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寶、微信搶灘香港智慧出行

2020-12-16 同花順金融服務網

  特約撰稿朱麗娜香港報導

  近年來,隨著電子錢包的興起,香港的電子支付大戰硝煙四起。

  10月18日,支付寶香港(AlipayHK)宣布在港推出針對交通工具的易乘碼(EasyGo)技術,支持乘客瞬間完成支付及雙離線操作,並與香港兩家專線小巴公司籤訂合作協議。

  「易乘碼技術的發布是支付寶香港在智慧出行領域布局的裡程碑。易乘碼技術得到全港最大的兩家小巴公司的認可,他們擁有超過1000輛小巴,我們希望未來可以繼續拓展到其它公共運輸服務範圍。」支付寶香港行政總裁陳婉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事實上,去年年底,香港特區政府公布了智慧城市藍圖,勾劃未來5年的發展計劃,目標是將香港構建成為世界領先智慧城市。智慧出行正是智慧城市的六大重點範疇之一,根據規劃,香港計劃在今年內將現有的交通資訊應用程式整合為一個綜合流動應用程式,方便市民規划行程。

  陳婉真透露,公司將會與進智公共運輸及冠榮車行兩家合作夥伴商討,計劃分階段分路線逐步推出該項服務,但拒絕透露該項服務的具體細節。

  搶灘公共運輸場景

  一直以來,香港的公共運輸都由八達通壟斷。然而,隨著微信、支付寶等各大電子支付平臺的加入,這種情況正在悄然發生改變,多家行動支付公司都在積極搶灘線下場景中的公共運輸場景。

  今年5月,港鐵公司MTR發出「港鐵收費系統應用二維碼」公告,表示對「港鐵收費系統應用二維碼」進行招標,計劃更換超過1000部閘機及400多部售票機,預期今年第四季招標,成本預計達3億港元。

  據悉,信用卡公司銀聯國際,儲值支付工具(SVF)例如:支付寶旗下的AlipayHK、微信WeChatPayHK、好易畀(O!ePay)等均有參加資格預審。八達通旗下SVF好易畀(O!ePay)、主力匯款業務的TNG,亦表示有意參加。

  事實上,自去年12月中起,香港地鐵已可使用支付寶和微信購票,港鐵羅湖站及落馬洲站已率先試行新購票方式,並陸續在尖沙咀、尖東和銅鑼灣等站鋪設。

  支付寶香港產品開發總監黃育輝在會上指出,目前香港每天有超過1200萬人流使用公共運輸工具,涉及數量眾多的小額支付交易,因此「易乘碼」採用雙離線技術,用戶手機即使沒有網絡覆蓋,仍然可以向小巴上的閱讀機掃描二維碼支付,事後再扣錢。整個支付過程平均可於0.3至0.4秒內完成。

  同時,他表示,支付寶香港首次提供「先乘車後付款」的支付方式,即使乘客的電子錢包內餘額不足,錢包會暫時墊支車費,用戶其後再增值錢包。

  黃育輝坦言,用戶的公共運輸出行數據,是線下數據中舉重若輕的一環,對於未來物聯網和大數據時代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未來的想像空間巨大。

  支付寶、微信亦陸續對接計程車服務,目前香港日均有兩萬單手機叫車服務,支付寶接入的的士已佔總量的10%。

  此外,香港電子支付「鼻祖」的八達通則於今年5月重推計程車支付服務,乘客可直接拍卡繳付計程車車費,而司機只需透過展示二維碼,或利用備有NFC(近場通訊)功能的Android手機,並下載八達通商用版O!ePay手機App,便可收到車費。

  八達通仍居壟斷地位

  去年5月,支付寶正式在香港推出電子錢包。為了迅速在香港電子支付市場中脫穎而出,支付寶選擇了一條捷徑。去年9月,螞蟻金服宣布與李嘉誠旗下的長和以各50%的比例組建合營公司,共同運營支付寶HK。據悉,支付寶香港用戶數目由今年3月的約100萬,至6月已突破150萬。

