是下館子吃飯,所以對於明仁天皇的請求,中國義正言辭的拒絕了,但我們知道,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為了表示對明仁天皇的尊重,中方廚師把蟹肉剔出來,而後在拿蟹蓋蓋住

當天晚上的記者,早早的就在那裡等候,想要一睹日本天皇吃大閘蟹的風採,之後也好搶個頭版頭條什麼的,到了開吃的時候,只見民仁天皇不慌不忙的打開蟹蓋,慢悠悠的吃了起來,這讓在場的記者大失所望

明仁一共當了二十八年的天皇,在他掌權期間,從來沒參拜過靖國神社,不僅如此,他還和國內的軍國主義人士有著很深的矛盾,因為他堅信那是錯誤的,小編想,如果二戰的時候是他在位,也許就不會出現這麼多流血事件了

同時,明仁天皇還抵禦住了權力的誘惑,怎麼說呢?因為他是日本歷史上第一個要求提前退位的天皇,別人都希望在這個位置上多幹幾年,但明仁卻連皇帝也不想當了,要提前退位

相關焦點

  • 日本天皇在國宴上要求撤掉一道菜,廚師做法讓人嘆服
    導語:日本天皇在國宴上要求撤掉一道菜,廚師做法讓人嘆服日本天皇在日本的傳說當中,是日本的創世之神天照大神的後裔,後來天皇是日本君權神授的依據,因此天皇也是日本的象徵。在現實當中我們早將日本的元首叫為天皇,是在我們清末的同治年間,他的主要職責為任命內閣總理大臣,批准法律、政令及條約,出席禮儀性外交事務活動和國家儀典等。自明治時期後,天皇的權力達到了頂峰,日本開始走上了一條由天皇操縱並主導政權的,向著封建軍國主義國家進發的道路。
  • 首度訪華的日本天皇,見國宴上的一道菜,悄悄地問:能不能換了?
    日本的天皇家族已經存在了一千多年了,自從有日本,這個家族就一直處在權力的核心圈裡。而且,直到現在歷史學也沒能找出日本天皇家族的真正祖先,傳說中的第一任天皇很可能是中國人徐福,這一說法甚至得到了很多現實證據的佐證。
  • 27年前日本天皇首訪華,國宴要求撤掉一道菜,我方做法讓日本沉默
    導語:27年前日本天皇首次訪華,國宴上要求撤掉一道菜,我方做法讓日本沉默我們一直以來和日本的關係就不怎麼友好,不管是古代還是近代都是如此,日本人來跟我們學習文化之後,轉頭就來打我們,這讓我們看到了日本無恥的一面。
  • 螃蟹味道鮮美,為何日本天皇在國宴上要求撤掉這道菜?
    導語:螃蟹味道鮮美,為何日本天皇在國宴上要求撤掉這道菜?現如今,戰爭已經遠離了人們的生活,各國之間的關係也在逐漸好轉。但是,我們仍然不能忘懷的就是日本人曾經在中國的領土上犯下的罪行。而造成這場災難的始作俑者,則是日本的昭和天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日本迫於美國原子彈的壓力,才表示投降。但是,在此之前,日本還提出了一個要求,那就是保留日本的天皇制度。美國最終同意了這個要求,日本才得以繼續實行天皇制度。昭和天皇去世後,順理成章將天皇的位置傳給了自己的長子明仁,他也就成為了日本的第二十五任天皇,擔任起管理國家的重任。
  • 日本天皇訪問中國,執意撤掉「大閘蟹」這道菜,有什麼用意嗎?
    但實際上時間追溯到幾百年前,中國和日本是一衣帶水的鄰邦,雖然也有諸多的不和諧,但是大致上雙方仍維持了千年的和平,只可惜隨著野心的膨脹,日本最終還是走上了軍國主義擴張的道路,給中國以及東南亞國家留下了極其血腥的一面。
  • 中國「國宴」上的一道菜,老外嘲笑太廉價,中國人回復:不識貨!
    中國「國宴」上的一道菜,老外嘲笑太廉價,中國人回覆:不識貨!中國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而且是一個美食大國,中國的美食種類特別多,不論是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中國的廚師都能夠做出一番美食。對於同一種食物能夠做出多種多樣的美食,可以說中國的飯菜都是特別精緻的,不僅受到中國人的喜歡,而且深深地吸引著那些老外們的胃,正是因為這樣,那些老外們來到中國旅遊的同時,專門為了品嘗中國各地特色的美食,甚至有些外國人揚言說要吃遍全中國的美食,當然那是不可能的,他們也只是那樣說說而已。而今天給大家說的是我們的國宴,國宴上有一道菜,老外嘲笑太廉價,中國網友說:懂個屁!
