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寶香港戰事:真正的對手不是微信支付?

2020-12-16 中國經濟網

  作者:舒虹

  有微信和支付寶的地方,就是戰場。

  今年「雙12」,支付寶發動了一場對香港市場的線下猛攻。包括支付寶香港錢包「支付寶HK」在內的4個支付寶海外電子錢包首次納入「雙12」。螞蟻金服提供的數據顯示,12月12日這天,境外使用支付寶的用戶是去年同期的2.5倍。

  另一邊,12月13日,騰訊宣布中國銀行(香港)帳戶可綁定「WeChatPay HK」(微信香港錢包)。對微信來說,這將進一步提升其實時支付、尤其是收發紅包所帶來的市場份額。與打開內地市場的策略一致,微信正是2016年春節通過新年紅包的方式登陸香港的。

  近兩年,隨著國內市場人口和流量紅利逐漸流失,支付寶與微信支付的雙寡頭(合計份額超過90%)局面趨穩,兩家行動支付巨頭明顯加快了出海的步伐。而一水之隔的香港是首先要拿下的市場。

  不過,馬雲在今年9月接受彭博新聞採訪時表示,「Pony(馬化騰)沒有任何走向全球的經驗」。他說,騰訊可能在支付方式上有所作為,尤其是依賴於中國人廣泛使用的微信,但如果他們要去印度,印度人不用微信,他們的空間就有限了。

  

  阿里巴巴旗下的螞蟻金服2007年開啟全球化業務。支付寶港澳臺區總經理李詠詩對全天候科技表示,螞蟻金服全球化有兩個重點,一是針對中國出境遊群體的線下支付;二是通過與當地企業合作,共同打造本地版行動支付錢包,在不同國家和地區複製支付寶。

  「微信支付是微信生態內的支付工具,更多是跟隨國內用戶跨境遊進行跨境支付布局;支付寶則更加追求支付工具的本地化滲透。」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薛洪言表示。

  越來越多海外版支付寶錢包的落地,意味著螞蟻金服需要具備本地化和服務當地人的能力。「走出去,然後本土化」,支付寶搶的不是微信支付的蛋糕。

  支付寶闖關香港

  「香港人的習慣是做生意要數錢,更習慣現金。傳統做法就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在香港,要增加一個新的支付方式太難了。香港計程車司機的年紀偏大,他們會擔心接入支付需要額外費用和資金到帳時間的問題。」

  「雙12」前夕,全天候科技走訪香港行動支付市場了解到,香港日常消費慣用現金和信用卡,再加上已經壟斷交通和小額零售多年的八達通,在香港,行動支付可能是塊難啃的骨頭。

  

  香港1.8萬輛中計程車中,約有1800輛接入了支付寶

  支付寶採取的策略是結盟和接入更多的線下場景。今年9月26日,李嘉誠創辦的長江和記宣布將與螞蟻金服組建合資公司,共同運營「支付寶HK」。全天候科技獲悉,目前該合資企業還在等待監管機構批准,預計2018年一季度正式成立,螞蟻金服和長江和記各持股50%。

  據了解,「支付寶 HK」是支付寶第一次發布境外版本的App,支持港幣結算,功能包括個人轉帳、購買第三方保險、領取網絡餐飲點評OpenRice優惠券等。

  與香港首富李嘉誠的合作使得支付寶迅速佔領了眾多香港用戶的日常消費場景。資料顯示,長江和記旗下擁有超過 600 家店鋪,業務涵蓋地產、電力、自來水、通訊、食品、電器、零售等各方面,觸及用戶多達 660 萬人,相當於香港總人口的九成左右。上述協議達成後,長江和記旗下香港的零售業務,如屈臣氏、百佳超市等已接入「支付寶HK」,並籤訂獨家協議。

  支付寶還通過合作方式接入了香港的餐飲、街市和交通出行。8月16日,香港美食App OpenRice宣布在香港餐飲店接入支付寶付款。OpenRice營運及科技總監邱桂雄告訴全天候科技,OpenRice是香港版的大眾點評,用戶數超過500萬。目前OpenRice平臺上的商戶有2.3萬家,已有1200家接入支付寶,明年有望再接入4500-5500家。

