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洛陽鏟背後的盜墓江湖:大多小學文化,爾虞我詐秩序森嚴

2020-12-18 中國青年網

《盜墓筆記》《鬼吹燈》等盜墓題材的小說和影視作品,將流竄於地下的盜墓賊推到了大眾面前,盜墓工具「洛陽鏟」也被大眾所熟知。

一座座古墓,盜墓賊是如何發現、盜掘、倒手、欺瞞、守「規矩」的?連日來,紅星新聞多方探訪盜掘嫌疑人、警方、文物部門及收藏者,梳理古墓被盜掘前後的軌跡,探尋古墓盜掘案件背後爾虞我詐的盜墓江湖。

△四川眉山 警方展示盜掘古墓的嫌疑人所用工具 蔣麟攝

日前,四川省眉山市公安局東坡區公安分局一舉搗毀了一個遊走於眉山東坡區、青神縣等地村莊的盜墓犯罪團夥,抓獲犯罪嫌疑人2名,繳獲追回唐、宋、明代及一般文物多件,其中5件經專家鑑定被確認為三級文物。

無獨有偶,5月26日,眉山市公安局彭山區公安分局經過近半年的連續作戰,打掉三個流竄作案盜墓團夥,破獲9起盜掘古墓案,抓獲盜掘古墓犯罪嫌疑人13人。

△5月24日 四川眉山一處古墓已被撬開 盜洞如大地的眼睛 蔣麟攝

鋼釺、探針、洛陽鏟、黑火藥……這是這些盜墓者的常用工具。實際上,他們很多只是小學文化的普通村民,但卻懂得如何判斷墓室位置、挖掘和鑑定文物。

眉山市公安局園區分局的多位民警在從警經歷中,曾多次參與盜掘古墓葬、古遺址的案件偵查。在公安部督辦的盜掘江口沉銀遺址案件中,園區分局多位民警們也曾參與專案偵查,這些盜墓者的明目張胆讓他們都感到吃驚……

案發

9起案件13名嫌疑人

還有師徒組團盜墓

「即便是在東坡區的一些村莊裡,也不乏古遺址,隨便揀起一塊磚頭,就有可能揀起一段千年的歷史。」眉山市東坡區文管所所長楊宇春說。

5月24日,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區,一個村莊的一片竹林裡,被拉起了一道警戒線。若不是文物部門的辨認,村民們很難相信,這片竹林下,竟然還有清代古墓。

△5月24日 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區 文物部門和警方在一處被盜掘過的古墓處 蔣麟攝

竹林下,盜賊所挖的盜洞十分精準,就在墓室旁邊,墓室已被破壞了一部分,在盜洞的周圍,還零散地分布著些小洞。

「這些細小的圓洞,就是盜墓者老金等人用洛陽鏟探明地下是否有古墓而留下的痕跡。」眉山市公安局東坡區公安分局民警徐東說。

2019年3月31日,一個名為老金的人,用探針等工具在東坡區柳聖鄉的一片竹林裡發現了一座古墓,一周之後,也就是4月7日,老金以「安電樁挖坑」等為由,光天化日用鐵鍬挖出盜洞,4月8日,正當老金想下洞「取貨」時,被群眾擋獲,逃跑未遂,老金被民警帶回柳聖派出所。

4月9日,東坡警方前往老金老家搜查,在屋內,搜查出多件文物、鋼釺、探針、洛陽鏟、黑火藥等。

與此同時,老金的徒弟小金也浮出水面,被警方擋獲。

△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區 老金正在盜掘古墓葬 圖據東坡警方

4月23日,東坡警方來到老金、小金在2018年實施盜掘古墓葬的青神縣高臺鄉的一片山林處,竟然還在該山林一竹林處撿到兩人從古墓葬內盜掘而出丟棄的兩個土罐。

因涉嫌盜掘古墓葬,老金師徒二人被東坡警方依法刑拘。

此外,5月26日,紅星新聞記者從眉山市公安局彭山區公安分局獲悉,該局經過近半年的連續作戰,也打掉三個流串作案盜墓團夥,破獲9起盜掘古墓案,抓獲並刑拘盜掘古墓犯罪嫌疑人13人。

