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昌碩、齊白石、張大千的花花世界!
今天就帶大家看吳昌碩、齊白石與張大千三位書畫大家的筆下之花,一睹古意。 一、吳昌碩筆下桃花、杏花 二句不知誰人所作,曾見人人寫之。擬張孟皋設色。」 張孟皋是清代道光時期的畫家,吳昌碩對其推崇有加,認為其花鳥畫「擬陳白陽筆意,兼用南田翁設色為之」,並常以他為師學的榜樣。 此圖之沒骨寫意桃花,便頗得張孟皋筆意。與梅花、牡丹的鮮豔不同,桃花要表現其嫻靜之態,要流露出優雅。
-
齊白石書畫院院長-湯發周揭秘:年年「霸屏」拍賣季的大師都有誰
齊白石、張大千、徐悲鴻、吳昌碩、潘天壽、黃賓虹、林風眠、李苦禪、李可染、黃胄被稱為近代十大畫家,齊白石收徒數千,其中王雪濤、李苦禪、王森然、陳玄廠,並為齊白石先生鍾愛的四大弟子。潘天壽為吳昌碩的弟子。1935年應徐悲鴻之聘,任中央大學藝術科教授。徐悲鴻十分敬重齊白石的為人和畫德,極為讚賞齊白石的畫風和畫技。同樣。齊白石對徐悲鴻也非常尊崇、倚重,信任有加,視他為真正德藝雙馨的畫壇英才。這兩位相差30多歲的藝術巨匠,自20世紀20年代末一見如故之後,因共同的藝術旨趣,從此結為肝膽相照、互為尊敬與支持的莫逆之交。二人的情誼真摯深厚,終生不渝,傳為佳話。
-
吳昌碩、黃賓虹、徐悲鴻……42位近現代藝術名家珍品798展出
吳昌碩、齊白石、黃賓虹、徐悲鴻、潘天壽、張大千、黃永玉……42位近現代藝術名家的87件藝術珍品近日亮相798藝術區。作為當代藝術的高地,此次展覽也是798關注歷史、回眸傳統的一次全新嘗試,將展出至明年5月。
-
齊白石傳人-湯發周分享:以齊白石為代表的北京榮寶齋秋拍精品
此期為大家帶來本次專場中榮寶齋庫存商品及舊藏作品,包括張大千、李可染、齊白石、徐悲鴻、黃賓虹、田世光,更有黃賓虹、吳昌碩、林風眠、石魯、董壽平等名家之作,精彩難得,不容錯過。303 張大千 吹簫仕女圖水墨紙本 立軸 1944年作130×64.8 cm.
-
與齊白石並稱南吳北齊,為什麼吳昌碩的藝術地位沒有齊白石高
吳昌碩先生作為我國近代畫壇近極具開拓性的繪畫名家,與齊白石並稱「南吳北齊」如果說齊白石是亦寫意亦工筆、兼和文人審美與民間工藝的田園派詩人。那麼吳昌碩則為以金石篆刻深厚功力融於繪畫、在畫裡恣意縱筆的金戈之軍。
-
中國近現代最有名的三位畫家是誰?他們都有幾位夫人?誰最漂亮?
談及中國近現代有名的畫家,你心中一定會冒出一個長長的名單,比如:齊白石、張大千、徐悲鴻、吳昌碩、潘天壽、黃賓虹、林風眠、李苦禪、李可染、黃胄、傅抱石、吳冠中、劉海粟等等。若要論他們之中名氣最大十位,各方一定會爭論不休,因為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最喜歡的畫家。
-
緣,妙不可言——齊白石與內江
1947年冬,張大千到北平,常與齊白石、徐悲鴻等共同遊覽西山。1948年9月底,張大千再到北平,專程看望齊白石、徐悲鴻等老友。這次他們還一起創作,徐悲鴻紀念館收藏有兩件水墨荷花對蝦圖,齊白石畫對蝦,張大千補荷。這也是兩位藝術大師的最後相會。
-
齊白石《松鷹圖》100萬廣州起拍
在這份榜單中,畢卡索1932年創作的作品《La lecture》屈居第二,而中國藝術大師齊白石憑藉在嘉德春拍中創出的5720萬美元(人民幣4.255億元)的作品《松柏高立圖·篆書四言聯》,首次登上了全球藝術品拍賣排行榜榜首。
-
齊白石再傳弟子-少白湯發周分享:齊白石與吳昌碩有何交道?