  OpenRice還在App中上線了支付寶「當面付」功能。這一付款碼形式始於微信支付,後者曾藉此在與支付寶的線下爭奪中贏得不少份額。邱桂雄表示,目前,在OpenRice中接受支付寶「當面付」的商戶已達近千家。

  10月,支付寶與香港寶達街市合作,在觀塘設立香港第一個「無現金街市」。香港街市集團總監凌偉業稱,明年一季度將再有3個街市引入行動支付,未來旗下12個街市將全數實現支付寶付款。

  在出行領域,支付寶則是通過與香港行動支付系統開發商YedPay和Valoot合作實現接入計程車支付的。目前,香港1.8萬輛中計程車中,約有10%接入了支付寶,計劃明年比例達到50%。

  對信息安全的擔憂是香港用戶抗拒行動支付的原因之一。萬事達卡曾在一項調查中發現,在大中華區範圍內,對電子支付安全性最缺乏信心的是香港人,其中有四分之一的用戶擔心自己包括銀行帳戶、身份證號碼、住址等在內的個人信息會因此發生洩露。

  對此,港版支付寶生成了一項不同於內地的功能:香港用戶可以在便利店充值到帳戶餘額,而不需要綁定銀行卡。李詠詩表示:「支付寶對於個人信息收集是最小化的,現在只用一個手機帳號就可以註冊支付寶香港帳戶。」

  目前,在香港接受支付寶付款的商戶超過10000家,覆蓋藥房、便利店、電器店、免稅店、餐飲、百貨公司和旅遊景點等,其中有八成已同時支持「支付寶HK」。「支付寶HK」合資公司CEO陳婉真告訴全天候科技,預計今年內大部分接入支付寶的商戶都能接受兩種貨幣的支付寶付款。

   支付寶搶了誰的蛋糕?

  對於香港市場而言,支付寶和微信支付都是外來者。

  2016年8月,香港金融管理局發布港版的「支付牌照」申請規範即《支付系統及儲值支付工具條例》,5家機構申請獲得支付業務許可,分別是螞蟻金服旗下支付寶錢包、香港電訊旗下Tap&Go(拍住賞)、騰訊旗下WeChat Pay、TNG電子貨幣包、八達通的「好易畀」。

  除了支付寶和微信之外,香港本土服務商也相繼推出了自己的行動支付服務,不過除了八達通之外,其他的服務普及率都不高。

  事實上,支付寶四處「啃食」香港的消費市場,搶佔的是八達通的市場份額。據八達通公司2016年度業績報告,這家從公交卡起家的公司,目前在港共流通3280萬張八達通卡,日平均交易1410萬筆,採用八達通的香港商戶逾7000家,涵蓋約2萬家商店。

  面對愈發激烈的行業競爭,陳婉真指出,儘管目前香港支付平臺眾多,但優勢服務及側重點不同,一般支付、匯款、P2P轉帳等各有專攻。儘管港人出行多熱衷使用八達通,但統計顯示八達通佔香港零售交易份額僅4%。「支付寶HK」則專注民生領域,定位為綜合生活APP,已涵蓋電費繳款、餐飲優惠、馬場購票及購買第三方保險產品等服務。

  

   2016年4月,八達通推出行動支付服務「O! ePay好易畀」

  但是,八達通也在全面擁抱網際網路,不僅推出了網際網路支付應用「好易畀」,最近關於它的利好消息還在於:據報導,Apple Pay正與八達通合作,未來會像支持日本西瓜卡一樣,支持八達通。

  八達通CEO張耀堂2016年在接受採訪時說:「八達通將自己定位成一個服務公司,而不局限於某個業務,線上線下全覆蓋才是王道」。

  在本地行動支付市場,香港支付公司YedPay的技術負責人黃韋皓的判斷是,支付寶的機會最大。他對全天候科技表示:一年前,香港只有大型連鎖零售能用支付寶,現在支付寶已經接入香港的計程車、街市這樣本地化的場景;此外,支付寶給的優惠力度也最大。

