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墓世家」挖出國寶級壁畫(圖)

2020-12-15 華夏經緯網

  經遼寧省文物組專家鑑定,該墓葬是遼代漢人貴族墓葬群,如此大規模家族墓葬群國內罕見

  62歲的爺爺,18歲的孫子,葫蘆島一個「盜墓世家」的祖孫三代四人來錦州盜墓,也正是因為他們的「挖掘工作」,一個遼代漢人貴族的家族墓葬群得以重見天日,墓室中出土的石壁畫經遼寧省文物組專家鑑定,屬於國家一級文物。

  錦州市文物保護研究所常春林所長昨天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在錦州境內發現的如此大規模遼代漢人貴族家族墓葬群,在國內實屬罕見。6月29日凌晨2點20分,錦州凌海市沈家臺鎮派出所指導員劉偉等民警巡邏到錦朝公路錦州、朝陽交界處時,路邊停著的一輛白色麵包車引起了他們的懷疑。查看麵包車時,警察發現車上的司機神情緊張,而車廂內還放有鍬、鎬、撬槓、繩索、手電筒等物品。在仔細檢查後,警方在車內發現一把管制刀具。「我是在等他們回來,他們去挖一個古墓了……」眼看事情敗露的司機說出了實情。

  「趕緊喊人來!」得知現場還有另外3名嫌疑人,多名警察趕來增援,在對現場實施包圍之後,幾名民警進入古墓,正搬運一塊壁畫的3個嫌疑人發現民警立刻逃竄,兩名被當場制服,另一名老年男子趁亂逃脫,竟跑出七八公裡遠,但最終還是被緊緊追趕的警察抓獲。

  「盜墓世家」挖出珍貴古墓

  據犯罪嫌疑人交代,他們為祖孫三代,都是葫蘆島市沙鍋屯鄉人,「我們這是第三次來沈家臺盜墓。」根據犯罪嫌疑人的交代,警察從嫌疑人家中搜出「五樂圖」、「出行圖」等石壁畫4塊,古墓墓門1塊。據警方介紹,被盜古墓墓門上刻有龍的圖案,門額刻有麒麟圖案。除了被盜出的5塊石壁畫外,考古部門認為古墓中很可能還有3塊類似的石壁畫。

  7月9日,記者來到錦朝交界處的被盜古墓群現場。古墓群坐落在當地人稱之為「龍家墳」山的半山腰向陽位置,被叢生的樹木和雜草掩蓋,「盜墓世家」在其上面一共挖開了12個大小不一的深坑,盜出石壁畫的墓室從正上方被挖開,四周散落著墓室

  石板和石門門軸,「這種破壞性盜墓,對古墓的損壞很嚴重。」警方告訴記者。

出土石壁畫屬國家一級文物

  發現古墓後,遼寧省文物鑑定組有關專家會同錦州、凌海文物保護部門對古墓及出土石壁畫進行了細緻的勘測。遼寧省文物鑑定組的勘測結果如下:「被盜掘的墓葬共計3座,均為遼代墓葬,從墓葬暴露部分可以看到,墓室砌築講究精細,應為當時遼代上層貴族墓葬,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科學研究價值。其中一座被盜掘石室墓出土的3塊浮雕人物石板及雕龍石門,可定為國家一級文物,由於盜掘行為,使這些墓葬及出土文物受到嚴重破壞。」得知古墓的重要性後,當地政府已經組織人力,將古墓妥善保護起來,等待文物保護部門的開掘。

  墓主人為遼代漢人貴族  

  古墓群建於遼代什麼時期?墓主人的身份?其家族在由契丹族統治的遼代處於什麼樣的地位?帶著相關疑問,昨天上午,記者採訪了錦州市文物保護研究所常春林所長。  

  據他介紹,已被盜墓人挖掘的墓葬,均由當時普遍採用造墓材料磚、鵝卵石或石板砌築,從已出土石壁畫看,古墓群應始建於遼代早、中期,墓的主人應為遼代漢人貴族。「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石壁畫上不帶有少數民族的文化色彩,壁畫上的龍和麒麟,均是漢人所信奉的,已挖掘的墓室裡沒有任何文字資料,目前還不能確定墓室主人的具體身份。墓室內徑達3米,如此大的單室墓,不是一般老百姓能建起的。」常所長告訴記者,遼代契丹皇族墓室系統更加龐大,一座墓葬裡還可細分為前墓、後墓、耳墓,墓道等,這顯然是單室墓所不能相比的,「這個家族可能是因為對當時的統治做出過巨大貢獻,才會進入貴族階層,但不是皇家的人。如此大規模的漢人家族墓葬群,在國內是很罕見的……」

