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已經過去了,今天西柚菌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2018年韓國主流電影公司這一年的成績。
2018年的韓國電影票房TOP10已經公布了,韓國本土公司推出的本土電影只有4部上榜,其他6部都是海外的。(4部韓國本土電影分別為:《與神同行2》、《安市城》、《完美陌生人》、《毒戰》)
這個成績相比2017年遜色很多,畢竟2017年的韓國本土電影TOP10佔了7部。然而儘管2018年韓國本土電影公司推出了很多野心之作,但成績都相當不理想。
韓國電影的整體低迷,從韓國電影票房佔有率中也能看出些端倪。
2017年韓國本土電影佔有率高達60%,然而到了2018年,下降到了45%。
相反,2017年好萊塢的電影公司韓國票房佔有率只有33%,但是到了2018年已經佔到了將近44%。
這裡特別要提到的是近年來一直穩坐韓國票房佔有率冠軍寶座的CJ E&M ,2018年終於痛失冠軍寶座,取而代之的是迪士尼。
還有個有趣的現象是累計觀眾數比去年減少了2%,但票房收入卻反而增加了3.3%左右。這跟2018年,韓國大型電影院對電影票的整體提價有一定關係吧,同時像IMAX,4DX,SCREEENX等,特別館的增加也有一定影響。
那麼現在一起來看一下韓國幾大電影公司的2018戰績吧。
CJ E&M
總製作影片數:11部(《那就是我的世界》《金色夢鄉》《宮合》《7年之夜》《偵探2》《特工》《協商》《鄰裡的人們》《國家破產之日》《絕地隧戰PMC》《英珠》)
2017年最後上映的電影《1987》可以說挽救了那一年的CJ,CJ得以起死回生。然而到了2018年,他們又要期待最後一部上映作品《絕地隧戰 PMC: 》能夠票房大賣了,截止到2019年1月1日,CJ E&M想要達到盈虧平衡點大概還需要600萬觀眾左右,而《絕地隧戰PMC》在觀眾近乎苛刻的評價中不知道能否出現奇蹟。
NEW
總製作影片數:9部(《念力》《風風風》《毒戰》《她的故事》《目擊者》《安市城》《猖獗》《搖擺狂潮》《特暴龍3D》)
NEW比CJ的情況似乎更加糟糕。
去年NEW迎來成立10周年紀念,一舉推出超過100億韓元的影片5部,但是除了《毒戰》,其他影片的票房都不是很理想。
受這些影片的影響,截止到2019年1月1日,NEW要想達到盈虧平衡點,還需要800萬觀眾的支援,2018年對NEW來說簡直可以用地獄般的滋味來形容了。
樂天
總製作影片數:8部(《興夫》《現在去見你》《摔跤選手》《與神同行2》《上流社會》《水怪》《完美陌生人》《泉》)
對於樂天來講,可以說憑藉《與神同行2》、《完美陌生人》這兩部影片來維持平衡也不為過。
因為他們的《水怪》、《興夫》、《摔跤選手》、《上流社會》的損失,全部由上面兩部的盈利給填平了,還有些盈餘。
樂天在2015年和2016年兩年時間突破盈虧平衡點的作品只有一部《德惠翁主》,直到2017年製作《與神同行》系列開始情況反轉,到了2018年甚至超過了CJ,成為韓國本土電影公司中國內票房佔有率的冠軍。
2019年樂天是否能乘勝追擊,讓我們拭目以待。
SHOWBOX
總製作影片數:5部(《朝鮮名偵探3》《昆池巖》《暗數殺人》《憤怒的黃牛》《麻藥王》)
SHOWBOX在2018年可以說勉強保本。2015年到2017年,他們應該說每年都會有點盈餘,但是2018年只是持平的SHOWBOX多少會覺得有點遺憾吧。
LITTLE BIG PICTURES
總製作影片數:7部(《一級機密》《怪物們》《運動會》《錢袋》《家》《白小姐》<Revenger>)
為了對抗韓國的四大獨佔韓國電影市場,由6家電影公司在2013年組合成立了LITTLE BIG PICTURES。但是他們的2018年日子過得可以說是非常慘澹來形容。製作的影片中只有一部《白小姐》達到了盈虧平衡點。
MEGABOX PLUS M
總製作影片數:4部(《小森林》《邊山》《明堂》《門鎖》)
2017年還憑藉《樸烈》、《記憶之夜》成功突破盈虧平衡點,到了2018年《邊山》、《明堂》雙雙表現不佳,讓他們度過了一個沉悶的2018.
華納兄弟韓國
總製作影片數:3部(《冠軍》《魔女》《人狼》)
2016年,華納兄弟韓國製作了第一部韓國影片《密探》,並收穫頗豐。但,此後的《單身騎士》、《VIP》、《冠軍》等全部撲街,終於有一部《魔女》感覺要扭轉勢頭了,結果一部《人狼》又把他們打入了谷底。2018年,對華納兄弟韓國來說是個災難。
綜上所述,可以說只有樂天還能笑得出來,其他家的日子都並不好過。
今天就到這裡,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