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姬陵對面的紅堡,囚禁國王思念的牢籠

2020-12-15 剛行路上

如果說去印度一定要看泰姬陵,那麼泰姬陵對面的紅堡更值得去緬懷。當我在查詢關於紅堡資料的時候,不由得感嘆,這位紅堡的建設者:印度莫臥兒帝國的皇帝「沙賈汗」,據說在波斯語中的意思是「世界的統治者」,居然是成吉思汗的曾孫。而這位曾經叱吒風雲的人物也不曾想過,自己的晚年居然會自己建造的城堡中被囚禁度過。

這就是紅堡,位於印度聖河——亞穆納河西岸,大約在四百多年的某一天開始建造,之後投入使用,成為皇家宮殿。

走進紅堡,即使是經歷了百年歲月的滄桑,年代的鍛造和動蕩歲月中的不安分,依舊讓這裡的外城呈現出豔麗的紅色,仿佛展示出不屈的生命力。

整個「阿格拉城堡」除少量由沙賈漢國王用他喜愛的白色大理石所建的後續建築外,全部用紅色砂巖建成,因此又名紅城堡,與德裡的紅城堡齊名。

不知道是因為久沒人居住的緣故,還是什麼原因,在這些高樓頂部或者有窟窿的位置,全部變成了鴿子的窩,遊人走過的時候,便有鴿子不斷的從空中飛翔而過,完全不怕行人。

「阿格拉城堡」佔地1.5平方公裡。如今在整個紅堡內,高達的石柱,固定的建築,石刻等上面布滿了精美的藝術雕刻至今清晰可見,紅色的城牆高達20多米。或許這就是統一印度的莫臥兒帝國的興盛發達。阿格拉城堡是印度伊斯蘭藝術頂峰時期的代表作,1983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隨著城堡的路徑,一路走進去,除了曾經道路的痕跡,牆壁上雨水的痕跡已經把原本紅色的外形衝刷的變化,有些地方斑駁陸離,有著濃鬱的滄桑感。

來到堡內有著名的 "謁見之廳",這裡曾經是莫臥兒王朝帝王接見大臣、使節的地方。如今看來略小,但是在曾經可以想像接受朝臣叩拜的場景,似乎和中國古代的大殿有著異曲同工的地方。

在這裡,除了日常接見大臣及議事之外,還有賈汗基爾宮、八角瞭望塔和莫迪清真寺,和外圍的紅圍牆相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裡面幾乎全部用純白色大理石建築而成,精緻典雅,故又稱珍珠清真寺等建築物林立。

和曾經宮牆內的森嚴,無比嚴格的審核,如今走在這裡的大部分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同樣除了來參觀這個具有歷史意義的建築,還有人是來尋找「阿格拉城堡」被囚禁過的國王沙·賈汗的蹤跡,這位叱吒風雲的人物最後被兒子關在這座城堡的某間房內,度過了餘年。

曾經在很多年以前,阿格拉作為首都,被囚禁的國王沙賈汗的祖父話費了近8年的時光,終於在1573年建成了這座古堡。哪知道幾十年以後,國王沙賈汗為紀念愛妃建成了泰姬陵,卻被兒子關在了這座紅堡中,遙遙相望泰姬陵,不由得令人唏噓。

時隔幾個世紀以後,當我們來到這座古堡,早已經分不清到底哪一間是關了沙賈汗的地方,也不知道在他最後的五年時光裡,到底是懷著一種怎樣的心情度過的,最後於去世於阿格拉堡的沙賈汗,終於不再遠望泰姬陵,和妻子Mumtaz Mahal合葬於泰姬瑪哈爾陵。

這是在曾經印度歷史上發生過的一段悲壯,難忘的歷史故事,同樣也是一段激烈的政治鬥爭,考驗著親情,愛情的延續。

雖經歷漫長的歲月,失修的阿格拉城堡只能隱約保存著昔日富麗堂皇的風貌,但從茫茫人海中經過,可以想像曾經在這座古堡內,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從輝煌一時到默默地坐在小樓中,懷著無限的思念之情,望向泰姬陵,數年時間裡,默默的傾訴孤寂哀傷的心緒。

