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海香米如何走出「深巷」?「傣王稻」與「松香粳」相會在「世外稻...

2021-01-10 環京津新聞網

摘要:如今,在上海的雲南優質產品直銷中心,曾經不被市民熟知的「傣王稻」正逐漸成為熱銷產品。

雲南西雙版納州勐海縣,一座茶馬古道上的「小鎮」,山上育茶,山下種稻,米香伴著古道上的悠悠茶香。世居這裡的人們傳誦著「有林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糧,有糧才有人」的古老諺語。

「一年365個優良天,無工業汙染」「稻種源於雲南國家高原野生稻種質資源圃」「米香濃鬱,綿軟爽口,軟硬適度」……在上海對口幫扶地區「百縣百品」的推薦表上,雲南「傣王稻」香米的介紹字數不多,卻透露出不少玄機。相比口感與口味的偏好,不少專業人士更看重它「無工業汙染」等特性。

2019年,「傣王稻」成為雲南省西雙版納州首批參選上海消費扶貧重要平臺「百縣百品」的評審產品。當時,同臺競爭的還有普洱野生核桃油、元陽紅米、赤水硒醋,每個產品都是當地的優質代表產品。最終,「傣王稻」成功入選「百縣百品」產品目錄。如今,在上海的雲南優質產品直銷中心,曾經不被市民熟知的「傣王稻」正逐漸成為熱銷產品。

「世外稻園」育良種,村企合作保安定

勐海堪稱「世外稻園」,雨林環抱,山泉奔流,白鷺翱翔,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皆適宜水稻生長,自古有「滇南糧倉」之稱。這裡擁有國家野生稻原生境保護區,是少數有野生稻生長的高海拔雨林地區。「傣王稻」就產自於這個靜謐美好的天然稻場。

「傣王稻」有多個種植基地,位於勐海縣勐遮鎮的傣族村寨曼根村就是其中之一。37歲的曼根村村民巖溫章種植水稻超過15年,平日裡他清晨6點起床先去查看秧苗,花上兩個多小時在40多畝稻田裡仔細檢查病蟲害和灌溉狀況,然後才能放心回家吃早飯。巖溫章表示,早些年常有私人稻米加工廠到村裡收穀子,但收購數量和價格不穩定,他心裡也不太踏實。如今,大企業與村子直接對接,不僅解決了稻米銷售問題,企業還會提供農技支持,安排專家幫忙捉病蟲、治病害。去年收購價格每公斤漲了1元,更讓他心裡樂開了花。

巖溫章提到的大企業,指的是雲天化集團勐海曼香雲天農業發展有限公司。2018年,雲天化集團進軍雲南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的首個項目就定點在勐海縣。經過3個多月的積極推進,項目迅速落地。上海援滇幹部參與、見證了助農合作過程,並代表上海市松江區教育局與雲天化集團共同籤署「勐海香米」購銷合作協議。作為糧食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的龍頭企業,曼香雲天農業有限公司帶動當地322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如今的曼根村,田地裡莊稼迎風招展、長勢喜人,村子裡傣家小樓在陽光下格外美麗。

「百縣百品」探索新模式,「傣王稻」開闢新空間

近年來,如何打造特色高原農產品,助力脫貧攻堅,始終是勐海當地黨委和政府高度重視的問題。「相比東北大米,雲南米的知名度還不夠高。」曼香雲天農業有限公司營銷負責人胡曾緣的一句話,道出了「傣王稻」的苦惱——酒香也怕巷子深。

2017年,上海市松江區的援滇幹部來到了離家千裡的勐海縣,卻倍感親切。在江南魚米之鄉,松江大米是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勐海則是「滇南糧倉」,兩地「血脈」相通。「能否依託兩地在農業方面的共同之處推動援建合作?能否大力助推勐海農產品到商品的轉化,強化對當地特色產品品牌化打造?」這些問題縈繞在松江援滇幹部的腦海裡。

