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支付和支付寶在香港挑戰八達通,能行嗎?

2020-12-14 金融之家

金融之家11月24日訊,繼香港計程車支持微信支付之後,騰訊又攻下了香港交通出行領域的另一個重要行動支付場景——香港地鐵。

據報導,本周四,香港鐵路有限公司宣布,該公司已經與微信支付開展合作。從下個月起,香港的地鐵乘客便可以使用微信支付在指定的地鐵站刷卡支付。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已經確認,微信支付終端將於十二月中旬在兩個車站的多臺售票機上安裝,但到底選擇哪兩個站臺公司並沒有具體說明。

「通過此次合作,包括微信支付香港( WeChat Pay Hong Kong )和微信支付( Weixin Pay )在內的行動支付解決方案將被提供給港鐵的客戶,從而為香港和內地旅客提供更簡單、安全和方便的擴展支付選項,」騰訊在聲明中說道。

WeChat Pay和 Weixin Pay雖然都是微信支付且屬於同一家公司,但兩個系統不能改沒有連接。 WeChat Pay只適用於香港用戶,而Weixin Pay僅適用於大陸市場。

自2016年8月騰訊獲得香港金管局頒發的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以來,微信支付便推出了專門服務香港市民的WeChat Pay HK,來為香港居民提供更便捷高效的行動支付體驗。

今年10月份, WeChat Pay HK在香港宣布推出一系列升級支付功能,包括付款碼支付、二維碼收款和即將推出的微信買單,同時已支持計程車、茶餐廳、商超等更多場景。

值得一提的是,微信支付並不是這個試用計劃的唯一合作夥伴。 據稱,其競爭對手支付寶也正在與港鐵談判,期望推出相同的付款方式。

港鐵員工建立的非官方Facebook帳號MTRiders透露,微信支付和支付寶都將與香港鐵路公司展開合作。雖然螞蟻金服的發言人沒有證實這一消息,但卻表示稱,「當支付寶在不久的將來推出一系列新功能時,地鐵售票將是『情景之一』。按照微信支付和支付寶總是如影隨形的慣例,相信香港離支付寶刷卡進站那一天應該也不會遙遠。

據稱,為地鐵增加行動支付功能是為了迎合來自大陸的遊客,因為他們在購票時往往找不到售票機上需要的硬幣。

報導稱,香港接入微信支付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解決內地用戶乘坐地鐵時遇到的麻煩,例如四處找零錢以及需要兌換港幣等。

不過,雖然這項服務的開通比起香港人來說更能讓大陸遊客受惠,但微信支付卻以一種新的支付方式打破了八通卡長達20年來所壟斷的地鐵票支付方式。

去香港旅遊的人都知道,想要來一場舒適的香港自由行就一定要有當地的一張八達通。對於香港人來說,八達通已經滲入了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除了日常出行和購物吃飯都可以使用以外,八達通甚至還能和門卡功能合成。

據統計,當前99%的香港人都有八通卡,尤其是在公共運輸上,八通卡幾乎是香港市民默認的付款選項。

然而,最近微信支付和其他競爭對手進入香港市場的策略卻為這家老牌支付機構敲起了警鐘。為了應對外來競爭者的入侵,香港八達通也不得不尋求變化,積極發展手機支付和電子錢包來追趕行動支付的潮流。

去年4月份,八達通推出了手機錢包O!ePay,粵語的諧音是「好易給」的意思。產品主打的特點之一就是,出去食飯AA制不怕沒零錢。

但後續使用情況表明,香港市民對這一改變並不買帳。

O!ePay電子錢包自從一年前推出以來,收到了用戶不冷不熱的反應。去年8月,金管局批出5個儲值支付工具,八達通手機錢包成為其中一個。獲得金管局牌照後,八達通又馬不停蹄的推出了新版O!ePay,但又因為經常出現故障而受到廣泛差評。八達通的轉型之路因此並不順利。

不過,在購買地鐵票時,八通卡相對微信支付仍然具有價格優勢。據介紹,微信支付進站將局限於購買單程車票,與八達通卡相比這是一個很大的缺點,因為地鐵收取單程車票使用者較高的票價,原因大概是為了支付行政費用。

在內地手機支付盛行的今日,香港人仍然在普遍使用實物卡八達通,這足以說明八通卡在香港市民的生活中的地位仍然難以撼動,這也是為什麼雖然支付寶和微信支付早已在香港默默耕耘,卻始終難以攻下這個市場。

