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大元帥府廣場前將豎立孫中山銅像(組圖)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十公裡珠水長堤南北呼應 鋪開廣州清明上河圖

  珠水長堤,百年沙面,海關鐘樓鐘聲再次響起,勾起了對中國近現代革命策源地的回憶;古老的琶洲塔、高聳入雲的新電視塔交相輝映,琶洲會展中心、珠江新城CBD演繹著新海上絲綢之路傳奇……

  十年間,人們在不知不覺中發現,珠水長堤越來越長,到處鳥語花香,歡聲笑語,遊客流連忘返,一幅盛世廣州清明上河圖正在浮現。

  文/記者曾衛康 通訊員穗宣

  昨日,境內外50多家媒體的記者繼續深度感受了廣州迎亞運人居環境整治工程給城市面貌帶來的改變和給市民帶來的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記者在採訪中獲悉,孫中山銅像計劃於9月立在濱江路大元帥府廣場,珠江兩岸因大變而變得更加璀璨!

  在廣州,中山紀念堂的孫中山雕像讓遊客流連,而珠水南岸的濱江路,也將豎立孫中山銅像。昨日,廣州市海珠區建設部門負責人說:「孫中山銅像正在設計,將豎立在濱江路大元帥府廣場上。」

  連綿7.9公裡的濱江路在大變中從默默無聞的城郊小路,變成了城中著名的江景豪宅區。十年間,江邊高樓平地而起,見證了廣州發展速度。

  每天晚上,珠江兩岸的萬家燈火、江畔榕樹上的「火樹銀花」,伴著長堤戀人們的輕聲細語,此時此刻真是只羨鴛鴦不羨仙。

  「在濱江路住了40多年,現在的濱江路最漂亮。」白婆婆一家三代住在濱江路黃皮樓,「兒子、孫子,都在這裡出生長大。房子顯老了,但是,政府重新裝修外牆,讓黃皮樓儼然成為了紅磚小洋樓,非常氣派」。

  海珠區建設局負責人介紹,濱江路通過方案論證、比選,確定了簡化歐式風格。建築物加蓋紅色瓦頂,外立面採用黃色瓷磚配白色裝飾線,色調鮮明,與對岸的海關樓、愛群大廈、南方大廈等歐式建築相呼應,與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的色調相協調。

  不僅道路升級,重鋪了車行道、人行道,融入亞運元素,沿江的舊式小區入口也更換了歐式院門,拓寬消防通道,重鋪路面,小區樓道走廊鋪瓷磚踢腳線。而在景觀綠化方面,路樹四周環繞著時花,樹榭則採用了小巧的木柵欄。樓房之間的間隔地帶也新砌大理石花基,種上了雞蛋花樹、桂花樹和玉蘭花樹、太陽花等,營造生態化的休憩場所。

  順著濱江路往西,就來到了洪德路騎樓街。這條300米的騎樓街,二樓彩色玻璃滿洲窗,一樓住戶安裝仿古大門,再喝上一口百年老店耕田公涼茶,回味著騎樓百年滄桑。

  海珠區建設局負責人說,洪德路重點優化騎樓人行道鋪裝。以「帥府華暉」、「會展雄姿」、「海幢春曉」、「學府風韻」、「瀛洲疊翠」、「雙塔競秀」、「鄧祠國魂」、「濱江霓裳」、「漱珠朝鬥」、「洲頭煙波」等海珠十景圖裝飾地面實現道路升級。

  該負責人表示,此次整飾選用的材料都是與原來建騎樓時一樣的,青磚、紅磚、洗石米、油漆等。窗戶所用的玻璃全是沿用傳統騎樓的彩色玻璃,拼花等傳統工藝得以保留。整治後的同福路、南華路騎樓街,將出現現代商業與嶺南特色古建築相融的嶄新面貌,向市民呈現原汁原味的老廣州風情。

  濱江路、沿江路一南一北,構成珠水長堤兩岸,廣州市有關部門著力打造出大元帥府廣場、沿江東路廣場等一個個「綠肺」。其中,沿江東路綠化廣場是尺土寸金的越秀區新擠出來的「綠肺」。沿江東路綠化廣場位於沿江東路與東湖路交界,由東山湖公園南廣場、海印橋引橋東側綠地和林則徐紀念園3個部分組成,總建設規模36800平方米,總投資25320萬元。

