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衡陽師院的第一任校長,近代畫壇第一人張大千是他的得意門生

2020-12-16 衡陽資訊聚焦

在衡陽,說起最好的大學,除了南華,應該就算師院了,前身為1905年創建的湖南南路優級師範學堂,她的創建人之一兼第一任校長,則是清末民初衡陽文化名人曾熙先生。對於這個名字,很多衡陽人都有些陌生,但是說起另外一個名字,大家一定耳熟能詳——近代畫壇第一人張大千,曾熙正是張大千的恩師。

1861年,英國通過第二次鴉片戰爭進一步打開中國國門,腐朽的晚清在風雨飄搖中垂垂老矣。也正是在這一年,在衡陽縣的石市鄉石獅村的一個鮮活的新生命誕生,他就是曾熙。他從小貧寒家庭,兩歲時父親病逝,完全由母親替人洗衣服縫補維持生計,將他拉扯大,並由通文墨的舅舅教習識字。曾熙也很早便在學習上展現自己的超人天賦,不僅機靈聰慧,更是勤奮刻苦異常,在沒有燈火的條件下,夏天甚至抓螢火蟲,聚而照明,然後苦讀,至今在他的老家還有「囊螢照讀」的故事被人津津念叨。也因此不到8歲,曾熙便能寫詩作對,逢年過節包攬了鄰居的對聯書寫,在鄉裡也有了「神童」的稱呼。

1895年,甲午戰爭爆發,34歲的曾熙已經在三年前考中舉人來到兵部任事,日寇對於大好河山的野心昭然若揭,曾熙義無反顧,決定投筆從戎,到前線劉坤一麾下做了幕僚,守家衛國。但先是海戰中,清廷慘敗,北洋水師覆沒,後日寇一路南下,攻到山海關外,敗局已定,曾熙回到京師。戰爭的失敗讓他開始思考深層次的原因。曾熙意識到只有教育才能改變思想的落後,才能真正挽救國家命運,這也為他後來回到家鄉獻身辦學埋下了種子。

1905年,距離八國侵華已經過去四年,進入新世界以來,清王朝更加飄搖,國內各種矛盾不斷激化,革命此起彼伏,在這種情況下,自1898年中斷的戊戌改革在慈禧的默認下在1902年被重新開啟,教育方面幅度尤其大,更是在這一年廢除了延續1300年的科舉制度,全國興起大肆建立新式學堂的熱潮。也正是在1905年這一年,曾熙回到家鄉衡陽,與周篤生等士紳共同創辦了南路優級師範學堂,也就是今天的衡陽師院,任第一任校長(當時叫作學堂監督)。當年對甲午慘敗的思考而生的教育種子,也在這一年冒芽茁壯成長,除衡陽師院外,今天衡陽的名校嶽雲中學、衡南一中、衡陽市十一中等的前身都是曾熙在1905年後先後創辦主持。

在衡陽師院教學的近7年時間裡,曾熙提出「南學津梁」的思想,以此向社會闡釋繼承和發揚屈原、周敦頤、王船山等南學先賢的優秀思想,挽救家國命運,富強中華的理念,並親自講授國文、書法、圖畫等學科,與此同時,曾熙開理化、博物等西式學科,聘日本人任教。曾熙的辦學理念和思想一直深刻影響師院的精神,直至今天依舊如此,師院出來的學生,後來也多成為湖南教育界的重要力量。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結束了封建清朝的統治,在7年教學之餘,曾熙潛心研習書法與繪畫,對於仕途已經看的很淡,在拒絕孫中山多次邀請參政後,移居上海,以賣畫為生,以山水、梅花最為著名,與書畫大師吳昌碩、李梅庵、黃賓虹並稱「海上四妖」,同時著述頗豐,與好友李瑞清並稱「南曾北李」。

1919年,曾熙已經58歲,時年20歲的張大千日本留學歸來,正風華正茂,意氣風發,是一時才俊,在一眾人等的介紹和引薦下,張大千拜入聲名正盛的南宗泰鬥曾熙門下,主學繪畫。

