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檀香山尋找孫中山足跡(組圖)

2020-12-13 騰訊網

1879年秋,孫中山就讀過的檀香山意奧蘭尼書院舊址

1894年10月,孫中山在檀香山成立興中會。圖為會員秘密宣誓的地方

位於檀香山華埠文化廣場的孫中山銅像。

孫中山名文,字德明,號逸仙。1866年11月12日誕生於廣東省香山縣(今中山市)翠亨村。他幼年時,家境貧寒,六歲便開始參加農業勞動,十歲始入村塾讀書。

1878年,孫中山隨母親到檀香山投靠哥哥孫眉,並在當地學校就讀。這次出國開闊了他的眼界,對他的思想發展起了積極影響。正如他後來所說:「始見輪舟之奇,滄海之闊,自是有慕西學之心,窮天地之想。」

孫中山在檀香山學習五年後,於1883年回國,又先後就讀於廣州南華醫學堂和香港西醫書院。在學習期間,常與好友陳少白、尤列、楊鶴齡三人議論時政,抨擊朝廷,闡述革新抱負,被時人視為大逆不道,稱為「四大寇」。1892年,孫中山以優異成績畢業於香港西醫書院,開始在澳門、廣州等地行醫濟世。

1894年初,孫中山北上投書掌握中國軍事外交大權的李鴻章,提出以西方國家為楷模,實行改革,使國家達到獨立富強的目的。由於上書遭拒,更受到甲午中日戰爭慘敗的刺激,孫中山開始放棄對清政府的幻想,逐漸走上民主革命的道路。

1894年11月,孫中山在檀香山的華僑中,創建了中國資產階級第一個革命小團體———興中會。在入會誓詞中提出「驅除韃虜,恢復中國,創立合眾政府」,第一次向中國人民提出推翻清朝政府,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的革命主張。1895年,孫中山在香港建立興中會總部,在廣州和日本橫濱等地也建立了興中會組織。1895年和1900年,他領導興中會並聯絡會黨發動了廣州起義和惠州起義。

