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山:大旗頭古村獲重點保護
●該村位於佛山市三水區,為清代名將廣東水師提督鄭紹忠所建,已有百餘年歷史 ●省府批覆相關規劃,大旗頭村被劃為重點保護歷史地段,將嚴格保護歷史風貌 文、圖/廣州日報記者楊波 已有百餘年歷史的佛山市三水區大旗頭古村素享「廣東第一村」稱號,為清代名將廣東水師提督鄭紹忠所建,其修繕與保護歷年來備受關注。
-
佛山蘆苞長岐古村 古村風貌與文化內涵交相輝映
三水蘆苞鎮長岐古村航拍圖(資料圖)。目前長岐古村中有242名老人,100歲的有1人,90歲以上的有9人,80歲以上的有56人,按照國際共識,每10萬人中擁有7位百歲老人,就可以稱得上「長壽地區」,長岐村這組數據,足以讓外人豔羨。 老人們堅持住在村裡,自己種菜、做飯,即使八九十歲的老人在力所能及的時候也堅持自己照顧自己,並且大部分保持素食。
-
佛山百年古村張槎繁榮鄉村文化 煥發新時代的文化自信
而重陽節則讓村中老人倍感溫馨。「幾百人齊聚,場面很熱鬧!」提起重陽節,梅婆婆興致甚高,「老人、小孩自己編節目上臺表演,有相聲粵曲,也有現代歌舞,大家又吃又玩,而且村委會還為我們準備慰問品,非常開心。」
-
廣東古村「翰林文化節」延續八百年文脈
廣東古村「翰林文化節」延續八百年文脈 2016-10-03 21:38:4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6旬老人用廢舊酒瓶自製玻璃琴演奏廣東音樂(圖)
用廢舊酒瓶奏廣東音樂 南海一位六旬老伯自製玻璃琴圓了玻璃音樂夢 本報佛山訊 記者楊昱攝報導:南海獅山官窯有一位退休老人,用精心選取的11個玻璃瓶製造的「樽琴」,可演奏全部廣東音樂。昨日,記者見到今年已經63歲的陳炳松,聽他用自製的玻璃琴演奏廣東音樂,確是別有一番風味。 創意源自玻璃音樂 松叔從二十幾歲就開始迷上了音樂。
-
佛山百年古村張槎繁榮鄉村文化 煥發新時代的文化自信
而重陽節則讓村中老人倍感溫馨。「幾百人齊聚,場面很熱鬧!」提起重陽節,梅婆婆興致甚高,「老人、小孩自己編節目上臺表演,有相聲粵曲,也有現代歌舞,大家又吃又玩,而且村委會還為我們準備慰問品,非常開心。」
-
佛山古村:在繁華與古樸中品味當年古韻
這是千年古鎮佛山,給人以最深刻的印象。歷經幾千年歲月沉澱,佛山依然保留著當年古韻。以松塘村、長岐村等為代表的古村落得到升級與活化,文化旅遊建設如火如荼;富景社區鄉村振興發展成果凸顯,人文風情滲透角角落落。
-
佛山一古村走紅,被稱為廣東版「小周莊」,門票0元值得一遊
佛山是廣東的城市,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境內的文化深厚,匯聚了多種的文化,其中包含了陶藝,武術,粵劇,粵劇等,還是廣府文化的發源地,在這樣的城市,自然是有著豐富的古村落景觀的。 逢簡水鄉是廣東的著名的古村,位於廣東的順德區的杏壇鎮內,村內以豐富的水資源以及優美的環境而聞名,還是國家3A級的旅遊景區,因為是水鄉,自然是不會缺少水資源的,逢簡水鄉的水道繞著村居而行,其水道長有10公裡有餘,在轄區內的水道更是長達
-
廣東又一古村走紅,人稱佛山「翰林村」,「三雕一塑」成嶺南之首
廣東在大多數人們的印象之中都是一個現代化的大城市,的確廣東的經濟發展非常的迅速是國內的一流大都市;提起它大家的腦海之中就會浮現出一幅燈紅酒綠,車水馬龍,高樓大廈的現代化城市的景象,但其實廣東還是一個古老的地方,悠久的歷史人文底蘊為之留下了許多的古代遺址遺蹟,除了著名的名勝古蹟之外也不乏有一些古老的村莊,我們今天說到的就是位於廣東的一座古村莊,一起來看一看吧
-
6旬老人用廢舊酒瓶自製玻璃琴演奏廣東音樂(圖)
用廢舊酒瓶奏廣東音樂 南海一位六旬老伯自製玻璃琴圓了玻璃音樂夢 本報佛山訊 記者楊昱攝報導:南海獅山官窯有一位退休老人,用精心選取的11個玻璃瓶製造的「樽琴」,可演奏全部廣東音樂。昨日,記者見到今年已經63歲的陳炳松,聽他用自製的玻璃琴演奏廣東音樂,確是別有一番風味。 創意源自玻璃音樂 松叔從二十幾歲就開始迷上了音樂。
-
扶貧幹部自製「脫貧地圖沙盤」 見證274名貧困戶生活變遷
福來村駐村第一書記潘聰說,在「脫貧沙盤」的指引下,這個省定貧困村於2018年高質量脫貧,「脫貧沙盤」裡的規劃正陸續變成實景,福來村也終於名副其實「福來了」。直擊村裡有個沙盤 裝進了全村風貌一沙一世界。一個沙盤,裝下了福來村的脫貧之路。
-
佛山堅持城市歷史文化傳承保護 建設嶺南風貌名城