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援滇幹部的思考很快就有了答案。根據上海市政府深入開展消費扶貧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具體部署,2019年上海啟動實施「百縣百品」工程,篩選認定近100種特色鮮明、品質穩定、競爭力強、辨識度高的區域品牌農產品穩定供應上海市場,樹立對口地區農產品良好口碑和形象。「百縣百品」旨在探索消費扶貧新模式,聚焦上海本地市場,建立長效的農特產品供應體制和銷售機制,切實幫助貧困縣實現精準脫貧。在「百縣百品」產品評審標準中,特別注重從上海市場的實際需求著手,真正找到市場接受並且需要的產品,賣出去、賣得好、賣得長久。

參選「百縣百品」,無疑是讓勐海農產品走出「深巷」的好機會。松江援滇幹部王福友從扶持當地特色龍頭企業和優勢農產品的角度,協調縣農業主管部門和企業,加班加點精心準備申報材料。2019年8月18日,勐海縣政府派出分管農業的副縣長巖溫比、掛職副縣長與企業負責人一同冒著酷暑趕到上海。評審當天,巖溫比身著傣族服裝登臺,向專家推介「傣王稻」。經過現場打分,「傣王稻」脫穎而出成功入選,意味著「傣王稻」獲得了進入上海市合作交流辦搭建的消費扶貧平臺資格,為提升其品牌價值,拓寬其銷售渠道,開闢了新空間,這也展現了滬滇兩地扶貧協作的新成效。聽說自家田地裡種植的大米可以遠跨千裡賣到上海,巖溫章的心裡有一番油然而生的自豪感。

深度融合,「上海所需」與「當地所能」精準對接

松江援滇幹部不僅助推「傣王稻」品牌化發展,還嘗試與勐海開展更深入的農業合作,協調兩地農業部門從2018年開始在勐海縣試種「松香粳1018」。松江免費提供種子在勐海進行試種和擴展種植,派出農業專家進行全程跟蹤指導,確保引種成功。據悉,「松香粳」首年引種畝產約350公斤,2019年畝產約700餘公斤,比在松江本地的產量還高。2020年,該大米將由曼香雲天農業有限公司繼續種植,持續改良優勢品種,為兩地產業合作和東西部扶貧協作再立新功。數據顯示,兩年來,西雙版納優質農產品松江直銷中心銷售「傣王稻」大米約450噸。2019年,上海和松江幫助曼香雲天公司銷售大米收入736萬元。

2017年至2019年,松江區向勐海縣投入區級財政幫扶資金2606.89萬元,並推動松江社會各界向勐海縣投入社會幫扶資金1075.25萬元,其中松江各類企業幫扶勐海19個貧困村612萬元,為勐海2018年順利實現脫貧摘帽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好消息仍在不斷傳來,在今年3月底召開的版納州全州滬滇扶貧協作消費扶貧分析會上,「傣王稻」筒裝被選入2020年上海對口幫扶地區優質農特產品「愛心扶貧禮包」。這意味著「傣王稻」將被上海市優先列入政府採購及各類消費扶貧活動推介對象,同時將入駐100個上海社區商超、便利店、標準化菜市場等。

物產豐饒,品質優秀的農產品或許面臨著「長在深山人不識」「質優價不優」的困境;上海消費空間大、需求多樣,隨著對品質生活的更高追求,市民對綠色優質農產品趨之若鶩。如何打破壁壘、暢通渠道,實現「上海所需、當地所能」精準對接?消費扶貧和產銷對接是東西部產業合作的升級版、社會幫扶的新載體,松江援滇幹部還將沿著這個方向不斷探索。