圖文系作者原創,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修建泰姬陵的國王,曾在這裡登基為王,也在這裡囚禁至死
    說道泰姬陵,肯定要去提到泰姬陵背後的愛情故事,而愛情故事的主人公便是印度莫臥兒王朝的國王沙賈汗,他在距離自己皇宮不遠的地方,修建了那座享譽世界的完美建築——泰姬陵,以此來追思自己的皇后。這處皇宮因為位於印度北部城市阿格拉境內,所以也叫阿格拉紅堡,走過護城河,一座氣勢宏偉的高大建築群便呈現在眼前,這座建築從阿克拜大帝始建以來,距今已有近500年的歷史,但是走在其中,無論是建築格局還是建築風格都很精美。
  • 印度阿格拉之紅堡
    各位國王一直在經營建造著紅堡這座皇宮兼城堡,幾乎每一位國王都有屬於自己獨特風格的皇宮,各座建築的精美程度超出世人的想像,比如那個年代就設計出了利用自然風降溫的空調系統。原本城堡的紅色系列可以一直延續下去,直到沙賈汗國王在大街上遇到一位空前絕後的小美女穆塔茲·馬哈爾,建築色彩由紅變白。
  • 走進阿格拉紅堡
    阿拉格的紅堡是泰姬陵的姐妹景點,到阿格拉是非去不可的。我們一早從德裡出發,到阿格拉約10:30分,第一個景點就是紅堡。
  • 尾聲總在高潮時阿格拉紅堡和泰姬陵——印度行完結篇
    印度金三角的遊法有兩種:順時針或逆時針。阿格拉紅堡:擴建者最後的囚禁地莫臥兒王朝接下來迎來了史上最偉大的第三任皇帝阿克巴,他因為父親胡馬雍突然去世倉猝繼位(我大清康煕皇帝)阿格拉的紅堡就是他興建的,1565和他爹胡馬雍的陵墓同年動工。他當初興建城堡的動機是為了軍事防禦。到了他的孫子,著名的泰姬陵的興建者沙賈汗手裡,擴充改建加了宮殿和花園。宮殿的功能加強了。
  • 阿格拉的絕美泰姬陵
    任何的照片和辭藻都無法真正的表達泰姬陵的美和神奇。阿格拉堡,全部採用紅砂巖建造而成,故又稱紅堡,與首都新德裡的紅堡齊名。它的古堡建築是印度-伊斯蘭藝術頂峰時期的代表作。位於亞穆納河畔,是阿克巴大帝於1565年建成的,是莫臥兒帝國的權力中心。修建泰姬陵的國王沙賈汗就被他兒子囚禁在這裡。
  • 一牆之隔的神與螻蟻——泰姬陵和紅堡.2019印度行【4】
    夕陽下的紅堡。整個紅堡氣勢宏大,雖不像泰姬陵那麼出名,但確實很值得來一次。晚餐依然在酒店,富麗堂皇。點個題,一牆之隔啊。整個過程一個多小時,載歌載舞純純的印度風。一牆之隔的神與螻蟻——泰姬陵和紅堡。2019印度行【4】OVER.=======================================我們的孩子在瞬息間不可逆的長大,我們不想遺漏更多珍貴的瞬間。
  • 【印度】阿格拉紅堡遙望泰姬陵
    我們還沒有下大巴,就被車窗外一眼望不到邊的阿格拉紅堡的城牆震憾了!阿格拉城堡位於耶木納河畔的小山丘上,距泰姬陵約1.5公裡,全部採用紅砂巖建造而成,故又稱紅堡。從這裡可以遠遠地望見耶木納河對岸的泰姬陵。
  • 泰姬陵是印度穆斯林藝術最完美的瑰寶