隨著村民先後外出,古村漸漸衰敗。2012年,佛山啟動古村落活化工作後,村民重新修建古木橋,「長橋煙鎖」的美景再次重現。這是近年來佛山市委、市政府開展城市歷史文化傳承保護建設工作中的縮影。 佛山歷屆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視城市歷史文化的傳承、保護與建設,堅持走歷史文化與城市融合之路。這種傳承,這種精神,正是成就一座城市價值最寶貴的富礦。
-
用沙盤讀懂老人心聲
用沙盤讀懂老人心聲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0.12.01 星期二 社區工作人員及心理諮詢師與老人們做著有趣的「沙盤遊戲」。 記者在沙盤遊戲室看到,擱物架上擺滿了人偶、微型建築、花草樹木、船模、兵人玩具等模型道具。作為遊戲的「主角」,沙盤也很有講究,沙盤底部是藍色的,象徵著大海,沙盤裡的沙粒用手摸上去很細密。在沙盤旁,幾位老人正在搭建自己的「理想家園」。 「這裡是大海,這是浪花,海裡有小魚……」一位老人一邊說著一邊用手在沙盤上擺弄出波浪的形狀。
-
美食、古村、摘果……在佛山,感受原生態
——三水郵政局,廣東第一條鐵路——廣三鐵路,三水作為通商口岸的重要歷史建築——海關大樓,這裡見證了三水在世界舞臺上的貨物流通、信件流通、人員流通,見證了三水的百年徵程。古築面積約14000平方米,以「鑊耳建築群」的高顏值被列入省級文物單位,被廣東省文化廳評為「廣東第一村」。
-
這才是佛山的味道
在這裡,三江昔日之文化、商業、人文,在這裡用牆繪+浮雕+場景再現的方式呈現,逼真場景帶你一秒穿越到古代!大旗頭古村第二站,我們來到了大旗頭古村,它是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廣東第一村。大旗頭村建築風格獨特,風土人情淳厚,旗頭村因其建築特色「鑊耳式建築」,被列入省級文物單位。
-
佛山十大醉美古村評選結果出爐 三水4條古村上榜
佛山日報訊 記者馬力報導:近日,「佛山十大醉美古村」評選結果正式出爐,三水有4條古村上榜。其中,蘆苞鎮長岐村、樂平鎮大旗頭村獲評2018佛山十大醉美古村(整體示範「謀發展」古村),白坭鎮祠巷村、蘆苞鎮獨樹崗村獲評單項示範「築巢」古村。
-
採韻東籬下 悠然見佛山
策劃:胡巧娟統籌: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黃健源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劉鵬飛、王名潤、馬俊賢、麥藹文、黃健源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陳楓(除署名外)小記帶你逛佛山我叫黃健源近年來,隨著鄉村振興的深入推進,佛山的鄉村之美也逐漸被人們發現,鄉村遊隨之興起。說起一些佛山村名,不少市民耳熟能詳,但對於佛山鄉村,你真的了解嗎?今天,記者變身「文創導遊」(以下簡稱「文導」),帶你一起看看佛山鄉村振興之美。
-
順德這個千年古村,被稱作「廣東周莊」,散發悠悠「水鄉書韻」
這裡水道縱橫,古樹成蔭,古屋遍布,古橋橫跨,完整保存著水鄉古村的風貌與格局,被譽為「廣東周莊」。這裡就是廣東順德的逢簡村。逢簡古村地處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杏壇鎮北端,位於西江下遊錦鯉江畔。古村以水道為界,河湧呈「井」字形,自南往北流過古村,匯入西江支流,把村落切割成若干小沙島。
-
「佛山:我的新名片」,這是一封用航拍寫的表白情書
>「要拍出更拿得出手的佛山視頻」看到這張圖的重點了嗎這是攝影師劉世輝的私照十足的個性與創意談起為什麼要拍攝佛山這座名城,劉世輝說:「 我是土生土長的佛山人,用航拍的方式記錄他所熱愛的城市的發展佛山是古時的四大名鎮,也是今日的珠江明星。從骨子裡的城市氣質到外在風貌,都散發著濃墨重彩的嶺南文化氣息。現代文明與傳統文化在這裡交融,講述著佛山的過去與歷史。佛山是黃飛鴻、李小龍的故鄉,葉問詠春拳的根之所在,有最純的武術之魂。功夫佛山,「武」動全城。
-
佛山三水大旗頭村:最大鑊耳屋群築就「廣東第一村」
大旗頭古村位於三水區樂平鎮境內,佔地52000平方米。(佛山日報資料圖) 鄭氏後裔回村拜祭先人。/佛山日報記者張弘弢攝 小學生到大旗頭古村採風。/佛山日報記者梁楚欣攝 大旗頭村人傑地靈,人才輩出,其中較有名的有廣東水師提督鄭紹忠、粵軍將領鄭潤琦等,圖為鄭紹忠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