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臘魚的醃製方法
湖南臘魚色澤金黃,具有肉質堅實、鹹淡相宜、清香特殊、易於保藏等特點,為湖南人們所喜食的一種傳統水產加工品,每到冬季,許多家庭都有燻制臘魚的習慣。
一、煙燻魚
醃製方法一:燻制臘魚一般選用鯉魚、青魚、草魚等鮮魚作為原料、依鮮魚的大小和剖割方法不同,可分為臘塊魚、臘皮魚、臘刀魚三種。
一般1.5公斤以上的鮮魚,砍頭去尾除內臟,將魚肉砍成3.3釐米見方的魚塊,製作成臘塊魚;
1.5公斤以下的鮮魚,從背面剖開成片、肉厚處再打一花刀,便於醃透,然後加工製成臘皮魚;
200克以下個體較小的鮮魚、通常剖割腹部除去內臟,製成臘刀魚。
魚體剖割後,用清水漂洗乾淨,每100公斤鮮魚用鹽8~11公斤進行醃漬,醃6~8天出缸(盆),曬至體表沒有水分時,再用微火燻煙6~8小時,燻煙時要控制煙量和溫度,並每隔2小時翻動一次,使魚體充分均勻受到煙燻,以提高魚品質量。
醃製方法二:鮮魚500克,每條魚從脊背上剖開去掉鰓和內臟,洗淨濾去水,用精鹽250克、花椒子10克、火硝1.5克、白糖50克拌勻,醃3天後洗淨,掛在陽光下曬2天,然後掛在燻房裡繼續燻36個小時,即成臘魚。
菜例一:豆豉辣椒燜臘魚
原料:臘魚、豆豉、幹紅椒段、紅燒醬油、雞精、芝麻、蔥花
做法:1. 因為臘魚是醃製了再燻的,所以吃的時候一定要先剪成塊用冷鹽水浸泡一個小時左右,這樣就不會鹹了,然後再用滾水煮一煮,基本可以吃著放心了.
2.燒茶油爆臘魚塊,然後撒多一點的豆豉和幹紅椒段,不斷翻炒,以免糊了,中途噴兩次水;
3.接著滴些許紅燒醬油,加少許雞精,再噴一次水,加蓋燜一會兒,最後撒大量芝麻,不停翻炒,芝麻很快就會香的,撒點蔥花就可以出鍋了.
菜例二:美味燒臘魚
材料:燻制臘魚;蔥、姜、蒜、花椒、八角、辣椒、胡椒粉、雞粉、少許糖。
做法:1、燻制臘魚提前泡一個晚上,焯水,待用;
2、把蔥姜蒜花椒八角辣椒過油,炸出香味後把魚倒入,翻炒片刻,加入水,水量要蓋過魚2cm,因為臘魚本身就是鹹的,所以不用放鹽,大火煮開,改小火燜煮40分鐘至一個小時,然後加入少量雞粉、適量的糖和胡椒粉,大火收汁,即成。
特點:魚肉的感覺,筋彈豐富,所有的美味都融入其中。
菜例三:腊味合蒸
材料:臘豬肉200克、臘鯉魚200克、臘雞肉200克、熟豬油25克、味精0.5克、白糖15克、肉清湯25克
做法:1、將臘肉、臘雞、臘魚用溫水洗淨,盛入缽瓦內上籠蒸熟取出。臘雞去骨,臘肉去皮,臘魚去鱗;臘肉切4釐米長、0.7釐米厚的片,臘雞、臘魚切成大小略同的條。
2、取瓷菜碗一隻,將臘肉、臘雞、臘魚分別皮朝下整齊排放碗內,再放入熟豬油、白糖和調好味的肉清湯上籠蒸爛,取出翻扣在大瓷盤中即成。