  建成後的沿江東路綠化廣場以堆土造坡、種植大樹(共計種植有細葉榕、菩提榕、細葉欖仁等20多品種100多株大樹)等植物造景手法為主,適當布置一些園路和休息型平臺,營造一個有開有合、起伏有致的園林綠化廣場。而林則徐紀念園目前仍在建設中,預計本月底可向市民開放。

  見縫插綠,擠出新綠地,讓原本密集的老城區鬱鬱蔥蔥。東風路是廣州一條沒有紅綠燈的東西主幹道,被譽為廣州的長安街。就在這個商家爭相入住的高檔寫字樓區域,也擠出了多塊綠地。

  根據東風路的實際情況,越秀區對沿線低矮、殘舊的房屋進行拆遷,建設東風東路綠化廣場、東風中萬安南綠地、東風中路鴻裕道綠化廣場、東風中路嘉業大廈東邊綠化廣場等4個綠化景觀節點,新增綠化面積約10470平方米,需拆遷房屋面積13904平方米、281戶。目前,東風東路綠化廣場和東風中萬安南綠地已完成。

相關焦點

  • 口述:南京孫中山銅像歷險記 智鬥「文革」造反派
    對於很多老南京人而言,新街口的孫中山銅像已是這座城市的「坐標」;對於來旅遊的外地人來說,銅像是南京的一張「名片」。不過,孫中山銅像曾兩度離開新街口。第一次是1967年「文化大革命」中;第二次是孫中山銅像被遷移別處,直到2010年回歸新街口。但這次回歸的孫中山銅像是歷史上矗立於新街口的第二尊。
  • 孫中山孫女孫穗芳:賣房為祖父立銅像
    她的祖父孫中山,曾三次在廣州建立政權;她的父親孫科,曾三任廣州市市長。與廣州的淵源,甚至嵌入了她的名字——「孫穗芳」。近日,孫穗芳在廣州接受了廣州日報記者的獨家專訪。  今年是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而孫穗芳也已80歲。她正四處奔忙,在各地捐贈祖父的銅像,用這種方式傳播和弘揚孫中山不朽的思想。她的目標是在全球各地共捐贈250尊孫中山銅像,目前已經捐了170多尊。
  • 孫中山銅像的去留之爭(臺灣在線)
    原標題:孫中山銅像的去留之爭(臺灣在線)  孫中山銅像,1975年在臺南湯德章紀念公園內豎起,至今已經快40年。當時的湯德章紀念公園的名字還是民生綠園。1947年,湯德章在臺灣「二·二八」事件中被無辜殺害於這裡,1998年,臺南市政府特將民生綠園改名為湯德章紀念公園,以示紀念。
  • 中山紀念堂翻新孫中山銅像(圖)
    點擊進入>>>   為孫中山先生逝世八十周年紀念活動做準備  本報訊 記者楊桂榮,通訊員盧紹琨、陳欣報導:位於中山紀念堂前中央的孫中山銅像要進行一次全面翻新  據介紹,這次對孫中山銅像的清洗是1998年中山紀念堂大維修之後最大規模的一次,現在的銅像是在中山紀念堂大維修時,依據原水泥像重新用銅翻造的一尊,原有水泥像則移放在華南理工大學內。銅像高5米,加上1929年建造的碑座共高12.6米。由於新銅像距今已近七年,銅像上出現鳥糞跡、鏽跡等,而日常清洗又存在一定難度。
  • 孫中山孫女孫穗芳:希望在中國建立3千個祖父孫中山的銅像!
    她的祖父孫中山,曾三次在廣州建立政權;她的父親孫科,曾三任廣州市市長。與廣州的淵源,甚至嵌入了她的名字——「孫穗芳」。 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而孫穗芳也已80歲。她正四處奔忙,在各地捐贈祖父的銅像,用這種方式傳播和弘揚孫中山不朽的思想。她的目標是在全球各地共捐贈3000尊孫中山銅像.
  • 張安樂要求臺南市政府修復孫中山銅像:沒錢我出
    孫中山銅像倒地後,僅剩基座與天下為公等字。臺南警方鑑識人員在公園現場搜證。來源:臺灣《中國時報》中新網2月25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公投護臺灣聯盟」22日將臺南「湯德章紀念公園」內的孫中山銅像扳倒,臺灣中華統一促進黨總裁張安樂24日譴責「臺獨聯盟」,並要求市長賴清德兩周內修復銅像,否則不排除發動抗議行動,「市府沒錢修,我出錢」。
