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萬神殿藝術》:井外有井,天外有天

2020-12-19 中國新聞網

  井外有井,天外有天

  《印度教萬神殿藝術》是世界上第一本用中文寫的關於印度藝術考古方面的著作。它以印度王后井考古為切入點,融匯了作者在印度進行考古研究近二十年所積累的豐富知識和經驗。將印度古代歷史遺蹟藝術品中所體現的精彩內容與現代印度人民的文化、藝術、宗教信仰、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各個方面融會貫通,向不同層次的讀者展現了一幅印度文明古國自古至今的壯麗畫卷。

  作者朱新天女士是巴黎國立索邦大學(SORBONNE)遠東藝術與考古學博士,1990年成為印度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是世界上唯一一位在印度進行實地考古調查和長期生活的法籍華裔印度學專家。她又是中國深圳大學特約教授、浙江工程學院客座教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博物館顧問協會成員;她同時還是一位著名畫家、書法家、攝影家和攝影學教授。

  朱新天博士還是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法國東方藝術博物館ASIATICA的創始人之一,任研究員和副館長。

  印度王后階梯井的發現與考古發掘,無疑可以稱得上是世界考古史上的一大奇蹟。然而,令人遺憾得是,這一奇蹟至今在世界上仍鮮為人知。這座深埋地下歷史近千年的文物古蹟,在發掘後不僅保存完好,而且折射出印度十一世紀歷史、建築、雕塑以及科學技術和宗教藝術上燦爛的文明。可以說,印度王后階梯井包括了印度教萬神殿裡幾乎所有的神祗,而其中所展現的一切,就像是一本研究印度歷史文化的豐富的百科全書。對於它的探索與了解,不僅可以使我們大飽眼福,欣賞到那些難得一見的藝術瑰寶,更可以令我們大開眼界,進入到一個全新的知識領域。這對於深受印度文化與宗教影響的中國人,將會是一次嶄新的、有益的啟示。《印度教萬神殿藝術》一書所涉及的內容十分廣泛,包括歷史、考古、宗教、建築、藝術、神話學、肖像學、民俗學等各個方面,並刊載了280幅從未發表過的彩色照片(全部照片均由作者自己拍攝)。

  印度的富足曾在歷史上無數次引起外族的入侵和掠奪。這些入侵者無疑對印度的本土文化多次造成毀滅性的打擊,然而另一方面,外族文化的不斷融入,又造成印度文化的無比豐富性與多元性,使得印度成為世界上無論是在人種、宗教、文字或語言上都堪稱第一複雜的國家。印度現今有印度教、耆那教、天主教、穆斯林教、佛教、錫克教、拜火教等多種宗教並存,且各種宗教中尚有許多不同的教派。此外,還有一些大師們在不同歷史時期裡創建的各種教派,在世界上也具有很大的影響。直至今日,印度的各種宗教和教派在世界各國仍有許多分支並有大量的外國人專程來印度學習。如果略加統計,印度官方使用的文字已達15 種之多,而語言則多達幾百種!

  印度文化的深厚與複雜性使得人們對其了解產生極大的困難。印度文化的豐富性又無疑是世界人類文化遺產中最輝煌的一部分。對中國而言,印度文化無論是從宗教、哲學、音樂、舞蹈、戲劇、建築、繪畫、雕塑等各方面都曾產生過深遠的影響。

  印度的神統是無窮無盡的,而印度教中又有各種不同的教派和信仰。在印度教的神話中,被人們所崇拜和信仰的神達330,000,000(三億三千萬)之多!而一些大神如溼婆(SHIVA)和毗溼奴(VISHNU),他們的名字就各有一千個!因此,想要了解印度宗教中的神統,不是一件簡單容易的事;但如不了解印度宗教中的神祗,則無法了解印度的文化藝術,更不可能走進印度的藝術殿堂。