  陳婉真透露,目前支付寶香港電子錢包的跨境支付技術層面已準備就緒,目前正跟境外多個國家及地區的部門洽談,意味著支付寶香港用戶日後可在多個熱門旅遊地點使用港元計價的電子錢包,不限於中國內地。

  根據支付寶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十一黃金周期間,香港繼續成為境外支付寶交易筆數最多的地區。香港地區的交易筆數是去年同期2.5倍,人均消費1709元,是去年同期的1.4倍。

  相比之下,微信香港(WeChatPayHK)則另闢蹊徑,此前宣布在10月1日正式開通「雙向跨境支付」,香港用戶到內地消費,可以直接使用WeChatPayHK帳戶付款。以往,香港用戶要開通微信內地錢包,必須同時有內地手機號碼以及銀行帳號。首批接受此項服務的內地商戶包括滴滴出行、美圖、大眾點評、12306。

  然而,微信、支付寶要撼動八達通在香港公共運輸的市場壟斷地位仍需時日。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的調查顯示,目前常用手機支付的市民佔比僅為約20%,信用卡支付佔比53%,超過95%的市民則經常用八達通和現金。

  八達通卡公司由港鐵MTR持有57.4%股權,其餘股東包括九鐵、九巴、新巴及城巴。根據港鐵年報,八達通的每日平均交易量由2015年的1350萬宗增加至2018年1480萬宗,但每張卡的日均使用量則輕微下跌,由三年前的0.47次跌至今年的0.42次。

  此外,根據香港金管局的統計資料顯示,今年第一季儲值支付工具帳戶總數創新高至4900萬個,但總交易量卻首次出現下跌,由14.9億宗跌至14.3億宗,環比下跌4.4%。

  2016年8月,包括支付寶、WeChatPay(微信支付)等5個儲值支付工具(SVF)持牌人獲得首批儲值支付牌照。目前,香港共有16個持牌儲值支付工具營運商。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zfs