學藝

深夜「苦讀」實地「考察」

只需鋼釺探針黑火藥

被擋獲後,老金極力否自己是盜墓者,一口咬定自己只是來抓蛇,當文管所所長楊宇春找到古墓周圍一個個探洞時,老金低下了頭,承認自己是盜墓者。

在老金的供述中,其自稱從事盜墓已十餘年,文物部門和警方也表示,老金從事這行至少十年以上。

在老金的老家,警方搜出幾本古書,這些書籍,為只有小學文化的老金,提供著理論支撐。為學到真本領,在一個個深夜裡,老金「埋頭苦讀」這些古書,「就是上學時也沒這麼認真過」。

為了增加實戰經驗,老金還跟著「高手」到盜墓現場實地「考察」,平日裡,老金轉悠在眉山東坡區、青神縣一些村莊的田間地頭,就像一個嗅覺敏銳的獵犬,嗅著蛛絲馬跡古墓的味道。

△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區 老金指認盜掘過的古墓葬 圖據東坡警方

就這樣,老金的名氣越來越大。大約3年前,47歲的眉山市青神縣人小金在青神結識了老金,得知老金身份後,他很快找到老金,請求拜入門下。

在盜墓團夥中,老金主要負責確定有無古墓,小金出勞力,挖的東西賣了後分錢,之後老金就帶著小金到處尋找古墓。

兩人所有的盜墓「家當」不過是兩根鋼釺、一把洛陽鏟、鐵鍬、十根可分可合的探針等:「這些地方大墓不多,墓室距離地表較淺,鋼釺綽綽有餘。」

兩人的手法看似簡單:先找到有山坳的地方、朝山溝或河邊的地方後,老金就讓小金挖一米多深,看是否有青磚或黃條石的碎片,如果有青磚的碎片就證明下面有古墓就繼續挖,沒有就換地方再試。

如有古墓,先用探針或洛陽鏟確定古墓位置、「生坑」(未被盜的墓)還是「熟坑」(已被盜過的墓),再用鐵鍬等挖出盜洞,用鋼釺破壞墓室,再小心翼翼地清除掉陪葬物周圍的泥土,拿走陪葬物。

就這樣,只要發現無人看管、散落在田間荒野的古墓,哪怕是在光天化日下,兩人僅憑鋼釺、鏟子等,只需約三個小時後,一座古墓裡的陪葬物就會被席捲一空。

在老金家,警方還搜查出了800多克黑火藥,老金稱,這是多年前所買,原本是想用於炸魚,後期就想用來炸開古墓,但沒有使用。

不過,在眉山市公安局彭山區公安分局打掉的盜墓團夥中,他們的作案工具除了常規的鋼釺、探針,還包括千斤頂,這些嫌疑人在外地盜墓時,已然使用過黑火藥對古墓進行爆破。

規矩

爾虞我詐卻又秩序森嚴

表面上看,老金和小金兩人分工明確,盜掘所得由老金分配,似乎井然有序,其實暗流湧動。

找到古墓後,每當小金要挖到墓底時,老金就以「不要弄壞了下面的東西」為由把小金叫上來,自己下去清理墓室,一來是對小金信任度不夠,此外,也可以藉此私藏一些文物。

在出土文物後,老金常常將文物自行帶回家,賣了多少錢,小金也只能從老金口中得知,再索要酬勞。

雖然是師徒關係,但在小金的供述中,其多次表達對老金的不滿:老金多次外出盜墓不喊自己,自己知道了主動前去也會被拒,兩人一起挖出東西不分給自己。

有一次,老金和小金在古墓裡挖出了一個罐子上有龍的「龍罐」,老金提議由自己尋找「龍罐」的買家,但並未給小金言及如何分贓,幾天後,兩人再見面時,小金詢問,老金稱已賣出,售價200元。小金明知被騙,仍提及分錢,但還是被老金所拒。

老金師徒的狡詐不止於此:老金在盜掘古墓時被當場擋獲,面對民警,他都一再狡辯自己是抓蛇人,在文物專家諸多證據下,他不得不承認,但他模糊買家的信息,只說是個成都老頭,其餘都不記得了……

小金帶東坡區公安分局民警到青神縣指認之前盜掘的古墓位置,指認幾處,民警忙得汗如雨下,渾身溼透,卻均被證實是假的,直到日落西山,眼看狡辯不過,小金才將真正位置說出,而真正位置,距離之前假位置,不過一兩百米距離。

