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內參統計了31家節目製作公司的2020節目單,相較於往年,整體數量縮水明顯,但頭部製作公司,依舊是全年節目無縫連接,並且一批新貴公司入局,老中青三代內容製作公司,共同面臨市場和平臺的多重考驗,但2020年大家整體交上了一份還不錯的成績單。
來源:傳媒內參
2020年,讓整個文娛產業集體受到了不小的衝擊和影響,至今仍有不少企業還未全部滿血復活。但相較於影視行業,綜藝行業顯然恢復能力和成果更為顯著,尤其是復盤今年整個節目體量,雖然上半年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但下半年綜藝復工復產的節奏相當穩準快,不少平臺和公司用半年的時間完成一年的生產量和KPI。
具體來說一下2020年綜藝節目,其中不乏垂直爆款向的項目,除卻平臺的功勞,背後的內容製作公司,也付出了不少的努力,特別是年底復盤他們2020年的成績單,更多了一份儀式感和紀念感。
優勢明顯的頭部內容公司,
也選擇兩條路同時並進
2020年,頭部綜藝優勢繼續被放大和強化,尤其是它將繼續獲得平臺資源和廣告客戶的深度認可,從而實現更具動能的發展,甚至從「二八定律」進步走向「一九法則」,在綜藝市場上以最小數量值,釋放最大的市場價值和流量影響。
具體復盤一下今年頭部內容公司的整體表現,諸如燦星、笑果、合心傳媒、銀河酷娛、魚子醬等,大家都交出了還不錯的成績單,從體量、影響力來說,都表現不俗。其中燦星文化今年幾乎是全年無縫上檔新節目,《了不起的長城》《街頭音浪》《爆款來了2》《這!就是街舞3》《中國好聲音2020》《蒙面唱將猜猜猜5》《追光吧!哥哥》等。而笑果文化則憑藉優質脫口秀爆款節目《脫口秀大會3》獲得了更多的線上流量和後續資源,年底即將上線的《脫口秀反跨年》,以及明年一系列平臺定製脫口秀節目《姐妹俱樂部》《喜劇不謝幕》等。
值得一提的是,頭部內容公司在今年選擇了鞏固製作優勢之外,積極開拓新的加持可能。諸如涉足劇集市場、短視頻、藝人經紀、線下演出等領域。據了解,銀河酷娛今年除了打造IP節目之外,還全面拓展藝人經紀,諸如95後小花趙露思今年兩部作品表現不俗。同時,入局短視頻領域,培養電商垂類達人,構建矩陣,其中李雨霏演繹國服花木蘭視頻,全網點擊量破3億,並作為抖音平臺內容創作者代表參加了今年的《抖音奇妙夜》晚會。此外,魚子醬文化通過《奮鬥吧主播》也在積極探索直播帶貨與內容創作之間的關聯,明年也計劃推出影視劇作品。
老中青三代內容公司共存,
各家都有各家的活法
如果按照創業時間來劃分節目製作公司,其實不難發現他們大都與網綜發展密切相關,大體經歷了三個主要時間節點。其中,2015—2017年,網綜野蠻生長的階段,一批體制內製作人離職創業,助推了網綜行業的高速發展;2017—2019年,網綜日漸回歸理性生態,節目製作公司也開始紛紛轉型,探索新的定位和市場位置;2020年,由於疫情和市場招商環境的雙重影響,老牌節目公司、中青代公司,以及新生的內容公司,大家都選擇了不同的活法,但最終出口卻驚人的一致,整體上都安全熬過了特殊的2020年。
特別是資深老牌節目製作公司,諸如遠景影視、唯眾傳媒(更為資深的內容製作公司)、能量傳播等,大家都有部分項目在手,綜藝製作業務持續進行中。除此以外,他們其中不乏開拓新業務線的嘗試,唯眾傳媒今年推出兩檔真人秀節目《瑜你臺上見》和《心動的信號3》,並積極試水晚會節目和多個線下活動。
中青代公司,選擇繼續保持優勢,並且不斷地強化自身的內容標籤,形成風格化,並與平臺建立深度關聯。諸如米未《樂隊的夏天》和《奇葩說》,好楓青芸的《創造營》系列,哇唧唧哇的《明日之子》系列,七維動力《少年之名》,都是與平臺深度關聯的頭部項目,這也幫助他們平穩實現今年的過渡期。
此外,成熟的內容公司,也依靠自身的實力,獲得了不錯的項目資源。諸如視鹽文化今年繼續穩定產出項目,其中《拜託了冰箱6》《喜歡你我也是2》《見面吧電臺》《鵝外驚喜》等;春田影視《上新了·故宮3》《我在頤和園等你》等;聚仁小美一年產出的節目體量《請和我奔現吧》《新相親大會3、4》《我們戀愛吧2》,其實並不少,由於深耕此類節目,通過優質節目品相獲得平臺和客戶的認可,未來才會走得更踏實穩定。據悉,明年他們將更垂直深耕一檔青春旅行戀愛真人秀《怦然心動20歲》《我們戀愛吧》也將首次嘗試24期的超級季概念。
此外,今年也有不少新貴公司入局,來勢兇猛,但也探索了更多新的可能和發展空間。聞脈文化則是前《極限挑戰》總導演嚴敏的內容製作公司,今年兩檔綜藝《說唱新世代》《德雲鬥笑社》,備受行業和大眾關注,外加另外一部新綜藝《戲劇新生活》也在路上,確實給人一種新人入局,意氣風發之感。
此外,另一家妙趣新媒體公司,今年出品了《來自手機的你》和《理想家》兩檔融合電商、產業、營銷等多元邏輯的項目,積極開拓產業支持內容創作的新路徑,據了解,《理想家》這檔節目,錄製拍攝結束後,留下的「房子」將賦能當地產業,作為民宿群進行商業運營,進而帶動村莊或者區域的旅遊業發展。
年末反思與復盤,
2021將是機遇與危機並存的開始
2020年即將結束,留給大家復盤反思的時間,也確實不多了。但通過梳理內容公司這一年的發展脈絡和成績單,不難發現,今年得以安全落地的內容公司,大家具體的發展路徑不同,但也有一些共性的特徵,值得分享和思考。
1、優質的內容依舊會得到受眾、市場、平臺的認可,自然也有助於內容生產者的持續發展。無論是頭部節目,還是垂直精品節目,大家都需要交出好的作品,畢竟這是一個作品說話的行業。
2、分攤風險,永遠不要將所有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事實上,不管是頭部公司,還是中腰部公司,大家在今年最大的感受便是,需要多元的布局,才能讓自身發展的更穩健和長久。
3、這也是一個拼持久力的行業,沒有人會永遠風光。所以,作為內容生產者,需要不斷地修煉內功,不斷地增強自身的綜合實力和耐力,在市場上只有主動適應和創新發力,才能走得更遠。
最後,提前祝大家2021一切安好,整個行業元氣滿滿,各大平臺發布的綜藝清單一一兌現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