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 王蒙
在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5歲的男孩噹噹(化名)到兒科門診時,一張嘴,滿口黑乎乎的牙齒,有幾顆已經齲壞到只剩下牙根。噹噹媽媽媽說,最近孩子每天都淚汪汪地喊牙疼。
經過詢問得知,壞了這一口好牙的,竟是每天睡前補充「營養」的兒童「酸奶」。醫院兒科主治醫師李欣表示,實際上,這位媽媽給孩子一直喝的並不是真正的酸奶,而是酸奶飲料。
小小酸奶還能有假?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提醒
給孩子挑酸奶,當心別買了「假」酸奶
超市裡的酸奶,有低溫的也有常溫的;種類有發酵乳、風味發酵乳、乳酸菌……這些又都有啥區別呢?
「酸奶中的益生菌含量很高,而且因為酸奶是發酵過的,食慾不好的話,喝喝酸奶可以開胃。」李欣表示,但是要注意的是,一歲以上的寶寶才能喝酸奶,一歲以下可能產生一些不耐受或者過敏的情況,因此不建議過早讓小寶寶喝酸奶。
「買酸奶的時候,一定要看清楚,標籤標註的是發酵乳還是乳飲料,乳飲料只是飲料,跟奶沒有多大關係,也就更談不上是酸奶了。」李欣說道。
「之前就碰到過不少家長,把一些乳飲料當成乳製品給孩子喝,這些乳飲料往往包裝上宣傳補鈣補維生素等物質,結果孩子喝了後,加上沒有漱口的習慣,首先造成的問題就是牙齒壞了,同時還會影響食慾」,李欣指出,而罪魁禍首就是其中含量過高的糖分。
這裡的糖是指游離糖,在我國也叫添加糖。世衛組織在《成人與兒童糖攝入指南》中提出,不管是成人和兒童,都強烈建議游離糖的攝入減少到少於總能量攝入的10%。有條件的話建議可以減少到低於總能量攝入的5%。
而在2019年時,更是建議禁止3歲以內嬰幼兒食品不得加游離糖。所以,在給寶寶選擇酸奶時,3歲以前最好選擇無糖酸奶,或是低糖酸奶。不僅更健康,還可以防止寶寶養成重糖習慣。
建議
看保質期、添加劑、蛋白質含量
不只是作為一名兒科醫生,作為寶媽,李欣可謂有著自己的一套酸奶選購經驗。
「我家孩子是大概是從一歲半的時候開始喝酸奶的。我選擇酸奶時,首先會排除掉果味酸奶,為的是儘量讓孩子避免接觸過多添加劑。」李欣說,另外,儘量不選擇帶果肉的。對於小寶寶來說,有的果肉粒比較大,一不小心就容易造成小寶寶誤食誤吸。
沒有「風味」二字的酸乳和發酵乳,成分比較簡單,往往只含生牛(羊)乳或乳粉、保加利亞乳桿菌和嗜熱鏈球菌。李欣表示,而含有「風味」二字的風味發酵乳/酸乳,除了生牛(羊)乳或乳粉、保加利亞乳桿菌和嗜熱鏈球菌外,還會有其他各種添加。
因此我比較喜歡給孩子選原味酸奶,並且一般會選擇保質期時間短的,普通袋裝、盒裝的酸奶都是可以的。
我們知道,酸奶是用純牛奶發酵製成的,蛋白質含量往往較高。我國規定純酸奶的蛋白質含量≥2.9%;風味酸奶蛋白質含量≥2.3%。因此,在購買酸奶時,要注意查看蛋白質含量是否達標。
喝酸奶時,也比較有講究。首選不能加熱,但這個季節,自然也不建議喝冰鎮的。如果酸奶是放在冰箱冷藏的話,建議在給孩子喝之前,提前一兩個小時把酸奶從冰箱拿出來,在室溫裡放置一會兒。
分享
善用酸奶佐餐,飯桌變身「真香現場」
噹噹噹噹當——寶媽們最愛的「欣」式菜單,又要更新啦!
喝酸奶還可以有一些比較有趣的方法,李欣介紹道,比如可以把酸奶當成一個佐味劑,淋在水果蔬菜上面、拌成沙拉,這樣孩子就比較容易接受那些本不愛吃的水果蔬菜,不錯過成長過程所需的營養物質。
除此之外,酸奶還可以做健康甜點。對於紫薯跟山藥一類的粗糧,它們本身有一種澀澀的口感,很多小孩面對直接蒸出來的紫薯山藥,可能真的滿臉都寫著拒絕,這時候就需要家長多花些心思了。
"吃播"現場
李欣介紹道,其實做法很簡單,準備一個飯盒,蒸好山藥和紫薯,鋪在飯盒裡——一層山藥,再鋪一層紫薯,再鋪一層山藥,甚至還可以在中間鋪一層豌豆......
鋪完之後,將其切成蛋糕千層的形狀,好看的外觀自然會吸引到孩子的食慾,最後澆上一盒酸奶或者自己熬製的一點山楂膏(往期文章有製作方法哦點擊這裡獲取),這樣孩子吃起來就是「真香」現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