「這些,都是他們這個圈內常用的伎倆。」多名文物專家分析,老金模糊買家信息,不完全配合警方說出文物下落等,是想給自己留後路,以便出獄後能重操舊業。

張洪興從事收藏多年,他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在盜墓中,不光是徒弟,就連選放風的人,也要慎重之極,不是道上的人介紹,要想混進去,十分困難。選中的人既要口風緊,又要幹活勤,還得懂得「道上」的規矩。

所以,只能慢慢培養,新人當苦力、放風、打雜也就是必然,過得了考驗,才能接觸到更深的層次。

許多盜墓團夥並不固守一個地方,但很少有與他人因爭奪墓室而出現糾紛。「誰先發現的墓室誰先盜,別人盜的墓不去碰,不得前去過問,除非別人主動邀請,這規矩必須要遵守。」

但在一座座未知的古墓和利益的誘惑前,盜墓這片江湖充斥著貪婪、算計、爾虞我詐。

「誰進去拿陪葬物品最有講究,早年間,盜墓者多有『父子檔』,一般都是兒子下坑,父親在上面,這是為了防止兒子心生歹念,而父親殺子的可能性相對較小。」張洪興說,不下墓室的人,擔心的是下墓室者偷藏物品。而下墓室的人,擔心上面的人突然發難,會危急自己的生命。

這也是盜墓者中,即便大家足夠信任,也要遵守著這個江湖的「規矩」主要原因。

△四川省眉山市青神縣 小金指認盜掘過的古墓葬 蔣麟攝

鏈條

文物多流向藏家

自製假銀錠能賣10多萬

「盜墓者不僅分工明確、工具完備,而且他們很多人都掌握了專業的考古知識。」東坡區文管所所長楊宇春說。

在紅星新聞記者採訪的多起盜掘古墓葬案件中,這些游離於各個古墓之間的嫌疑人,大多只是小學文化的普通村民,但他們卻熟知如何判斷墓室的方位,如何挖掘,如何鑑定文物。

以眉山市彭山區公安分局打掉的三個盜墓團夥為例,被抓獲的13人中大多無業,無固定經濟來源,且多人有盜掘、倒賣文物犯罪前科,面對利益的誘惑,這3個時而分開、時而有交集的盜墓團夥長期在眉山、雅安、廣安、南充、巴中等六個地市州結夥流竄作案。

而買這些文物的,大多是哪些人?

「收藏者。」這是眉山多名民警、文物部門專家給出的答案。

盜墓者盜掘到文物後,大多是售賣給聞訊而至的文物販子,當然,也有一些文物收藏者會出資,用下「訂單」的方式要求盜墓者盜墓。

「收藏者、尋墓人、盜墓者,買家,收藏者,早已經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在紅星新聞記者之前報導的多起盜掘古墓葬、古遺址案件中,文物買家中,均不乏收藏者的身影。

青神縣文管所所長嶽華剛也表示,許多盜墓者和一些文物收藏者都有往來或私下交易,盜墓者盜掘出文物後,很快圈裡就會知曉。不管是自行售賣還是「訂單式盜掘」,不管買家是收藏者還是文物販子,盜掘的文物大多會都被盜掘者以最短的時間出手。

在這個鏈條中,盜掘者處於底層,儘快出手文物除了對資金的迫切需求外,還有行規帶來的「便利」:買賣文物不問出處,不問對方身份。

「只要盜掘者們想賣文物,大家就不會多問,拍下照片,發給下家等他們報價,如果成交,會視成交價收取數千元至數十萬元不等的介紹費。」

張洪興說,有些人除了收取介紹費,還會把下家報的價錢給盜掘者們故意報低些,不但一分錢不花,還會賺到介紹費之外的一部分差價。有些時候,買賣文物的人發張照片出去,下家如果喜歡的話,賺個幾萬元都不是問題。

需求很快衍生出了造假者。

在老金的家裡,警方還繳獲了疑似文物近百件,經過鑑定,三級文物和一般文物就多達四五十件,但這其中,也不乏贗品。

「按照道上的規矩,買定離手,盜墓者抓住了這一規矩,在真品裡必然要摻雜大量的贗品。」徐東介紹,在小金的家中,也有不少贗品。

在之前江口沉銀案件中,一些人看到銀錠「非常來錢」,有人還專門廉價買來的假銀錠「做舊」仿冒。也另一些文物商人則將從岷江江口段挖起來的碎銀收購集中,再次熔化鑄造成銀錠,並達到以假亂真的地步。其中一人曾花費2萬餘元收購了一些江口碎銀,經過融化鑄造成了四個小銀錠,做舊後,這四個銀錠被冠上「明代銀錠」的名稱,以10多萬元的價格售出。