  • 孫中山銅像去留之爭:臺南欲拆遷 藍綠陣營對峙
    孫中山銅像去留之爭:臺南欲拆遷 藍綠陣營對峙 2013年08月27日 08:13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近日,臺南市政府稱計劃拆遷湯德章紀念公園內孫中山銅像,此舉引發藍綠對峙。  藍綠意見有分歧  臺灣「中廣新聞網」報導,臺南市政府表示,孫中山銅像豎立已久,已有破敗、倒毀的危險,為免傷及行人,預定將之遷走。8月23日動工時,藍營多名市議員和民眾到場抗議。國民黨市黨部主委謝龍介表示,孫中山銅像已經成為臺南市民的共同記憶。
  • 臺中山大學討論拆除孫中山蔣介石銅像
    矗立在高雄西子灣的臺灣中山大學是一所以「孫中山」為名的高校,去年520政黨輪替之後,地方便有傳言校園地標「孫中山及蔣介石銅像」將被移除,該校學務長楊靜莉21日向媒體證實校方確實已成立「銅像處理委員會」討論銅像的去留問題。 外界質疑,未來若成功「去孫又去蔣」,中山大學還能叫中山大學嗎?
  • ...孫中山銅像 南京地鐵 南京新街口 紅果冬青 鑄制 紅楓 植被...
    5月19日晚,闊別了南京新街口中心廣場9年多的 「孫中山銅像」正式回遷。據悉,在廣場周邊的綠化帶裡還將種植紅楓、櫻花、楊梅、香樟、桂花以及紅果冬青等彩色植被,晚間還將以環繞燈光來烘託銅像。 中新社發 江法 攝  東方網5月23日消息:23日9時,孫中山先生銅像回遷揭牌儀式在南京新街口廣場舉行。在闊別南京市中心新街口9年之後,孫中山先生銅像重佇故地。
  • 臺灣臺南市欲拆孫中山銅像引藍綠對峙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南市府原訂8月23日把中西區湯德章紀念公園孫中山銅像移至東山區吉貝耍小學水雲分校,未料消息傳出卻引發藍綠對峙。國民黨臺南市議會黨團及國民黨臺南市黨部對於市府這一決定表示強烈抗議,他們批評市長賴清德「乞丐趕廟公」。24日上午,國民黨籍市議員謝龍介、林燕祝、洪玉鳳、蔡淑惠率領支持者到孫中山銅像前站崗,在銅像掛上「孫中山也要居住正義」的白布條。
  • 「獨派」為何拉倒孫中山銅像?(臺灣在線)
    2月22日,臺南市湯德章紀念公園內的孫中山銅像被人用繩索強行扯落,拉倒銅像的是來自臺北的「公投護臺灣聯盟」。這是「獨派」團體的又一出張狂鬧劇。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南市政府已先行將銅像移到附近的消防隊暫存,是否依照文化資產保存法開罰,銅像如何處置,尚在研議中。
  • 少年孫中山銅像首次亮相
    昨天,中山公園中山堂舉辦「辛亥革命與北京」展覽,少年孫中山的銅像首次亮相。該銅像高約32釐米,重約2.5公斤。據中山堂管理辦公室副主任孫書文介紹,銅像由夏威夷孫中山基金會贈送,描述的是13歲時在美國夏威夷上學時的孫中山,由作者發揮想像創作而成。孫書文表示,總共有100尊孫中山銅像,這個是第76尊,目前國內還沒有這個年齡段的孫中山像。
  • 在美國檀香山尋找孫中山足跡(組圖)
    位於檀香山華埠文化廣場的孫中山銅像。孫中山名文,字德明,號逸仙。1866年11月12日誕生於廣東省香山縣(今中山市)翠亨村。孫中山在檀香山學習五年後,於1883年回國,又先後就讀於廣州南華醫學堂和香港西醫書院。在學習期間,常與好友陳少白、尤列、楊鶴齡三人議論時政,抨擊朝廷,闡述革新抱負,被時人視為大逆不道,稱為「四大寇」。1892年,孫中山以優異成績畢業於香港西醫書院,開始在澳門、廣州等地行醫濟世。