貼示:1,"腊味"是湖南的主要特點之一它有多種原料,主要有豬、牛、雞、魚、野鴨等品種。制臘豬肉:將帶此豬肉5000克,洗淨濾去水,切成5大條,加精鹽250克、花椒子10克、火硝1.5克、白糖50克,醃4天後翻動一次,再醃3天取出以清水洗淨,在條肉的一端系上麻繩,掛在陽光下曬2天,然後掛在燻房裡,用鋸木屑、乾果殼或糠殼作煙料,連續燻36個小時,每條豬肉呈煙燻黃色,即成臘肉。制臘雞:將淨雞從脊背部剖開,去掉食袋和內臟,在大腿肉厚的部位劃一刀,使作料入味,醃製方法同臘肉內。制臘魚:鮮魚500克,每條魚從脊背上剖開去掉鰓和內臟,洗淨濾去水,用精鹽250克、花椒子10克、火硝1.5克、白糖50克拌勻,醃3天後洗淨,掛在陽光下曬2天,然後掛在燻房裡繼續燻36個小時,即成臘魚。
2、臘雞先去身骨,再去腿骨,一定緊貼骨頭進刀,注意保持雞形完整。臘魚去鱗,去脊背骨、胸骨,並保持魚肉形狀。臘肉居中,臘魚在左,臘雞放右整齊排入碗中。
3、加幹紅椒、豆鼓合蒸味更香。
4、腊味品種多樣,亦可更換品種。
5、蒸籠蓋嚴,中火蒸1小時左右手即成。
特點: "腊味合蒸"以各種臘燻製品同蒸,風味獨特,是湘菜中傳統風味名菜。 此菜臘香濃重,鹹甜適口,色澤紅亮,柔韌不膩,稍帶厚汁,且味道互補,各盡其妙。
二、風吹魚
八百裡洞庭水質優良,其野生魚肉質細膩,鮮香順口,是湘菜魚類品種的絕佳選材。
醃製方法:1、把新鮮的洞庭湖野生魚宰殺乾淨,拿鹽醃製數天後掛到室外在陰涼處自然風乾即可。一般是用不到一斤的鯽魚、鯿魚來製作,因為它們的肉質非常的細嫩,鹽吹後特別的鹹香。2、風吹魚鹽味不會很重,稍微用淡鹽水浸泡一下即可,浸泡的另外一個特點是讓魚能夠吸收足夠的水分,蒸起來才更加油潤。
菜例一:豆豉辣蒸風吹魚
做法一
材料:風吹魚一條、豆豉一大勺、辣椒粉一大勺
調料:清油、蒸魚豆豉油一大勺、雞精少許
做法:1、先將風吹魚剁成2釐米左右的塊,然後放到淡鹽水裡浸泡一會兒;
2、將泡好的風吹魚放入碗裡,撒豆豉、辣椒粉,淋蒸魚豆豉油、清油,入蒸鍋蒸10分鐘,吃前撒雞精拌勻即可。
小貼士:1、風吹魚鹽味不會很重,稍微用淡鹽水浸泡一下即可,浸泡的另外一個特點是讓魚能夠吸收足夠的水分,蒸起來才更加油潤。
2、蒸魚豆豉油是很鮮香還能夠去腥的調料,一般大超市都有賣。
3、豆豉辣椒按自己的口味調放,蒸的時間不宜過長,蒸到魚肉一絲絲的時候最美味,下飯極品了。
做法二
主料:風吹魚1條。
調配料:豆豉、幹紅椒、鹽、白糖、蠔油、花生油、薑末、蒜末、蔥花。
製法:1、取竹墊1張擺於大盤中,風吹魚改刀成條狀以原形擺於竹墊上。
2、起鍋下花生油燒熱,下薑末、蒜末、豆豉煸香,再下入幹紅椒煸炒,下鹽、白糖、蠔油調味後蓋在魚面上。
3、入籠蒸至魚塊酥軟即可,撒上蔥花。
特點:香辣、鮮美。
要點:蒸的時間夠長,魚的肉質才會鬆軟。
菜例二:幹煎風吹魚
