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4日,支付寶官方微博發布消息,香港港鐵正式接入支付寶和支付寶香港錢包。用戶在香港坐港鐵可直接用支付寶買票,不用換港幣。而香港的交通領域,一直被視為八達通的「龍興之地」。
據支付寶透露,目前,支付寶和支付寶香港錢包已支持用戶購票,乘坐港鐵。此外在香港,支付寶已接入1千多輛計程車。同時,在支付場景方面,數據顯示,支付寶目前覆蓋了1萬多家商家,涵蓋藥房、便利店、旅遊景點等行業。
而在支付寶宣布接入港鐵的前一天,也就是11月23日,騰訊旗下行動支付平臺WeChat Pay HK(港版微信支付)與港鐵也籤署了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內地遊客在香港乘坐地鐵時可通過微信支付購票,無需兌換港幣;香港居民則可以通過WeChat Pay HK,直接使用港幣購票。
自 10 月以來,隨著港版微信支付和支付寶香港錢包進駐香港,香港的行動支付熱潮愈演愈烈,這一方面對香港的行動支付產業起到促進作用,另一方面,也對其本土支付企業造成衝擊。《電商報》記者了解到,支付寶和微信支付此番進入的香港交通領域,此前一直被視為八達通的禁臠,是八達通的「龍興之地」。
資料顯示,八達通是香港通用的電子收費系統,屬於非接觸式智慧卡,最初只應用在巴士、鐵路等公共運輸工具上,後來陸續擴展至學校、商店等更多場景。數據顯示,目前香港市面上流通的八達通超過3000萬,同時還有7700家來自各行各業的服務供貨商,旗下逾17000個零售點接受八達通付款。
此前,對於港人來說,支付方式只有兩種,一種是現金支付,另外一種則是八達通。不過,面對行動支付的衝擊,八達通也意識到了危機,逐漸嘗試更多網際網路化的服務。去年4月份,八達通推出O!ePay手機錢包。不過,由於註冊繁瑣、等待時間較長,在推廣上遇到較多阻礙。
而今年10月17日,八達通發布消息稱,將會陸續停止120萬張第一代租用版八達通卡的服務。而新換的八達通卡,將會提供網上付款服務,同時,還可以通過O!ePay帳戶將錢轉入及轉出八達通。
作為全球一卡通行業的標杆,目前來看八達通在面對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入侵時,採取的策略僅僅是「邯鄲學步」。畢竟在網際網路時代,一步慢,接下來的就是步步慢。在支付寶、微信支付大舉進軍香港支付市場時,已沒有時間給八達通轉型了。
來源:電商報
作者:子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