  古墓群發掘等待資金到位

  「目前我們正在制定詳細的挖掘開採計劃,同時向政府有關部門申請文物保護專項資金20萬元」,常春林所長表示,一旦資金到位,古墓群的挖掘開採工作將會隨之展開。

 來源: 遼瀋晚報  作者:常欽

相關焦點

  • 古墓密布盜洞,專家已絕望,為何最後卻挖出1000多件國寶級文物?
    古墓密布盜洞,專家已絕望,為何最後卻挖出1000多件國寶級文物?2005年的2月8日,正是當時的除夕之夜,那時候正是中國人傳統的最重大的節日——春節,所以大家都沉浸在歡樂的氣氛當中,家家戶戶都在貼春聯、包餃子、打掃衛生,準備迎接新一年的來臨。
  • 出自盜墓世家的盜墓者,涉案文物竟高達5億,這位盜墓高手是誰?
    自古以來盜墓都是被人們看作非常不好且極少有人做的事。在古代的時候人們極為重視死後的葬禮,特別是皇室中的人,不到年紀就開始蓋皇陵,歷屆皇帝的皇陵無一不是又大又奢華,就連陪葬品也全部都是無價之寶。後來盜墓甚至演變成種職業,從找墓穴到盜墓、銷貨都有完整的體系。現在我們死後通常會火化,所以沒見過並且覺得不會有盜墓者了。但還是有盜墓者,其中最厲害的就是被稱為「現代盜墓祖師」的姚玉忠了。他會自己製作很多工具,並且用這些工具成功盜取暮雪中很多寶貝,經他手倒賣的那些文物甚至價值高達5億。
  • 老九門最全人物關係圖解析 他們與盜墓筆記人物關係(圖)
    老九門其實就是《盜墓筆記》中提到的老長沙的九個盜墓世家,稱為老九門,又稱九門提督。而電視劇版改編自南派三叔所著的同名小說。沒看過小說的可能很難理清楚他們之間的關係。【老九門完整劇情簡介】【結局是什麼時候 哪臺衛視哪個時間播出】一張琅老九門的人物關係圖帶你去理順劇中的角色關係。
  • 民國時期戰火紛起,有一傳奇盜墓世家蘇家,因受迫害導致家族中落
    民國時期戰火紛起,有一傳奇盜墓世家蘇家,因受迫害導致家族中落第一本:《 盜墓:開局沉睡五十年》作者:摸金門徒簡介:民國時期,戰火紛起,有一傳奇盜墓世家蘇家,因受迫害導致家族中落。二十一世紀一支考察隊在桂省發現一個漢朝將軍墓,在考古隊進行保護性挖掘的時候,從棺槨裡挖出了一個20歲的少年,轟動全世界。 而少年的屍身也被重點保護在國家博物館,當天晚上少年從棺槨中甦醒走出,從此消失匿跡精彩節選優先:「七星懸棺?」,蘇白皺起眉頭來。
  • 盜墓盜墓驚起亡靈無數
    他留意著有關盜墓的消息,然後跟在盜墓者的身後去收拾殘局。很多人對他的舉止不理解,甚至偶爾同桌吃飯也會找個理由躲著他。  聽說桐廬瑤琳的山上有幾座墓被盜了,老樓進村了解詳情。王飛 /圖 盜墓電視節目不止一檔  《中國盜墓史》的作者、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教授王子今在此之前,就曾作為鳳凰衛視「文化大觀園」的嘉賓談論盜墓話題,主持人是清華大學教授王魯湘。兩位學者都翻過《鬼吹燈》,那期節目也用《鬼吹燈》做由頭,話題是「中國厚葬制度催生的盜墓之風」。
  • 千餘殘塊歷時一年拼出玄武圖 陝歷博讓韓休墓北壁壁畫重獲新生
    修復工作者用收集回來的殘塊一點點拼出這幅珍貴壁畫西部網訊(記者 敬澤昊 實習生 白少倫)在國際博物館日來臨前夕,從陝西歷史博物館傳來好消息,該館壁畫修復專家經過一年多時間,成功完成了韓休墓北壁玄武圖壁畫的修復工作,讓遭到盜墓分子嚴重破壞的珍貴文物重獲新生。