  • 臺灣中山大學竟然成立專門單位討論孫中山銅像存廢
    中國臺灣網2月22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以「孫中山」為名的臺灣中山大學,為了處理校園內「孫中山與蔣介石銅像」存廢問題,成立了「銅像處理委員會」。外界好奇,未來若成功「去孫又去蔣」,中山大學還能叫中山大學嗎?據報導,位於高雄市西子灣的臺灣中山大學,其前身是國立廣東大學,由孫中山於1924年,將廣東高等師範學校、廣東公立法科大學、廣東公立農業專門學校等三校合併改組而成。1925年孫中山病逝,1926年國立廣東大學正式改名為國立中山大學,紀念中山先生。
  • 澳門三尊孫中山銅像見證他的一世濠江情緣
    澳門是彈丸之地,然而在孫中山的一生中,卻與這裡結下了不解之緣。從執業行醫到眷屬僑居,從避難中轉到籌措經費,從少年理想到再舉革命,澳門是孫中山革命思想的溫床,是他救國救民事業的起點。  在澳門,三尊孫中山銅像前鮮花常年不輟。廣州日報記者瞻仰三尊銅像,走讀銅像所在的三處院館,領略孫中山的一世濠江情緣。
  • 檀香山機場豎立中山像 孫中山曾與歐巴馬同校
    一校兩總統 前孫中山後歐巴馬「在普納荷學校,孫中山和歐巴馬,誰的名氣更大?」面對我們的這個問題,塔妮女士有些犯難,沉吟片刻,她認為,「應該還是歐巴馬的名氣更大一些,不過相信通過你們的報導,會有更多的人知道孫中山是從普納荷學校畢業的。」事實上,由於孫中山的關係,普納荷與中國也結下了不解之緣。
  • 馬英九現身中山紀念館致敬孫中山銅像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國臺灣網3月12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紀念孫中山逝世92周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12日上午在吳敦義、郝龍斌等陪同下,前往中山紀念館向中山銅像致敬。針對國民黨主席洪秀柱評論他溫良恭儉讓,最後把天下都給「讓」了出去,馬英九回說,他溫良恭儉,但「當仁不讓」。   馬英九抵達中山紀念館時,受到民眾的熱烈歡迎。
  • 臺南孫中山銅像被拉倒續:張安樂稱要拆二二八「英雄」湯德章像
    那邊,烏克蘭前反對派拉倒了列寧像,這邊,「臺獨」團體拉倒了孫中山像,不一樣的是銅像,一樣的是,都沒完。22日「獨派」團體「公投護臺灣聯盟」曾上演拉倒孫中山銅像的鬧劇,臺灣中華統一促進黨主席、「白狼」張安樂昨天(24日)下午在臺南市召開記者會,要求臺南市長賴清德對孫中山銅像原址恢復在兩周內做出善意回應。
  • 臺「獨派」男子拉倒公園孫中山銅像被拘40天(圖)
    蔡丁貴等2014年2月22日在臺南拉倒孫文銅像,被臺南地方法院判拘役40天。(中評社資料照) 據臺灣中評社報導:臺南市湯德章紀念公園的孫文銅像,在2014年2月遭公投護臺灣聯盟總召蔡丁貴率眾「拉倒」一案,臺南地方法院21日判決蔡丁貴犯毀損罪,處拘役40日,得易科罰金,同案其他8名被告也各被判處拘役25天、20天不等。 至於蔡丁貴等人的行為被控觸犯刑法「意圖侮辱創立中華民國之孫先生而公然損壞、汙辱其遺像罪」的部分則不成立。
  • 大陸名家製作的孫中山系列塑像被臺北中山樓珍藏
    華聲報臺北消息:在孫中山誕辰140周年之際,大陸著名雕塑家設計製作的孫中山系列塑像被臺北中山樓收藏。   據新華網報導,據臺北中山樓負責人曾一士介紹,廣州孫中山基金會理事陳慶彰向中山樓贈送了6座石灣陶製孫中山系列塑像。該塑像原為銅像,由大陸著名雕塑家曹崇恩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