△老金師徒盜墓案中涉案文物 圖據東坡警方

趨勢

打擊力度加大

專業盜墓者減少

老金稱,自己之前盜墓所得的文物幾乎都賣給了成都的一位老頭,價格在數百元至上千元不等。

對於這些交易,讓不少文物工作者感嘆:這簡直就是白菜價啊。

「若是可以,寧願給盜墓者更多的錢,讓他留下一個完整的古墓。因為那些被盜墓者破壞的歷史信息,將永遠無法複製。」這是楊宇春的無奈,也是更多文物保護者的無奈。

「長期以來,資金有限、人手有限,使不少考古價值高的田野文物暴露於野外,安全性受到嚴重威脅。」楊宇春以東坡區為例,東坡區田野文物上千件,而東坡區文管所僅有7人,文物保護形勢十分嚴峻。

楊宇春初略估計,近年來,隨著文物保護、打擊力度加大,及未被盜過的古墓越來越少,相比於五年前,專業盜墓者減少了三分之二,迫於生計,這些盜墓者大多轉行。

但盜墓者的減少,依舊未能減少保護田野文物的壓力。

楊宇春說,近年來,建設、交通等施工大量增加,一些施工單位文物保護意識不強,在做地勘之前就野蠻施工,毀壞了大量的古墓葬。僅在2018年,楊宇春就接到過十餘起因施工發現古墓葬的情況報告,其中多個墓葬搶救發掘出了不少精美的文物。

施工的大量增加,帶來了新的難題:一些文物商販將目光盯上了工地,一些施工方發現了古墓,最先聯繫的不是文物部門和警方,而是文物商販或收藏者,甚至還有施工方發現古墓後,悄然清理後,又把古墓就地掩埋,文物部門全然不知。

相比於盜掘者、文物商販看重文物的經濟等有形價值,楊宇春等人更為看重的是,墓室的無形價值。

青神縣文管所所長嶽華剛認為,盜墓帶來的後果是,對歷史信息破壞,無法根據古墓還原信息,一些在盜墓者看來不值錢的比如石刻、題記等就會被他們破壞掉,盜墓和考古是兩個概念。而且,即便是盜墓出來的物品和考古發掘出來的物品,在學術研究上也會引起爭論。

「一座古墓被盜墓者打開後,出土的文物可能幾百、成千上萬元,但一個完整的古墓內的墓志銘、陪葬物、壁畫等所反映出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以及社會生活民俗等方面的信息,不是金錢所能買到的。」在楊宇春看來,「墓室被破壞後,歷史信息永遠無法複製。他們毀的不是文物,而是歷史。」

難題

民間文物買賣無序

文物收藏或是銷贓渠道

在紅星新聞記者採訪中,楊宇春等多名文物部門專家和多名警方人士均認為,打擊文物犯罪,還有許多難點。

楊宇春表示,我國田野文物既有已被文物部門發現且登記的文物保護單位、不可移動文物,也有文物部門尚未發現的古墓葬、古遺址等。這些文物很多地處偏遠,夜晚人跡罕至,巡查難度大,如果僅靠嚴防死守,要實現全面保護難度很大,這就給犯罪分子可趁之機。

此外,文物買賣監管也較難。楊宇春說,民間文物買賣活動處於無序狀態,一些地方對古玩店的開設不加限制,經營者不到文物部門備案。這當中不乏倒賣文物者,這些人都有一個龐大的關係網,有廣泛的購銷途徑,其店內擺放的一般是近現代物品及當代仿製品,但大多有私下買賣出土文物現象,有的實際上成為文物盜掘分子的銷贓渠道。

東坡區公安分局多位民警稱,田野文物案件除了要求專業知識外,跨越多個市州等,需要的警力、經費都比較多,破案經費和警力配置不一定有保障,有的地方田野文物盜掘案長期不能破案,這也助長了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

