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興寺遺址出土佛教造像精品展在青州市博物館開展

2020-12-24 瀟湘晨報

>begin--> 由山東省青州市博物館主辦的「一鑿一磨皆菩提——龍興寺遺址出土佛教造像精品展」11月18日開展。

以青州為中心出土的佛教造像因濃鬱的地方特色和獨特的藝術風格被學界讚譽為「青州風格」,這其中以1996年青州龍興寺遺址窖藏出土的造像最具代表性。此次展覽以龍興寺遺址窖藏出土佛教造像為主兼及遺址上出土的其他造像精品,共展出文物36件,展示了「青州風格」佛教造像的發展演變進程,體現了青州造像別具特色的藝術成就。

此次展覽在前期觀眾調查的基礎上,充分考慮觀眾的參觀體驗,注重氛圍的營造,色彩的搭配及造像特色、佛教相關知識的普及,參觀流線順暢。線上虛擬展覽、網絡直播、社教活動也將陸續推出,更好地滿足觀眾的需求。 (王麗媛)

【來源:國家文物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濰坊青州市:一鑿一磨皆菩提 青州市博物館開新展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18日訊龍興寺遺址出土佛教造像作為中國20世紀百項重大考古發現之一,一直是濰坊青州市的驕傲,西方學者譽之為「一次改寫東方藝術史的重大發現」,為了更好保護文物,提高觀展體驗,青州市博物館對展陳進行改造提升的同時,策劃推出了《一鑿一磨皆菩提
  • 濰坊青州市:線上看展,直播「帶貨」體驗更獨特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6日訊12月5日晚上,濰坊青州市博物館對「一鑿一磨皆菩提」龍興寺遺址出土佛教造像精品展進行網上直播,為大家呈現一場精彩的直播盛宴,足不出戶就可欣賞精美造像,了解歷史。在長達兩個小時的直播中,青州市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了作為中國20世紀百項重大考古發現之一的龍興寺遺址出土佛教造像,展覽設計理念以及背後的美好故事,同時,對青州市博物館推出的以龍興寺遺址出土佛教造像為題的兩款文創產品進行了直播帶貨,進一步宣傳青州市博物館,宣傳青州之美。
  • 青州市博物館到底怎麼樣?
    伴隨著青州市博物館對瓷片堆積坑發掘工作的進行,記載著豐富歷史信息的瓷片重新展現在人們面前。青州市博物館館藏眾多的石刻雕塑文物。其中有豐富多彩的畫像石、精美絕倫的佛教造像,各種栩栩如生的人物、動物造型……勤勞聰慧的古代匠師們運用斧鑿賦予一塊塊石材鮮活生命的同時,也真實記錄了人類文明歷史的進程。
  • 濰坊青州市:雲物今古 觀影聞香 這種文創多多益善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27日訊優秀的文創產品賦予了傳統文化新的生命力,近日,濰坊青州市博物館《一鑿一磨皆菩提》龍興寺遺址出土佛教造像精品展開展,為了讓展出更加立體化,博物館聯合文創機構推出了相應的文創作品,現也已面市。
  • 青州博物館博覽
    ,位於山東省青州市範公亭公園西端,是一座綜合性地誌博物館、國家一級博物館。博物館佔地40畝,建築面積12000平方米,館藏文物近四萬餘件,三級以上文物近兩千餘件,國家珍貴文物就有一千多件,館藏有明代趙秉忠的殿試卷、東漢「宜子孫」玉璧、戰國玉人、龍興寺遺址出土的佛教造像。博物館推出了青州簡史陳列廳、陶瓷陳列廳、龍興寺佛教造像精品廳、古代書畫藝術廳、石刻雕塑陳列廳、石刻碑碣陳列廳、玉器陳列廳、青銅塑像陳列廳等專題陳列廳。
  • 20世紀中國重大考古發現之一,龍興寺遺址出土的北魏時期的佛造像
    #佛像#1996年在龍興寺遺址(青州市博物館南鄰)出土了北魏至北宋時期的各類佛教造像400餘尊,該發現被列為當年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之首,是20世紀中國100項重大考古發現之一,轟動國內外,享譽世界。作為20世紀中國考古學的一項重要發現,山東青州龍興寺佛教造像窖藏的發掘距今已整整20年。20年來,學者們就相關問題發表了大量論著,使這項發現成為中國考古學和美術史研究的一個熱點。與此同時,海內外舉辦過多次規模不等的展覽,受到觀眾的普遍歡迎。以往各種展覽和圖錄、教材所呈現的,多是龍興寺窖藏造像中的精品。
  • 青州古城——青州博物館
    館藏文物近4萬餘件,三級以上文物近2 000餘件,國家珍貴文物3000餘件,其數量之大,品種之全,在全國博物館系統中都享有較高聲譽的地位。明代趙秉忠的殿試卷、東漢「宜子孫」玉璧、戰國玉人、龍興寺遺址出土的佛教造像,是鎮館之寶,在全國也絕無僅有。館藏文物天下僅存,或為唯一出土,或為全國之最,是研究我國歷史、政治、經濟、文化和民俗風情所不可缺的少珍貴實物資料。青州博物館每年接待遊客25萬人次。
  • 山東青州遊記:青州博物館
    山東省青州市,如今已經是一座由濰坊市代管的縣級市,位於山東省中部,這裡歷史悠久,是中國古「九州」之一。青州市旅遊資源非常豐富,古蹟極多,青州博物館也是不可不去的景點。龍興寺始建於北魏時期,明初被毀,存世共800餘年,曾經是中國最為知名的寺院之一,其遺址就在如今青州博物館旁邊。
  • 穿在身上的歷史——青州市博物館5·18文創新品線上預售啦!
