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鏟——從盜墓到考古的蛻變

2020-09-21 洛陽戶外驢友團

據說:洛陽眾多的戶外愛好者都關注了我的號。隨戶外偵探家一起去旅行,帶你看遍千山萬水!



洛陽鏟


洛陽鏟據傳為中國河南洛陽附近農村的李鴨子於20世紀初發明。1923年前後,馬坡村村民李鴨子來到他家附近一個叫孟津的地方趕集,轉了一會兒,他便蹲在路邊休息。李鴨子平日裡以盜墓為生,所以他經常想的也是有關盜墓的問題。這時,他看到離他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包子鋪,賣包子的人正準備在地上打一個小洞,他在地上打洞的工具引起了李鴨子的興趣。因為他看到,這個東西每往地下戳一下,就能帶起很多土。盜墓經驗豐富的李鴨子馬上意識到,這東西要比平時使用的鐵鍁更容易探到古墓,於是他受到啟發,比照著那個工具做了個紙樣,找到一個鐵匠照紙樣做了實物,第一把洛陽鏟就這樣誕生了。據考證,打造出第一把洛陽鏟的鐵匠叫做陳印娃,現已故去。自上個世紀初以來的100多年間,神奇的&34;,使得中國古墓葬最集中的洛陽邙山地區十墓九空,古物大量外流。&34;由此惡名遠播。



現如今,洛陽鏟已經廣泛應用於考古、鑽探、建築等領域,為各種與土地打交道的行業做著特殊的貢獻。另外,在現代技術的影響下,洛陽鏟的外形也出現了某些優化。比如將長木柄換成了螺栓固定鋼管,比如升級為電動版本,類似U型電鑽,方便建築勘探。

洛陽鏟甚至成為一種特別的工藝品。上個世紀70年代初,中國考古代表團曾將一把打造精緻的洛陽鏟作為訪問阿爾巴尼亞同行的禮物。此物一時在西方黑市流行起來,不少西方商人為此物屢擲重金。

時至今日洛陽鏟已經和牡丹、白馬寺一樣,被視為洛陽的城市名片之一了。

洛陽是&34;在中國的唯一產地。然而,長期以來,&34;的生產經營一直處在民間手工作坊的原始狀態,面臨後繼乏人的窘境。一些考古專家呼籲對有著重要歷史價值和社會價值的&34;製作工藝進行科學整理和規模開發,甚至建議將&34;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2014年,洛陽鏟文化保護協會把&34;註冊商標,把洛陽鏟真正留在了洛陽。洛陽鏟博物館等相關機構也在逐步建設,洛陽鏟作為一個世界性文化符號迎來了發展的高速期。

如果你也在洛陽,你也熱愛戶外。關注我們的頭條號,隨我們一起去戶外!每周末都有出行線路!