材料:風吹魚一條、豆豉一大勺、辣椒粉一大勺、薑末、蒜蓉一大勺
調料:茶油、蒸魚豆豉油[/url]一大勺、雞精少許
做法:1、先將風吹魚剁成2釐米左右的塊,然後放到淡鹽水裡浸泡一會兒;
2、將泡好的風吹魚濾幹水;
3、坐鍋燒熱油,擺入風吹魚用中小火慢慢煎,煎到魚塊一面金黃再翻遍煎另外一面;
4、把煎好的魚塊撥到鍋子一邊,放豆豉、薑末、蒜蓉、辣椒粉熗香,混合材料,噴一點蒸魚豆豉油,拌勻即可。
特色:肉質軟嫩,幹香鮮辣。
湖北臘魚的醃製方法
QQ312294812
湖北臘魚風味不同於湖南臘魚,湖南臘魚普遍經過煙燻制,而湖北臘魚大多為每年臘月(冬至過後)醃製的風乾魚。湖北盛產淡水魚,醃製臘魚一般選擇草魚、青魚、花白鰱等肉質較厚的魚,越大越好。其工藝流程一般為:將魚初加工後,周身均勻抹上鹽及一些香料(多用花椒鹽,也有加幹辣椒碎或大料、茴香之類的),放在陶製或木製盆中醃漬,大約七天左右時間取出,掛到通風處吹乾即成。這種方法製作的臘魚不僅易於保存,而且風味獨特被人們所喜愛,還被當成一種風味商品,打入了許多超級市場的乾貨賣場。
醃製方法一:不用去鱗,不用水洗,將魚從背部剖開,去除肉髒,撕掉黑膜 然後將炒熱了鹽和花椒(炒後更香)以及料酒(也有加入幹辣椒碎的)均勻地抹在魚的周身,注意在魚背等肉較厚的地方適當多抹一些,放入盆中醃製,每天需翻動一次,醃製3-7天後取出,用小棍子十字交叉撐開魚腹,掛在通風處,風乾一個月即可。如果醃得較多一下吃不完,可以將其剁成小塊後用食品袋裝起來放在冰箱冷凍室,隨吃隨取,可以存放很長時間不壞.
醃製方法二:1、將魚宰殺、去魚鱗,去頭、去內臟,反覆清洗乾淨後,剁成稍大塊,瀝乾水備用。
2、在醃魚的盆子底部先撒一層鹽,接著放一層魚塊撒一層鹽,同時撒上適量花椒、幹辣椒和桂皮、八角(大料)。
3、醃一個星期左右,拿出掛在乾燥通風處,吹乾後,放進冰箱存儲。
如要製作青魚乾,方法是:取5千克青魚宰殺洗淨,加150克白酒、750克鹽、50克蔥、50克姜放在容器內,上面壓大石塊,把魚內的血水充分擠壓出來,醃24小時,取出在陰涼處風乾2-3天即可。
醃製方法三: 1、將新鮮的草魚(也叫鯇huàn魚)洗乾淨後搽幹水分,從背部剖開,取出內臟,刮乾淨魚黑膜,殺好的魚不能用水洗。
2、花椒和鹽一起放到無水無油的鍋裡炒香後攤涼。
3、在魚裡外都均勻抹上花椒鹽,貼上薑片,一條魚壓一條魚放到密閉的大罐子裡魚身上壓上大鵝暖石醃製5天後再翻一下魚,把上面的魚放到下面去再3-4天左右即可。
4、用繩子把魚穿起來,一條一條的穿放到通風太陽下吹曬兩天後轉到通風背陰處晾曬7天左右即可。
5、魚不能曬到太幹,把魚切成塊用塑膠袋密封好放到冰箱冷凍,吃的時候取出。
記住:無論是臘肉還是臘魚都應在每年的12月份也就是冬至過後製作,太早容易變質。
