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租賃模式公司再「暴雷」:藍海之略去年還盈利4.5億,如今因現金...

2020-12-26 資本邦

新三板在線 · 2018-08-23 · 文/陳蒙蒙

  8月21日晚,新三板「網際網路+醫療租賃」企業藍海之略(834818)突然宣布,公司已經於2018年6月終止了上市輔導。

  當晚,公司主辦券商中信建投同時發布風險提示公告稱,發現藍海之略存在經營異常的風險事項,提醒投資者慎重做出投資決策。新三板在線了解到,公司除了因融資租賃涉訴外,還銀行帳戶凍結、現金流緊張、發不出員工工資等情況。

  這引起市場極大關注,要知道,藍海之略2017年的全年盈利還高達4.5億元呢!新三板在線細查後發現,該公司的危機源頭,竟然是其一向提倡的所謂醫療租賃模式。

  而今年以來,採取所謂「網際網路+醫療租賃」創新模式的公司頻頻「暴雷」。據媒體報導,8月13日,來自黑龍江、河北等全國十多位縣級醫院院長來到北京遠程視界集團(下稱「遠程視界」),這些醫院均因遠程視界欠下租賃公司巨額債務。

「危險」的藍海之略

  根據8月21日藍海之略披露的相關公告,這家去年還盈利4億多、要衝刺IPO的公司,正站在危機邊緣。

  藍海之略在《關於公司近期經營情況的說明公告》稱,受去槓桿政策等影響,公司出現了資金情況較為緊張的局面。

  截至公告披露之日,公司員工2018年6月及7月的工資尚未按正常時間發放,導致部分員工離職,員工人數下降。同時,為減少公司費用支出,公司已啟動對部分員工進行停工休假的計劃,具體人員的擬定及相關安排正在進行中。此外,公司因涉及訴訟導致銀行帳戶中被司法凍結的存款共計1111.31萬元。

  「目前,公司現金流較為緊張,公司日常經營所需費用主要由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羅志林先生提供。」藍海之略稱,公司正積極與合作機構協商解決方案,並尋找資產重組方和融資方,以緩解公司資金緊張的局面。

  這種局面下,公司當天宣布,早在今年6月,公司就已經向廣東證監局報送終止輔導的備案材料。

  一家去年還實現淨利潤超過4.5億元的新三板公司,為什麼就忽然聲稱「現金流緊張」?

  新三板在線回顧公司發展,藍海之略自2015年12月掛牌新三板,就頗受市場矚目。畢竟,年盈利額超5000萬元的新三板公司並不多。

  「醫療租賃」被藍海之略視為其創新商業模式。公司最初便聲稱,其定位是一家醫療現代服務型企業,是國內領先的「醫院科室綜合能力建設服務商」。

  公司還稱,其服務模式是目前國內獨有的「在國家衛計委《全面提升縣級醫院綜合能力工作方案》(48號文)文件指引下,公司通過整合配置最優質的醫療資源,創立了獨特的『5+1』服務模式,即向醫院同時輸入『資金、設備、技術、運營、品牌、移動醫療』六大要素,幫助基層醫院在最短時間內具備並提高相應的醫療能力。

  其中,資金方面,藍海之略通過打造「醫療融資租賃平臺」的方式幫助基層醫院有效破除資金短板,其具體做法為:「藍海之略與國內外著名的金融機構達成長期資金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這些融資公司與藍海之略一起為基層醫院量身定製融資方案」。

  這種商業模式下,2010年成立的藍海之略,到2015年便擁有年營收5.26億元、年盈利額5068.06萬元的好成績。掛牌新三板這兩年,該公司繼續「爆發式」增長,2016年到2017年,公司營收從7.94億元增至16.69億元,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從1.68億元暴增至4,52億元,年營收增長率分別為94.85%、124.74%;年盈利增長率分別是232.07%、183.33%。

  這樣的藍海之略備受市場青睞。從2015年12月掛牌至今,公司股東戶數從最初的29戶連增至431戶。尤其是2017年2月宣布「進入上市輔導」消息後,其股東戶數更是翻了近十倍。

