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體育產業的市場主體,如何實現嚴防嚴控和復工復產的齊頭並進,如何在抗疫戰中發揚體育精神,又如何受到政府職能部門的政策扶持?
上觀新聞運動+欄目記者走訪調查體育文化企業虎撲後,今天又來到體育場館運營企業洛克,了解體育產業復工情況,後續還會趕赴體育器材製造企業尚體、體育青少年培訓企業冠搏,推出系列報導。小體也將為您持續帶來相關精彩內容!
受疫情影響,申城體育場館的「大門」至今不能開。這段時間,在上海起步的全國最大民營連鎖運動品牌「洛克公園」,管理者和普通員工只能眼看著球場在陽光下空置;與此同時,一些憋不住的青少年籃球愛好者,甚至不惜破壞場地門鎖也要偷偷打球。
位於七寶凱德購物廣場三樓的洛克公園門店,佔地近6000平米,設有一片14個籃球架的籃球區域、一片七人制足球場和桌球室等。以往這裡是周邊居民打球健身的好去處,如今這裡沒了人頭攢動的熱鬧景象,緊閉的大門貼著「暫停營業」的告知書。
洛克公園七寶店空曠場地
「算上春節假期,我們已經一個多月沒有開工了,始終在家裡待命,盼著復工那一刻的到來。一開始最擔心被裁員,後來公司明確不會放棄任何一位員工,還組織線上培訓為我們充電,大家安心很多。」該門店的一位員工說道,自己雖然不會失業,但場地開放的時間拖得越久,就覺得自己白領老闆的工資不做事,「心裡不是滋味,而且我們也知道公司現金流的壓力很大」。
企業堅持遵守體育系統規章制度暫不開放
包括洛克公園在內,幾乎所有體育場館服務業企業,都能顧大局,堅持「暫不開放」這個原則。不過,如今在強調「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發展」的導向下,企業投資人也在內部探討:是否有可能在嚴格遵守一定標準、範圍的前提下,適當開一扇「小門」?
「門店開業遙遙無期,大半員工在家待崗,容易胡思亂想。哪怕我們只有一家門店能再次迎來客人,我也滿足了。」洛克公園董事長戴富祺透露,「只要場地上有會員打球,所有員工的信心就來了,大家會看到暫停後再出發的希望。」
之前熱鬧的運動場景
如果算經濟帳,一個兩個場館開放的收入,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如果算企業發展這本帳,看得到未來的信心,要比黃金還寶貴。對此,洛克公園方面更表示,如果能開一到兩個經營性的場館,願意配合任何程度的防疫要求,「哪怕每天只開兩個小時,只進10個人,這樣的虧本生意,我們還是願意做。」
相關連結:
體育產業復工記(上篇)
體育產業復工記(中篇)
體育產業復工記(下篇)
作者:姚勤毅
來源:上觀新聞
防疫生產小貼士
持續關注體育資訊
也別忘了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
不出門聚會 也可在家鍛鍊增強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