  陳婉真坦言:「對於一般大眾的『教育』,通常較容易入手的是給他們一些優惠,給他們去試,這樣他們會利用我們錢包做更多的交易。」因此,補貼戰在所難免。為了貼近本地使用習慣,港版支付寶還提供了香港市民熟悉的「集印花」享受優惠的功能。

   技術出海,7個海外版支付寶落地

  在螞蟻金服看來,「支付寶HK」是支付寶海外錢包的樣本。

  今年以來,螞蟻金服加快了海外電子錢包的布局,先後在泰國、菲律賓上線「當面付」。目前,螞蟻金服已在海外落地了印度版支付寶Paytm、菲律賓版支付寶GCash、泰國版支付寶Truemoney、韓國版支付寶Kakao Pay和香港版支付寶(「支付寶HK」),印尼和馬來西亞的本地錢包產品也在籌備中。

  

  螞蟻金服全球化布局

  螞蟻金服在這些國家和地區都選定了合作夥伴。例如在泰國,其合作夥伴是Ascend Money,在韓國是Kakao Pay,在菲律賓是Mynt。這些公司或有本地支付牌照,或擁有電商及零售資源。

  除了5.2億中國用戶之外,螞蟻金服已在境外服務超過2.8億用戶。據螞蟻金服全球化業務有關負責人介紹,相較於金融服務完善的歐美國家,未來支付寶海外錢包布局的重點還是印度、東南亞等新興市場國家和地區。

  支付寶海外錢包也被認為是螞蟻金服技術出海的落地。以支付寶在海外孵化的首個本地錢包印度Paytm為例,2015年,阿里巴巴和螞蟻金服向Paytm的母公司One97 Communications投資了5億多美元,此後逐漸增持,目前持股比例已超過40%。Paytm在短短幾年時間發展了2.5億用戶,已成為繼支付寶、微信支付之後全球第三大電子錢包。

  除了戰略投資之外,支付寶對Paytm輸出了支付寶整體的核心技術,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基礎技術架構、安全風控技術、防欺詐技術以及反洗錢技術。

  據了解,支付寶的資損率低於百萬分之一,相較於PayPal等國際領先支付機構0.2%左右的資損率,風控能力處於領先。而在螞蟻金服風控體系的背後,有1500名從事風險管理的專業人員,和2000臺應用伺服器和320臺存儲伺服器,這些機器專門用於風險監測、分析和處置。

  相比出境遊,技術出海、服務當地用戶是一個更具增長性的市場。來自世界銀行的數據顯示,目前發展中國家中尚有20億人沒有銀行帳戶,僅10%人口持有信用卡,有貸款需求的人中僅21%通過正規金融機構獲得貸款。