  • 日本天皇首次訪華,日本:晚宴上要撤下這道菜,中國:不撤,留著
    1.中日關係破冰如今的中國和日本已經友好建交,兩個國家之間有很多國際事務上的往來。作為日本歷史上第1位訪問中國的天皇,明仁天皇是在1992年10月23日對中國進行訪問的,這也意味著,中日兩國100多年的敵對關係正式破冰。在訪問中國之前,明仁天皇做了充分的準備,他對中國的風土人情和風俗文化進行了了解,當然我們國家也是做足了準備迎接明仁天皇和日本訪問團隊的到來。
  • 中國古代的皇帝換了一姓又一姓,而日本天皇為什麼可以一直留存?
    過去,我一直有個疑問,一是日本的天皇為什麼能世代相傳,我們中國的皇帝卻是換了一姓又一姓?二是為什麼日本能夠保留天皇,我們中國卻是徹底消滅皇帝?原來,日本的天皇與我們中國的皇帝並不是一回事。之前,唐高宗李治(649—683年在位)就使用天皇稱號,日本民族善於學習,據說,這可能影響到日本天皇稱號的採用。日本從公元645年(貞觀19年)開始大化改新。據說,當時的日本還處於原始部落狀態,所謂「大化改新」,實際上就是日本國的全面唐朝化運動,上至典章制度,下至服飾風俗,全方位仿效當時中國唐代的貞觀王朝。
  • 日本天皇首次訪華,要求撤掉宴會上一道菜,我方回復堪稱絕妙
    十四年抗日戰爭是中國近代歷史上永遠的痛,無數的抗日英雄,為了保衛家園,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揮灑自己的熱血。最終在1945年8月15日將日本趕了出去,以巨大的代價結束了這場日本發動的侵略戰。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無疑便是日本昭和天皇。
  • 首位訪華的日本天皇,晚宴中途要求撤一道菜,為何遭我方拒絕?
    上個世紀70年代,和平交往成為了世界潮流,我國本著和平交往的原則,和世界上許多國家交往頻繁,雙方的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隨著中國國際影響力的不斷增強,日本方面出於對本國利益的考慮,開始為緩和兩國關係而努力,而我國也本著大國風範,開始和日本進行一系列的交往。
  • 中國這種美食風靡日本,天皇都喜歡,廚師卻說太累,不想做
    中國這種美食風靡日本,天皇都喜歡,廚師卻說太累,不想做!在美食方面,我們真的有資格也有資本驕傲,因為我們中國的美食實在是太多了,和其他國家相比,比他們發展早了很多年。即使是一個中國的家庭主婦,恐怕到了外國,都能當一個大廚用,更不要說專業的廚師了,水平讓其他的廚師只能望其項背。
  • 唯一一個來訪華的日本天皇,國宴上看見螃蟹不敢吃,問能不能換?
    日本的天皇家族其實在日本民眾眼裡是很神秘的家族,代表著上天來管理國家。然而這個家族的血脈卻又不是那麼清楚。很多歷史學家對這一點都有疑問,認為日本的天皇家族,也很有可能是徐福的後代。。。從古至今,只有一個天皇來訪問過中國,就是那個我們的大仇人,侵華戰爭的發起人裕仁天皇的兒子明仁天皇。因為裕仁天皇是二戰的主要指揮者又得到了美國的保護,所以沒有受到國際的懲罰。不過他的兒子明仁天皇倒是很反對戰爭,認為戰爭給人民帶來了很大的傷害,對此他還感到非常的愧疚。
  • 習近平今起訪問日本 將會見日本天皇
    12月14日-16日,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將訪問日本。日本《朝日新聞》、《富士電視臺》等媒體提前就展開了報導熱戰。11日,日本宮內廳發表消息稱,天皇將於15日在皇宮會見中國貴賓。這一安排在日本媒體上引發了不同的猜測和分析。據日本共同社報導,通常情況下,外國要人希望會見天皇時需提前一個月提出正式書面申請。