【經典徒步·多期】豫見南太行|5日徒步穿越,盡覽太行精華

【十一·徒步騰格里】遠徵騰格里|52.1KM 為愛行走——七湖連穿

【成驢之路·10月2-3日】南太行TOP1:雙嶺穿越,盡覽巍峨太行

【十一·西太行】10月5-7日西太行經典:鵝屋、天生橋、瑛姑峽、爬眉

相關焦點

  • 盜墓界的「祖師爺」,看不起考古專家,曾說:洛陽鏟上不了臺面
    古人十分重視身後之事,上到王侯將相下到平民百姓,總會在墓穴中留幾件陪葬品。那些達官貴人的墓穴中,隨便一件古董放到現在可能都價值不菲。正所謂行行出狀元,盜墓中也有南派北派之分。北派以力見長,盜洞多為方形,發明洛陽鏟協助尋找墓穴,相對來說北派技術含量相對低。
  • 洛陽農民發明考古神器,5年盜墓3百餘座,考古學家:確實很好用
    近年來,盜墓一直是熱門話題,吸引著許多民間考古愛好者。探究其原因,一方面因為神秘莫測的古墓和文物,另一方面也因為盜墓者神奇技藝和工具。今天要說的這件「考古神器」可謂家喻戶曉,它就是我國特有的發明創造,曾經作為盜墓工具的「洛陽鏟」。
  • 「洛陽鏟」是盜墓賊發明的?謠言!
    我國著名考古學家衛聚賢在1928年目睹盜墓者使用洛陽鏟的情景後,便將其運用於考古鑽探。在中國著名的安陽殷墟、洛陽偃師商城遺址等古城址的發掘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如今,學會使用洛陽鏟來辨別土質,是每一個考古工作者的基本功。在現代技術條件下,洛陽鏟也改變了不少,首先由於過去用的木桿太長,勘探考古攜帶不便。
  • 一把洛陽鏟背後的盜墓江湖:大多小學文化,爾虞我詐秩序森嚴
    《盜墓筆記》《鬼吹燈》等盜墓題材的小說和影視作品,將流竄於地下的盜墓賊推到了大眾面前,盜墓工具「洛陽鏟」也被大眾所熟知。一座座古墓,盜墓賊是如何發現、盜掘、倒手、欺瞞、守「規矩」的?連日來,紅星新聞多方探訪盜掘嫌疑人、警方、文物部門及收藏者,梳理古墓被盜掘前後的軌跡,探尋古墓盜掘案件背後爾虞我詐的盜墓江湖。
  • 手工星球:洛陽鏟是鴨子發明的?鏟子的前世今生
    洛陽鏟是由河南洛陽附近的一位村民發明的,該村民名叫「李鴨子」(這名字,很難說不是鴨子們的陰謀)。不同於月牙鏟,洛陽鏟是一種專門用於考古鑽探的工具。 洛陽鏟最初是因為「盜墓」而出名的。 自上個世紀初以來的100多年間,由於洛陽鏟的出現,洛陽邙山地區十墓九空,大量古物被盜。
  • 洛陽邙山墓群,為何十墓九空?不要小瞧盜墓賊,比考古專家還厲害
    洛陽邙山墓群,為何十墓九空?不要小瞧盜墓賊,比考古專家還厲害洛陽邙山是一個神奇的地方,這裡歷來都是王公貴族嚮往的葬身之處,地位大概相當於現在的八寶山。唐代大詩人王建當年遊覽洛陽,寫了一首《北邙行》。洛陽考古文物研究院王支援研究員指出:「洛陽在唐代被稱為神都,也叫東都,是國際化大都市,當時這裡居住著一百多萬人,這麼多的人死後都要埋葬,可想而知,唐墓的數量之多。」洛陽北邙擁有十萬多座墓,僅帝王墓,就是整個陝西的4倍,名人墓葬更是數不勝數。然而,邙山除了以墓多聞名,也以「十墓九空」為世人所熟知。那麼,洛陽邙山墓群,為何十墓九空?
  • 楊探長講解:西安人把韓國人稱為韓鏟,鏟鏟到底是什麼意思?
    其實鏟鏟這個話原本起源於洛陽鏟,起初是洛陽勞動人民用來給老祖宗修繕陵墓用的,也算得上智慧結晶。被洛陽個別不法分子用來盜墓,沒事了把老祖宗刨出來看看他們過的好不好,80年代到90年代初,河南一些不法盜墓團夥把陝西關中地區稍小的陵墓盜了個遍,用的就是神器鏟。
  • 考古盲盒一月賣出超200萬:拎「洛陽鏟」發掘「文物」給文創什麼啟示?
    晚上8:03,河南博物院網店的「考古盲盒」顯示售空日前到上海參加參加上海廣播電視臺《書聲》2020年度文博盛典的河南博物院院長馬蕭林透露,這款商品從去年12月2日發布到月底,已售出超2萬餘件,收入逾200萬元,每天晚上8點的線上發布基本「兩三分鐘就售光了」。
  • 考古隊夜探秦始皇陵,挖出3塊青石,考古專家大笑:終於找到地宮了
    導讀:盜墓在中國有超過兩千年的歷史,盜墓者的工具也是五花八門,鐵鍁、鋼釺、繩索、炸藥都是必不可少的傢伙,除了這些尋常的工具之外,最受盜墓者喜歡的就是洛陽鏟。據坊間傳聞,洛陽鏟誕生地就是盜墓成風的河南洛陽。 100多年前,在洛陽邙山腳下,有一個名叫李鴨子的盜墓賊。
  • 家中體驗「盜墓」,撿漏「考古盲盒」,是否具有收藏意義
    一如小說中的「鬼吹燈」和「盜墓筆記」一樣。挖開泥土,講究一點的當然還算一下方位和聞一下泥土,鑑定一下泥土的年份。不大講究的,直接就開挖,希望能夠在土中挖出點什麼,千萬不要以為這是電視劇和電影的橋段,這是真實發生在生活中的考古故事。這個快遞盒和土塊,就是最近網絡中非常火的「考古盲盒」,可能許多人不知道「盲盒」是什麼,怎麼跟考古又有了聯繫呢?
