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博物院已成為當今世界上接待觀眾人數最多的博物館,但目前卻存在全年接待量分布不均的狀況。如何合理配置遊客參觀時間?如何通過調整票務政策達到削峰填谷的作用?如何通過「組合拳」的方式達到觀眾受益和保護文物的雙贏?
昨天下午,故宮博物院就票務政策調整方案(徵求意見稿)召開座談會。通過座談,確立了旺季推出分時段票價、「黃金日」網上購票、拉大淡旺季票價價差、淡季設免費開放日、實行實名制年票等五組議題。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透露,每組議題都將制定兩種以上方案帶入下一輪論證中,方案經過刪改最後通過論證後,最早將在今年「五一」期間部分實施。
單霽翔表示,故宮現行票價已經13年未變。此次票務調整不是單純地漲價,而是通過經濟手段引導遊客錯峰參觀。
現狀 遊客接待量 全年分布不均
據單霽翔介紹,故宮博物院全年接待量分布不均,觀眾量在淡季與旺季分化非常明顯。
在過去實行「五一」、「十一」長假時,故宮博物院每年的觀眾流量曲線圖上呈現出「雙針一峰」圖形,即「五一」、「十一」兩根針,暑期一座峰。
數據表明,2011年故宮共接待觀眾1411萬餘人次;2012年共接待觀眾1534萬餘人次;2013年共接待觀眾1456萬餘人次。其中,單日觀眾人數最高突破了18.2萬人次。
如果以1500萬觀眾計算,全年日均接待4萬多人次。但以2013年日接待人次來看,7月份日接待人次在8萬-9萬人次的有6天,7萬-8萬人次的有9天,遠遠超過4萬多人次的日接待量。
門票價格 13年未改變
單霽翔介紹,現行門票價是2002年制定的,至今已有13年未調整。目前故宮門票價格為:旺季(每年4月1日至10月31日)每張60元/人;淡季(每年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每張40元/人。但10年間,故宮遊覽人數由700萬人增加到1500萬人。
近年來,故宮博物院針對如何疏導超量觀眾流、為觀眾提供更好的參觀環境等問題,逐步實施多項舉措。如,啟動客流監測系統,實時掌控流量分布精確疏導;擴大開放面積,優化參觀路線以疏散觀眾;實行除法定假期外周一閉館制度,保持古建築文物健康狀態和改善參觀環境等。
調整建議 拉開淡旺季票價價差
單霽翔表示,此次擬通過票價調整,進一步拉大淡、旺季價差,引導觀眾能夠錯峰參觀,減少旺季故宮人流,避免因參觀人數過多給古建築群、文物藏品和觀眾安全帶來風險。
單霽翔表示,對於淡旺季具體的票價,還將在下一輪的論證中繼續討論。
旺季推分時段票價
據統計,一天當中,10點到12點是故宮購票人數最集中的時間段,15點到16點購票人數急劇下降,僅為尖峰時段的三分之一左右。
當過導遊的苗柔柔認為,到故宮參觀的人群中絕大多數是外地參團遊客。這部分人僅有國家法定假日時有空,因此旺季旅遊需求是「剛需」,通過調整票價來分流人群恐怕收效不大。
但是,如果在旺季可以分時段調整票價,效果就不一樣了。苗柔柔以法國羅浮宮為例稱,「下午3點之後票價很低」,因此她建議故宮也可以借鑑該方法,在下午時段降低票價吸引遊客。
一位故宮的粉絲也表示,90%的遊客只看中軸線,因此1個半小時對他們來說是足夠的。
單霽翔表示,這種方式既可以滿足不同遊客的需求也可以分流遊客,可以帶入下一輪論證中繼續討論。
淡季時間延長一個月
目前,故宮博物院旺季開放時間定為每年4月1日至10月31日,共7個月。統計顯示,觀眾參觀高峰主要出現在7、8月份,9、10月份觀眾量也相對較大,而現行的旺季時間覆蓋較長,分流效果不顯著。
票價調整方案建議縮短旺季開放時間,延長淡季開放時間,讓觀眾避開旺季參觀高峰期。
具體為:建議旺季開放時間由現行的每年4月1日至10月31日,調整為5月1日至10月31日;淡季開放時間由現行的每年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調整為11月1日至次年4月30日。
