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衢州市引入第三方機構
開展建設項目環保驗收第三方評估服務
自2017年10月1日起,環保「三同時」驗收由行政許可調整為企業自主驗收。(環保「三同時」:建設項目中防治汙染的設施,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防治汙染的設施應當符合經批准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要求,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閒置。)
過去,由於自主驗收專業性較強,企業自主驗收質量不高,容易引發驗收不規範、質量不高引發的環境違法風險。衢州市生態環境局集聚區分局(以下簡稱「集聚區分局」)在日常監管中發現,部分項目自主驗收過程存在專家評審責任欠缺、驗收監測報告質量較差等程序不規範的現象,一些企業對生態環境部門加強「三同時」驗收的指導服務需求較為強烈。
為進一步解決企業難題,確保驗收取得實質效果,集聚區分局在引入「三同時」驗收指導服務的同時,還專門制定了《關於進一步加強集聚區建設項目環境保護事中事後監督管理和服務做好建設項目環保「三同時」驗收效果評估的通知》《衢州市生態環境局集聚區分局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效果評估工作方案(試行)》等文件,參照《生態環境部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效果評估技術指南(試行)》要求,將通過「雙隨機一公開」每季度抽取企業驗收項目,重點對項目環保驗收流程環節及驗收監測報告、專家意見等方面進行技術評估,進一步強化驗收質量監督,完善規範驗收流程,同時定期對部分未按規定驗收的檢測單位負責人、專家等進行通報及約談。
具體特點如下
提前介入「防風險」
第三方評估單位在企業驗收時提前介入,幫助企業解決驗收中遇到的問題,並及時向集聚區分局反饋。同時,對企業在驗收中遇到疑難問題,集聚區分局會同第三機構進行協調解決,必要時邀請相關專家進行現場指導,幫助企業提高驗收質量。
過程指導「提速度」
第三方評估單位在企業驗收過程中,全程跟蹤服務,及時掌握企業驗收進度及需求,如在驗收過程中積極促進業主、檢測單位、專家三方信息有效溝通避免由於信息不對稱影響驗收進度,提升驗收速度,防止項目久拖不驗。
結果監督「保質量」
第三方評估單位在項目驗收評估中採取資料審查和現場核查相結合的形式,通過初步評估、重點覆核等形成評估意見,並編寫評估報告報送集聚區分局。集聚區分局根據評估報告公布評估結果,並將評估中發現的問題向企業和驗收報告編制單位進行反饋,對在驗收中責任缺失、弄虛作假、服務質量較較差的專家和檢測單位採取約談、通報批評、納入失信名單等方式予以懲處,確保企業「三同時」驗收質量。
通過運行該模式,前三季度,集聚區分局對20餘個項目驗收過程進行指導服務,抽取了9個項目進行評估,出具2份通報文件,約談2家驗收單位及3名專家,排查出10餘個環境風險點,得到企業充分肯定。
編輯 | 王雯 審核 | 楊貢江 籤發 | 晏利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