    作為青州歷史文化的殿堂,青州市博物館在今年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推出系列專題活動,以青州歷史文化和文物為主題設計的文創產品,自然是其中重要的內容啦,小夥伴們是不是對青州市博物館的文創期待很久了呀,快來一探究竟吧。
  • 鄴城出土百餘件佛造像在國家博物館展出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共同主辦、河北省臨漳縣人民政府協辦的「和合共生——臨漳鄴城佛造像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展期兩個月。「和合共生——臨漳鄴城佛造像展」選取了171件展品,其中佛造像精品131件,分為鄴城概貌、玉石梵像、鄴都樣式和佛韻至美四個部分,從造像環境、造像本體特色、地域時代風格及造像藝術來展示佛造像的歷史與藝術價值。
  • 全國70+博物館,100+新年大展,歲末最值得看的展覽都在這裡了!
    03華夏風姿——中國古代服飾文化展展期:即將開展地點:中國國家博物館 北18展廳票價:未知要說年度最想看的大展之一,孫機先生做的「華夏風姿——中國古代服飾文化展」絕對位列其中。目前展期還未定,只是出了展訊,就已經有不少人心懷期待了。
  • 青州:小大博物館
    身逢亂世,人們的宗教情節便高起來,東漢時期進入中國的佛教開始大為興盛。人們企望神靈護佑平安,企望逝去的親人能夠身歸極樂。於是北方王朝將石窟從平城(大同)修到洛陽,在南方則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青州地區也成了佛教傳播的重鎮,建立起一座座寺院,雕刻出一尊尊佛像。其中就有北魏時修建的龍興寺。
  • 小大博物館
    身逢亂世,人們的宗教情節便高起來,東漢時期進入中國的佛教開始大為興盛。人們企望神靈護佑平安,企望逝去的親人能夠身歸極樂。於是北方王朝將石窟從平城(大同)修到洛陽,在南方則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青州地區也成了佛教傳播的重鎮,建立起一座座寺院,雕刻出一尊尊佛像。其中就有北魏時修建的龍興寺。
  • 中國這個縣級博物館,地屬於古九州之一,遠離大城市卻有無數國寶
    這就是位於山東省濰坊市下轄的青州市博物館,順便要提一句的是,在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全國統計中,山東省憑藉全省517座博物館的數量,戰勝了陝西、山西、河南等文物大省,一舉成為中國博物館第一大省,而即便是在這座遍地博物館的省中,青州市博物館也依然是最耀眼的那顆星星~
  • 青州龍興寺佛像,驚豔世界的美
    1996年在龍興寺遺址(青州市博物館南鄰)出土了北魏至北宋時期的各類佛教造像400餘尊,該發現被列為當年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之首,是20世紀中國100項重大考古發現之一,轟動國內外,享譽世界。作為20世紀中國考古學的一項重要發現,山東青州龍興寺佛教造像窖藏的發掘距今已整整20年。20年來,學者們就相關問題發表了大量論著,使這項發現成為中國考古學和美術史研究的一個熱點。與此同時,海內外舉辦過多次規模不等的展覽,受到觀眾的普遍歡迎。
  • 青州佛韻——山東青州博物館
    編者按:青州博物館是四座圍合在一起的仿古建築,就建在原來青州城垣的殘基之上,氣象堂皇。從高至兩米多的北魏一鋪三尊浮雕大背屏,到一褶衣帶、半截佛手的細碎殘件,林林總總,蔚為大觀。對於佛教美術愛好者來說,這裡就是一個夢幻之地。
  • 成都大量南朝造像佐證此句不虛
    ﹃映世菩提﹄特展上的造像。精美的佛頭。中國的佛教造像藝術,在南北朝時期達到第一個高峰。相比龍門、雲岡石窟留下的北朝造像藝術精品,曾經讓杜牧慨嘆過的「南朝四百八十寺」的佛教盛況,卻鮮有遺物。成都博物館1月14日推出的「映世菩提」特展,以最近幾十年來在成都及周邊地區發現的南朝時期的石刻造像,從一個側面佐證了詩句描述的絕非妄言,並同時證明早在南朝時期,成都與當時的涼州(今甘肅武威市一帶)、建康(今南京)、長安(今西安)等一起成為中國佛教文化中心。該展揭幕不久即因新冠肺炎疫情關閉,如今已重新開放。
  • 博物精品:維多利亞及阿爾伯特博物館藏佛教造像藝術
    歡迎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更多精彩收藏信息等著你~維多利亞及阿爾伯特博物館始建於1852年,初建時的名稱為南肯辛頓博物館。1899年在位的伊莉莎白女王為紀念英國歷史上偉大的君主之一維多利亞女王和她的夫婿阿爾伯特親王,遂將博物館更名為維多利亞及阿爾伯特博物館。
  • 姚崇新:試論扶南與南朝的佛教藝術交流 ——從東南亞出土的南朝佛教造像談起(下)
    最新且較為全面的資料整理報告,參看四川博物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大學博物館編《四川出土南朝佛教造像》,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本文上述造像的基本情況,可同時參看袁曙光《四川省博物館藏萬佛寺石刻造像整理簡報》,《文物》2001年第10期,19—3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