即便破了案,在被盜文物的追繳上,也有難度。

文物案件追贓工作不但關係著案件定性與對犯罪團夥的進一步處理,還關係著國家文物的流失與否。「以收藏為目的購買文物,而不是倒賣,公安機關是難以對其做出處理的。雖然涉案文物應上繳公安機關,但是如果當事人對購買文物矢口否認,公安機關沒有證據的話,追贓工作容易陷入僵局。」

針對以上情況,眉山市文物保護研究所所長楊宇建議,公安、文物部門進一步加大聯合打擊盜掘文物的力度,加強田野文物安全管理,規範民間收藏行為,當然,也要加強對文物市場的管理。

(老金、小金、張洪興系化名)

魏春明 李洋 鄭小豔

相關焦點

  • 嫌疑人稱「師父」吃獨食,揭秘爾虞我詐的「盜墓江湖」
    老金師徒盜墓案中的涉案文物 圖據東坡警方一處古墓已被撬開爾虞我詐的盜墓江湖師徒間嫌疑人稱「師父」吃獨食江湖上盜墓「父子檔」背後實際上,他們並沒有尋寶盜墓電影中主角那般博學多才和身手不凡,這些在白天黑夜遊離於各個村莊古墓之間的嫌疑人,只是小學文化的普通村民,但他們很多卻掌握了「專業知識」,包括如何判斷墓室的方位、如何挖掘、如何鑑定文物等。俗話說「盜亦有道」,真的如此嗎?
  • 洛陽鏟——從盜墓到考古的蛻變
    李鴨子平日裡以盜墓為生,所以他經常想的也是有關盜墓的問題。這時,他看到離他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包子鋪,賣包子的人正準備在地上打一個小洞,他在地上打洞的工具引起了李鴨子的興趣。因為他看到,這個東西每往地下戳一下,就能帶起很多土。盜墓經驗豐富的李鴨子馬上意識到,這東西要比平時使用的鐵鍁更容易探到古墓,於是他受到啟發,比照著那個工具做了個紙樣,找到一個鐵匠照紙樣做了實物,第一把洛陽鏟就這樣誕生了。
  • 盜墓界的「祖師爺」,看不起考古專家,曾說:洛陽鏟上不了臺面
    墓葬與風水文化相輔相成,講究藏風聚氣。因此但凡風水極好的地方都有大墓,墓穴中或多或少的都有珍貴的陪葬品。因此不少人鋌而走險,喪盡天良的盜掘墓穴,盜墓這個行當由來已久,傳聞曹操還是盜墓鼻祖,史料記載:「又梁孝王,先帝母昆。而操率將吏士,親臨發掘,破棺裸屍,略取金寶」,設置發丘中郎將與摸金校尉,四處盜發墓穴充當軍餉。
  • 「洛陽鏟」是盜墓賊發明的?謠言!
    我國著名考古學家衛聚賢在1928年目睹盜墓者使用洛陽鏟的情景後,便將其運用於考古鑽探。在中國著名的安陽殷墟、洛陽偃師商城遺址等古城址的發掘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如今,學會使用洛陽鏟來辨別土質,是每一個考古工作者的基本功。在現代技術條件下,洛陽鏟也改變了不少,首先由於過去用的木桿太長,勘探考古攜帶不便。
  • 洛陽盜墓猖獗 宋氏兄弟兩紅兩黑做「大佬」
    知情人士透露,目前洛陽盜墓江湖中的「終極大佬」為宋氏兄弟,他們幾乎控制了大半個洛陽的地下文物市場。至於宋氏兄弟所掌握的盜掘文物,「其質量和數量遠超洛陽博物館所藏。老牛說,盜墓最關鍵的是要會看土,洛陽鏟打進去,從帶出來的泥土分辨下面是否有墓。一般土質均勻的說明沒有,出現斷層的則可能有墓。另外,土灰的顏色還能區分是哪個朝代的墓。「一般白灰是漢墓,草木灰則是唐墓。」老牛所挖的,大多是唐墓。「唐墓坐北朝南,呈菜刀狀,刀柄就是墓道,刀身就是墓室,很好挖,一口墓大概幾個小時就可挖出來,進去把東西取出來就行。」
  • 洛陽特大盜墓案七年未破疑被高層官員幹擾