相關焦點

  • 尋找孫中山:以歷史的溫度 還原真實的孫中山
    在拍攝過程中,節目組還挖掘收集到了大量罕見的孫中山以英文書寫的信件等文獻資料。從這些資料中不難看出,孫中山具有極高的英文能力。正因如此,在孫中山革命時期,他才能廣泛活躍在美國、加拿大、英國、新加坡、南洋等英語地區。
  • 檀香山市長訪中山透露 檀香山將建孫中山公園
    檀香山市長訪中山透露 檀香山將建孫中山公園   本報訊(記者/方正 王軍 通訊員/謝力生)「10年過去了,現在是10年後的第一天,希望有一個新的起點。」昨天是中山-檀香山締結友好城市十周年的日子,檀香山市長韓納曼先生率團回中山「探親」。
  • 灣區新徑界①|沿著孫先生的足跡尋找灣區歷史記憶
    他的一生在粵港澳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足跡,更影響著三地近現代歷史發展的軌跡。本期「灣區新徑界」,我們沿著他的足跡,重讀那段灣區同胞共同的歷史記憶。孫中山家境貧寒。他的父親孫達成年輕時在澳門當過鞋匠,後來歸鄉務農,一家六口擠在一個30多平米的小房子裡。在他13歲那年,孫中山隨母親遠航到檀香山,投靠他在海外謀生的大哥孫眉。
  • 辛亥百年之際追憶偉人 孫中山在美國的足跡
    是年同盟會領導人之一黃興受孫中山之託,於4月27日再策動廣州起義,雖遭清軍鎮壓,但影響甚大。孫立即籌款作善後安置,並決心以圖再舉。這年10月孫中山正忙於去美國中部向華僑募捐途中,10月12日,他在科羅拉多州丹佛城的一個餐館用早餐時,從當地報紙獲悉10月10日在中國湖北省會的武昌革命武裝起義成功的喜訊(是年農曆辛亥,故稱辛亥革命)。這令他心潮澎湃,他與戰友們經年的艱難奮鬥,終見曙光。
  • 檀香山機場豎立中山像 孫中山曾與歐巴馬同校
    文/圖 本報特派美國記者徐靖、劉旦2011年3月19日,經過十幾個小時的長途飛行,我們乘坐的航班平穩降落在檀香山國際機場。被譽為「太平洋明珠」的夏威夷群島,由8個大島和120多個小島組成。其州府所在地火奴魯魯,早期因生產檀香木而被華人親切稱為檀香山。
  • 孫中山與盧慕貞
    孫婉的出生,給孫家帶來了吉祥和喜慶的氣氛,可遠在英國倫敦的孫中山,為了國家和民族,卻無法享受喜得千金的歡樂。盧慕貞在檀香山一住就是12年,其間孫中山三次赴檀香山與盧慕貞團聚,共處時間總計不過一年半。1906年,孫眉因傾力支持孫中山革命,終致經營的農場宣告破產,無奈之際,只得於次年舉家遷居香港九龍,在牛池灣開辦小型農場維持生活。
  • 孫中山與詩
    孫中山的國學功底事實並非這樣。出於對中華文化的熱愛,孫中山到檀香山後不久,即已認識一位名為杜南山的順德籍老夫子。杜南山是美國駐華領事館從中國請到檀香山教當地政府工作人員學習粵語的老師,孫中山在他那裡繼續學習中文。孫中山從檀香山回香港、廣州後,先後跟隨區鳳墀、陳仲堯深造。區鳳墀是華人血統的香港牧師,曾在德國柏林大學教授漢語,國學造詣之深可想而知。在西醫書院讀書時期,孫中山甚至買來整套《二十四史》,以致床頭多了一個裝滿線裝書院的大木箱。
  • 打了孫中山兩巴掌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孫中山哥哥孫眉檀香山是夏威夷最大的城市暨首府。茂宜島是夏威夷第三大島,孫眉在該島的牧場從山上一直延伸到海邊。對於外來打工仔而言,這絕對是經濟奇蹟。孫中山13歲這年,跟隨哥哥去了檀香山。哥哥想把他培養成生意好手。
  • 組圖:行走香港中西區 尋找張國榮的足跡
    組圖:行走香港中西區 尋找張國榮的足跡 來源:人民網-港澳頻道  2013年04月02日11:49 4月1日下午, 有香港網友發起行動,行走香港中西區,尋找往日張國榮的足跡。(攝影:曹海揚)
  • 讀圖|上海城市記憶中的孫中山
    8月11日,由上海市孫中山宋慶齡文物管理委員會、上海宋慶齡研究會、上海市檔案館聯合主辦,上海孫中山故居紀念館承辦的「上海城市記憶中的孫中山——紀念孫中山先生逝世95周年文物文獻展」在上海市檔案館(外灘館)開幕。展覽以上海為切入口,追蹤孫中山在滬足跡,挖掘上海城市個性與孫中山紀念的時代記憶。
  • 直擊臺灣為孫中山守靈的士兵[組圖]
    為緬懷國父孫中山先生,臺灣特設了禮兵守靈,記者石華帶你走進孫中山紀念堂領略守靈臺軍的風採風貌。  為孫中山守靈的國軍站成一排,煞有氣勢,他們的鋼盔很有意思,很閃亮。  走近蔣介石在臺灣的陵墓[組圖] 蔣介石之死 臺媒曾披露蔣經國並非蔣介石親生子[組圖]
  • 孫中山孫女孫穗芳:賣房為祖父立銅像