所周知,吳昌碩也是中國近現代書畫史上的一位大家。齊白石曾經在詩裡說過「青藤雪個遠凡胎,老缶衰年別有才。我願九原為走狗,三家門下轉輪來」,「老缶」就是吳昌碩。從詩裡我們已經看出來了,齊白石對於吳昌碩非常崇敬,高山仰止,寧願做「走狗」。其實白石先生還有幾件事與吳昌碩有關。
-
鑑賞|汪曾祺散文與任伯年畫中的「歲朝清供」
鑑賞|汪曾祺散文與任伯年畫中的「歲朝清供」 汪曾祺/ 文 側耳SH/整理 2020-01-25 13:03 來源:澎湃新聞
-
印聖吳昌碩、齊白石中國繪畫大師《梅花圖》
提及近現代美術史,有兩位繞不開的藝術巨擘,那就是素有「南吳北齊」之稱的吳昌碩與齊白石。2017年,恰逢吳昌碩逝世90周年、齊白石逝世60周年。吳昌碩和齊白石兩人年紀雖然相差二十歲,但「南吳北齊」的說法仍然是行內共識。
-
「藝惠藏」範曾、吳昌碩與齊白石的藝術成就更高一些?
如果一定要回答吳昌碩和齊白石誰的成就更好一些,我的答案是:站在藝術時代的角度看,二人各領風騷五百年。吳昌碩(1844年——1925年)和齊白石(1864年——1957年)都是我國20世紀頂級藝術大師,吳昌碩出生在浙江湖州,之後主要在上海一帶活動,最終成長為海上畫派的旗幟和一代宗師。
-
張大千《雲山圖》領銜保利春拍
中新社北京5月15日電 (記者 馬海燕)記者15日從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獲悉,一年一度的春拍將於月底在北京舉行,部分精品15日亮相,張大千的《雲山圖》為此次春拍的領銜之作。《雲山圖》創作於1966年,是畫家68歲居於巴西聖保羅時所作,贈送給友人曾履川。畫面左上角題詩二首、詩後題跋。該畫不但尺幅大,而且在藝術構思上匠心獨運,不同於一般應酬之作。
-
他是衡陽師院的第一任校長,近代畫壇第一人張大千是他的得意門生
在衡陽,說起最好的大學,除了南華,應該就算師院了,前身為1905年創建的湖南南路優級師範學堂,她的創建人之一兼第一任校長,則是清末民初衡陽文化名人曾熙先生。也正是在1905年這一年,曾熙回到家鄉衡陽,與周篤生等士紳共同創辦了南路優級師範學堂,也就是今天的衡陽師院,任第一任校長(當時叫作學堂監督)。當年對甲午慘敗的思考而生的教育種子,也在這一年冒芽茁壯成長,除衡陽師院外,今天衡陽的名校嶽雲中學、衡南一中、衡陽市十一中等的前身都是曾熙在1905年後先後創辦主持。
-
臺北故宮聚焦「上海畫壇」:從清末的張熊、三任到吳昌碩
張熊《雁來紅花圖》任伯年《風塵三俠圖》(局部)上海於1843年開埠,逐漸躍升為中國對外貿易第一大港。經濟發展造就了新富階級,其對文化商品的大量需求,又帶動書畫市場的蓬勃。大江南北的書畫家薈萃於此,以書畫買賣為營生。他們筆下鮮麗明快的色彩、通俗易懂的題材,吸引來自海內外的廣大主顧,形成了俗稱為「海派」的紛然面目。
-
落魄北漂畫匠齊白石,如何走上中國繪畫巔峰
「西方現代藝術有畢卡索和馬蒂斯這樣的頂峰,那我們拿什麼來跟西方對話?」798藝術區文創產業創始人王彥伶認為,齊白石等近現代畫家跟西方藝術家相比,毫不遜色,而且是一個全新的美學高度。因為喜歡齊白石的印刻,陳師曾專程去法源寺拜訪,兩人自此成為惺惺相惜的至交。「有一段時間,齊白石經常是白天畫一天的畫,晚上去請教陳師曾。陳師曾在教育部上班,是編審,和魯迅是同事。」張新建細究兩人在書法、畫技上的變化,認為齊白石受到陳師曾很多影響,後者提議他變通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