    洛陽鏟是盜墓賊最實用的工具。 資料圖2009年殘冬,洛陽東山古墓一片肅殺之氣。在古墓周邊,洛陽鏟鑿出的探洞又出現了。鑿洞的並不是考古人員,而是民間稱為「摸金校尉」的盜墓賊。對於此情景,洛陽市公安局原刑警支隊黨委委員張建嶽只能無奈搖頭「這一管道還是暢通的。」他所說的「管道」,是指盜墓及文物走私。盜墓,這個幾乎與墓葬同時出現的古老行當,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曾一度沉寂,1980年代後又隨著文物流通及收藏風潮而重新活躍,與之相伴的則是文物走私。
  • 洛陽農民發明考古神器,5年盜墓3百餘座,考古學家:確實很好用
    近年來,盜墓一直是熱門話題,吸引著許多民間考古愛好者。探究其原因,一方面因為神秘莫測的古墓和文物,另一方面也因為盜墓者神奇技藝和工具。今天要說的這件「考古神器」可謂家喻戶曉,它就是我國特有的發明創造,曾經作為盜墓工具的「洛陽鏟」。
  • 楊探長講解:西安人把韓國人稱為韓鏟,鏟鏟到底是什麼意思?
    其實鏟鏟這個話原本起源於洛陽鏟,起初是洛陽勞動人民用來給老祖宗修繕陵墓用的,也算得上智慧結晶。被洛陽個別不法分子用來盜墓,沒事了把老祖宗刨出來看看他們過的好不好,80年代到90年代初,河南一些不法盜墓團夥把陝西關中地區稍小的陵墓盜了個遍,用的就是神器鏟。
  • 手工星球:洛陽鏟是鴨子發明的?鏟子的前世今生
    洛陽鏟 除了上面提到的兵器月牙鏟,還有一種很出名的鏟子,叫做洛陽鏟。 洛陽鏟是由河南洛陽附近的一位村民發明的,該村民名叫「李鴨子」(這名字,很難說不是鴨子們的陰謀)。不同於月牙鏟,洛陽鏟是一種專門用於考古鑽探的工具。
  • 盜墓賊盜墓手法曝光,4個月挖2公裡長地道,直接挖到帝陵地宮
    盜墓賊盜墓手法曝光,4個月挖2公裡長地道,直接挖到帝陵地宮民間有句老話,賣什麼吆喝什麼。一個盜墓賊,說得誇張一點,就是一一個盜墓專家。他們對於自己的工作對象,真可謂了如指掌。盜墓賊盜墓的目標性非常強,比如,進入墓室會直接挖向棺材的位置,先在左肩右腳」找東西,再到耳室(東倉西庫)搜羅,至於其他位置,則看時間長短而定,時間短則棄之。「看地形」也有很多「心得」, 比如「秦埋嶺漢埋坡」等。古代盜墓挖坑都是「方」型坑,近代為「圓」型坑,這就是所謂的「古方近圓」。對付規模較大的墓葬,必須採取持久戰。
  • 「周末故事」|FM:莊稼地突現神秘大坑,夜色下他們帶著「洛陽鏟...
    莊稼地突現神秘大坑,夜色下他們帶著「洛陽鏟近年來,盜掘古墓類案件時有發生,盜墓賊們向來狡猾,特別是一些專業的盜墓組織,行動起來從來不是一擁而上,而是有很嚴密的組織分工。為了知己知彼,檢察官好好地下了一番工夫。棗莊市薛城區檢察院員額檢察官張筱章:參與盜墓活動的全班人馬統稱為「一鍋兒」,從上到下至少分三層。
  • 考古盲盒一月賣出超200萬:拎「洛陽鏟」發掘「文物」給文創什麼啟示?
    文創產品漸成文化場館「標配」,然而一些「爆款」往往是價格便宜、簡單貼上文化元素和標籤的卡片、冰箱貼、鑰匙扣等;那些富含文化因素的產品往往因為價格較高、需要理解門檻而乏人問津。「考古盲盒」這一新興爆款,能為文創產品帶來哪些啟示?「考古盲盒」,火了!「這款盲盒我已經入手6個了!你不掐點進去買,不可能買得到。」
  • 棗莊傳說的漢墓地突現神秘大坑,夜色下他們帶著「洛陽鏟」開始行動……