  • 神秘天象圖成「盜墓指南」?(組圖)
    從1998年勘探、2001年試掘並於2003年5月開放至今,隨著歲月流逝,有些謎團已渙然冰釋,有的則愈加撲朔迷離,比如「天象圖」,比如石函,比如無字墓誌蓋,比如文武雜列的「神道」等。  夫人墓室的端樓高達7米,磚雕仿木,華麗非凡,端樓下以亂石堆砌,盜墓賊膽敢挪動,後果可想而知。
  • 熱水古墓群盜墓團夥覆滅記
    外地盜墓嫌疑人離開都蘭。孫某、馬某沒有死心。他們又組織起另一個團夥,駕車回到都蘭與當地盜墓團夥會合,實施第二次盜墓,再次挖掘羊圈墓盜洞,仍未盜得文物。盜挖血渭一號大墓得手第三次盜墓,嫌疑人決定轉換目標,到都蘭縣熱水鄉血渭一號墓東側一平臺處進行盜掘。
  • 明德王古墓被盜 盜賊租吊車挖走雕龍壁畫(圖)
    一群貪婪的盜墓賊得知這一消息後買通看門老人合夥盜挖古墓,一條巨龍載著一位仙女的五彩雕龍壁畫竟被盜墓賊用吊車野蠻地從古墓的牆壁「剝離」……日前,盜墓賊小陳等人被濟南長清法院一審判處十年有期徒刑至緩刑不等的刑罰。本報記者採訪了主審此案的長清法院劉豔華法官,劉法官向記者講述了這起盜墓案發現的細節,揭秘明德王古墓盜竊案審理始末。
  • 山東沂南出土北寨漢墓,墓內壁畫堪稱國寶,距今已上千年
    最早作為遠古人刻畫於洞壁的圖形,其實就是最早的用來記事的壁畫。其實,自魏晉到唐宋以來,伴隨著佛道的盛行,當年不少道觀、佛寺中皆有壁畫。談及目前已知的內地巖畫,其實是考古學家於內蒙巴彥淖爾發現的。就在64年前,位於山東沂蒙山附近,考古隊從北塞漢墓中發現了堪為國寶的壁畫,那這前後究竟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呢?那是1954年的一個秋天,在沂蒙山附近有個叫做北寨村的地方。當考古人員得知該地有將軍冢的傳說後,立即趕赴此地進行專業性的勘探發掘。據專家介紹,他們來到此地時,發現這裡的環境極為優美,難怪古人會選擇該地作為墓葬的上乘位置...
  • 尋訪京都不為人知的國寶級古建築
    除此以外,寺中還有數百件國寶級文物。只因位置偏僻,遊客寥寥。從JR法隆寺站出來以後,步行大約20分鐘,即可達到法隆寺的主體建築——西院伽藍。西院伽藍是典型的「一塔一金堂」的布局。西院的五重塔是日本最古老的塔。塔內東西南北四面各自安置著稱作「塔本四面具」的塑造群像。
  • 江蘇宜興挖出西晉家族墓,出土一件國寶級瓷尊,世界上僅此一件
    江蘇宜興挖出西晉家族墓1976年江蘇宜興挖出宜興周處家族墓,這處古墓是一個西晉家族墓葬,看起來規模十分的宏大,因此也立刻的引起了考古家們的注意,隨著考古發掘的不斷探索 ,人們也發現了很多精美的陪葬器物,這些陪葬器物當中,最為引人矚目的不是珠寶金銀,而是一件看起來十分普通的陶器。
  • 四川深山石壁上驚現千年佛陀摩崖壁畫(圖)
    石壁上驚現千年佛陀壁畫(圖片來源:中國網) 石壁上驚現千年佛陀壁畫(圖片來源:中國網) [原標題]四川巴中:石壁上驚現千年佛陀壁畫 挖掘機施工,竟挖出一座石壁,石壁上刻有精美的壁畫。近日,四川省巴中市文物局副研究館員汪信龍告訴記者,發現在巴州區大溪口村的這面摩崖佛雕壁畫,初步推斷繪於唐宋時期。 唐代壁畫首次「露面」,距今有1000餘年歷史 據悉,該佛雕壁畫繪在一塊石頭上,寬2.6米、高1.7米、深2.2米,雕刻有50多尊精美的佛像。