相關焦點

  • 香港行動支付大決戰:支付寶+微信,難敵一個八達通
    從10月20日開始,新鴻基地產遍布全港的23家商場,以及旗下的SmartTone和一田百貨,將通過一系列階段式活動為消費者打造全新的智慧生活體驗。這將是全港最大的行動支付推廣計劃,獎賞總額1300萬港幣。
  • 支付寶香港戰事:真正的對手不是微信支付?
    作者:舒虹  有微信和支付寶的地方,就是戰場。  今年「雙12」,支付寶發動了一場對香港市場的線下猛攻。包括支付寶香港錢包「支付寶HK」在內的4個支付寶海外電子錢包首次納入「雙12」。螞蟻金服提供的數據顯示,12月12日這天,境外使用支付寶的用戶是去年同期的2.5倍。  另一邊,12月13日,騰訊宣布中國銀行(香港)帳戶可綁定「WeChatPay HK」(微信香港錢包)。對微信來說,這將進一步提升其實時支付、尤其是收發紅包所帶來的市場份額。與打開內地市場的策略一致,微信正是2016年春節通過新年紅包的方式登陸香港的。
  • 支付寶和微信在香港全面鋪開
    現在去香港購物,可以看到最醒目、推廣力度最大的支付方式當屬支付寶和微信   「一機在手,走遍城鄉。」習慣於手機支付的內地居民,來到香港可能會瞬間陷入尷尬:此間手機支付尚未普及,如果不帶現金或信用卡,可能吃不上飯,購不成物,打不了車。香港支付工具相對落後,遭到一些內地客吐槽。
  • 微信、支付寶入駐香港現狀:消費者眾口難調
    隨著騰訊微信支付(WeChat payment)和阿里巴巴支付寶(Alipay)尋求在海外市場立足,香港的國際化場景已成為它們走向國際的一個重要試驗場。去年,阿里巴巴旗下支付子公司螞蟻金服(Ant Financial)與香港企業集團長江和記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將共同運營香港版電子錢包——「支付寶HK」,日趨,支付寶HK表示自今年3月以來,其用戶數量躍升了50%,至150萬。
  • 港版支付寶上線,支付寶與微信支付國際化之路越來越不同
    支付寶還將內地的推廣模式搬到了香港,截止7月31日的推廣期內,只要用戶在合作商戶消費滿20港元以上3次,集齊3個電子印花可獲50港元獎賞。從支付寶發布香港版,能夠看出其在國際化上與微信支付的思路已經越來越不同。
  • 人民日報:香港人不愛用手機支付 支付寶微信攻堅
    從去年底開始,乘客可在港鐵部分站點使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購票。(資料圖)香港生產力促進局近日公布,香港「智慧支付普及指數」為53.9,高於50的分界線,反映「智慧支付」概念在香港已開始成形。以支付寶和微信為首的內地手機支付工具,已經把觸手伸到了世界各地。比如,到位於北極圈的芬蘭小城羅瓦涅米旅遊的內地遊客,如今都可以「不帶錢包遊北極」了。內地手機支付浪潮當然也湧到了香港。香港不少店鋪如今已經有了一應俱全的行動支付工具:掃碼槍、刷卡機、二維碼……一家連鎖藥店可接受的行動支付工具可多達12種。然而,使用這些工具的主要人群依然是內地遊客,而非本地居民。
  • 香港地鐵很快能用支付寶掃碼進閘 粵港澳生活圈出行越來越便利
    香港在智慧出行上又邁出一大步。11月15日下午,香港版「支付寶」與港鐵結成合作夥伴,成為港鐵官方認證的二維碼收費技術供應商。到2020年,支付寶掃碼技術落地全球最繁忙的香港地鐵,香港人只需不到0.4秒,就能用手機掃碼進站。而內地人也有望用支付寶在香港掃碼搭地鐵,去香港越來越方便。
  • 在香港打滴滴 可以用微信和支付寶支付車費
    就在今天,滴滴香港(「DiDi」)宣布接入更多跨境線上支付新功能——漫遊用戶在香港支付的士車費時,可以通過微信支付或支付寶進行人民幣跨境支付。這樣一來,去香港遊玩的小夥伴不僅付車費更方便,省去了兜裡揣大票的擔憂,也不用在快到目的地時緊張兮兮地到處找硬幣了。目前滴滴香港支持現金、國際信用卡、微信支付、支付寶四種支付方式。
  • 智慧城市系列|為什麼說微信和支付寶的乘車碼不如想像中方便?
    enjoy~微信和支付寶正在升級我們的城市交通,騰訊提出了「0-1-3-5-7」行動支付智慧交通方案:0公裡:停車場無感支付1公裡:共享單車掃碼支付3公裡:乘車碼坐公交5公裡:滴滴打車行動支付7公裡:乘車碼坐地鐵照這個趨勢和速度,高鐵、飛機等嚴格核驗的交通工具的無感化check-in也勢在必行了,作為一個過了安檢還時不時查看下身份證與機票在不在的人對此表示喜聞樂見
  • 支付寶智慧公交正式亮相香港:用戶可先乘車後付款
    今天,已經在內地推行、普及的智慧公交正式在香港亮相。從此以後,香港支付寶用戶不需要再帶零錢,只需用手機「滴」一聲便能掃碼上車,整個過程0.3秒不到。據了解, AlipayHK和全港最大的兩家小巴運營商進智和冠榮達成合作,很快將有600輛綠色小巴,率先在港首發掃碼乘車。