    棗莊市薛城區檢察院員額檢察官張筱章:參與盜墓活動的全班人馬統稱為「一鍋兒」,從上到下至少分三層。等級較高的盜墓組織頭領又稱為「支鍋」,負責整個盜墓活動的全盤策劃和人員分配;第二等級的稱「腿子」,是盜墓現場的實際指揮者。若非大墓,「支鍋」不會親臨現場,交由「腿子」全權處理。
  • 《秦嶺神樹》中盜墓方法是真的嗎?歷史上又有哪些盜墓人物?
    近年來在網絡小說中出現了一大批的備受網友推崇盜墓類小說,先是天下霸唱的《鬼吹燈》系列大火,後又出現了南派三叔的《盜墓筆記》這些小說憑藉著其中高超且神乎其技的盜墓方法和驚心動魄的盜墓歷程加上燒腦的內容,讓眾多網文愛好者愛不釋手,而這些盜墓系列的小說,更是被多次搬上電視和大熒幕上滿足了很多小說愛好者的心理需求
  • 洛陽北邙山的風水和墓葬文化
    韓國人喪歌中唱的「邙山」是否與洛陽邙山有關聯呢?答案是肯定的。據專家考證,僅公元800年—860年間,來洛陽的韓國學者「先後六十餘批,人數在兩千到三千之間」。洛陽太學規模有學生三萬餘人,其中韓國留學生就佔了十分之一。這些莘莘學子中的佼佼者大都在唐朝為官,也有不少人學成回國,成為新羅國的重臣和中國文化的傳播者,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跡。
  • 出自盜墓世家的盜墓者,涉案文物竟高達5億,這位盜墓高手是誰?
    自古以來盜墓都是被人們看作非常不好且極少有人做的事。在古代的時候人們極為重視死後的葬禮,特別是皇室中的人,不到年紀就開始蓋皇陵,歷屆皇帝的皇陵無一不是又大又奢華,就連陪葬品也全部都是無價之寶。後來盜墓甚至演變成種職業,從找墓穴到盜墓、銷貨都有完整的體系。現在我們死後通常會火化,所以沒見過並且覺得不會有盜墓者了。但還是有盜墓者,其中最厲害的就是被稱為「現代盜墓祖師」的姚玉忠了。他會自己製作很多工具,並且用這些工具成功盜取暮雪中很多寶貝,經他手倒賣的那些文物甚至價值高達5億。
  • 打滲水井機和打旱井機作洛陽鏟打樁機使用方法
    打滲水井機和打旱井機作洛陽鏟打樁機使用方法,洛陽鏟每天檢查結構有無開裂變形。停放公路護欄打樁機時注意周圍,停平穩硬質地面,不要停在河邊,懸崖邊,山坡下,防止意外出險。停放應當拆卸鑽孔裝置和液壓錘。電動洛陽鏟電動洛陽鏟的由來,針對不同的地下情況。分為土層型電動洛陽鏟和巖石型電動洛陽鏟。電動洛陽鏟其工作效率是普通工人的倍之多。
  • 洛陽邙山墓群,為何十墓九空?不要小瞧盜墓賊,比考古專家還厲害
    洛陽考古文物研究院王支援研究員指出:「洛陽在唐代被稱為神都,也叫東都,是國際化大都市,當時這裡居住著一百多萬人,這麼多的人死後都要埋葬,可想而知,唐墓的數量之多。」洛陽北邙擁有十萬多座墓,僅帝王墓,就是整個陝西的4倍,名人墓葬更是數不勝數。然而,邙山除了以墓多聞名,也以「十墓九空」為世人所熟知。那麼,洛陽邙山墓群,為何十墓九空?
  • 打擊盜墓,線上線下都是戰場
    一方面,文物高昂的市場價格,使文物交易存在巨大的利潤空間,吸引一些人鋌而走險;另一方面,線上流行文化對公眾的錯誤引導,也誘導相當一部分人對「盜墓獵奇」「一夜暴富」存有嚮往和衝動。更重要的是,以盜墓為題材的小說、影視、遊戲作品興起,成為一種「流行文化」,無形中激發了無知獵奇者的犯罪衝動。其中,盜墓小說成為網絡文化的一股潮流,「摸金校尉」「土夫子」成為一些年輕人的偶像,「摸金符」「洛陽鏟」成為流行符號,光怪陸離的虛構世界,吸引不少現實中的模仿者。一些作品名為「探墓冒險」,實際內容卻是介紹盜墓「方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