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豉蒸臘魚:如果放上幾塊臘肉,讓臘魚多一份酥軟與油膩
周忠應
過年之前,我們鄉下人喜歡燻臘魚臘肉,製作臘魚臘肉的過程比較長,差不多要花費近一個月的時間。首先是將臘魚臘肉進行醃製,一般醃7天以上,醃製完成後,將這些魚肉在太陽底下曬上五天左右,最後是掛到廚房火塘上方的梁上用柴火燻制20天以上。
燻制出來的臘魚一般比較硬,肉質結實,吃起來很有嚼勁,是下飯的好食材。農村人有時也會把臘魚蒸或油炸後當零食吃,肯定勝麵筋與辣條。讀初中的時候,我們住寄宿,臘魚是帶菜的好材料,吃上半個月都不變味。只是那個時候臘魚臘肉少,一年就只能是僅僅有限的幾次。臘魚臘肉主要是留下招待客人的。
成年後,為了生計一直在外打工,漂過北京,去過廣州深圳,武漢,上海也跑過幾回。出門在外,腊味對於很多遊子來說還是一種對家的思念,是一解鄉愁的食物,當過年短暫的團聚後再次踏上旅程時,父母們都會給我們帶上這些帶有家鄉味道的臘魚臘肉,捎上的是父母的牽掛。回到打工的住所後, 一般會將臘魚剁成小塊, 分開包裝,放入冰箱中冷凍, 這樣能儲存很長時間, 想吃的時候可以隨時取出。
記得在北京的那幾年,我在家裡搞臘肉臘魚的時候,其香便會飄過多條巷子,附近熟悉我的人聞到香味,就知道我在搞臘魚臘肉了。記得在小紅門居住的時候,我有一個山東的朋友老靳,他住的地方離我住的地方大約300米的樣子,每每我搞臘魚臘肉他都不請自來,還帶著酒。他說,我們湖南的腊味是下酒的好菜。如果沒有酒便愧對了這些陳年腊味了。我是不喝酒的,老靳會自斟自飲,悠然自得。我雖不喝酒,但一邊品嘗腊味,一邊聞著酒香也是挺有樂趣的。為了感謝我的腊味,老靳經常請我喝粥與吃饅頭,他煮的小米粥確實也是一絕。
因為我常年在外,家裡的腊味都父母或者是嶽父母幫我們燻制的。去年豬肉漲價,我捨不得買肉燻制,嶽父母家裡養了豬,給了我們40多斤臘肉。臘魚則是通過我同學幫忙,買了四條大草魚放在嶽父家裡燻,每條草魚大概有20來斤。
臘魚製作的方法有很多,我最喜歡的是豆豉蒸臘魚。首先將清洗乾淨的臘魚塊放入水中煮上大幾分鐘,最好是用高壓鍋壓幾分鐘,撈出備用; 接著,燒熱鍋, 放少許油, 將臘魚塊放入裡面,待一面煎至金黃後再翻一下;然後,雙面煎成金黃後撈出碼放在盤中;同時,將豆豉醬澆淋在魚的表面上;接著,再撒些紅椒和大蒜粒;然後放入上汽的鍋中蒸上二十分,這美味蒸臘魚就完成了。用高壓鍋壓上幾分鐘去除其鹽份,讓肉鬆軟;再煎一下讓它表面發焦味道更香;蒸的時候放上喜歡的調味料在上面就可以了。當你一掀開鍋蓋的那一剎那,空氣中立刻就瀰漫了腊味的飄香, 讓你忍不住馬上要來上一塊。不過,對於豆豉蒸臘肉,我卻有一種不一樣的做法,在蒸的時候,我會放上幾塊臘肉,臘肉的味道更是浸透到了臘魚裡,讓魚多一份酥軟與油膩。
湖南喜歡辣,也更喜歡臘。臘是一種年味,魚又是餘的諧音,代表年年有餘。在我們湖南,不管你家多窮,到了年底,你必須準備臘魚臘肉了,希望來年豐衣足食,幸福美滿。
2020年3月14日寫於星燕別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