相關焦點

  • 微信、支付寶香港行動支付市場開戰,挑戰八達通,能行嗎
    眾所周知馬雲和馬化騰在事業上是一對死對頭,經常在各種項目上互相競爭,無論是現如今最熱門的新零售行業的布局,還是阿里巴巴創建釘釘,微信創建微商,以及微信支付和支付寶之間的鬥爭,可以說沒有一處抵擋沒有阿里巴巴和騰訊之間的鬥爭。
  • 香港行動支付大決戰:支付寶+微信,難敵一個八達通
    據了解,自去年12月中起,香港地鐵已可使用支付寶和微信購票,港鐵羅湖站及落馬洲站已率先試行新購票方式,並陸續在尖沙咀、尖東和銅鑼灣等站鋪設。 「讓手機成為您的錢包」,這是支付寶香港官網的廣告詞。去年9月26日,螞蟻金服宣布與李嘉誠旗下的長和以各50%的比例組建合營公司,共同運營支付寶HK。
  • 八達通的雄心:以手機錢包擊退支付寶及微信支付
    曾經來香港旅遊的人都知道,自由行一定要有一張八達通。對於香港人來說,八達通已經滲入了每日的生活中,坐車、搭地鐵、超市、食飯都可以用,甚至門卡都能和八達通功能合成。八達通的支付系統曾經是不同地區學習的對象,是最早的電子貨幣之一。
  • 在香港,支付寶,微信,八達通誰更領風騷?
    無現金支付現在大陸一夜風靡,最流行的支付軟體是支付寶和微信,無現金支付興盛於大陸,始創於香港。在微信和支付寶沒有誕生以前,香港的無現金支付方式「八達通」在香港佔98%,剩餘2%的支付方式是現金和信用卡支付。
  • 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在香港沒有完全普及?是香港「落後」了嗎
    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在香港沒有完全普及?是香港「落後」了嗎香港是國內很多人都想要去一次的地方,不僅僅是因為香港繁榮,而且因為香港是非常適合生活居住的地方,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香港的行動支付普及率卻沒有其他的城市高,根據數據顯示,香港現在的現金交易佔40%,電子支付佔60%。
  • 微信支付剛剛拿下全香港711便利店,硬剛八達通
    2016年8月,香港金融管理局正式發布了儲值支付工具(SVF)牌照,微信支付、支付寶錢包、TNG、HTK Payment和八達通五家機構成為香港首批支付牌照獲得者。首批持牌機構運營範圍包括線上支付、銷售點流動支付、P2P轉帳以及實體卡等四個方面,支付寶僅可以開展線上支付,微信支付可以開展線上支付和P2P轉帳,但是八達通四個業務均可以開展。
  • 支付寶和八達通的戰爭
    八達通和信用卡是香港此前最常見的支付方式,在他們心中,八達通簡單便捷佔據小額支付,信用卡安全有保障佔據大額消費。支付寶在香港的破局遲遲未至,除了港人心中10多年來固化的消費心態,還有就是來自香港監管方面的層層限制。
  • 微信和支付寶等獲得香港第三方支付牌照
    (原標題:微信和支付寶等獲得香港第三方支付牌照)
  • 支付寶、微信獲香港首批支付牌照
    摘要:香港金融管理局昨日下發首批儲值支付工具牌照,獲得牌照的金融機構包括支付寶錢包、Tap &Go拍住賞、WeChat Pay、TNG電子錢包、八達通卡。作為國內的兩大支付巨頭,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均獲得了香港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
  • 支付寶香港戰事:真正的對手不是微信支付?
    支付寶港澳臺區總經理李詠詩對全天候科技表示,螞蟻金服全球化有兩個重點,一是針對中國出境遊群體的線下支付;二是通過與當地企業合作,共同打造本地版行動支付錢包,在不同國家和地區複製支付寶。  「微信支付是微信生態內的支付工具,更多是跟隨國內用戶跨境遊進行跨境支付布局;支付寶則更加追求支付工具的本地化滲透。」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薛洪言表示。
  • 【新聞周評】行動支付時代,香港人會拋棄八達通嗎?
    國內連交通都可以通過二維碼支付完成了,大膽的設想下,未來八達通會被行動支付幹掉嗎?香港人會拋棄八達通嗎?八達通到底有多強大?牌照發放的那一刻,香港的行動支付大戰正式開始了,八達通參戰,國內行動支付巨頭騰訊和支付寶也入局。支付寶方面2017年5月,支付寶宣布推出香港版電子錢包——支付寶HK,支付寶正式涉足香港市場。
  • 八達通「老巢」被端 微信支付寶登陸港鐵
    2017年11月24日,支付寶官方微博發布消息,香港港鐵正式接入支付寶和支付寶香港錢包。用戶在香港坐港鐵可直接用支付寶買票,不用換港幣。而香港的交通領域,一直被視為八達通的「龍興之地」。據支付寶透露,目前,支付寶和支付寶香港錢包已支持用戶購票,乘坐港鐵。