在湖北,臘魚的做法特別多,清蒸臘魚、手撕臘魚、臘魚燒肉……等等。
菜例一:風魚燒肉
用料:帶皮豬五花肉500克、料酒50克、蔥段2克、風乾魚250克、醬油25克、蔥結50克、芝麻油10克、白糖3克、高湯1000克、味精2克。
做法:1、將風乾魚用溫水泡洗,改切成3釐米見方的塊。
2、將帶皮的淨豬五花肉切成2釐米見方的塊,焯水待用。
3、炒鍋置至旺火上,下少許油滑鍋,再投入五花肉稍煸炒,放入蔥結、風乾魚、高湯、味精、白糖,醬油和料酒燒1小時離火起鍋裝盤,淋上小麻油,撒上蔥段即成。
特點:「風魚燒肉」是用風乾魚與鮮豬肉混燒而成、既有魚香誘人的鮮味,又有肥瘦相間、味道香醇的肉香,魚肉相得益彰,別有風味,是湖北傳統風味名菜之一。
貼示:風魚即風乾魚,又名臘魚、風乾魚、鹹魚、醃魚,一般是在臘月醃製,立春過後烹製上席。
菜例二:紅燒臘魚
原料: 醃好的臘魚2塊;生抽、料酒、蔥、姜、蒜適量。
製作: 1、將臘魚泡12個小時後,再剁成小塊,清洗乾淨瀝乾水待用。
2、平鍋內入油燒熱,放進魚塊,中火煎至兩面金黃,加入生抽,料酒和蔥、姜、蒜,加涼水蓋上鍋蓋,小火燜60分鐘至湯汁收幹即可。
提示:1.臘魚比較鹹,一定要浸泡後才能做。
2.鍋內注入水,要一次加夠量,如果沒加夠,中途一定要加熱水。
菜例三:幹烹臘魚
原料:臘魚10-12塊、青椒半個,紅椒半個
調料:姜一塊,蒜一塊,油、生抽、醋、糖、胡椒粉
製作:1、臘魚提前用水(涼水、溫水都可以)浸泡2小時左右,去鹹,再撈起瀝乾水分,青紅椒切絲、姜切絲、蒜切片待用;
2、炒鍋放油,燒熱,先下幾根薑絲煸香,將臘魚魚皮朝下排入鍋中,轉動鍋子,讓魚塊均勻受熱,煎到魚皮焦黃,用筷子翻面,再煎另一面;
3、加入薑絲、蒜片、青紅椒切絲,沿鍋邊烹入一匙生抽、一匙醋,加入半匙糖,再加入少許水,將所有材料翻勻;
4、燜到湯汁快要收幹,魚肉綿軟時,加少許胡椒粉起鍋。
提示:臘魚提前浸泡能讓魚肉變軟,去掉多餘的鹹味,但浸泡的時間不能太長,以免臘魚味道過淡失去風味。
菜例四:臘魚燒黴豆渣
材料:臘魚100克,黴豆渣150克,西蘭花50克,紅櫻桃1個。調料色拉油1250克,鹽2克,荊沙辣醬2克,味精2克,雞精1.5克,料酒2克,香醋2克,蠔油2克,老抽2克,白糖2克,高湯50克,生粉5克。
做法:1、將黴豆渣、臘魚分別切成5釐米長的條。
2、鍋上火放色拉油,待油溫燒至六成熱的時候,分別將臘魚、黴豆渣小火炸至金黃色。
3、另取鍋,鍋中放入荊沙辣醬、高湯、鹽、味精、雞精、料酒、香醋、蠔油、老抽、白糖等小火燒2分鐘,放入黴豆渣和臘魚塊,勾薄芡,淋上明油,用西蘭花、紅櫻桃點綴裝盤即可。
特點:菜餚鮮香微辣。
製作關鍵:黴豆渣在炸的過程中不要經常翻動,以免弄碎,影響形狀。
侗鄉醃魚