淡季設免費參觀日
在想了很多「削峰」的辦法後,有志願者提議還可以通過淡季設免費參觀日來達到「填谷」的作用,讓淡季不淡。
從2013年全年參觀人數統計可以看出,每年11月至次年1月是參觀遊客較少的時間段。在這樣的淡季,通過何種方式提高遊客參觀熱情?有一位故宮志願者認為,淡季時外地遊客少,因此應該用展覽、活動、講座等服務性措施吸引京城百姓。甚至可以設立免費參觀日。
單霽翔認為,淡季實行免費參觀日的建議很好,還可以考慮免費參觀只能在網上預約。「免費日設一天還是兩天,到底如何設,還得進一步討論」。
探索發行故宮年票次卡
年票指故宮博物院大門票,將實行實名制,僅限本人使用。根據初步設想,年票可以在現有故宮博物院票務預訂系統的基礎上進行研發,藉助網際網路進行發售,並使用二代身份證作為年票票證,用戶可以網上自動繳款,年票票款實時劃歸中央國庫。
年票一年內有效,可在故宮博物院規定正常開放時間內累計使用若干次,使用次數達到滿額時需重新購買。並建議凡遇暑期(每年7月1日至8月31日),「十一」、春節黃金周和「五一」小長假不能使用年票。關於年票的面值和使用次數,單霽翔表示還有待廣泛討論。
追問
Q1票價怎麼定?
門票調價將進行聽證後確定。
單霽翔表示,首次研討會後會將所有意見和建議篩選整理,認為可以採納的將進行深入分析,分析以後再開一個諮詢會。會就如何免費開放、如何半價開放幾個熱點問題制定出兩三個方案,獲得一致或大多數同意的方案後再開一次諮詢會。
根據程序,故宮票務政策要通過聽證會等一系列程序之後才能最終確定。
同時,《北京市價格聽證目錄》中也明確,「主要園林景點故宮、十三陵、八達嶺、頤和園、天壇門票價格」需進行聽證。
Q2為何調票價?
「削峰填谷」適當分流遊客。
單霽翔表示,故宮博物院建立在明清兩朝皇宮紫禁城的基礎上,是當今世界上接待觀眾人數最多的博物館,而且還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每年吸引超過1000萬來自世界各地的觀眾,令故宮不堪重負。
調整票務政策是為了更合理引導觀眾配置參觀時間,起到有效地削峰填谷的作用。
「調整票務並不是單純地漲價。」單霽翔強調,此次票務調整是想通過「組合拳」的方式,立足於怎麼更合理,怎麼讓更多人受益。「故宮是全國人民的故宮,很多人一輩子只來一次故宮。對於這些普通人,我們若提高票價將他們拒之門外,我於心不忍」。
故宮志願者周婭認為,故宮是珍寶是文物,對於長期超負荷運轉的故宮來說,加強對其的保護才是調整票務政策的出發點。
Q3調價方案何時出臺?
部分調價方案最早五一試行。
單霽翔表示,票務調整不會以單一形式呈現,將會打「組合拳」以多種手段進行。但這些調整方案不一定同時實施,對成熟的方案會提前試行。據預計,最早今年「五一」便將有部分調整開始試行。
Q4為何不免費開放?
文物建築及遺址類博物館暫不實行全部免費開放。
2008年1月23日,國家文物局發布了《關於全國博物館、紀念館免費開放通知》。該通知對博物館、紀念館免費開放的實施範圍做了如下規定:「全國各級文化文物部門歸口管理的公共博物館、紀念館,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部免費開放。其中,文物建築及遺址類博物館暫不實行全部免費開放,繼續對未成年人、老年人、現役軍人、殘疾人和低收入人群等特殊群體實行減免門票等優惠政策。」
Q5門票收入去哪了?
直接上繳國庫。
故宮博物院的門票收入作為非稅收入直接上繳國庫。目前故宮博物院執行「收支兩條線」的財務管理運行模式。收到的門票款故宮博物院不能使用,故宮事業發展需要的費用由故宮博物院單獨上報財政預算進行申請。由於門票收入並未直接列支,所以支出與門票收入並無直接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