  • 微信支付和支付寶在香港挑戰八達通,能行嗎?
    金融之家11月24日訊,繼香港計程車支持微信支付之後,騰訊又攻下了香港交通出行領域的另一個重要行動支付場景——香港地鐵。據報導,本周四,香港鐵路有限公司宣布,該公司已經與微信支付開展合作。從下個月起,香港的地鐵乘客便可以使用微信支付在指定的地鐵站刷卡支付。
  • 微信和支付寶拿下香港牌照前 做了這些鋪墊
    ­  微信支付、支付寶雙雙獲得香港第三方支付牌照,讓吃瓜群眾們又有了討論的話題:有心疼香港八達通(香港通用的電子收費系統)的,有搬好小板凳看兩大巨頭繼續撕逼的。日前,微信支付、支付寶的服務商「錢方好近」CEO李英豪——來內地創業多年的香港人——向億邦動力網介紹了兩家支付巨頭拿下牌照背後,服務商所做的鋪墊,並評論了香港市場對於兩家公司的真正價值。
  • 死磕支付寶!微信也拿到香港支付牌照
    IT之家訊 8月25日消息,除了支付寶之外,今天騰訊微信支付也在香港拿到了支付牌照。實際上,香港金融管理局今天發放的5張SVF牌照分別是螞蟻金服旗下支付寶錢包、騰訊旗下WeChat Pay(微信支付海外版)、香港電訊旗下Tap&Go(拍住賞)、TNG電子貨幣包和八達通的「好易畀」。
  • 微信支付喜提香港迪士尼
    而此次合作則包含了遊樂+出境遊兩重場景下對消費服務的優化。微信支付和香港迪士尼作為企業聯盟合作夥伴,意圖共同探索在遊樂園這個領域智慧方案的輸出,讓境外旅遊變得更加便捷和自由,滿足遊客不斷升級的需求。尼爾森調查發現,2017年,約有90%的中國內地遊客在境外旅行時,只要能用都會用行動支付。
  • 支付寶、微信獲香港首批支付牌照
    摘要:香港金融管理局昨日下發首批儲值支付工具牌照,獲得牌照的金融機構包括支付寶錢包、Tap &Go拍住賞、WeChat Pay、TNG電子錢包、八達通卡。作為國內的兩大支付巨頭,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均獲得了香港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
  • 在香港,支付寶,微信,八達通誰更領風騷?
    無現金支付現在大陸一夜風靡,最流行的支付軟體是支付寶和微信,無現金支付興盛於大陸,始創於香港。在微信和支付寶沒有誕生以前,香港的無現金支付方式「八達通」在香港佔98%,剩餘2%的支付方式是現金和信用卡支付。
  • 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在香港沒有完全普及?是香港「落後」了嗎
    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在香港沒有完全普及?是香港「落後」了嗎香港是國內很多人都想要去一次的地方,不僅僅是因為香港繁榮,而且因為香港是非常適合生活居住的地方,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香港的行動支付普及率卻沒有其他的城市高,根據數據顯示,香港現在的現金交易佔40%,電子支付佔60%。
  • 南海各鎮街,香港直通巴士最新時刻表,微信支付寶購票攻略!
    黃金周一到,很多街坊都喜歡去香港shopping,坐摩天輪睇維港夜景~南小遊這就送上,南海往返香港直通巴士的最新時刻表和3分鐘就搞定的購票方式~
  • 香港西九龍站進入最後「衝刺」,廣深港高鐵可微信、支付寶購票
    在進入最後「衝刺」階段的香港西九龍站內,香港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發言人透露,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將於9月下旬通車,目前站內28個人工窗口支持微信、支付寶購票,自助售票機則暫未開通此服務 港鐵公司發言人告訴記者,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將於9月下旬通車,具體時間暫未公布。目前,西九龍站人工窗口可支持微信、支付寶購票,自助售票機則暫未開通此服務。
  • 香港坐車可掃支付寶:香港綠色小巴接入AlipayHK
    【中關村在線新聞資訊】10月18日消息,支付寶的「智慧公交」模式,今日正式登陸香港。即AlipayHK和全港最大的兩家小巴運營商進智和冠榮達成合作,未來將有600輛綠色小巴,率先在港推行「智慧公交」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