侗鄉醃魚,是黔東南侗鄉農民以稻田鯉魚作為原料,經精製加工的傳統鹹魚食品,能長期貯存食用。這種醃魚,風味獨特,由鹹、麻、辛、辣、酸、甜六味組成,吃起來骨酥肉軟,味極鮮美香鬱,食後開脾健胃、生津助消化。油煎、火烤,或直接取食均可。侗鄉醃魚的歷史悠久,傳說曾作過「貢品」,現在州內外也享有聲譽。據傳十年以上的醃魚是治療腸炎和止瀉的特效藥。
侗族醃魚的製作方法是將鮮魚剖腹取出內臟,用食鹽水浸泡,之後用糯米飯、辣椒麵、米酒、生薑、花椒、土硝或火爐灰水等,與浸魚後的鹽水混攪,製成醃糟,再將醃糟置入桶底,之後是一層魚一層醃糟堆碼,頂上是一層厚厚的醃糟,最後壓緊封嚴。這種醃魚平時很少食用,而是在待客或祭祖的時候才取食。
1.酸甜味原料配方: 鮮魚100千克 顆粒鹽15千克 白酒(35~45度)3~5千克 幹辣椒麵3千克(鮮的12千克) 甜酒糟10千克 糯米飯20千克 花椒粉1千克 生薑5千克 紅曲5千克 小茴香粉0.3千克 藿香粉0.2千克 大蒜3千克(切細) 土硝0.2千克
2.酸辣味原料配方: 鮮魚100千克 食鹽15千克 幹辣椒麵4千克 糯米飯25千克 花椒1.5千克 生薑6千克 紅曲5千克 小茴香0.5千克 藿香粉0.2千克 大蒜3千克 桔皮0.3千克 土硝0.2千克
醃製工具: 1.醃桶:選用硬木條板制桶,外用竹箍箍成上大下小的圓形木桶。桶的大小按需醃多少魚而定,有醃5千克、10千克、15千克、25千克……不等。桶高0.8~0.9米,口、底直徑比例為10∶7。
2.壓石:選用表面光滑、中心厚、邊沿較薄的卵石作壓石,壓石重量等於醃魚重的2/3,但若醃製5千克魚以內,則所用壓石與魚兩者重量相當。
3.壓墊板片:即壓石下的第一層墊壓物,常用禾草、棕樹葉、水芋葉、棕耙葉、竹筍殼等編成與離桶口下20釐米處大小的圓形或兩個半圓形的墊片(有的也用木板)。
製作時間: 一般在農曆八九月份,白露以後,天氣涼爽,溫度適宜,這時選出的田鯉(河裡捕的也可以,但其它魚醃後質量差),壯肥飽滿,醃成鹹魚,色澤光亮,質量好。
製作方法:1.清洗醃桶:新桶要入河水裡浸泡兩天,絕對不漏水後,內用草木灰水浸2小時,再用清水洗淨,然後用韭菜或蘿蔔擦拭,除去木氣味,晾乾備用。
2.選魚:將用魚捕出,除去雜魚,選出250克以上的青色鯉魚(紅鯉易酸),盛入籮內,放籮入河暫養一天,使魚得以清水衝洗,排淨糞便和鰓內的泥沙等。等二天取魚破背,對破成腹部相連的兩半,棄掉鰓和內臟,再用清水洗淨血汙,輕輕甩幹水分,把魚攤開平放入盆內1小時,瀝乾水分。
3.浸鹽:把魚放入另一盆內,用細鹽均勻擦滿魚體(魚鹽比例10∶1.5),然後一層一層的平鋪在盆內,最上面撒上一層蓋面鹽,在盆口罩上紗布,防蠅產卵入內而變質。鹽漬16~52小時後,魚體硬化即可裝桶。
4.釀製甜酒:在魚體鹽漬過程中,同時釀製甜酒。用優質糯米,按常規方法釀製(若不醃酸甜味的,可不加甜酒)。