    作為好奇寶寶,肯定是要查清楚的:原來,沙賈汗國王所在的印度莫臥爾王朝是由蒙古人建立的,信仰伊斯蘭教,雖然是統治階級,但是在印度卻是「少數民族」,跟中國的清朝是少數的滿族人統治漢族人一樣,所以泰姬陵是是伊斯蘭教風格。隨著伊斯蘭王朝在印度的建立,伊斯蘭教建築也開始興盛。
  • 泰姬陵、阿格拉堡丨愛你,讓全世界都看得到
    泰姬陵剛竣工不久,沙.賈汗的兒子奧朗則布(AurangZeh)就殺兄弒弟,篡位奪權,將沙.賈汗囚禁在離泰姬陵不遠的阿格拉堡的八角宮內,此後整整八年,他只能每天默默地眺望遠處的泰姬陵以寄託對愛妻的思念之情,直到9年後憂鬱病逝。沙.賈漢去世後,他的兒子將他葬於泰姬陵,讓他永遠陪伴在愛妃泰姬.瑪哈爾的身旁。
  • 印度:阿格拉紅堡的前世今生
    泰姬陵是久聞大名,紅城堡則是去印度前做攻略才知道。簡單滴說,泰姬陵是莫臥兒王朝沙賈汗給妻子修建的陵墓,阿格拉紅堡則是莫臥兒王朝的皇宮,從沙賈汗的祖父就開始建造,歷經幾代皇帝的經營。莫臥兒帝國是來自阿富汗的信奉伊斯蘭教的突厥人後裔建立,建立泰姬陵的沙賈汗是第五代皇帝,他統治時代也是莫臥兒帝國的頂峰時期。
  • 天堂有多美,泰姬陵就有多美,不過泰姬陵背後的故事太過虐心
    其實泰姬陵的美美在建築,美在建築背後的動人故事。就泰姬陵的建築而言,很多人都是說它是完美建築,我很認同,高度對稱的建築布局,潔白如玉的大理石建築,遠遠望去如同通往天堂的路。而泰姬陵主體建築前的莫臥兒花園就十分驚豔,這座具有明顯波斯風情的花園,由兩行並排的樹木分割成4個大小相同的長方形,而在4個長方形中間便是一座噴泉,從高處俯瞰簡潔大氣。我們都知道印度人大都信奉印度教,但是泰姬陵作為一座伊斯蘭教建築,卻依然吸引了很多來自印度全國的遊人,這也是說明印度的開放與包容。
  • 泰姬陵的愛情:國王每7天去給亡妻獻次花,晚年卻被兒子囚禁至死
    當吳三桂為了愛妾陳圓圓,不惜「衝冠一怒」,引清兵入關之時,沙賈汗也正為他已逝的心愛紅顏——王后蒙泰姬大興土木,建造泰姬陵。泰姬陵的本身,就是一段驚世愛情的歷史見證。阿姬曼·芭奴出生於貴族之家,她的父親阿布哈桑·阿薩夫·汗是莫臥兒帝國重臣,而她的姑姑努爾·賈漢是皇帝賈汗吉爾的第一寵妃,她的家族在16世紀中葉從波斯遷往印度。
  • 印度王為寵妃建泰姬陵,自己卻被兒子囚禁,只能在古堡遙望泰姬陵
    印度王為寵妃建泰姬陵,自己卻被兒子囚禁,只能在古堡遙望泰姬陵說到印度,每人都會想起泰姬陵。泰姬陵底部是一座7米高的白色大理石正方形臺基,每邊長約100米。臺基上是姬曼·芭努的寢宮,寢宮的頂部是一個巨大無比的穹形圓頂,直徑約有17米,頂端還豎有一座金色的小尖泰姬陵塔,離地面約有80米高。陵墓前面高大的拱門門框上,用黑色大理石鑲嵌著字體飄逸的可蘭經經文:謹請心地純潔者,進入天堂的花園。
  • 印度最受歡迎四大景點:古特伯高塔和泰姬陵上榜
    阿格拉堡(資料圖片)新華網新德裡7月25日專電(記者周珺)印度旅遊部近日公布的統計數字顯示,2006年印度最受遊客歡迎的四大景點是古特伯高塔、泰姬陵、德裡紅堡和阿格拉堡。據統計,古特伯高塔、泰姬陵、德裡紅堡和阿格拉堡2006年吸引的遊客人次分別為389.5萬、254萬、210萬和127萬。這些古蹟都已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名錄。 古特伯高塔位於印度首都新德裡南部,高70餘米,始建於1199年,是著名的伊斯蘭建築,也是印度最高的古塔,又稱勝利之塔。 泰姬陵吸引的外國遊客最多。