  • 支付寶搭巴士、iPhone可刷八達通,你不了解的香港電子支付正在越來...
    遍地普及支付寶、微信支付,就連在菜場買菜,人們也只需要掃一下二維碼即可成功付款。相比內地,香港的移動電子支付的起步雖有些晚,但這幾年內的加速度卻不容小覷。 2014年,來自內地的微信和支付寶相繼正式宣布進軍香港市場。2016年,兩大電子支付服務巨頭獲得金管局下發的首批儲值支付工具牌照。
  • 鍾愛八達通,香港人為何不愛其他支付方式?
    現在問題來了,為什麼在內地隨處可見的支付寶、微信等手機支付方式,在香港卻少有人用呢?原來,根據香港法律規定,任何線上線下支付工具,都需要獲得香港金融管理局頒發的牌照才可以在香港使用。現階段,香港金融管理局已經給支付寶錢包、Wechat Pay(微信支付)、八達通卡等多家企業頒發了牌照。雖然支付寶和微信都獲得了牌照,但是牌照的許可範圍卻有著嚴格的規定。
  • 支付寶、微信支付登陸香港!但你依然沒法在香港刷碼買東西
    香港金融管理局高級助理總裁李達志更直接透露,預計第二批牌照會在今年 11 月 13 日前批出。獲得牌照後,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兩家大陸行動支付平臺也能合法在香港開展多項電子支付業務。在香港刷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可能不如看起來這麼美雖然支付寶和微信支付都高調宣稱將全面開拓香港市場,但對於一般消費者而言,實際情況可能不如宣傳的那麼理想。
  • 為什麼香港人喜歡現金支付,是看不上微信支付寶嗎?原因令人想笑
    行動支付被稱為新世紀的發明,這一項功能在中國很受歡迎,目前為止全國知名度達到95%以上,為什麼經濟發達的香港人更喜歡用現金支付而不是行動支付,比如微信或支付寶,究其背後的原因還是很有趣的。香港人雖然生活在香港這樣一個繁華的都市,但是他們的科技發展卻在20世紀90年代就被困住了,甚至香港本地人也鄙視內地人,他們認為,大陸經濟建設是落後的,認為內地與香港之間存在很大差距,然而,內地許多城市的發展已超過香港,香港人不使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主要原因是他們大多數人看不上支付寶和微信支付,這讓很多網友捧腹大笑!為什麼這麼說?
  • 直到今天,香港居民才用上了支付寶和微信支付
    其中,中國內地的支付寶和微信支付都在內,另外還有八達通卡有限公司的 「好易畀」、和記黃埔旗下的香港電訊 「拍住賞」,TNG 電子貨幣包等,合計 5 家公司的支付產品獲得了首批牌照。金管局宣布,還有數家公司將會在年底獲得牌照。因為八達通卡的電子支付涉及到舊有法律的修改問題,它的牌照將會與第二批獲得牌照的公司一同在今年 11 月份生效,而其他公司的牌照現在已經生效。
  • 死磕支付寶!微信也拿到香港支付牌照
    IT之家訊 8月25日消息,除了支付寶之外,今天騰訊微信支付也在香港拿到了支付牌照。實際上,香港金融管理局今天發放的5張SVF牌照分別是螞蟻金服旗下支付寶錢包、騰訊旗下WeChat Pay(微信支付海外版)、香港電訊旗下Tap&Go(拍住賞)、TNG電子貨幣包和八達通的「好易畀」。
  • 為什麼說支付寶微信3年內無法取代「八達通」?理由如下!
    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用起來確實非常方便,用過的人大都不想回頭使用傳統的支付方式,但大多香港人就是有著那麼一股倔強勁,就算會接受使用支付寶微信支付,但要他們完全放棄使用八達通,而且三年內讓八達通銷聲匿跡,幾乎是不可能的。
  • 為什麼香港人寧願帶錢,也不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看完明白了
    手機支付的出現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外出後的支付幾乎都能用手機支付,有些人習慣不用現金,這樣的消費方式也越來越多的人認可,這是科技進步的表現。為什麼香港人寧願帶錢,也不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看完明白了在大家的眼裡,很多中國人喜歡在生活中使用手機支付。無論使用微信支付寶還是支付寶(支付寶),在生活中消費都非常方便,但是看到香港人去內地也喜歡用現金支付,很多人都不理解。首先,我知道很多人為了買更好的東西,特意趕到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