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絲楠烏木,又稱其為金絲楠陰沉木,屬於植物界、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等。金絲楠烏木是屬於烏木的一種,有著紫楠、楨楠、潤楠等非常好的木料組成的,歷史非常的悠久。金絲楠烏木是長期處於特殊的地理環境中的,色澤大部分是烏黑的,所以又稱金絲楠烏木為陰沉木。因為金絲楠烏木非常難得,歷史悠久,所以一棵金絲楠烏木簡直比一箱黃金更加珍貴,大部分的金絲楠烏木都被做成了一些家具,用途廣泛,接下來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有關金絲楠烏木的相關內容吧!
烏木,由於長期處於特殊的物理環境中,其色澤多為通體烏黑,也有外黑內紅(如古紅椿木,在地下埋藏三千年以上才能形成此色),或外黑內黃(如古金絲楠木,在地下埋藏四千年以上,才有此色)、外黑內綠(如楨楠)、也有色彩漸變的;烏木的原生古樹多為紅椿、楠木、青槓、麻柳、香樟、花楸等品種,並不是所有的古木都能成為烏木,也並不是烏木都是黑色的,或黑色的就是烏木。由於烏木的形成條件不盡相同,因此顏色也略有差異,有外黑內黃的,也有外黑內綠,還有一種是色彩出現漸變的,而無論怎麼樣它們的紋理卻都非常魅力和難得。
中國香木之陰沉木金絲楠烏木怎麼鑑別及特徵
陰沉木金絲楠一般分為黃料、綠料和黑料,黑料比較少,而且不具有代表性,所以這裡就跟大家介紹一下黃料和黑料。4黃料——一般是指出土於山體之間的料,埋藏於山體之中上千年甚至上萬年而形成的。波紋呈黃色,金光閃閃,十分好看,多用於打造家具,打造出的家具不蛀不腐,十分珍貴。綠料——一般是指出土於河流河床地下的料,埋藏於河床之下數千年而形成。料泛綠光,水波紋明顯,容易形成貓眼。黃料的金絲——水波紋加金絲閃閃,很多烏木(陰沉木)都有香味,金絲楠陰沉是有一種類似樟木的清香味道,碳化嚴重的味淡。只要鑑別方法是將木材任何一面進行打磨拋光,如可見明顯金絲(綠色、棕色、灰黑色都有可能,依炭化程度和產地而定)那一般可定性為楠木或小葉楨楠(金絲楠)
瘋狂過後的金絲楠陰沉木跌到低谷了嗎
今年6月14日,楠木促進會發布公告稱,楠木行業曾經歷惡性炒作,存在部分產品價格虛高脫離實際的現象,導致市場對楠木的價值和價格認知模糊。秦松不幸成為最後一棒,沒熬到2015年春節就跑路了。烏木有「東方神木」和「植物木乃伊」之稱,而烏木中的金絲楠木更加珍貴,切開、打磨後有金絲浮現、移步幻影的立體效果。近年,金絲楠烏木已成為收藏投資市場最火爆的木頭之一。到2013年、2014年高峰時,一根價格炒到幾百萬、上千萬。中國林產工業協會楠木保護與發展促進會(以下簡稱「楠木促進會」)本月發布的公告和成都商報記者的調查顯示,暴漲背後,是資本進入,惡炒抬高價格。很快,金絲楠烏木價格遭遇過山車式驟變,暴漲之後暴跌。眾多跟風者賠得血本無歸。
金絲楠是中國帝王之家最為喜愛的木材,所以也有木中皇帝的說法。烏木(陰沉木)兼備木的古雅和石的神韻,有「東方神木」和「植物木乃伊」之稱。兩者相結合其珍貴可想而知。兩千年至萬年前,天體發生自然變異,由地震、洪水、泥石流將地上植物生物等全部埋入古河床等低洼處。一些埋入淤泥中的部分樹木,在缺氧、高壓狀態下,細菌等微生物的作用下,經過數千年甚至上萬年的炭化過程而形成,故又稱「炭化木」。金絲楠烏木,又是烏木中最為珍貴的品種之一,要莫大的機緣才能尋得。民間就有「黃金萬兩送地府,換來烏木祭天靈」的說法。
金絲楠"烏木"保存難題有突破
金絲楠「烏木」是沉睡在地下千年以上有一定的溫度和溼度保持的陰沉木,一旦「重見天日」就無法保存,是個千古難題。杭州科研負責人高唐青花費十多年心血,傾其所有購置大量烏木反覆進行實驗,終於攻克烏木變形、纖維斷裂、氧化等難題。 據史料記載,金絲楠木就尊為「帝皇木」,僅供皇家使用,早在明清時期我國金絲楠木的主產區就已經沒有成片的金絲楠木林了,記者趕往實地考察。高唐青,年近七旬,他介紹了研製過程並帶記者參觀了他精心收集、打磨、研製後誕生的一批千年金絲楠「烏木」實驗品,經過各種模仿惡劣環境下的疲勞試驗獲得了成果及相關數據,得到了業內人士高度認可,相關工藝及技術已經準備向國家專利局申請認證。
金絲楠烏木收藏價值
按趨勢來說呢,金絲楠最貴的時候大概是10年-15年這段時間,再往前就算到民國清朝之類的了,前幾年整個木材行業火爆,這跟熱錢進來了有關係,熱錢進來了才出現什麼天價烏木之類的玩意兒,熱錢抽走了你看誰還提這事兒。古代金絲楠值錢呢,很大程度上跟開採、運輸成本有關,還有一個是上流社會的偏愛,本身開採運輸成本就很高,再加上皇室喜愛,自然名貴了。現在開採運輸成本已經很低了,主要就得看原材料的稀有程度以及市場流通程度,你說原材料稀有嘛,其實也算不上多稀有,三十年左右成材,楠木長的個頭又大,又直,取材非常好取,當然你要說取品相很好的水波紋閃電紋之類的那肯定少點,但就正常的取材來說損耗是比較低的,做家具啊做建材啊做雕件啊相對海黃、沉香、小葉紫檀來說都是比較好辦的,不管是損耗率還是加工難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