5.醃糟的製備:以糯米飯為主要原料,糯米飯蒸好、攤開、灑上少許土硝水(或草木灰浸出水)、紅曲、花椒、甜酒糟、小茴香、大蒜、辣椒粉面、碎姜、藿香粉、白酒和適量鹽(約佔總鹽量的1/10),全部攪拌混合均勻成醃糟。
6.裝桶:將醃糟先鋪入醃桶2釐米,把鹽漬過的生魚撈起,攤放在桶內糟上,再放醃糟1.5釐米於魚上,這樣魚糟交替鋪放,放鋪一層時要用手壓平壓緊,直至鋪完,桶口留出20釐米,再把原漬魚的鹽水灑上,然後壓上壓板片,再壓上卵石塊(先壓上1/2重量,2天後全部壓上)。
製作方法2: 把糟塞在魚的腹腔內,再把兩片魚對合成原狀,層層入桶,其它方法不變。醃魚桶要放在乾燥的地方,以防桶底漬爛。幾天後桶內滲出水分,不要起動,這滷水可起到隔絕空氣和防護醃魚風味的作用。
食用方法:醃製3個月後,一般可以取食,或在甑子上蒸或在火上燒烤均可。主要是生食。但無論是生、煎、炒、煮,嘗起來濃香清爽,鮮嫩可口,其味妙不可言。 每次取食時,從最上層開始逐層取出,取後仍按原樣壓好。
自製臘魚
醃製方法一:
主料:魚、肉
配料:花椒、鹽、醬油、茴香、幹辣椒碎等等佐料。
做法:1、將剛買回來的魚和肉,最好用捲筒紙將水分吸乾淨,吸的越乾淨越好。肉和魚最好混合一起醃,還可以根據個人的口味加點茴香、辣椒等等都行,但必需炒熟。然後在魚和肉上抹一層薄薄的鹽,充分抹均勻,在撒上花椒等佐料。
2、醃製完畢,上面最好壓上重一點東西,讓它自然排水分,醃製七天(第三天翻動一次,讓鹽充分均勻)。
3、醃製七天後,用鉤子掛起來,放置太陽下曬乾為此。
儲存方法:最好用荷葉罈子,將魚和肉切成塊子,充分灑上白酒,在放入荷葉罈子封存好,儲存得好的話,甚至可以吃到來年的夏天。封存一段時間的臘肉臘魚,啟封罈子時散發出特有的醇香味。不僅好聞還好吃呢。
醃製方法二:
材料:魚10斤、鹽150克、白酒1兩、醬油、花椒、胡椒粉等適量
製作方法:
1、魚開膛去除內臟、去頭尾,洗淨,再用乾淨毛巾或廚房用紙將魚身上的水擦乾。為便於入味,在魚身上劃上幾刀。然後在魚周身抹上白酒,為的是殺菌、增香。
2、每10斤魚加3兩鹽與適量花椒、醬油、胡椒或辣椒粉(也有加五香粉的)周身抹勻醃製。(若醃臘肉就將豬肉連皮切成條塊,再用以上方法醃製;而做臘香乾則在香乾上撒少許鹽醃一會,曬至半乾再燻制)。
3、醃製5~7天後將魚(豬肉)取出,掛在陰涼通風處吹至半乾取下,準備燻制。
4、鐵鍋中,放入花生殼、紅糖或白糖2勺,幹柚子皮、橘子皮等(如果怕事後鍋難處理乾淨,就事先在鍋里舖一張錫紙,再放燻料)。
5、把鐵架放在燻料上面。
6、將要燻的食物放在鐵架上,蓋上蓋,開中火,有煙冒出,再開最小火,把溼毛巾圍住鍋邊,煙就不會冒出。先燻20分鐘關火,待10分鐘後,開蓋將食物翻面,加點燻料。蓋上蓋,再燻20分鐘。