相關焦點

  • 勐海香米如何走出「深巷」?「傣王稻」與「松香粳」相會在「世外稻...
    「一年365個優良天,無工業汙染」「稻種源於雲南國家高原野生稻種質資源圃」「米香濃鬱,綿軟爽口,軟硬適度」……在上海對口幫扶地區「百縣百品」的推薦表上,雲南「傣王稻」香米的介紹字數不多,卻透露出不少玄機。相比口感與口味的偏好,不少專業人士更看重它「無工業汙染」等特性。
  • 亞洲水稻發源地,傣王稻香米才是真正的好稻米
    俗話說:北有五常,南有傣王。人人都知道,因為東北黑龍江獨特的地理因素,造就了五常大米絕佳的口感。而來自雲南勐海的傣王稻,也是得益於獨特的熱帶氣候和傣家稻作文化,使每一粒傣王稻香米,都凝結著野生水稻的純正血統,蘊含著晶瑩如玉的優良品質,是營養又香濃的好稻米。
  • 亞洲水稻發源地,傣王稻香米才是真正的好稻米
    此外,傣王稻所有香米都來自於勐海縣勐遮、勐混兩個鄉的專屬稻場,不摻陳米、次米也不外收米,傣王稻只賣自種當季的新米,始終堅持保證獨特的口感與味道,為消費者奉上真正的生態好米,還原香米最初的味道。傣王稻是最具雲南高原特色的農產品,其低產量、高質量,相對稀缺,小而美的獨有特色,滋生出真正的高原味,雲南味,這是為注重生活品質的人們定製的高端稻米。
  • 香米?貢米?珍珠米? 寧波人愛吃的東北大米是粳米
    「上次買回一袋銷售人員推薦的香米,吃了以後感覺和普通大米一樣,還有很多碎米。」  「大米」是統稱其實分三類  大米名稱究竟如何辨別?昨天,記者專程採訪了寧波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專家沈堅。據介紹,我國制定的大米強制性標準GB1354-2009已於今年10月1日正式實施,根據新標準,大米按類型分為秈米、粳米和糯米,糯米又分為秈糯米和粳糯米,按食用品質分為大米和優質大米。「『大米』只是統稱,它有『粳米』、『秈米』、『糯米』等基本名稱,大米國家標準針對的主要是大米質量、衛生標準等。」
  • 蝦稻共生帶動農民增收6.8億元 江蘇盱眙33.9萬畝「龍蝦香米」集中...
    9月20日上午,在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即將來臨之際,淮安市盱眙縣首屆「盱眙龍蝦香米·綠色豐收節」在盱眙縣黃花塘鎮新鋪村蝦稻共生示範基地精彩上演。伴隨著盱眙縣委書記梁三元一聲「開鐮」,數十臺收割機同時在金黃的稻浪裡穿梭,農民們的臉上掛滿了豐收的喜悅。
  • 如何購買到正宗泰國香米
    據業內人士介紹,最好的泰國香米出產於泰國東北部和北部,那裡具有獨特的生長條件,尤其是香稻揚花期間,那裡涼爽的氣候、明媚的日光以及水稻灌漿期間土壤中漸漸降低的溼度,對香味的產生及積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為此,泰國政府對香稻種植區域進行了嚴格限制,以確保品質。
  • 古韻山時予穀物有機象牙香米C位出道
    在古韻山品牌的內部試吃會上,這款有機象牙香米一亮相就俘獲了一眾品鑑官的心。因大米晶瑩剔透,煮出來的米飯色澤鮮亮,軟糯滑爽有嚼勁,而且帶有一股甜香的味道,古韻山時予穀物有機象牙香米深受消費者喜愛。而這種讓人著迷的品質和味覺體驗主要得益於獨特的「軟香粳米」基因和「稻魚鴨共生」的農業種植模式。
  • 科技促農良種先行 「綏粳18」在綏化測產
    東北網9月20日訊 (王紅蕾 記者王亮) 「黑龍江省推廣面積最大的香粳型水稻品種是什麼?」「現代農業技術成果在農民豐收增效中能起多大作用?」……記者於19日在綏化市北林區舉辦的首屆「盛昌農民豐收節」系列活動中,現場看到了專家團對「綏粳18」品種進行測產,結果為每公頃產量為9012.8公斤。測產現場。東北網記者-王亮-攝如果說「盛昌農民豐收節」是本次系列活動的一場重頭戲,那「綏粳18」就是絕對的主角。
  • 臺灣省菰稻長香米_菰稻科技公司竭誠為您服務
