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0 21: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隨著疫情的平穩
當前
患者前往醫院門診看病,
是否還需要提前預約?
各醫院預約掛號平臺能否一致?
針對常見病、慢性病患者的
取藥便民舉措是否有所調整?
今天(4月10日),天津市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處副處長律揚、天津市衛生健康委信息處一級主任科員孫迎賢以及天津市政協委員申長虹共同做客廣播新聞中心《天津早晨》節目【經濟廣播(FM101.4,AM1071)、濱海廣播(FM87.8,AM747)並機播出】,對這些問題進行了回應,並提出建議。
據天津市衛健委醫政醫管處副處長律揚介紹,根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關於疫情風險等級劃分的要求和我市疫情發展趨勢,目前全市16個區均已調整為低風險地區。全市各醫療機構明確主要負責同志為第一責任人,在科學測算各臨床科室患者就醫需求的基礎上,統籌調配全院人員、床位、設備、物資等醫療力量,全面開展門急診、住院、手術、檢驗檢查等工作。
目前,除市海河醫院作為新冠肺炎定點醫院、醫科大學總醫院空港醫院承擔首都機場國際航班分流任務不對外收治患者外,全市42家三級醫療機構已經全面開展醫療服務(後附42家三級醫院的具體名單)。4月第一周,全市三級醫療機構門診診療432161人次,比上一周增加11.09%;急診診療46842人次,比上一周增加2.36%;手術量7797次,比上一周增加20.98%。
全市繼續實施「戰區制」分區分片管理,由6家實力較強的三甲綜合醫院牽頭統籌區域內救治力量,進一步完善重症、危重症患者分級救治體系。充分發揮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創傷中心、高危孕產婦和高危新生兒救治中心的作用,指導專科醫聯體內各醫院就地救治危重症患者,提升整體醫療救治效率。對於腎功能衰竭、腫瘤放化療患者、精神疾病患者、結核疾病患者以及其他維持定期治療的患者,提供不間斷醫療服務。對需要胃鏡、腸鏡等特殊檢查、特殊操作的患者,及時予以安排,保障其獲得醫療服務。各婦女兒童保健機構全面開展孕產婦及兒童疾病篩查,基層衛生機構全面開展孕產婦產前檢查及兒童定期體檢服務。各職業健康檢查機構統籌體檢力量,合理有序安排企業員工職業健康檢查。
就診仍需提前預約
目前我市仍處於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因此我們要在有序開展醫療服務的同時,保證疫情防控效果。為了減少醫院門診人員聚集,降低交叉感染風險,所以我們在各醫療機構大力推行非急診預約掛號、預約檢查,引導患者分時段就診、錯峰就醫。目前各單位預約掛號的方式最主要的是手機APP預約,比如我市有健康天津APP,可以預約全市三級醫院的號源,另外有的醫院還可以支持電話預約等其他方式。
全市預約掛號平臺將一致
為解決全市預約平臺不統一的問題,天津市衛生健康委去年啟動建設了「健康天津APP」,並於去年9月正式上線。截至目前,除安康醫院、安寧醫院、醫科大學總醫院空港醫院、市腫瘤醫院空港醫院,因信息化基礎設施不足或預約就診流程不同等原因延遲上線外,已有40家三級醫院接入健康天津APP,向市民提供「一鍵登錄,統一預約」等便捷化就醫服務,其中海河醫院雖已接入健康天津,因為疫情暫時停診。
「健康天津」APP主要提供電子健康碼生成、預約掛號、家醫服務預約、籤約居民健康檔案與歷史就診記錄查詢、醫療衛生資源搜索、家人預約就診、疫苗查詢、網際網路線上服務入口等服務功能。
今年1月起,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部分科室也可在「健康天津」APP進行預約掛號了。
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已接入「健康天津APP」的科室:
泌外-泌尿結石專病門診
泌外-腎上腺高血壓專病門診
心胸外科
康復醫學科
泌外-前列腺癌專病門診
重症醫學科
健康管理中心
今年,「健康天津」APP在進一步優化原有功能的基礎上,將繼續擴大接入範圍,逐步向一級醫療機構擴展,同時在功能上增加當日掛號、線上繳費、檢驗檢查結果查詢等功能,為市民就診帶來更多的便利。
附:全市42家全面開放門急診和住院服務的三級醫院名單
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
天津市人民醫院
天津市第三中心醫院
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
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
天津市天津醫院
天津市第四中心醫院
天津市第五中心醫院
天津市靜海區醫院
天津市寶坻區人民醫院
天津市薊州區人民醫院
天津市北辰醫院
天津市腫瘤醫院
天津市眼科醫院
天津市口腔醫院
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
天津醫科大學口腔醫院
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
天津市環湖醫院
天津市兒童醫院
天津市胸科醫院
天津市第二人民醫院
天津市中心婦產科醫院
天津醫科大學朱憲彞紀念醫院
天津市安定醫院
天津醫科大學眼科醫院
天津市寧河區醫院
天津市武清區人民醫院
南開大學附屬醫院
(天津市第四醫院)
天津市公安局安康醫院
天津市民政局安寧醫院
天津市第三中心醫院分院
天津市泰達醫院
天津市西青醫院
天津市腫瘤醫院空港醫院
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天津市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
天津市武清區中醫醫院
天津市北辰區中醫醫院
天津市中西醫結合醫院
天津市職業病防治院
三級醫院和基層醫療機構的取藥周期
全市三級醫院
全市各三級醫院落實慢性病用藥「長期處方」制度,做好疫情防控期間慢性病藥品供應保障工作,在經過醫生評估病情後,可以開具12周的長期處方。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重點做好常見病、慢性病患者的基本醫療服務,高度關注社區居民用藥需求,對於需要定期複查、長期用藥的慢性病患者,通過家庭醫生等為其提供慢性病日常管理,根據患者實際病情可將處方用量延長至12周,減少患者就醫次數。
此次疫情期間,為了方便常見病、慢性病患者用藥,天津市衛健委推出了12周的長期處方政策。疫情結束後,市衛健委會對長期處方政策效果進行整體綜合評估。
記者 | 孫穎
原標題:《擴散 | 天津三級醫院掛號平臺將統一》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