曾熙對於張大千的天賦十分欣賞和愛惜,除了在繪畫、書法技藝上悉數傳授所學,並在為人處事上,多有教誨,當年張大千值未婚妻早逝,悲痛不已,一時幾乎看破紅塵,跑到寧波天童寺出家。曾熙聞後,讓張大千的哥哥傳話給張大千:你是不世出的繪畫奇才,加以時日,定會在畫壇開闢出一片新天地,如今遭遇些許挫折,怎可半途而廢?正是曾熙這番措辭懇切的勸導,將張大千點醒,於是立刻還俗,回到曾熙身邊繼續習畫。

今日看來,若不是曾熙,或許歷史上將少了這位近代畫壇的大家。張大千也在曾熙的悉心調教下,在畫壇嶄露頭角,並蔚然自成一派,成為清末民初以來,近代中國畫壇第一人,徐悲鴻稱他為「五百年第一家」,並且聲名傳於海內外,被紐約世界美術協會公認為當代「第一畫家」。

1930年,69歲的曾熙在上海病逝,對於恩師曾熙的教誨和照顧心存感激和敬重的張大千在亂世時局中,執意扶柩送恩師回衡陽老家,葬於界牌峴塘衝,並在墓旁結廬而居,守孝一月滿方才離去。

一代書畫大家、衡陽近代教育的先驅曾熙先生也就這樣走完了他不平凡的一生,他也成為湖湘文化中傑出人物之一,成為時代的印記。在2006年湖南開展「遴選20世紀湖南十大文化名人」活動中,曾熙與齊白石、沈從文、田漢、丁玲、章士釗、徐特立、周立波、賀綠汀、翦伯贊共同人選,位居第三。他應該值得我們更多衡陽人所銘記和敬仰。