  然而,隨著藍海之略突然「暴雷」,數百家「IPO集郵投資者」或損失不小。

對外擔保「埋雷」

  從公司披露的財務報表來看,公司2016年、2017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分別為1.55億元和2.04億元。彼時,其公布的貨幣現金還有2.97億元、高達5.69億元的預收帳款。

  在業績高速增長的背景下,藍海之略的現金流似乎還算充足。然而,危機早已「隱現」。

  正如前文所言,藍海之略所謂金融租賃的創新模式是:公司首先將醫療設備銷售給融資租賃公司,融資租賃公司再通過融資租賃的方式將醫療設備出租給醫院;其中,公司為部分醫院客戶的履行融資租賃合同提供連帶責任擔保。

  如此以來,通過融資租賃公司,公司可以藉此迅速擴張市場。但這就帶來了財務風險。在2017年宣布衝刺IPO後,藍海之略當年實現盈利4.52億元,是2016年1.68億元的兩倍多。然而,與盈利額同步暴增的是,該公司的融資租賃保證金和借款。

  新三板在線注意到,藍海之略存在業績增長背後,對外擔保在不斷增長。粗略統計,自2016年9月,公司共計披露22條對外擔保公告,主辦券商對此進行了四次風險提示。

  2017年1月12日,藍海之略主辦券商發布風險提示公告稱,截至2017年1月12日,藍海之略已發生的對外擔保金額累計5.18億元,佔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淨資產的比例已超過100%。中信建投警告投資者:「鑑於擔保金額過大,若被擔保人未能按期履行還款協議,則公司將可能因承擔擔保責任而償付相關責任,會對公司造成不利影響。」

  當年半年報中,藍海之略聲稱,2017年初起不再為客戶醫院提供擔保,並希望將對外擔保餘額控制在最近一期公司資產30%以內,同時公司與合作租賃公司已協商逐步減少和解除部分項目擔保,取得較好成效。

  從公開財務報表來看,到2017年12月底,藍海之略對外擔保總額降為3.06億元,佔淨資產比例下降到26.91%。

  然而,公司來自對外擔保造成的應收帳款、其他應收帳款額度卻居高不下。新三板在線注意到,2016年、2017年末應收帳款帳面價值分別為5.62億元、2.82億元,分別佔當期營收的54.87%和12.26%;同時其他應收帳款分別為1.09億元、9.19億元,分別佔當期營收的10.67%和39.94%。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藍海之略2017年年末其他應收款同比增長577倍至9.19億元!「因業務模式導致融資租賃保證金和對外借款增加所致。」公司2017年年報坦言,公司創新的商業模式設計讓公司承擔融資租賃公司的融資租賃保證金,以及本著對合作夥伴支援幫扶合作理念,向項目醫院開診前及部分運營見效慢的合作科室提供運營流動資金借款,構成了公司主要的其他應收款。

  (圖片來源:藍海之略2017年年度報告)

  當然這種模式蘊含的風險,公司也早有預感。一直以來,藍海之略「警惕」相關風險。但公司始終「相信」:公司的服務對象主要是基層公立醫院,且大部分項目醫院是二級及以上醫院,不按約定履行租賃協議的可能性小。

  然而,根據8月21日披露的訴訟公告,藍海之路已經陷入危機中。2018年8月2日,公司收到大連市中山區人民法院發出的《應訴通知書》(遼0202民初7319號),宏泰國際融資租賃(天津)有限公司起訴公司,要求公司支付和林格爾縣人民醫院融資租賃項目代償債務690.06萬元和實現債權的律師費12500元。

  因涉及該訴訟,公司銀行帳戶中共計6,913,060.98元的存款被司法凍結。同時,因故城縣中醫醫院起訴公司要求支付代墊款項的訴訟仍在進行中,公司因該訴訟被凍結的銀行存款為420萬元。至此,公司因涉及訴訟被予以司法凍結的銀行存款共計1111.31萬元。