    1995年,她出版了《我的祖父孫中山》這本書,這是唯一一本由孫中山後人撰寫的關於孫中山的傳記。  「我以自己是孫中山的孫女為榮,別人要叫他孫中山先生,我叫祖父即可。我的身上流著他的血液,這是一生中最大的安慰,也是我寫書的動力。寫到三更半夜,流了鼻血也願意。」孫穗芳說。  為了寫這本書,她參加研討會,發表演說,到各地追尋祖父的足跡,也從親朋中收集材料。
  • ...圖像:美國夏威夷首府、著名旅遊勝地「火奴魯魯」,又名「檀香山」
    火奴魯魯,又名「檀香山」 火奴魯魯(檀香山)是美國夏威夷州的首府和最大城市。「檀香山」主要是華人的叫法。 檀香山火山系列部分位於城市內部,在此圖像中,沿著南部海岸可以看到鑽石頭(一個著名的火山錐)。 旅遊業是火奴魯魯經濟的支柱,每年接待遊客600-700萬人,旅遊收入居各項產業之首。
  • 為何遙遠的檀香山一度成為中國民主革命的熱點?
    從1900年開始,革命派舉起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旗幟,向保皇派發起了反擊,兩派的初戰就在檀香山。  為何遙遠的檀香山一度成為中國民主革命的熱點?  其實,這個位於太平洋的島嶼對孫中山而言,不僅是少年時代的新家園,更是革命思想孕育的熱土。他在英國教會所辦的學校讀書,系統地接受了資本主義的文化教育。這對孫中山思想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 檀香山位於瓦胡島上,該地盛產檀香木,華僑因而稱之為檀香山
    州首府檀香山位於瓦胡島上。從前,該地盛產檀香木,華僑因而稱之為檀香山。火奴魯魯,是它的英文名稱,在夏威夷語中是「避風港」的意思。檀香山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是從美國西岸到澳大利亞和從巴拿馬運河去遠東的船舶航線和航空線必經之路,因而有「太平洋的十字路口」之稱。這裡的居民除夏威夷人外,還有華人、日本人以及菲律賓人、波多黎各人等。這座海島城市,景色優美,氣候宜人。
  • 孫中山:從廣東走出的平民偉人
    孫中山,學名文,乳名帝象,字德明,號載之、公武、日新、逸仙,旅居日本時曾化名中山樵,故有「中山」之名。辛亥革命後,章士釗把中山這個名字加上姓,並稱為孫中山。自此,這個姓名便在國內外普遍使用起來。但孫中山本人則較多以孫文自稱。  「此外,在海外從事革命活動時,他曾化名陳文、陳載之、張宣、吳仲、高達生、蕭大江、杜嘉納等,筆名「南洋小學生」。
  • 追憶孫中山:從廣東走出的平民偉人
    孫中山,學名文,乳名帝象,字德明,號載之、公武、日新、逸仙,旅居日本時曾化名中山樵,故有「中山」之名。辛亥革命後,章士釗把中山這個名字加上姓,並稱為孫中山。自此,這個姓名便在國內外普遍使用起來。但孫中山本人則較多以孫文自稱。
  • 為孫中山生兒育女的原配是誰?她生育了幾個子女?最後結局如何?
    孫中山作為近代資產階級革命的先驅,一生生活基本都是在奔走與忙碌中度過的,所以其個人家庭生活過得有點糟,尤其是他的原配盧慕貞夫人,一輩子與孫中山共同度過的時光幾乎是屈指可數的,這多少還是有些遺憾的。不過值得二人欣慰的是,雖然他們聚少離多,但還是共同生育了三個子女。那麼,這個最先嫁給孫中山的女人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 檀香山、夏威夷、珍珠港是什麼關係,請看衛星圖
    檀香山、夏威夷、珍珠港這些名字大家想必耳熟能詳,但是它們在地理位置上究竟是什麼關係,大家說得清楚嗎?首先,大家要搞清楚幾個概念。第一,夏威夷是美國的一個州,位於太平洋中央,由一群島嶼組成,又叫夏威夷群島;第二,檀香山是一個城市,它是夏威夷州的首府,位於夏威夷群島中的第三大島——歐胡島上面;第三,大名鼎鼎的珍珠港是檀香山市的一個港口,是美軍在夏威夷的一個軍事基地。
  • 國父孫中山又叫「孫大炮」
    孫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 享年59歲)生於廣東省香山縣(今中山市)翠亨村,中國近代民主主義革命開拓者、中華民國國民黨創始人、三民主義倡導者。聽過魯迅棄醫從文,你知道偉大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也有類似的經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