6、揭開蓋,香氣撲鼻,燻制的臘魚、臘肉、臘香乾色澤金黃。
7、把所燻的物品再曬乾或風吹乾。
菜例一:臘魚燒花肉
主料:臘魚肉400克、五花肉370克
配料:菜心12棵、稻草適量
調料:鹽、雞粉、黃酒、花椒油、白糖、醬油、紅曲米、高湯、姜、蔥、色拉油、紅腐乳汁各適量
做法:1、將臘魚泡洗乾淨,剁成塊備用。五花肉切成正四方塊用稻草綑紮好,泡油備用。
2、鍋內注入油、姜、蔥炒香,放入臘魚、五花肉,注高湯,燒沸,調味,上色,燜燒酥爛即成。
製作關鍵:1、臘魚以冬至以後醃製風乾的為佳。2、烹製時用小火燜燒,使魚有肉香,肉有魚香。
風味臘魚加工技術
1.加工工藝流程
原料魚→預處理(清洗、去鱗、淨膛、去頭)→漂洗→瀝水→醃製→脫鹽→調味醃製→乾燥→檢驗→切塊→稱量→包裝。
2.加工方法
2.1 原料的選用
選用草魚、青魚、鯿魚等作為原料魚加工風味臘魚,魚質量應符合無公害標準,要求魚體完整,無病、色澤正常,一般草魚、青魚1.5kg/尾以上,鯿魚0.5kg/尾以上。
2.2 預處理
清洗魚體,除去魚鱗,然後進行宰殺,草、青魚去頭去尾去內臟,從背面剖開成片、肉厚處再打花刀,鯿魚除去頭部鰓並剖割腹部除去內臟。
2.3 漂洗
將宰割後的魚體用循環水反覆清洗乾淨,去除汙血、魚鱗及雜物。漂洗好後的魚體要撈出放進竹筐瀝乾水備用。
2.4 醃製
採用低鹽醃製技術,用鹽佔魚體重的4%-5%,利用撒鹽法,在器皿底部先撒一層鹽,接著裝一層魚撒一層鹽,在醃至容器口時,最後撒一層鹽封口。醃至起滷後及時用石頭加壓,使魚體全部浸在滷水中,醃5-6天出滷。
2.5 脫鹽
醃好後的魚先在滷水中洗淨再浸泡於淡水中,浸泡時間1-2小時。
2.6 調味醃製
將脫鹽的魚取出放入調味液中浸漬2-3小時,並翻動,使調味液充分均勻滲透。調味液主要利用天然香辛料(花椒、八角、桂皮、生薑、荷葉等)進行復配,添加適量鹽、白糖、料酒等,既可使產品加香,又有上佳的防腐效果。
2.7 乾燥
將調味好的魚體瀝乾汁水,採用烘道熱風低溫乾燥,烘乾時魚體溫度以不高於35 ℃為宜,防止出現外幹內溼、水分烘不幹現象。
2.8 切塊
乾燥後的臘魚一般切成3-4cm見方的魚塊,鯿魚可整條不切塊。
3.包裝
切塊臘魚經稱量後,採用清潔、透明的食品級薄膜塑膠袋,進行真空包裝。將袋裝臘魚再裝入紙箱,放置平整,紙箱用封箱紙帶粘牢。
4.貯存
成品應放置於清潔、乾燥、陰涼、透風的場所。
醃製鹹魚的小技巧
製作方法:1、將新鮮的鯇魚刮鱗去腮去內臟(一般買魚的地方就可以加工,但回家後還要再次衝洗乾淨);
2、用玫瑰露酒以及少許花椒、八角調和的水略微將魚身打溼;
3、按1:2的比例(一斤魚二錢鹽)把鹽塗抹在魚身,掛在陰涼通風的地方,風乾;
4、如果陽光充,風乾差不多的時候,在陽光下晾曬,有幾天就可以食用了。