  對於突然爆出「現金流緊張」的藍海之略來說,這1000多萬元卻是壓力不小。

醫療租賃模式公司頻繁「暴雷」

  早前就有行業人士認為,單純依靠金融租賃推動的高增長模式必定走不遠。

  而今,這句話被驗證。經歷高增長後突然「暴雷」的「網際網路+醫療租賃」企業,並不只有藍海之略。

  同樣的情況發生在遠程視界身上。遠程視界成立於2013年1月,公司在短短兩三年時間裡一躍成為全國最大的醫療設備銷售商。公司從最開始只有眼科業務逐步擴展到心腦血管、腫瘤、婦科、耳鼻喉、呼吸、中醫及護理等9門學科,2016年就實現年收入60億元。

  而如同藍海之路,遠程視界主要靠O2O醫聯體商業模式。在這種模式下,遠程視界與醫院和融資租賃公司籤訂了三方合同,融資租賃公司作為出資方,資金到達遠程視界的帳戶上,再由遠程視界去購買設備,發貨給醫院。在這一模式下,醫院需要承擔的租金則全部由遠程視界擔保墊付。

  然而,遠程視界更早之前「暴雷」。今年4月,公司遭遇代理商、員工「討債」風波,同時公司資產被法院強制執行,公司創始人個人股權遭司法凍結。近期,針對公司的訴訟案件持續增加。而到8月份,數十家因此欠下巨債的縣級醫院相約來到遠程視界辦公室;而8月15日,遠程視界因為拖欠租金,於北京益園的最後一處辦公地也被物業關閉。

  類似案例或許正在增加。新三板在線了解到,除了藍海之路外,新三板另一家同類型公司也已經「暴雷」。中和醫療(839550)於2016年11月掛牌新三板,公司也自稱是「致力於我國基層公立醫院腫瘤、心血管專業科室綜合能力建設的服務機構為」。

  中和醫療對醫院採用兩種銷售模式:第一種是將醫療設備銷售給租賃公司,再由租賃公司通過融資租賃方式將設備租賃給醫院;第二種直接將設備出售給醫院。

  目前,公司危機重重。財務數據顯示,中和醫療2016年、2017年分別虧損630.88萬元、885.31萬元。此外,公司存在拖欠設備租金以及供應商貸款被法院強制執行資產,並涉及多起民間借貸糾紛。公司8月1日披露,其董事長被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

  而今,等待藍海之略、中和醫療們的,除了縣級醫院、融資租賃公司的糾紛外,或許還有公開市場投資者們的「怒氣」。

本文出品:新三板在線。作者:陳蒙蒙。

轉載聲明:本文為新三板在線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及作者,否則為侵權。

風險提示:新三板在線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投資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PUBLIC_CHINAIPO_KEYWORD:

藍海之略醫療租賃遠程視界

相關焦點

  • 藍海之略去年還盈利4.5億 如今終止IPO
    新三板在線了解到,公司除了因融資租賃涉訴外,還銀行帳戶凍結、現金流緊張、發不出員工工資等情況。這引起市場極大關注,要知道,藍海之略2017年的全年盈利還高達4.5億元呢!新三板在線細查後發現,該公司的危機源頭,竟然是其一向提倡的所謂醫療租賃模式。
  • 「金融+醫療」之殤:藍海之略淪陷大股東自救 400多名股東被「埋葬」
    靠著「金融租賃模式」,2017年,藍海之略公司利潤排到新三板第22名。僅僅一年之後,藍海之略陷入停滯狀態,公司市值較峰值已經跌去95%。是什麼摧毀整個行業?藍海之略認為是由於去槓桿導致公司陷入困境。在挖貝網看來,「醫療+金融」的加槓桿商業模式才是罪魁禍首。
  • 藍海之略被曝「手頭緊」,遠程醫療高增長模式出錯? || 深度
    不過從後來藍海之略、遠程視界等公司的發展歷程來看,所謂的遠程醫療藍海,在某種意義上其實更像是金融租賃催生的藍海——儘管韓春善在中國導醫網已有多年耕耘,但在他創業的前2年,遠程視界的業務規模始終不超過10億元,也未能實現盈利。
  • 藍海之略爆雷致數百家公立醫院背巨債,醫療模式創新走歧途
    在網際網路改變商業模式的大潮下,企業不盈利、巨額補貼用戶似乎是理所當然的,企業規模越大越好。醫療領域卻有例外。曾與上千家縣級公立醫院合作建設科室的醫療明星公司、新三板掛牌擬IPO企業藍海之略(834818.OC),雖然公司項目難以快速盈利,但公司通過借新錢還舊債,快速跑馬圈地,撬動了融資租賃公司資金50多億元。
  • 盲目跑馬圈地 明星企業藍海之略突曝現金流緊張
    據孫梅向中國證券報記者介紹,其丈夫去年受聘於藍海之略,擔任全職醫生,為患者做手術提供醫療服務。本來說是就近安排,但從加入藍海之略後,其丈夫就輾轉寧夏、貴州、山西、黑龍江等多地醫院。出乎意料的是,因公司經營困難,她的丈夫突然間「被離職」,拖欠數月的工資至今也沒個說法。孫梅從10月8日起前往珠海為丈夫討薪,但至今未能見到羅志林。
  • 藍海之略涉嫌租賃合同糾紛案被刑事立案偵查
    珠海市藍海之略醫療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藍海之略」,證券代碼:834818)的主辦券商中信建投證券於12月21日發布關於藍海之略涉嫌被刑事立案偵查的風險提示性公告。
  • 因拖欠工資 藍海之略部分員工離職
    10月12日,珠海市藍海之略醫療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藍海之略」)發布公告稱,由於近期資金緊張不能正常發主辦券商員工工資,其主辦券商中信建投
  • 藍海之略任命尹鵬為總經理
    挖貝網訊 8月31日消息,近日藍海之略(834818)發公告稱董事會於2018年8月28日審議並通過任命尹鵬為公司總經理,任職期限自2018年8月28日起至第一屆董事會屆滿之日止。董事會於2018年8月28日收到總經理羅志林遞交的辭職報告,自公司聘任新任總經理之日起辭職生效。據挖貝網了解,根據公司業務發展需要,任命尹鵬為公司總經理。
  • 長租公寓頻頻暴雷現象的剖析
    長租公寓頻繁暴雷,確實造成了比較惡劣的影響,多地政府也介入危機處理,對租賃亂象重拳出擊。在本篇文章中,作者對長租公寓頻頻暴雷現象進行了剖析。根據不完全統計,今年暴雷的長租公寓達到24家以上,受影響的租客和房東更是達到了數十萬。據新聞報導,在深圳、上海、杭州等地出現了大規模維權活動,利益受到嚴重損害的租客和房東聚集到長租公寓公司總部進行維權。前幾年還呈現一片紅火景象,甚至自如、蛋殼等頭部平臺接連完成上市的長租公寓市場,為何在今年頻頻暴雷?
  • 「綠色地產」重拳防範「蛋殼暴雷」,貝殼風險「暗礁」難控
    其盈利模式,由鏈家自有的賺取新房買賣佣金、二手房租售佣金,同時向同行收取平臺管理費,提供新興服務等多元化盈利結構轉變。基於大數據平臺,通過鏈家品牌的影響,施展加盟、收購等手段,貝殼吸納行業競爭品牌或小散中介,共享鏈家近20年來發展經驗,整合行業優質資源,成為開闢市場藍海的關鍵一步。構建有著巨大盈利潛能的龐大數據平臺,無疑需要大量資金投入。
  • 固定資產僅3萬卻被估值9億幸福藍海7.2億現金收購案需要更多質疑