    臺灣省菰稻長香米,菰稻科技公司竭誠為您服務,   廣東菰稻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菰稻科技公司」)是一家農作物遠緣分子雜交育種技術研究、開發和產業化的高科技生物工程公司,在第三代農作物雜交技術(即遠緣分子雜交技術)研究領域佔領國際國內的領先地位。
  • 借力一隻蝦,做響一粒米 袁隆平也點讚了盱眙這粒香米
    在盱眙,不僅有聞名天下的「盱眙龍蝦」,龍蝦香米也是聲名遠揚。近年來,盱眙採用獨特的稻蝦共生生態養殖模式,精心培育盱眙龍蝦香米品牌,走出了一條生態、綠色、有機的中高端稻米生產路線。袁隆平院士親筆題名:「盱眙龍蝦香米,優質生態大米」,為盱眙龍蝦香米點讚。
  • 「勐海茶 勐海味」好茶走出大山「中國普洱茶文化之鄉」在上海展茶文化魅力
    8月27日至30日,勐海普洱茶文化周在上海世博展覽館舉行。」勐海普洱茶長三角品鑑會活動也在茶博會現場同步舉辦,邀請廣大茶友來到展會現場,邊欣賞宣傳片邊盡情品鑑「勐海茶,勐海味」,感受「中國普洱茶文化之鄉」的獨特魅力。
  • 什麼是松香,如何為你的提琴選擇松香
    使用過多的松香會導致刺耳的音調出現,琴弓在琴弦上感覺非常粘,需要更多的力氣去運弓。 因此,提琴演奏者一定要了解不同松香之間的差異,以便他們可以為自己的弓、樂器去選擇最佳的松香。在國外銷售的大部分松香都是用同樣的松樹製成的,針葉樹的汁液被煮沸、過濾和提煉,最終被製成松香。 一些松香製造商,更喜歡讓松香保持原生態,不會有添加劑。也有一些品牌喜歡將松樹脂與其他成分(通常是蠟、化學品甚至金屬顆粒)混合,以達到所需的稠度和摩擦水平。 提煉完成之後,經過冷卻和液化,松香倒入模具之後,仍然是可塑的。
  • 除秈、粳稻外,秈粳雜交稻有優勢
    水稻品種分為秈稻和粳稻品種,秈稻品種中高產的品種多為雜交水稻,口感好的品種以常規秈稻居多,雜交水稻近兩年在口感上也取得很大的突破;粳稻品種多是常規稻,極少是雜交粳稻,在食味方面較秈稻好,所以既高產又口感好的品種也有不少;還有新一代水稻秈粳雜交稻,具有極強的超親優勢,選育的品種大多具有產量高
  • 全國「新米」品鑑大會,江蘇水稻新品種「寧香粳9號」捧金獎
    12月19日至20日,全國農技中心聯合國家水稻良種重大科研聯合攻關組,在湖南省長沙市舉辦了第三屆全國優質稻品種食味品質鑑評暨國家水稻良種重大科研聯合攻關推進活動。5位院士和全國29位水稻知名專家擔任評委,現場品鑑了78個優質稻品種,最終評選出15個優質粳稻金獎品種、15個優質秈稻金獎品種。
  • 中日優質粳米比拼「南粳46」獲「最優秀獎」
    本報訊(範建行記者陳兵)近日,在日本廣島舉辦的中日優良食味粳稻品種選育及食味品鑑學術研討會上,江蘇省主栽品種「南粳46」榮獲「最優秀獎」。這標誌著江蘇水稻食味品質育種已跨入世界先進行列。據悉,此次研討會由北方稻作科學技術協會主辦,中日雙方共推薦了「南粳46」、「越光」、「日之光」等10個水稻品種參加評比。品鑑方法按照日本食味品嘗標準方法進行,品種由日本佐竹公司食味品質鑑定團統一編號,並由中方10名專家和日方15名專家共同進行外觀、氣味、香味、粘性、硬度等方面的綜合評價。
  • 金秋十月香米,香稻王寒地之最,以山為脈水為魂,遠迎長白繞松花
    金秋十月香米,香稻王寒地之最,以山為脈水為魂,遠迎長白繞松花一季稻,顧名思義指一年一熟,是東北特有的水稻,生長期一般在5個月左右。記得小時候爺爺常開玩笑跟我說,要節省糧食,因為一年只長一個粒!
  • 「粳」到底讀jīng還是gěng?論證討論5年後終於有了答案
    近日,國際頂級學術期刊《自然》上刊登了一篇有關亞洲栽培稻基因組變異的重磅論文。研究成果本身自然引人關注,但更引人關注的是,這篇論文首次提出以」Xian」(秈)和」Geng」(粳)兩個漢語農業術語代替Indica和Japon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