  • 德裡紅堡3大美麗旅遊景點
    一.德裡紅堡德裡紅堡是典型的莫臥兒帝國風格的紅砂巖建築,與阿格拉的阿格拉堡非常類似,但規模卻不及阿格拉堡。如果你打算去阿格拉,建議以阿格拉堡代替德裡紅堡的參觀。傍晚的日落時分是這裡拍照的最好時刻,晚上還有講述紅堡歷史的聲光秀,有英文解說場。說到紅堡,畢竟是德裡的標誌性建築,道理和北京天安門差不多,這裡也是人丁最興旺的地方,三哥可能是最不掩飾對外國人好奇的人了,相比西方面孔,東方面孔更容易引起他們的注意。
  • 在霧霾中欣賞泰姬陵是啥滋味?遊客和訪印歐洲王室都很尷尬!
    印度當地時間11月5日,比利時國王菲利普和王后瑪蒂爾德訪問印度。印度當地時間11月7日,比利時總統夫婦到達新德裡,印度總統考文德偕夫人為他們舉行接待儀式。泰姬陵距離新德裡這麼近,差不多就蘇州到南京的距離(約214.3公裡),泰姬陵或多或少也會受霧霾肆虐,也難怪國王菲利普和王后瑪蒂爾德身後泰姬陵的天空看不到藍,也看不到雲,只有白茫茫的一片。不知道在霧霾中欣賞泰姬陵是一種什麼感覺?
  • 「愛的淚珠」泰姬陵:王后生14子亡於產褥病,軍營成愛情墳墓
    日久生情見真心二人的愛情羨煞旁人,兩人也攜手從皇子皇妃變成國王與后妃,放眼印度土地,再無與之平起平坐之人。男子最是負心,甜言蜜語一大堆,終究諾言變謊言,眼中再無結髮妻子之位,糟糠之妻也成為下堂婦。此生不換情與愛沙·賈汗未曾登基之時,便許下與阿姬曼愛情永恆的誓言,如今人已不在,誓言卻並未成空,沙·賈汗舉全國之力為阿姬曼建造最精美的陵墓——泰姬陵。
  • 她是印度絕美王后,連生14子難產而死,國王一夜白頭修建泰姬陵
    她是印度絕美王后,連生14子難產而死,國王一夜白頭修建泰姬陵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代表建築,比如我國的故宮、長城等等。對於同屬四大文明古國的印度來說,他們的標誌性建築則是泰姬陵。泰姬陵位於新德裡以南200公裡,因為雄偉壯觀被泰戈爾盛譽為「永恆面頰上的一滴眼淚」。在泰姬陵的背後,卻有著一段悽美浪漫的愛情觀故事。相傳這座陵墓並不是國王呢為自己修築的,而是為了表達自己對王后忠貞而深切的愛意而鑄造的。泰姬陵是莫臥兒王朝的國王,為自己鍾愛的王后阿姬曼·芭奴修建的。
  • 泰姬陵背後的悲情:王妃生下14個孩子後患怪病去世,國王一夜白頭
    泰姬陵位於印度首都東南北方邦的阿格拉城內的亞穆納河右側,「泰姬」二字是是Taj的音譯,寓意皇冠。印度大詩人泰戈爾曾稱讚道,「生命和青春,富貴和榮耀,它們都已隨著無聲的時間消失於無垠,而你卻做到了讓你悲傷的心永存於世。鑽石、珍珠和寶石已經失去了光彩,只有這一顆永恆面頰上的眼淚——泰姬陵將永遠永遠的閃爍著無瑕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