相關焦點

  • 500年獨他一人,畫壇奇蹟,東方巨匠張大千!
    張大千在當代藝壇上是成就最高的國畫家,被譽為「當今最負盛名之國畫大師」。他的作品體現了深厚的傳統藝術底蘊,在二十世紀中國畫壇具有極高地位。20 世紀50年代,張大千遊歷世界,獲得巨大的國際聲譽,被西方藝壇贊為"東方之筆",又被稱為「臨摹天下名畫最多的畫家」。
  • 石壺:吳昌碩、齊白石、黃賓虹、張大千及任伯年誰有大家氣?
    石壺:吳昌碩、齊白石、黃賓虹、張大千及任伯年誰有大家氣? 近代畫壇稱得上卓然大家者, 餘以為只有三人: 吳昌碩、黃賓虹、齊白石。 畫畫要有大家氣。
  • 他是清華大學創始人、第一任校長,也是清華第一個死於任上的校長
    他是「百年清華」的奠基者。他一生沒有子嗣,生前留下遺言:不留私產,全部財產待夫人過世後捐給慈善事業。他就是清華大學的創始人、第一任校長——唐國安。1909年9月,唐國安親自護送47名第一批留學生赴美。為了做好留學生赴美學習前的準備,遊美學務處在北京西北郊的王府舊園——清華園原址上改建了一所留美預備學校,取名「清華學堂」。因清華學堂是用庚子賠款的一部分建成的,所以清華又有「國恥學校」之稱。當年在此學習的學生立志要發奮圖強、一雪國恥。
  • 曾受徐悲鴻大力讚賞:五百年來的第一人!中國著名國畫大師張大千
    曾受徐悲鴻大力讚賞:五百年來的第一人!中國著名國畫大師張大千!文/錢毛毛許多畫家都會選擇臨摹古代知名畫家的作品,以此來提高自己的繪畫技巧。然而在中國近代卻有一位能夠以假亂真的臨摹高手,那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國畫大師張大千!
  • 張大千:敦煌壁畫對於中國畫壇的影響
    我以為,敦煌壁畫對於中國畫壇,有十大影響,現分述如下: 第一是佛像、人像畫的抬頭。 中國自有圖畫以來,在我前面所述,是先有人物畫,次有佛像畫,山水不過是陪襯人物的。
  • 畫假畫賣出1.3個億,張大千堪稱「五百年來造假第一人」
    張大千是中國近代畫壇歷史上最傑出的藝術家之一,他曾與齊白石並稱「南張北齊」,被西方藝壇稱作「東方之筆」。其畫作於人物、山水、花鳥、魚蟲、走獸無所不能,尤其在山水畫方面卓有成就,晚期獨創出潑墨潑彩山水,開創了潑墨潑彩的新風格。
  • 徐悲鴻稱他500年第一人,書畫界稱他孫悟空,竟因「造假」能力?
    徐悲鴻稱他500年第一人,書畫界稱他孫悟空,竟因「造假」能力?在中國的近代畫壇上,風雲人物有很多,大家也是各有所愛,但是論綜合成就,恐怕難以有人超過張大千,因為他可以說是詩書畫印樣樣精通,既有藝術成就,又有俠義胸懷,所以徐悲鴻曾經稱讚他為五百年來第一人。
  • 他好心治癒張大千的抑鬱症,還傳授張大千絕世神筆,恩如父子!
    他好心治癒張大千的抑鬱症,還傳授張大千絕世神筆,恩如父子!清末,中國美術和文藝界有一位非常關鍵的人物,他是曾熙。曾熙擅長書法,國畫,其弟子中,高手甚多,但是有兩位繼承了他破棄三偽藝術的風骨,融入了世界主流藝術,從而產生了全球性的影響,其中一位是大家都熟知的張大千,張大千深得曾熙避忌「三偽藝術」之要旨。
  • 齊白石、張大千誰才是近代畫壇第一人?聽聽畢卡索怎麼說
    張大千,原名正權,後改名爰,字季爰,號大千,齋名大風堂。四川內江人,祖籍廣東省番禺,中國潑墨畫家,書法家。20 世紀50年代,張大千遊歷世界,獲得巨大的國際聲譽,被西方藝壇贊為「東方之筆」。被徐悲鴻譽為:500年來第一人!據記載,畢卡索臨摹齊白石畫作長達十餘年。1956年,中國畫家張大千曾去拜訪過畢卡索。
  • 石壺:吳昌碩、齊白石、黃賓虹、張大千及任伯年誰有大家氣?
    石壺:吳昌碩、齊白石、黃賓虹、張大千及任伯年誰有大家氣? 近代畫壇稱得上卓然大家者, 餘以為只有三人: 吳昌碩、黃賓虹、齊白石。 畫畫要有大家氣。
  • 110歲畫仙離世 曾與張大千仿古畫調侃畫壇(圖)
