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6 07: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Admin 消化社區
新聞 | 人文 | 科普 | 服務
我們經常在網上看到,如果胃不好,可以適當的喝一些小米粥,這樣可以養胃。有些人胃不好吃了小米粥的確有所改善,但是也有一些人胃不好吃了小米粥反而更加嚴重。那麼,許多人都迷茫了,這個小米粥到底是傷胃還是養胃呢?
為什麼會有小米治療胃炎的說法?
小米也叫粟米,在《中國藥典》裡面記載,小米藥性甘鹹,涼。功能主治和中,益腎,除熱,解毒。治脾胃虛熱,反胃嘔吐,消渴,洩瀉。
而《本草綱目》裡面也記載:小米「治反胃熱痢,煮粥食,益丹田,補虛損,開腸胃」……「粟之味鹹淡,氣寒下滲,腎之谷也。腎病宜食之,虛熱消渴洩痢,皆腎病也,滲利小便,所以洩腎邪也。降胃火,故脾胃之病宜食之。」
另外,根據中醫理論,小米色黃,黃色入脾;小米味甘,甘入脾,因此小米具有益脾胃的作用。
這個小米粥到底是傷胃還是養胃呢?
從以上對於小米功效的記載,我們可以看出,小米具有和中、益脾開胃的作用,對於脾胃不好的患者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並且小米性涼,可以降胃火,特別適合脾胃不和、胃火虛熱的人士服用。
所以,如果是對於脾胃不和或者胃火虛熱引起的胃部不適,適當的進食小米粥可以起到較好的改善作用,在這裡就起到養胃的作用。
另外,我們平時所說的胃不好,還可以是由於一些胃病疾病引起的胃黏膜損傷造成胃病不適。而將小米做成小米粥,不僅容易消化,不會刺激胃黏膜,而且還含有多種營養物質,還能夠為損傷的胃黏膜提供營養,有有利於胃黏膜的修復。特別是小米粥粘稠狀態,可以覆蓋損傷的胃黏膜,避免胃酸分泌過多,進一步刺激受損的胃黏膜。因此,對於那些胃黏膜損傷造成的胃病疾病,比如胃酸分泌過多、急慢性胃炎、胃潰瘍等,適當的進食多些小米粥,對於胃病疾病的改善以及恢復具有一定的幫助。
那麼,為什麼有部分人吃了小米粥反而傷胃呢?
對於胃潰瘍患者來說,流質的小米粥、稀飯,吃進體內會稀釋胃酸,反而容易刺激胃部分泌更多的胃酸來消化食物。所以吃小米粥,對於潰瘍患者來說,反而會加劇症狀的惡化。
胃炎是由多種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急性和慢性炎症。
急性胃炎是由於吃的食物過冷、過熱、過於粗糙對胃黏膜造成損傷引起的炎症。急性胃炎的發病較急,一般症狀為上腹部飽脹、隱痛、食慾減退同時噁心嘔吐。
慢性胃炎在臨床上十分常見,發病率較高,是各種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或萎縮性胃炎,胃鏡檢查中80~90%的患者都屬於慢性胃炎,隨著年齡增長,萎縮性病變的發病率會增加。慢性胃炎分為慢性淺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縮性胃炎,同一個胃可以同時存在兩種病變。慢性胃炎常常是由於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引起,在萎縮性胃炎患者裡,70%以上的人胃內存在幽門螺旋桿菌。
得了胃炎,怎麼治療?
1.藥物治療
首先要檢查是否有感染幽門螺桿菌,如果有,醫生會推薦四聯療法進行對症治。排除幽門螺桿菌感染,應從抑制胃酸分泌(採用質子泵抑制劑,如常用的奧美拉唑)和修復胃黏膜(如膠體泌劑)著手。
如果有胃脹反應可以適當服用促進腸胃蠕動的藥物,如有胃酸分泌過多的反應可以用抑酸及中和胃酸的藥物。
2.生活方式幹預
飲食因素在胃炎的發生中佔有重要地位,因此養成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是防治胃炎的關鍵。三餐飲食要規律,吃飯速度不要太快,細嚼慢咽,儘量不要暴飲暴食,要少量多餐。
3.膳食補充劑
谷胺醯胺:修復胃黏膜;谷維素:調節神經、舒緩壓力使得胃部血流增加,有助於胃部的防禦及修復。
結 語
養胃最好的方式就是減輕腸胃的負擔,減少攝取刺激性食物,例如;咖啡、濃茶、烈酒、辛辣食物等容易對胃黏膜造成損傷的食物。保持充足的睡眠和心態平衡,積極運動,人體如果長時間不運動就會影響胃的供血,當它不蠕動的時候,其供血量會下降,也容易導致胃部疾病出現。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