  • 一把洛陽鏟背後的盜墓江湖:大多小學文化,爾虞我詐秩序森嚴
    2019年3月31日,一個名為老金的人,用探針等工具在東坡區柳聖鄉的一片竹林裡發現了一座古墓,一周之後,也就是4月7日,老金以「安電樁挖坑」等為由,光天化日用鐵鍬挖出盜洞,4月8日,正當老金想下洞「取貨」時,被群眾擋獲,逃跑未遂,老金被民警帶回柳聖派出所。
  • 嫌疑人稱「師父」吃獨食,揭秘爾虞我詐的「盜墓江湖」
    老金師徒盜墓案中的涉案文物 圖據東坡警方一處古墓已被撬開爾虞我詐的盜墓江湖師徒間嫌疑人稱「師父」吃獨食江湖上盜墓「父子檔」背後連日來,成都商報-紅星新聞多方探訪盜掘嫌疑人、警方、文物部門及收藏者,梳理古墓被盜掘前後的軌跡,為你還原盜墓案件背後爾虞我詐的盜墓江湖。
  • 山東沂南發現一座漢墓,大量壁畫出土,專家:墓主曾是宰相
    壁畫,這種凝固在牆壁上的古老藝術,曾經是人類最早的繪畫形式之一。不少古籍和後來考古發現中,漢代的壁畫尤為著名。隨著絲綢之路的發展,敦煌莫高窟逐漸成為了古代壁畫的最高典範。然而就在64年前,考古人員曾在一座古墓內發現了最大規模的漢代壁畫,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南京版「盜墓筆記」:找古墓要順著「龍脈」(圖)
    盜墓專業工具之一,洛陽鏟。一座古墓的盜墓。南京市博物館考古部主任王志高回憶,解放初期南京曾爆發盜墓潮,以當時將軍山沐英墓的被盜掘為高潮。當時的南京市長柯慶施痛下殺著,槍斃了一名盜墓者,才震懾群賊。近幾年來,因為城市建設步伐加快,盜墓現象在2006年左右開始出現爆發的趨勢。以下事例可見盜墓賊是何等猖獗。上世紀50年代,南京博物院的考古工作者發現位於江寧牛首山南麓的南唐二陵(南唐先主李昪的欽陵和中主李璟的順陵)。但當年隨葬的金銀珠寶早已被盜墓者洗劫一空。1996年,江寧湖熟鎮發生400多座古墓在一夜之間被破壞、大批文物流失的事件。
  • 沒挖出寶藏也判刑
    王爸爸可以說是盜墓界資深「手藝人」,小王跟著王爸爸負責放風。村子裡還有一位「手藝人」老崔(已判決),以前是在工地上搞勘探的,還有兩位對盜墓有著「濃厚」興趣的小崔(已判決)和小郭(已判決),這幾位一拍即合,帶上洛陽鏟、探杆、手電等工具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摸進了灃鎬遺址,當晚他們探出了十幾個孔,沒有結果。
  • 盜墓筆記八月長白起靈歸赴吳邪十年之約 揭張起靈身世結局
    張起靈只是一個特定稱號   張起靈只是一個特定稱號,指倒鬥世家張家的指定繼承人(即張家族長),凡是命定的繼承人都叫張起靈。   悶油瓶張起靈為何進青銅門內   出身「老九門」世家的吳邪,因身為考古學家的父母在某次保護國家文物行動時被國外盜墓團夥殺害,吳家為保護吳邪安全將他送去德國讀書,因而吳邪對「考古
  • 盜墓宇宙,毀於平行
    這不,《盜墓筆記》與歡瑞六年的露水姻緣就到頭了。2013年,歡瑞從南派三叔手中購得《盜墓筆記》1-9部,版權費為500萬,包含了六年電視劇和七年遊戲。6月3日,南派三叔發微博稱:「盜墓筆記在歡瑞的版權,已經於2019年5月26日到期,回到了我的手裡。」版權重歸,賣力吆喝,本是無可厚非的生意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