  宗教信仰對於印度人來說,是深入在靈魂與血液中的,是包含在日常生活的一舉一動中的,也是融合在客觀的歷史和幻想的世界之中的。印度人與中國人不同,他們沒有像《史記》這樣的歷史或編年史,他們有的是像《瑪哈帕拉達》(《MAHABHARATA》也譯作《摩柯婆羅多》)或《臘瑪延那》(《RAMAYANA》,也譯作《羅摩衍那》)那樣偉大的詩史。將神話從歷史中剔除出去不易,將歷史從神話中篩選出來更難。印度的歷史永遠和神話攪在一起,從古代到現代,從今天到永遠……如果說印度的神是人所創造的話,那麼印度的藝術便是人為神所創造的,當然也是人為他們自己所創造的。在印度,沒有宗教就沒有藝術。

  筆者於1990年從法國到達印度, 與印度文化研究所的專家學者們一起進行考古調查和研究,深感印度文化之博大精深,難以窮盡。十八年來,在其它的考古調查研究之外,曾反覆多次專程去考察和拍攝這座印度王后所建造的地下宮殿——因為它函括了印度宗教藝術中的主要內容。這本書陸陸續續地寫成在往返於印度與法國的旅行途中那些極為有限的時間裡,或者在印度考古調查的間隙中。促使我最終完成這本書的動力,一則是由於這座印度教萬神殿本身的偉大,二則是一種使命感:我應該讓更多的人了解這一世界考古史上的奇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將烏達雅瑪蒂王后的階梯井列為世界人類文化遺產,從2009年1月1日起,這一考古史上的奇蹟得到真正的保護。

  要想了解這個渺小而巨大的世界,就像要真正解密這座王后井的全部內涵,大約得像印度人的哲學和神話傳說一樣,生活一世又一世的時間和空間!井是窄小的,然而王后井的宏偉和巨大拓展了「井」的視野,使人們建立起另一個關於「井」的概念。請記住不要成為「井底之蛙」而「坐井觀天」,要知道,井外有井,天外有天!

  今年年初重返印度的時候,我再一次去參拜這座神秘的印度教萬神殿。當我到達它的面前時,它給予我的仍舊是一種震撼!我感受到的不僅是歷史的滄桑和這座萬神殿的偉大,也感覺到一種幸運與使命:能夠在千年之後看到這一奇蹟是一種幸福,能夠儘自己的所能將它傳遞給大眾是一種使命。印度的歷史文化與神話學就像是一本龐大的百科全書,研究它的人沒有一個能夠完全讀懂它的含義和奧秘。

