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超 通訊員 孟冉 劉曉林
「工會就是職工的家,服務職工、關心職工、愛護職工,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是工會的基本職責,也是做好工會工作的根本。」鄭立民這樣理解工會工作,他是中國石化齊魯石化公司生產運行維護中心工會主席,從事工會工作20多年的他,始終立足「家文化」建設,不斷推進民主管理,用情服務職工,成了職工信賴的「娘家人」。
鄭立民被山東省總工會選樹為2019年全省工會「十佳職工信賴的娘家人」
民主管理制度化
維護職工合法權益
自從擔任工會主席以來,鄭立民始終注重各項制度建設,民主管理逐步制度化、程序化、規範化。同時充分保障職工合法權益,讓職工參與企業管理,積極為企業發展建言獻策。
工作中,鄭立民堅持重大事項必須經職工代表大會討論通過,;涉及職工利益的事項和制度,未經職工代表同意不能實施;涉及企業改革重大事項,要聽取職工代表意見。他還推進廠務公開,拓寬職工參與企業管理的渠道,通過開通「信息直通車」、堅持職工「接待日」等形式,了解職工需求,近年來徵集處理職工意見和建議340項,並通過每季度職工代表民主協商例會,協商解決。
「職工的所思所想所盼就是工會的工作目標。」鄭立民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他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4月21日,運維中心召開提案處理答覆溝通會,對一屆五次職代會徵集提案進行答覆溝通。有職工代表提出為班組配發腕式電子血壓計,收到建議後,運維中心工會第一時間調研了解,摸清需求,近期為班組配發電子血壓計。
以「家文化」為抓手
提升職工歸屬感
鄭立民所在的運維中心是齊魯石化最大的二級單位,有員工兩千多人,人員分散在各個廠區,這給工會工作帶來了一定困難。如何增加職工凝聚力和歸屬感,成為他最關注的問題。
「作為工會主席,我一直把「『家文化』」建設當作重要抓手,讓職工感受到家的溫暖,以此促進企業和諧穩定。」鄭立民告訴記者。
為此,在鄭立民的倡議下,形式多樣的職工活動開展起來,慶賀「職工工齡生日」是深受職工喜愛的活動,職工們觀看視頻、老照片,回顧與企業同成長的經歷,讓職工倍加珍惜當前崗位,更好承擔起「在家愛家、護家興家」的責任。目前,已累計為1620多名職工慶賀了生日,實現慶生活動常態化。此外,運維中心還定期開展「家文化故事會、安全故事會、勞模傳承故事會」等職工故事會,交流思想,分享收穫,凝聚共識。組建「運維中心EAP快樂大篷車團隊」,先後開展情緒管理、人際溝通、安全心理學等54場活動,累計服務職工6513人次,促進職工疏解心情、快樂工作。
「工會就是職工的『娘家』,職工有困難了,工會責無旁貸。」鄭立民非常關心困難職工,近年來,先後組織工會對大病等困難職工進行困難幫扶救助達到128人次,及時傳遞企業的關愛和組織的溫暖。
運維中心有一名身患尿毒症的困難職工,先後兩次換腎,一直靠透析維持,運維中心成立5年來,一直把他作為重點幫扶對象,逢年過節進行慰問,先後為其發放救助金2萬餘元、愛心善款1萬餘元,及時將組織的關愛傳遞到困難職工心裡。這名職工說:「如果我不是在齊魯石化這個大家庭裡,沒有運維中心這幫兄弟姐妹的關愛,我根本撐不到今天!」
打造工匠榜樣
為職工成長搭建平臺
運維中心二化運維車間主管技師劉延波是車間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領頭人,2019年他帶領9名成員攻堅克難,解決了制約設備運行的諸多難題。其中,二化辛醇裝置氣相加氫壓縮機主汽閥故障檢維修項目,獲得運維中心勞模創新工作室創新成果一等獎。今年,他們針對氣化裝置氨冰機組透平低壓側軸瓦振動波動大等維護設備難點設立了4項攻關課題。
作為工會幹部,鄭立民非常重視運維中心人才隊伍建設,培育行業尖兵,弘揚勞模精神,積極為職工搭建成長成才舞臺。運維中心創立兩級12個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累計設立課題近百項,解決各類技術難題200餘項,表彰獎勵優秀成果27項。
他積極推動職工人才培養,帶動提升隊伍整體素質,利用三年時間,運維中心培養選樹了機電儀100名專業技術標兵,10名技能大師,2名齊魯石化工匠。支持機電儀三個專業共成立15個專家團隊,累計攻克設備疑難問148項,實施跨區域作業98次,完成專題研修50項,開展案例教學45次,促進了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