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外有井,天外有天
《印度教萬神殿藝術》是世界上第一本用中文寫的關於印度藝術考古方面的著作。它以印度王后井考古為切入點,融匯了作者在印度進行考古研究近二十年所積累的豐富知識和經驗。將印度古代歷史遺蹟藝術品中所體現的精彩內容與現代印度人民的文化、藝術、宗教信仰、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各個方面融會貫通,向不同層次的讀者展現了一幅印度文明古國自古至今的壯麗畫卷。
作者朱新天女士是巴黎國立索邦大學(SORBONNE)遠東藝術與考古學博士,1990年成為印度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是世界上唯一一位在印度進行實地考古調查和長期生活的法籍華裔印度學專家。她又是中國深圳大學特約教授、浙江工程學院客座教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博物館顧問協會成員;她同時還是一位著名畫家、書法家、攝影家和攝影學教授。
朱新天博士還是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法國東方藝術博物館ASIATICA的創始人之一,任研究員和副館長。
印度王后階梯井的發現與考古發掘,無疑可以稱得上是世界考古史上的一大奇蹟。然而,令人遺憾得是,這一奇蹟至今在世界上仍鮮為人知。這座深埋地下歷史近千年的文物古蹟,在發掘後不僅保存完好,而且折射出印度十一世紀歷史、建築、雕塑以及科學技術和宗教藝術上燦爛的文明。可以說,印度王后階梯井包括了印度教萬神殿裡幾乎所有的神祗,而其中所展現的一切,就像是一本研究印度歷史文化的豐富的百科全書。對於它的探索與了解,不僅可以使我們大飽眼福,欣賞到那些難得一見的藝術瑰寶,更可以令我們大開眼界,進入到一個全新的知識領域。這對於深受印度文化與宗教影響的中國人,將會是一次嶄新的、有益的啟示。《印度教萬神殿藝術》一書所涉及的內容十分廣泛,包括歷史、考古、宗教、建築、藝術、神話學、肖像學、民俗學等各個方面,並刊載了280幅從未發表過的彩色照片(全部照片均由作者自己拍攝)。
印度的富足曾在歷史上無數次引起外族的入侵和掠奪。這些入侵者無疑對印度的本土文化多次造成毀滅性的打擊,然而另一方面,外族文化的不斷融入,又造成印度文化的無比豐富性與多元性,使得印度成為世界上無論是在人種、宗教、文字或語言上都堪稱第一複雜的國家。印度現今有印度教、耆那教、天主教、穆斯林教、佛教、錫克教、拜火教等多種宗教並存,且各種宗教中尚有許多不同的教派。此外,還有一些大師們在不同歷史時期裡創建的各種教派,在世界上也具有很大的影響。直至今日,印度的各種宗教和教派在世界各國仍有許多分支並有大量的外國人專程來印度學習。如果略加統計,印度官方使用的文字已達15 種之多,而語言則多達幾百種!
印度文化的深厚與複雜性使得人們對其了解產生極大的困難。印度文化的豐富性又無疑是世界人類文化遺產中最輝煌的一部分。對中國而言,印度文化無論是從宗教、哲學、音樂、舞蹈、戲劇、建築、繪畫、雕塑等各方面都曾產生過深遠的影響。
印度的神統是無窮無盡的,而印度教中又有各種不同的教派和信仰。在印度教的神話中,被人們所崇拜和信仰的神達330,000,000(三億三千萬)之多!而一些大神如溼婆(SHIVA)和毗溼奴(VISHNU),他們的名字就各有一千個!因此,想要了解印度宗教中的神統,不是一件簡單容易的事;但如不了解印度宗教中的神祗,則無法了解印度的文化藝術,更不可能走進印度的藝術殿堂。
宗教信仰對於印度人來說,是深入在靈魂與血液中的,是包含在日常生活的一舉一動中的,也是融合在客觀的歷史和幻想的世界之中的。印度人與中國人不同,他們沒有像《史記》這樣的歷史或編年史,他們有的是像《瑪哈帕拉達》(《MAHABHARATA》也譯作《摩柯婆羅多》)或《臘瑪延那》(《RAMAYANA》,也譯作《羅摩衍那》)那樣偉大的詩史。將神話從歷史中剔除出去不易,將歷史從神話中篩選出來更難。印度的歷史永遠和神話攪在一起,從古代到現代,從今天到永遠……如果說印度的神是人所創造的話,那麼印度的藝術便是人為神所創造的,當然也是人為他們自己所創造的。在印度,沒有宗教就沒有藝術。
筆者於1990年從法國到達印度, 與印度文化研究所的專家學者們一起進行考古調查和研究,深感印度文化之博大精深,難以窮盡。十八年來,在其它的考古調查研究之外,曾反覆多次專程去考察和拍攝這座印度王后所建造的地下宮殿——因為它函括了印度宗教藝術中的主要內容。這本書陸陸續續地寫成在往返於印度與法國的旅行途中那些極為有限的時間裡,或者在印度考古調查的間隙中。促使我最終完成這本書的動力,一則是由於這座印度教萬神殿本身的偉大,二則是一種使命感:我應該讓更多的人了解這一世界考古史上的奇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將烏達雅瑪蒂王后的階梯井列為世界人類文化遺產,從2009年1月1日起,這一考古史上的奇蹟得到真正的保護。
要想了解這個渺小而巨大的世界,就像要真正解密這座王后井的全部內涵,大約得像印度人的哲學和神話傳說一樣,生活一世又一世的時間和空間!井是窄小的,然而王后井的宏偉和巨大拓展了「井」的視野,使人們建立起另一個關於「井」的概念。請記住不要成為「井底之蛙」而「坐井觀天」,要知道,井外有井,天外有天!
今年年初重返印度的時候,我再一次去參拜這座神秘的印度教萬神殿。當我到達它的面前時,它給予我的仍舊是一種震撼!我感受到的不僅是歷史的滄桑和這座萬神殿的偉大,也感覺到一種幸運與使命:能夠在千年之後看到這一奇蹟是一種幸福,能夠儘自己的所能將它傳遞給大眾是一種使命。印度的歷史文化與神話學就像是一本龐大的百科全書,研究它的人沒有一個能夠完全讀懂它的含義和奧秘。
朱新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