    4月12日,幸福藍海發布2018年年度報告,報告顯示當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6.5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9.0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32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572.78%。牛牛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後發現幸福藍海2017年收購的這家公司存在股權詭異轉讓,有股東入股不到3月退出收益卻高達20倍;固定資產僅3萬,其他資產都靠租賃,應收帳款回收要靠商業賄賂等行為,可以說這場收購疑點頗多。
  • 熟悉的一幕再現:帳面有470億資金,卻連10億都還不起,又暴雷了
    公布的財報顯示有巨額資金,實際上卻連一筆小錢都還不起,已經成為很多公司暴雷的導火索。 2019年轟動一時的康得新案件,就是帳面上有100多億的資金,卻連10億到期的債券都逾期未能兌付,引發了一系列調查,最後結果是122億資金「不翼而飛」。
  • 長租公寓頻頻暴雷現象的剖析
    長租公寓頻繁暴雷,確實造成了比較惡劣的影響,多地政府也介入危機處理,對租賃亂象重拳出擊。在本篇文章中,作者對長租公寓頻頻暴雷現象進行了剖析。根據不完全統計,今年暴雷的長租公寓達到24家以上,受影響的租客和房東更是達到了數十萬。據新聞報導,在深圳、上海、杭州等地出現了大規模維權活動,利益受到嚴重損害的租客和房東聚集到長租公寓公司總部進行維權。前幾年還呈現一片紅火景象,甚至自如、蛋殼等頭部平臺接連完成上市的長租公寓市場,為何在今年頻頻暴雷?
  • 蛋殼租客被逼跳樓,暴雷風波全因這三個字!
    2015年,國家開始大力支持住房租賃市場,首次提出「大力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特別是長期租賃」的論調,推動住房租賃規模化、專業化發展。2016年,一系列利好住房租賃企業的政策出臺,長租公寓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蛋殼等知名租房公司也成立於此時。
  • 悅如公寓暴雷,行業大洗牌接近尾聲
    10月初,河南悅如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悅如公寓)發布公告稱,其投入的1600套公寓因面臨巨大的經營及資金壓力,已無力維持公司正常經營。  悅如公寓創立於2014年,曾是河南公寓品牌中少數拿到A股上市公司投資的品牌,去年12月在邁點研究院發布的國內長租公寓品牌指數排行榜上一度位列第八。一年時間不到,卻落得資金鍊斷裂,被收購的下場。
  • 高收低租 長收短付模式引發的長租公寓暴雷
    清流君身邊就有幾位被傷及的朋友,不僅丟了巨額房租,還可能被房東趕出出租屋。今天,清流君想跟大家講講這些倒黴社畜的慘痛經歷,以及長租公寓背後的資本陽謀。清流君還列了個租房避坑指南,希望大家以後租房找靠譜中介公司。重點是,如果再有人告訴你年付租金給你打折,不要猶豫,當然是選擇拒絕他啊!
  • 改變單一化盈利模式,掘金眾創空間新藍海
    如今較為成熟的模式來自於共享經濟的風口起落。這種以物業服務為核心業務,以出租空間為重要獲利手段,並提供部分增值服務的物業租賃模式也被稱為聯合辦公、科創中心。這裡玩家眾多,Wewok、裸心社、優客工場等都是其中的優勢玩家。不過,這樣的商業模式也有著天生的難題。租金價格仍是最牽動人心的要素之一。
  • 這個行業頻頻暴雷,住建委「坐不住」了!
    兩個人促膝長談才發現,小A當時租的這套房子是1800元,而長租公寓每個月給房東是2200元,再聯繫當時的中介已經離職,而她籤合同的長租公寓早在半個月前就已經跑路了。最後不得已房東承諾她只能再住3個月,剩下的半年房租打了水漂」。其實像朋友小A這樣遭遇長租公寓暴雷跑路的不在少數。
  • 「綠色地產」重拳防範「蛋殼暴雷」,貝殼風險「暗礁」難控
    其盈利模式,由鏈家自有的賺取新房買賣佣金、二手房租售佣金,同時向同行收取平臺管理費,提供新興服務等多元化盈利結構轉變。基於大數據平臺,通過鏈家品牌的影響,施展加盟、收購等手段,貝殼吸納行業競爭品牌或小散中介,共享鏈家近20年來發展經驗,整合行業優質資源,成為開闢市場藍海的關鍵一步。
  • 2018年租賃公司精彩回顧——遠東宏信
    2018年,融資租賃行業經歷了巨大的變革。行業多頭監管取消、統一監管時代開啟;金融嚴監管步伐驟然加快,風險事件蜂擁而至;融資成本持續走高,融資難、融資貴困局難解...... 融資租賃行業度過了動蕩而又焦慮的一年。零壹租賃智庫推出「2018年租賃公司精彩回顧」系列案例,旨幫助大家在回望中成長、在希望中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