  朱新天

相關焦點

  • 《印度教萬神殿藝術》:井外有井,天外有天
    井外有井,天外有天  《印度教萬神殿藝術》是世界上第一本用中文寫的關於印度藝術考古方面的著作。它以印度王后井考古為切入點,融匯了作者在印度進行考古研究近二十年所積累的豐富知識和經驗。可以說,印度王后階梯井包括了印度教萬神殿裡幾乎所有的神祗,而其中所展現的一切,就像是一本研究印度歷史文化的豐富的百科全書。對於它的探索與了解,不僅可以使我們大飽眼福,欣賞到那些難得一見的藝術瑰寶,更可以令我們大開眼界,進入到一個全新的知識領域。這對於深受印度文化與宗教影響的中國人,將會是一次嶄新的、有益的啟示。
  • 印度王后井:神秘而宏偉的地下宮殿
    這種結構大大縮短了從地面到「水池」深部所需要的空間距離,而人們在反覆側轉時更可以不斷地感受到這座神殿內各部分精美雕塑的魅力。無可否認,這座以臺階井的形式建造的印度教萬神殿,在印度的歷史、藝術史和建築史上,都是一座空前絕後的傑作。在世界建築史和人類文明遺產中,也是一個舉世矚目的奇蹟。
  • 歷史 | 印度王后井——神秘而宏偉的地下宮殿
    西端是一口圓筒形的「井」,東端是一個與之相連接的長方形的「水池」。井的部分與中國所見的大致相仿,不同的是它不是全封閉的,而是在井壁靠水池的一端留下了一個達井圈六分之一的缺口,使井水能自動地流向水池;這井的尺寸也非同小可:它直徑10米,深30米,井壁內布滿了層層雕塑。
  • 【經受今生·品讀】第002期~王六一:朱新天博士與印度萬神殿
    朱新天博士與印度萬神殿 王六一 我們在印度中國訪客寥寥無幾的古吉拉邦最有意義的活動之一,是參觀了該地區已被聯合國認定為人類文化遺產的王后井
  • 【經受今生·品讀】第002期~王六一:朱新天博士與印度萬神殿
    朱新天博士與印度萬神殿 王六一 我們在印度中國訪客寥寥無幾的古吉拉邦最有意義的活動之一,是參觀了該地區已被聯合國認定為人類文化遺產的王后井
  • 「經受今生·品讀」第002期~王六一:朱新天博士與印度萬神殿
    王六一 我們在印度中國訪客寥寥無幾的古吉拉邦最有意義的活動之一,是參觀了該地區已被聯合國認定為人類文化遺產的王后井QueensStepwell遺址。值得慶幸的是,我從朱新天博士對女王井進行研究的開山之作《印度教萬神殿藝術一印度王后井探秘》專著中,了解到了她稱之為這一萬神殿所蘊含的印度歷史,文化、宗教、藝術、科技等的意義和價值。我曾在斯裡蘭卡參加一國際研討會時,與朱博士有過一面之緣,她在論壇上所作"從阿育王石柱到印度佛教石窟藝術中的神奇瑞獸"的講演,使我領略到了這位遠東藝術與考古學專家的風採。
  • 井上有一的藝術與「現代性」
    20世紀80年代初,井上有一的藝術來到了中國。自此,對現當代的中國書法產生了比較大的影響並持續至今。 然後才能說明井上的藝術儘管源發自中國古代書法,啟發自歐洲現代繪畫,但井上有一最終仍然以自身的文化立場,自己的生命性格,以其變化的姿態,嶄新的面貌,強大的精神,構建了屬於井上有一藝術的金字塔。
  • 井上有一的藝術與「現代性」
    20世紀80年代初,井上有一的藝術來到了中國。自此,對現當代的中國書法產生了比較大的影響並持續至今。然後才能說明井上的藝術儘管源發自中國古代書法,啟發自歐洲現代繪畫,但井上有一最終仍然以自身的文化立場,自己的生命性格,以其變化的姿態,嶄新的面貌,強大的精神,構建了屬於井上有一藝術的金字塔。
  • 印度7座最令人驚嘆的溼婆神殿
    溼婆是印度謝維教徒崇拜的印度教神,因為無知的破壞者遍布整個宇宙。作為印度教萬神殿的三大神之一,在印度(和國外)有許多祭祀他的廟宇。這個地方有世界上最大的Shivalinga之一的區別。每年都有2000多名哈薩克奉獻者參觀Maha Shivratri的寺廟。它有108英尺高。小船廠的拉赫邦分布在周圍15英畝的土地上。在這個巨大的林加前面有一個巨大的南帝,它有35英尺高。在科蒂林謝瓦拉主神廟內建造了十一座各種神殿的小廟宇。
  • 燒了172天的印度天然氣井大火,總算撲滅了
    回顧這場大火,5月27日,巴格詹氣井在一次修井作業過程中突然井噴,6月9日發生爆炸並引發大火,當時造成兩名印度消防人員不幸喪生。7月25日,三名外國專家在協助處理事故過程中,不幸被燒傷。9月9日,一名年僅25歲的石油工程師在事故現場觸電死亡。