PS:海魚也可以用同樣的方法,甚至可以去魚市買那些剛死不久的魚來醃製,效果沒有什麼不同,價格卻相對要低廉的多。
菜例一:鹹魚茄子煲
原料:茄子兩根,鹹魚1小塊
輔料:蒜蓉,紅椒切粒,蔥花少許,生抽,鹽,糖,蠔油,酒,麻油。
製作過程:1、茄子去皮或不去皮,切掉蒂頭,切長條或片狀,用鹽水浸泡;鹹魚放涼水中泡去部分鹹味,並浸軟,洗刷乾淨魚皮表面上的沙粒,斬成小粒或小塊。
2、茄片撈出,瀝乾水。燒熱鍋,下油,加熱後,小火將鹹魚粒炸至香酥,撈出。繼續將油燒至約六七成,投入茄片炸幾分鐘,炸透至熟,倒起瀝去油份。不想用太多油的話,可以放少一點油,慢慢將茄子煸軟,盛出。
3、利用鍋內餘油,下蒜茸、紅椒粒爆香,接著下茄子,加入紹酒、生抽、糖、蠔油、雞精及少量的水或上湯略燜片刻,調入少許生粉,滴醋,加麻油,轉盛入沙鍋裡,加熱至滾,約3分鐘,撒蔥花,加蓋上桌即可。
特點:鹹魚茄子煲是廣東一道有名的菜式,其普及程度絕不亞於重慶的回鍋肉。鹹魚為深海魚類,因為獨特的奇鹹而得名,故多用其為輔料且量不能多,而以鹹魚為輔料的茄子煲其味獨到,茄子吸收鹹魚的香味,軟軟糯糯,回味悠長,是廣東人很受歡迎的一個菜式。
菜例二:鹹魚臘腸蒸茄子
材料:長茄子,小鹹魚,臘腸,蒸魚豉油
做法:1、茄子洗乾淨,用刀切片,但不要切到底
2、臘腸去掉腸衣,切薄片夾入茄子中
3、小鹹魚洗乾淨鋪在茄子上
4、加入蒸魚豉油醃製5分鐘
5、鍋中倒適量開水,放入茄子蒸10分鐘即可
6、如果口重的,還可以出鍋加點鹽
川式臘肉的製做
「五香臘肉」必須在冬至前10天至立春前10天這一段時間裡製作。
原料:活鮮魚最好選4千克左右一條的,肉類切成1千克左右一塊,以便於入味。魚、雞、鴨、肉要將汙垢處理乾淨,以保證風味的醇正。
配料:花椒、鹽、桂皮、八角、茴香、幹橘子皮、幹椒、醬油、黃酒、糖一共10樣。眾多的香料可以使臘魚臘肉香味濃鬱、長久。由於加了黃酒,可達到殺菌防腐、久存不變質的作用。
醃製方法:
按500克肉25~30克鹽的比例(根據各人的口味和氣候而定,氣溫高鹽就要放多點;反之,氣溫低鹽就要放少點),將鹽以及醬油、黃酒除外的七味調料(按口味適量加減)炒熱,自然冷卻後待用。將冷卻後的調料均勻抹在肉塊表面,然後抹上醬油、黃酒。各種肉類一起進罈子醃製,這樣醃出來的味道互相交融,更加豐富,成為「多味醃肉」,所以雞、鴨、魚、肉等肉類要交叉放置,層層碼緊。全部入壇後撒上剩餘的香料,然後用大塊的乾淨的鵝卵石壓緊,再用牛皮紙、塑料紙緊緊封住壇口,做到密不透風。三天翻壇一次,使其充分均勻入味,醃到10天就可出壇。醃好的臘肉拿到太陽下晾曬四五天,二成幹後再掛到通風處陰乾保存,或密封裝進塑膠袋內,放入冰箱冷藏室儲藏。這樣「五香臘肉」可以保存幾個月不變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