  螞蟻金服預計,未來三年,其用戶將有30%來自海外;到2025年,全球支付寶用戶約20億,其中60%來自海外。也就是說,全球每4個人中,就有1個人使用支付寶。

  來源:全天候科技

相關焦點

  • 微信支付和支付寶在香港挑戰八達通,能行嗎?
    金融之家11月24日訊,繼香港計程車支持微信支付之後,騰訊又攻下了香港交通出行領域的另一個重要行動支付場景——香港地鐵。據報導,本周四,香港鐵路有限公司宣布,該公司已經與微信支付開展合作。從下個月起,香港的地鐵乘客便可以使用微信支付在指定的地鐵站刷卡支付。
  • 支付寶、微信支付登陸香港!但你依然沒法在香港刷碼買東西
    支付寶、微信支付登陸香港!香港金融管理局高級助理總裁李達志更直接透露,預計第二批牌照會在今年 11 月 13 日前批出。獲得牌照後,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兩家大陸行動支付平臺也能合法在香港開展多項電子支付業務。
  • 香港人拒絕支付寶、微信支付:因為行動支付不能收小費!
    以支付寶,微信為代表的中國行動支付在內地一直廣受歡迎,大受好評,就算是在國外也受到追捧,可是在香港卻一直流行不起來。不僅如此,支付寶還遭到了香港媒體的狠批:」我們是上等人,不用支付寶。內地人使用支付寶,是因為他們的信用低,沒有信用卡...「。
  • 香港人寧願帶錢包,也不用微信、支付寶支付,什麼原因?
    當然了,微信和支付寶之所以能達到現在這個高度,同樣離不開行動支付的成全,尤其是支付寶,以前它只是為淘寶服務而已。所以說,在國內的行動支付市場,微信和支付寶是兩大公認的霸主,除了對方之外,沒有任何競爭對手。就連央行即將全面推行的數字貨幣,也不見得能取代微信和支付寶的地位。因為人們早已習慣了它們,除非新的支付方式體驗更好,不然只會以失敗結尾。
  • 死磕支付寶!微信也拿到香港支付牌照
    IT之家訊 8月25日消息,除了支付寶之外,今天騰訊微信支付也在香港拿到了支付牌照。實際上,香港金融管理局今天發放的5張SVF牌照分別是螞蟻金服旗下支付寶錢包、騰訊旗下WeChat Pay(微信支付海外版)、香港電訊旗下Tap&Go(拍住賞)、TNG電子貨幣包和八達通的「好易畀」。
  • 支付寶、微信獲香港首批支付牌照
    摘要:香港金融管理局昨日下發首批儲值支付工具牌照,獲得牌照的金融機構包括支付寶錢包、Tap &Go拍住賞、WeChat Pay、TNG電子錢包、八達通卡。作為國內的兩大支付巨頭,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均獲得了香港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
  • 香港行動支付——「支付寶HK」再戰「港版微信支付」
    內地兩大行動支付工具支付寶和微信,正在香港打開一片新天地,幫香港人進入行動支付時代。行動支付領域的戰火可謂愈演愈烈,事關30幾萬億的市場規模,阿里和微信誰也不敢有絲毫的鬆懈,如今大陸市場兩家公司的用戶增長已經逐漸處於飽和狀態,而衝擊香港市場也成為了支付寶和微信下一個戰略目標。
  • 微信、支付寶香港行動支付市場開戰,挑戰八達通,能行嗎
    眾所周知馬雲和馬化騰在事業上是一對死對頭,經常在各種項目上互相競爭,無論是現如今最熱門的新零售行業的布局,還是阿里巴巴創建釘釘,微信創建微商,以及微信支付和支付寶之間的鬥爭,可以說沒有一處抵擋沒有阿里巴巴和騰訊之間的鬥爭。
  • 香港行動支付大決戰:支付寶+微信,難敵一個八達通
    微信、支付寶四年時間 仍無法撼動香港支付方式 把時間拉長,微信和支付寶都於2014年正式宣布進軍香港,2016年,兩大電子支付服務巨頭同時獲得了香港金融管理局下發的首批儲值支付工具牌照。 如果按照支付寶150萬的用戶群,以香港741萬人進口計算,只佔到香港市場五分之一左右。
  • 港版支付寶上線,支付寶與微信支付國際化之路越來越不同
    支付寶和微信不約而同瞄準香港今年4月,微信支付在香港舉辦「智慧工作坊」,面向香港商家推出「支付+會員」解決方案,這一活動我到現場參加時人滿為患,香港商家對於電子支付的熱情很高。正是在這一次活動中,微信支付的境外支付布局浮出水面,其明確會將香港當成首個重點。微信支付瞄準的用戶群主要是大陸赴港遊客。
  • 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在香港沒有完全普及?是香港「落後」了嗎