  • 洛陽盜墓猖獗 宋氏兄弟兩紅兩黑做「大佬」
    老牛說,盜墓最關鍵的是要會看土,洛陽鏟打進去,從帶出來的泥土分辨下面是否有墓。一般土質均勻的說明沒有,出現斷層的則可能有墓。另外,土灰的顏色還能區分是哪個朝代的墓。「一般白灰是漢墓,草木灰則是唐墓。」老牛所挖的,大多是唐墓。「唐墓坐北朝南,呈菜刀狀,刀柄就是墓道,刀身就是墓室,很好挖,一口墓大概幾個小時就可挖出來,進去把東西取出來就行。」
  • 洛陽特大盜墓案七年未破疑被高層官員幹擾
    洛陽鏟是盜墓賊最實用的工具。 資料圖2009年殘冬,洛陽東山古墓一片肅殺之氣。在古墓周邊,洛陽鏟鑿出的探洞又出現了。鑿洞的並不是考古人員,而是民間稱為「摸金校尉」的盜墓賊。他所說的「管道」,是指盜墓及文物走私。盜墓,這個幾乎與墓葬同時出現的古老行當,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曾一度沉寂,1980年代後又隨著文物流通及收藏風潮而重新活躍,與之相伴的則是文物走私。7年前,在暗流湧動的古都洛陽,警方曾與盜墓走私文物團夥一番角力,但名為「12·10」專案的較量卻被洛陽市公安局原刑警支隊一大隊副大隊長尤益民形容為「一件最窩囊的事」。
  • 小說中的東西現實中竟然真的存在,那麼考古也能遇到粽子嗎
    說起盜墓人們總會產生各種好奇心,比如尋龍訣是真的存在嗎?古代真的有摸金校尉嗎?盜墓常見的洛陽鏟考古學家們真的會用到嗎?墓裡真的有千年的粽子嗎那為什麼考古學家沒遇見過?黑驢蹄子真的管用嗎?因為我國古代王侯將相選擇墓葬及其注重風水之說,這也就是為什麼尋龍訣總能夠精準的定位到墓葬的原因。考古神器洛陽鏟探查墓葬土層盜墓作品中必不可少的神器之——洛陽鏟。
  • 洛陽考古博物館開館
    洛陽又多了一座博物館!10日下午,洛陽考古博物館舉行開館儀式,這是我國首家面世的遺址型考古博物館。該博物館位於洛陽市隋唐洛陽城遺址南城牆西段,展陳面積約3000平方米,由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負責建設、管理並布設陳展。
  • 考古鬼才!洛陽90後小夥繪邙山古墓分布圖,記錄200陵墓方位
    近日,一張和洛陽有關的地圖在網上火了,這幅地圖上標註了伊洛盆地裡200多座帝陵及名人墓葬的位置。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張地圖的製作者並不是專業考古人員,而是洛陽市孟津縣一位名叫許巖的準大學生小夥。
  • 盜墓筆記之摸金校尉
    2013年7月3日,湖北隨州葉家山西周墓葬群被譽為「湖北省近30年最重要考古發現2015年5月31日,遊客在河南洛陽北邙山上古墓博物館。<br><br>2013年7月3日,湖北隨州葉家山西周墓葬群被譽為「湖北省近30年最重要考古發現」,其二期發掘成果於3日下午揭開神秘面紗,數個大型馬坑和大量精美隨葬品初露端倪,南方地區首次發現西周馬坑
  • 盜墓賊盜墓手法曝光,4個月挖2公裡長地道,直接挖到帝陵地宮
    盜墓賊盜墓手法曝光,4個月挖2公裡長地道,直接挖到帝陵地宮民間有句老話,賣什麼吆喝什麼。一個盜墓賊,說得誇張一點,就是一一個盜墓專家。他們對於自己的工作對象,真可謂了如指掌。盜墓賊盜墓的目標性非常強,比如,進入墓室會直接挖向棺材的位置,先在左肩右腳」找東西,再到耳室(東倉西庫)搜羅,至於其他位置,則看時間長短而定,時間短則棄之。「看地形」也有很多「心得」, 比如「秦埋嶺漢埋坡」等。古代盜墓挖坑都是「方」型坑,近代為「圓」型坑,這就是所謂的「古方近圓」。對付規模較大的墓葬,必須採取持久戰。
  • 天馬山漢墓被傳藏有1噸黃金 盜墓人一隊隊開往長沙
    天馬山盜墓之猖獗,已到使用雷管炸藥的程度。手法張揚至此,這恐怕是盜墓小說所不能想像的情景。「技改」洛陽鏟天馬山古墓群位於長沙市嶽麓區天馬山社區,屬嶽麓山脈,山體呈南北走向。據長沙文物部門資料,該古墓群僅是西漢長沙國王室墓地的一小部分。
  • 「周末故事」|FM:莊稼地突現神秘大坑,夜色下他們帶著「洛陽鏟...
    莊稼地突現神秘大坑,夜色下他們帶著「洛陽鏟近年來,盜掘古墓類案件時有發生,盜墓賊們向來狡猾,特別是一些專業的盜墓組織,行動起來從來不是一擁而上,而是有很嚴密的組織分工。為了知己知彼,檢察官好好地下了一番工夫。棗莊市薛城區檢察院員額檢察官張筱章:參與盜墓活動的全班人馬統稱為「一鍋兒」,從上到下至少分三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