    ,瞞過了許多鑑賞名家,調侃了當時派別森嚴的上海畫壇  ●他和張大千一起研製了以竹為材料的「大千紙」,傳為佳話  ●他63歲那年,遭遇車禍,下肢癱瘓,一病就是八年。  四川有一位畫家,他一生洞觀萬般世相,他的筆下閱盡萬種風情;他少年家學飽養,學畫不輟;他青年東渡日本,回國後和同鄉張大千一起名震畫壇;他中年時遭遇車禍,臥床八年後神奇般站起來;他老年揮毫如舊,雲遊天下,101歲登華山,102歲登泰山……作為中國乃至世界年齡最長的畫者,這個叫晏濟元的老人被尊稱為「畫仙」。
  • 中國近代畫壇優秀藝術家(部分)作品介紹
    溥心畲、黃君璧與張大千是民國以來傳統水墨國畫中老一輩畫家的代表人物,他們的後半生都跟臺灣有密切的關係,也給予臺灣國畫畫壇很大的影響,因而合稱「渡海三家」;如果說「渡海三家」這三位大師為臺灣地區傳統國畫的發展奠下了重要深厚的基礎,那是一點都不為過。
  • 國寶檔案:畫壇皇帝張大千真跡
    國寶檔案 畫壇皇帝張大千真跡 張大千(Chang Dai-Chien,1899年5月10日—1983年4月2日),原名正權,後改名爰,字季爰,號大千,別號大千居士、下裡港人,齋名大風堂。
  • 張大千的恩師,深受老丈人喜歡,先後把三個女兒嫁給他
    1919年張大千從日本完成學業後歸國,在上海經人引薦拜李瑞清為師。世人皆知張大千聲名,往往不識其背後恩師李瑞清,實際上李瑞清不僅僅只對於張大千一人的藝術之路影響頗深,他算得上是中國美術教育的先驅,桃李滿天下。不過老天也不會讓一人將全部好事佔盡,李瑞清雖然事業成功,但是他的情感之路一直一路崎嶇不平。
  • 張大千為什麼是「五百年來第一人 」
    近代時,出於對中國現代美學建構的考慮,再加上西方思想的強烈衝擊,中國美術界西學之風大力漸漲,徐悲鴻,劉海粟等一批著名畫家出國留學,學習西方哲學理念,繪畫思想。在波瀾起伏,發憤的數十年經歷後,學成歸國,為中國畫帶來了變革的風貌。然而,在這眾多畫家中,唯有張大千在「西學充斥」的環境中,堅定信仰,恪守中國傳統畫脈,走出了一條屬於中國傳統畫的偉大創新之路,偉大成功之路!
  • 蔣介石讓他當黃埔軍校校長,他卻扔下全校師生,一個人逃到了臺灣
    黃埔軍校在大陸期間,一共有過3任校長,第一任校長不必多說大家都知道,那就是蔣介石,第二任校長是關麟徵,1947年正式擔任黃埔軍校校長,到1949年卸任。關麟徵是個聰明人,選擇在1949年卸任,不想替蔣介石背黑鍋。
  • 張大千的恩師,深受老丈人喜歡,先後把三個女兒嫁給他
    1919年張大千從日本完成學業後歸國,在上海經人引薦拜李瑞清為師。世人皆知張大千聲名,往往不識其背後恩師李瑞清,實際上李瑞清不僅僅只對於張大千一人的藝術之路影響頗深,他算得上是中國美術教育的先驅,桃李滿天下。  不過老天也不會讓一人將全部好事佔盡,李瑞清雖然事業成功,但是他的情感之路一直一路崎嶇不平。
  • 他的畫到底有什麼魅力?能讓張大千誇他的筆有和造物主一樣的能力
    臺灣畫壇第一人。他在畫壇的地位和成就,從「渡海第四家」的稱讚中就能知道,其他的「渡海三家」分別是溥心畬、張大千和黃君璧。張大千評價說:豪年道兄才一落筆,便覺宇宙萬象奔赴腕底,誠與造物同功。有美術評論家說:「歐豪年之彩墨作品,在表現近代感覺中,尤使人感到中國人的豪邁與莊嚴。」
  • 【被遺忘的大師】他被譽為近代畫水果畫得最好的畫家
    第436期提起今日「天下第一名社」——「西泠印社」人們往往會想到第一任社長吳昌碩而對創始人之一的丁輔之卻很陌生實際上,他是民國時期印壇、書壇、畫壇叱吒風雲的人物也是印、書、畫、詩四絕的大家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位被遺忘的大師
  • 張大千一生60000多幅書畫,開創新風格,徐悲鴻稱他500年來第一人
    曾經有人這樣說,張大千是兩千多年以來美術史上全面探索的第一人,他高超的藝術造詣和技巧豐富了繪畫的題材也展示了繪畫的一個全新的面貌,徐悲鴻稱他是500年來第一人。張大千是一位高產的書畫家,他的一生大概創作的6萬餘幅書畫作品,作詩1000多首,自畫像幾十幅,在當時的畫壇上與齊白石並稱南張北齊。張大千為什麼受到這麼高的評價呢,首先就要說他對藝術的執著,早年的張大千曾經臨摹八大山人和石濤的作品,讓很多人誤以為是真跡,其實是張大千臨摹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