    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在香港沒有完全普及?是香港「落後」了嗎香港是國內很多人都想要去一次的地方,不僅僅是因為香港繁榮,而且因為香港是非常適合生活居住的地方,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香港的行動支付普及率卻沒有其他的城市高,根據數據顯示,香港現在的現金交易佔40%,電子支付佔60%。
  • 微信和支付寶等獲得香港第三方支付牌照
    (原標題:微信和支付寶等獲得香港第三方支付牌照)
  • 微信支付怎麼轉帳到支付寶?
    很有意思的一個問題,提問者期待的答案可能會包含兩個方面,一個是有沒有微信支付直接轉帳到支付寶的方式;一個是微信支付轉帳到支付寶如何避免手續費,最好是免費的方式。基於這兩個方面,最直接的答案是沒有。兩款軟體之間本就是競爭關係,彼此之間怎麼會建立互通有無的橋梁,另外這也與這兩款軟體的理念相違背。一起來看看具體的原因吧!
  • 香港發放5個儲值支付牌照,支付寶、微信獲批
    藍鯨TMT 8月26日文:香港金融管理局公布,給五個儲值支付工具(SVF)持牌人發出首批儲值支付牌照,包含支付寶、香港電訊Tap&G拍住賞、WeChat Pay(微信支付)、TNG電子錢包以及八達通。
  • 在香港打滴滴 可以用微信和支付寶支付車費
    就在今天,滴滴香港(「DiDi」)宣布接入更多跨境線上支付新功能——漫遊用戶在香港支付的士車費時,可以通過微信支付或支付寶進行人民幣跨境支付。這樣一來,去香港遊玩的小夥伴不僅付車費更方便,省去了兜裡揣大票的擔憂,也不用在快到目的地時緊張兮兮地到處找硬幣了。目前滴滴香港支持現金、國際信用卡、微信支付、支付寶四種支付方式。
  • 新支付方式即將到來,微信、支付寶迎來最強對手!
    新支付方式即將到來,微信、支付寶迎來最強對手!說到行動支付大家都不陌生,人們常見的行動支付就是微信支付寶等等,這類支付方式相對來說快捷便利,而且安全性還是比較高的。尤其大家嘗試指紋密碼或者刷臉支付的時候很難被複製,所以被盜取錢財的可能性不大。這種方式確實也幫大家解放了錢包,免去了帶零錢的苦惱,所以大家對這類支付方式非常推崇。
  • 支付寶支持海外叫車服務 Uber為何沒有選擇微信支付?
    Uber今天宣布在全球範圍內拓展該公司與支付寶的合作關係。這樣一來,支付寶的4.5億活躍用戶在Uber開展業務的68個國家或地區都可以使用這款應用支付車費,而且可以直接使用支付寶應用叫車。  根據此次最新的合作協議,中國用戶到海外之後,支付寶錢包會出現Uber圖標,可以直接使用支付寶叫車。當他們回到家後,這個選項將會消失,用戶需要返回Uber應用叫車。
  • 直到今天,香港居民才用上了支付寶和微信支付
    其中,中國內地的支付寶和微信支付都在內,另外還有八達通卡有限公司的 「好易畀」、和記黃埔旗下的香港電訊 「拍住賞」,TNG 電子貨幣包等,合計 5 家公司的支付產品獲得了首批牌照。金管局宣布,還有數家公司將會在年底獲得牌照。因為八達通卡的電子支付涉及到舊有法律的修改問題,它的牌照將會與第二批獲得牌照的公司一同在今年 11 月份生效,而其他公司的牌照現在已經生效。
  • 香港為什麼不用支付寶或微信支付?難道真的是因為落後?
    近幾年隨著微信和支付寶「紅包」大戰,行動支付已經深入人民生活,哪怕是地處偏遠的農村也可以看到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身影,無現金的支付方式真的非常方便,可是誰曾想作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的香港,到現在都沒有普及支付寶或微信支付,出去吃個飯都只收現金,這對於去香港旅遊的國人真的有些水土不服了。
  • 不是猛龍不過江!微信支付喜提香港迪士尼
    雷鋒網AI金融評論報導,5月24日,微信宣布與香港迪士尼樂園達成企業聯盟合作,微信支付成為其官方行動支付合作夥伴。據悉,香港迪士尼內有超過280個接入點將接入微信支付,內地遊客可省去攜帶現金或兌換港幣的麻煩,所有購物和餐飲消費以及租嬰兒車、買氣球、寄存行李等服務均可掏出手機掃碼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