  • 日本國宴、美國國宴、印度國宴、中國國宴,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不知道大家對國宴的概念了解多少,方正國宴是代表著一個國家最高的美食文化,這個大家應該都是清楚的吧。國宴具有著該國民族特色最標誌性的美食,它代表的是一個國家的臉面問題,是逼格最高的盛宴,那麼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日本的國宴、美國的國宴、印度的國宴以及我國的國宴吧,真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呢。
  • 日本天皇到上海吃大閘蟹
    1992年10月,楊尚昆主席(前排左二)為明仁天皇(左一)訪華舉行宴會,圖為楊主席同皇后碰杯    1992年9月是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日本明仁天皇夫婦對中國進行訪問,首開天皇訪華紀錄。天皇訪問上海時,日本記者想攝下他手掰螃蟹的鏡頭,由於中方安排周到,令記者們撲了空。    從小讀李白的詩    對《三國志》感興趣    應中國國家主席楊尚昆的邀請,1992年10月23日至28日,日本天皇明仁和皇后美智子對中國進行友好訪問。天皇出訪的對象國需由日本政府選擇和決定,這種訪問往往反映了兩國關係發展的水平。
  • 中國國宴名菜裡最難做的一道菜,卻被外賓嫌棄
    說起國宴名菜,必然是色香味俱佳的,今天我們要說的是國宴菜裡最難做的一道菜——西湖醋魚。西湖醋魚是用來招待外國來賓,但是很多外賓吃後感覺難以下咽,不習慣那種味道;因為西方人更喜歡清淡的食物以及甜食,而西湖醋魚因為酸的原因,就被外賓嫌棄了。
  • 看完美國的國宴,再看中國的國宴,中國廚師表示我不是針對誰
    在中國有一句俗語,叫做「民以食為天」,對任何人來說,吃飯都是一件大事,而在吃這件事情上,中國人尤其認真。那世界上規格最高的一頓飯,毫無疑問就是國宴了。和誰比較,自然是發達國家之最的美國,作為這個星球上最發達的國家,美國的國宴是什麼樣子?有哪些菜品?聽我慢慢道來。看完美國的國宴,再看中國的國宴,中國廚師表示我不是針對誰。說起來,美國的國宴制度開始的挺早,始於1874年。美國白宮國宴,相對其他國家來說舉行的比較頻繁,不止是外國領導人訪問才舉辦,一般美國新總統上任就會舉行國宴招待鄰國的加拿大、墨西哥領導人。
  • 日本憑什麼戰勝中國?去看看明治天皇的餐桌吧
    但是,無論如何,日本就是在甲午戰爭中戰勝了中國。這是誰也改變不了的事實。現在我們需要搞清楚的是:日本憑什麼戰勝中國?   一   故事得從1886年的那次北洋水師訪問日本長崎開始。
  • 中國「國宴」上的一道菜,老外吐槽沒品味,網友:是你太沒見識了
    眾所周知,中國的飲食文化在世界上面是非常出名的。在所有國家的廚師中,中國廚師是最厲害的。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也開始喜歡上了中國食物。當然,中國菜品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國宴上面的菜品。不過,中國國宴上的這道菜品卻被老外吐槽沒品位。到底是什麼情況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看完印度國宴和日本國宴,再看中國國宴,吃貨:不是一個檔次
    看完印度國宴和日本國宴,再看中國國宴,吃貨:不是一個檔次國宴是一個國家最隆重的盛宴,也是一個國家美食文化的薈萃,包含了國家民族特色的美食,就像是國家的臉面一般重要,所以國宴一般來說都十分豐富,而且菜品繁多,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印度的國宴和日本的國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