  • 印度「死亡之井」特技飛車 失重高空脫手表演
    印度「死亡之井」特技飛車 失重高空脫手表演 2014-03-02 09:22:33 來源:中國日報網 當地時間2014年2月28日,印度西布薩加爾,當地民眾觀看一場驚險刺激的特技飛車表演,而表演的地點名字駭人,名為「死亡之井
  • 日本岡山縣,不斷的奇石怪巖,自然藝術井倉洞
    導語:日本岡山縣,不斷的奇石怪巖,自然藝術井倉洞!大家好,我是本文旅行小編,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旅遊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岡山縣除了有像是倉敷美觀地區的歷史人文景點以外,想要走訪特殊自然景觀也有著非常熱門的絕美景點。井倉洞外,井倉の滝。井倉峽位在岡山縣高粱川的流域上,石灰巖地形高臺上最具代表的景色是瀑布和鐘乳石洞井倉洞,交通方式也相當便利,只要從井倉站徒步大約10到15分鐘左右就可以抵達。而在漸漸往洞口接近時,一旁清澈的溪流就已經有著不少人在玩水,相當熱鬧。
  • 神秘的阿達拉基臺階井
    「最美麗的臺階井」,它十分簡樸的入口並不大,在外面你一點都想不到裡面有多壯觀。 阿達拉基臺階井從地面到井底共有五層,每一層不知有多少開間,它們間間透光,也間間相通,人們進到裡面,恍若步入一座地下宮殿,令人無時無刻不能感受著光與影的美妙變奏。阿達拉基臺階井建於500多年前,經歷過7.6級地震,卻依然完整美麗,不能不說是個奇蹟。
  • 自己會動的井、抗擊倭寇的井……閔行,有你不知道的「井」彩故事
    宋代八稜石井欄南廣福寺地處黃浦江「第一灣」,倖存一口石井欄,為青石質,八稜柱形,上小下大,欄圈高0.36米,上口內徑0.25米,外壁陰刻文字「宋紹定五年(1232)三月十三日題」及項姓佛教信徒為紀念亡妻鑿井的緣由,共有五十六字。
  • 」井上有一藝術的意義「公開對談
    井上有一藝術的意義 —— 韓國當代藝術家金兌庭教授與中國當代藝術家一了的公開對談2008年3月23日(周日)下午3點——5點,韓國金兌庭先生和一了先生在十方藝術館對於井上有一漢字藝術進行了公開對話。
  • 《天道》五臺山論道:井內井外,何人井內?(六)
    ,前半段也沒什麼可以說的,後半段不過我們就要細細品一下了,前面的對話已把這佛的本原說的清清楚楚,對丁而言何有門檻,智玄大師的差一步為何?進則淨土,退則凡塵,又哪來的淨土?哪來的凡塵?,此依舊在二元的思維裡,同於前面說的袈裟與紅塵,何來"袈裟"?何來紅塵?
  • 印度油氣井燒了一個多月,請求支援無人理
    去年是南半球著火,今年輪到北半球,而這不幸的事情發生在印度。據外媒報導稱,印度東北部阿薩姆邦在上個月遭遇了油氣井大火事件,直到現在還沒有撲滅。這個油田燃燒了一個多月,雖然不像澳大利亞那場山火一樣涉及地域廣,但也是非常危險的,油井裡全是易燃物質,稍有不測就會引起爆炸,還可能造成人員傷亡。
  • 井上有一:書法家,放下你的幌子吧丨私享藝術
    井上有一:書法家,放下你的幌子吧文 / 井上有一 譯 / 楊晶人,是這個世界上最虛偽的動物。而藝術恰恰相反,它是要找回原始的本真,越純粹越好。藝術,表現的是人性,洞察的是精神。否定「書法家」,回到赤裸裸的人,才更接近藝術。
  • 井裡有井裡的幸福(成語改寫)
    一隻青蛙在井裡生活,每天在井水裡遊泳嬉戲,餓則井水裡有蟲子吃,渴則有清涼的井水喝,寂寞之時,可與小蝦、螃蟹與蝌蚪交往聊天。井口之上的天空,光線照進井裡。每天早上,當太陽出來的時候,一束光明把井裡的世界照得五彩繽紛。仰望形似穹窿的井口天空,也是景象萬千,有時雲捲雲舒,有時天朗氣清,有時雷雨交加,有時雨雪霏霏。
  • 採光井的房子利與弊 採光井的房子怎麼樣
    雖然房價的價格還是不斷的在上漲,但是大家買房的欲望也是沒有減少的,現在買房的設計也是越來越高了,採光井的房子相信大家都有聽說過吧,這種房屋是作為別墅高端物業吸引高端客戶的前提下,增加性價比贈送的面積,那麼,我們來說說採光井的房子利與弊?採光井的房子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