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今年是習近平同志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一科學論斷十周年,溫州各地紛紛用生動的實踐交出漂亮的答卷。今起,溫州網陸續推出「兩山」實踐樣本系列報導,展現廣大幹群的創新做法與成功經驗,助推更多的「綠水青山」轉變為「金山銀山」。
第一站,我們首先走進平陽縣革命老區山門鎮。
溫州網6月15日訊(記者 葉錫環) 「10年前這地方你來都不會來,」徐憲粟剛撂下這句狠話,突然話鋒一轉,「年底,我想請縣委書記來村裡遊穹嶺仙谷。」
徐憲粟今年49歲,平陽縣山門鎮水口村村主任。他所在的小山村是平陽縣西部山區最偏僻的行政村,與文成縣巨嶼鎮交界,當年浙南紅軍遊擊隊曾在此紮營。
從2012年起,水口村決定把全村打造成一個景區,取名「穹嶺仙谷」,集紅色鄉村遊、生態鄉村遊和鄉村探險遊為一體,使村民能夠在家門口通過「賣風景」而致富。如今,夢想正一步步轉變為現實。
昔日離家謀生成「空殼村」
水口村四面環山,山高林密,一條清澈見底的溪流穿村而過,頗有幾分世外桃源的韻味。全村有345戶,1434人,耕地面積551畝,山地面積2500畝,森林覆蓋率89.6%。
村裡人祖祖輩輩靠種田為生,由於人均只有0.3畝多地,靠種田一年賺不了幾個錢,青壯年大多在外地經商或打工。慢慢地,水口村成了一個「空殼村」和低收入農戶集中村。
「水口村曾經是當地有名的生豬養殖村,生態環境情況也一度非常糟糕」,村支書徐憲展說,在建設「美麗鄉村」前,村裡只要是空閒地基本都用來養豬,「以前養豬用的豬舍就有50多個,那時候只要一來村上,遠遠地就能聞到養豬場那種味道,別說搞鄉村旅遊了,就是聞到這股味,都不想進來。」
「過去,水口是山門鎮最窮最髒的一個村莊。」徐憲粟說,針對村民反映強烈的環境衛生問題,水口村分階段組織了3次集中整治,花了60多萬元修路、拆豬圈、改旱廁、清死角,現在環境大變樣了,群眾也很高興。「現在,要論自然環境,我們不比別人差,有時候城裡人還特地過來拍攝村裡的風光。」
水口村有一條古老的民間通道叫穹嶺古道,山勢陡峭,雄偉壯麗,素有「穹嶺穹到天,搖嶺搖半年」之稱,相傳當年越王錢鏐曾到此一遊。1980年,木魚法師雲遊至此,觸景生情,寫下絕句:仰看穹嶺白雲飛,聞有天雞頭上啼。層巒疊嶂高千丈,攀藤匍匐步天梯。
穹嶺古道還留下了壯麗的革命鬥爭篇章。1948年7月,中共平陽縣委書記鄭海嘯在此組織穹嶺頭戰鬥,痛擊國民黨浙江保安團部隊。浙南解放戰爭從此轉入主動出擊新階段,穹嶺古道也因此添上一抹浪漫血色。
優美的生態景觀如何產生經濟效益?2012年底,在山門鎮黨委、政府的鼓勵下,水口村提出「打造鄉村遊,發展農家樂」,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化為生動的現實。
今日反哺家鄉「賣風景」
日前,水口村極具特色的水上餐廳正在熱火朝天地施工建設中,規模可供1000名遊客同時用餐,從水上餐廳至景區的景觀遊步道,已初具雛形。這是水口村正在建設中的「穹嶺仙谷」旅遊項目一期工程,徐憲粟說,其實景區部分景點原本打算在7月份對外試營業,但他不想急功近利,端給遊客的「菜」一定要色香味俱全。
2013年,水口村從修繕穹嶺古道入手發展鄉村遊。第二年,穹嶺古道就被評為「溫州市十大古道之一」,不少遊客慕名而來登嶺欣賞。首戰告捷,當地村幹部卻感到很慚愧。徐憲粟說,大巴車在村裡因道路狹窄很難掉頭;遊客想吃飯,村裡沒有一家餐館,不得不到10公裡外的山門鎮政府所在地就餐。為徹底改變這種狀況,村兩委班子帶頭,充分發揮黨員的積極作用,深入農戶挨家挨戶做思想工作,經過5個多月的努力,村民們達成了全村土地由村集體統一流轉使用的決議。
2014年5月,水口村成立「平陽縣懷溪悠樂谷農業觀光有限公司」,計劃把整村作為一個景區打造,首期投入1000多萬元資金開發「穹嶺仙谷」旅遊項目,建設項目包括水上餐廳、生態泳池、原生態民宿、露營基地、親子遊樂園等。
提起「穹嶺仙谷」旅遊項目,當地村民紛紛表示很期待,一致認為項目建好後能帶動村裡的經濟發展。「到時候來我們村的人就多了,村民收入會增加,那些外出的勞動力可以回來了。」
「我們投資不是為了賺錢」
一個昔日窮得叮噹響的小山村,1000多萬元旅遊開發資金究竟從何而來?徐憲粟打開手機微信笑呵呵地說:「秘訣就在這裡。」村裡提出依山傍水「賣風景」計劃之後,村幹部組建了一個「水口村」微信群,目前成員已達到101人,絕大多數是在全國各地經商的本村村民。對於老家要開發「穹嶺仙谷」旅遊項目,大家紛紛表示支持。
「首先要拓寬道路」「可以搞個露營基地」「項目必須要高起點」遊子們通過微信群獻計獻策,為家鄉勾勒出美好的發展前景。「想法很好,可是錢從哪裡來?」徐憲粟適時拋出這個難題。經過線上線下交流,「悠樂谷」公司很快從4名發起股東增加到15名,籌集到首期1000來萬元資金。股東們表示,投資開發這個項目不是為了賺錢,而是回報家鄉帶動村民致富,即便虧光也無所謂。
今年72歲的徐宗益老人聞訊後,馬上打電話給在廣州經商的兒子,希望他入股100萬元,同時告知要有心理準備:這筆錢可能會虧光,就當是捐資建設村裡的防洪堤等基礎設施。
徐老伯的兒子說,他從微信群裡得知消息後,也有這個打算,這筆錢既能了卻父親的心願,又能為村裡公益事業做貢獻,值得!
水口村正在發生的變遷,是山門鎮深入實踐「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一個縮影。山門鎮素有「浙江延安」之稱,是早期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和中共閩浙邊臨時省委活動中心,擁有豐富的紅色旅遊資源和生態風光資源。如今,該鎮通過制定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已初步形成一個以「浙南紅都」為主題的靠山吃山、循環發展的大旅遊格局。
「我們準備年底正式開放穹嶺仙谷。」徐憲粟說,水口村曾經是解放前老縣委書記戰鬥過的地方,現在村裡把建設搞起來了,大家很想請新任的縣委書記來看一看,指導村裡繼續做好「綠水青山」這篇大文章。
點擊查看專題:兩山實踐的山門樣本
本文轉自:溫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