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沒有這樣一種迷惑:明明新衣服有很多,但穿來穿去,都還是一成不變的那個自己?
穿上新衣服站在鏡子前,並沒有想像中的驚豔和一改往常的形象。▼
所以你該想一下:如果沒有任何新鮮感,還有什麼理由不斷的買入新衣服呢?▼
有同樣困惑的你,可能要好好檢查一下自己的衣櫥了!看看衣櫥裡相似版型和色彩的衣服是不是很多?▼
為什麼買的都是類似款呢?看完這篇文章也許能找到答案和「改頭換面」的方法。
01| 常買類似款的原因
選的都是已有的款型,這種無意識的購物行為其實跟性格和心理有一定的關係。
1,不整理衣櫥
自己擁有了哪些衣服呢?衣櫥裡面總共有多少件、幾種風格的衣服呢?掌握這件事的人少之又少。▼
人的品位和審美相對固定,喜歡的事物總是驚人的相似。不清楚已有的衣服,再去買的時候就很容易買到類似的。▼
買喜歡的衣服本身沒有任何問題,但是,如果一直用「喜歡」來作為購物的判斷基準的話,就很容易買到不適合,以及很類似的衣服。▼
2,不擅長冒險
「我不適合穿可愛的衣服」、「酷帥的褲子風格不適合我」類似的想法有沒有在你腦海中閃過?▼
看到喜歡的衣服,但因為看起來不像自己的風格、不符合自己的年齡,本來拿在手上的衣服又放回原處的購物經歷,有過嗎?
這一類人群就是太缺乏冒險精神,導致衣櫥裡基本款、基本色的衣服很多。稍微拿出些勇氣和感性的自信,或許是件好事。▼
3,衝動購物
為了緩解壓力而衝動消費,大甩賣時一口氣買很多,這類購物基本沒有細品的時間。一股腦的拿到收銀臺結帳,買回家類似的甚至同款衣服都不稀奇。▼
失去冷靜和理智的買買買,判斷力會遲鈍。有這類購物癖好的人,反思自己是首要任務。▼
4,其它原因
除了以上情況,還有不少跟性格有關的。比如完美主義者,想要買一件最好的 ,結果不自覺的買了好幾件類似的。▼
對時尚不太有興趣的人,對想要的衣服和自身形象,完全不了解。
上班穿的和日常私下穿的無區別,不分場合的買衣服,其實也是一種對風格範圍的限制。▼
02| 怎樣買的有新意?把握衣櫥命脈
該買怎麼的衣服才夠新?不一定要看時尚資訊,先要向內檢查自己目前的樣子。
1,檢查已有服裝
你穿什麼就是什麼。把已有的衣服全部拿出來,根據種類並列擺放。如果還有更多的時間,還可以有更多分類,比如顏色、單品、設計亮點等等。▼
這樣擺放好後,從現有的衣服中分析,就可以知道自己是不是「跑偏了」,也能真正的發現自己真正缺少的單品。▼
為了避免買到相似的衣服,先要來確定它們不同的設計元素。形狀、色彩、印花圖案、品味、蕾絲或蝴蝶結等設計要素。
結合上面總結記錄的已有衣服一一排除,才可以明確的知道現在該買的是哪一種。▼
2,處理衣櫥內的物品
做好了第1條,就掌握了服裝的風格傾向和數量。接下來,把用途和印象不太好的、不怎麼穿的、不要的衣服處理掉。
如果衣服有同款,那也要處理掉,只留一件。處理之後,衣櫥的空間變多了,已有的和缺少的衣服也一目了然。▼
有視覺衝擊力的服裝更容易有「相似」的風險,比如大大的褶邊、蕾絲裝飾,醒目的印花、另類的設計、張揚的顏色等。
丟掉衣服的罪惡感恰好用在這個時候。省下的這一部分錢,可以再去嘗試其它元素的設計。▼
3,改正購物癖好
有購物衝動的人,在把衣服拿去結帳前給自己一些時間冷靜一下吧。在買或不買決定前,回家確定一下衣櫥裡有沒有類似的。
只要能夠延遲購買,因為衝動消費引起的失敗就能大大減少。另外,禁止刷購物卡也有同樣的效果。▼
比如想要買一件蕾絲裙,就要好好回憶一下衣櫥裡是不是已經有這個元素了。
如果已經有了,就要告訴自己:處理掉家裡的那件,或者不買了。在有類似單品時,養成二選一的購物習慣。▼
去購物的時間也會影響購物的選擇。
我們每天不只看菜單、文案、郵件,到了晚上腦袋疲勞,判斷力遲鈍,不適合做選擇。所以推薦在大腦最清晰的早晨去購物。▼
此外,即使同款式的衣服,因為顏色不同,也會有很不一樣的印象。如果不知道買什麼款式,可以嘗試買同款不同色。
季節有色彩的不同,根據當季的流行色挑選,既不會買到重複的,還會讓人覺得你一直在潮流中。▼
想要穿的跟平常不一樣,但又怕自己不適合的話,不如從下面幾個方面入手。
①選用小物件或裝飾色;②遠離臉周的位置加入;③太難駕馭的衣服選平價的;④讓同行的親友推一把。▼
4,提高自我認識
最後,利用骨骼診斷、適合自己的風格測試、色彩測試等方式,摸清自己的風格。
不要買那種「穿起來不容易出錯」「還算喜歡」類的服裝,那會破壞你對服裝和時尚的感覺。▼
在時尚雜誌、店鋪展臺、時尚網站上面,一旦看到了「想穿的衣服」,就要好好思考並記下這種風格。
先不用考慮適不適合,稍微固定下你的風格才最重要。▼
工作場合的穿搭需要考慮TPO,有各種條框需要遵守,限制了買衣服的自由度。
這裡的建議是,把它們分開考慮,通勤時就穿性價比高的工作服,周末和私人時間穿讓自己開心的時髦裝扮。▼
當然也有很多單品是兩者都適合的。所以在購買前不要考慮太多,放鬆點,自由的選擇才能擁有「新」的自己。▼
(文中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