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丁香生活研究所為大家推薦的公眾號是:好好住。
這次她們帶來的是,一篇關於衝動消費的文章。現在就把話筒交給她們……
之前我對自己的衣櫥做過一次大盤點,發現竟然有 300 多件衣服。但仔細算算,其實常穿的就那麼幾件,還總是覺得沒衣服穿。
圖片來源:住友 @大茶的行星整理
面對爆滿的衣櫥,我開始反思自己的購物習慣。
為什麼要買這麼多,而且多數都是我不會穿的?到底如何避免這些衝動消費,讓每筆錢花得值得?
如果你也有這些困擾,一定別錯過今天這篇。
——
斷舍離
不是衝動消費的出口
發現自己衣物量驚人的那天,我做了一次斷舍離,邊扔邊產生了深深的愧疚。有些吊牌都沒摘,買回家就不喜歡了。而最先被我斷舍離的,大多來自網購或者快時尚品牌。
有些衣服,便宜到穿一季扔了也不心疼,但這背後隱藏的代價是什麼呢?
圖片來源:Fairfashioncenter.org
時裝業是世界第二大汙染源,約佔全球碳排放量的 10%;
製造一件 T 恤要消耗 2.72 噸水,大概是普通人 3 年的飲水量;
85% 的紡織品最終流入垃圾填埋場,平均每件衣服只被穿過 4 次……
表面光鮮的時尚行業,其實充滿了資源浪費、環境汙染與勞動剝削。
推薦大家看一部紀錄片《The True Cost》(真正的成本),會讓你重新理解每一件衣服的代價。
行業有行業的責任,而作為普通的消費者,我們能做的就是物盡其用,讓每一件衣服發揮它的價值。
不盲目種草超出自己需求、不適合自己的服飾,也是節約自己口袋裡的錢啊。
——
打造心動衣櫥
其實無需買新衣
年初我給自己定了一年不買新衣服的小目標。當然並不倡導大家都不買衣服,合理消費無可厚非,只是我本人之前囤積的衣物真的夠多了,排列組合穿 3 年都不帶重樣的。
同時還在持續斷舍離,沒穿過幾次甚至全新的衣服掛到閒魚轉賣;曾經喜歡如今不再合適的衣服,捐贈給飛螞蟻 / 白鯨魚回收利用。
周末整理出的兩大袋閒置衣服,通過支付寶預約了舊衣回收。與其讓它變成垃圾不妨捐出去,交給專業的人把它重複利用起來。
圖片來源:住友@hangzhou
但其實轉讓、捐贈,只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全國每年大約有 2600 萬噸舊衣服被丟棄,已經遠遠超出接受舊衣的需求。
減少不必要的購買,才能從根本上杜絕浪費。
圖片來源:住友@asan
在這個過程中,我也更熟悉自己的衣櫥單品,更了解自己的風格,買到不適合衣物的機率也大大降低了。
篩選:不會穿的、不合適的、不喜歡的;
處理:閒魚轉讓 → 捐贈回收 → 丟棄;
思考:到底什麼樣的衣服更適合我
每天拉開衣櫥,不再是衣物緊緊壓在一起無法喘息的畫面。
取而代之,是幾件熟悉的衣服像老朋友一般穩妥,隨便拿出一件都可以立刻穿出門,這種感覺真的是太美妙了。
——
多數衣服不是穿壞的
是洗壞的
這一番大浪淘沙之後留下來的,很多都是曾經被埋沒的寶藏。共性是:①沒有追流行的元素;②版型修飾身材;③面料質感好。
每一件心動單品都值得我去精心打理,讓它們能陪伴我更久。這裡也分享給大家一些衣物護理的技巧。
圖片來源:住友@宗姥姥
01 學會看洗標,是衣物護理的第一步
要穿壞一件衣服還真不容易,更多情況下衣服是被洗壞的。
我之前有一件衣服,洗完縮水到貓都套不進去。仔細看一下內標才發現,只能幹洗。關鍵衣服本身才 100 多塊,乾洗兩次都不值。這種日拋型衣服,我是不會再買了。
一次錯誤洗滌,就可能讓衣服徹底報廢,儘量還是參考衣服內側的水洗標識來處理。
搞不清楚每個符號的意思,不妨把洗衣指南列印出來貼在洗衣區。
圖片來源:住友@_404
02 錯誤的掛衣方式,是衣服的隱形殺手
肩膀鼓包、領口鬆弛……幾塊錢的衣架,也可能在不知不覺中毀掉一件價值不菲的衣服。
最合適的衣架尺寸是肩寬減掉 1 到 2 釐米。彎曲圓弧形適合無肩線的女士上衣/半裙;有點稜角的適合襯衫;西裝要用圓潤厚實的衣架撐住肩膀。
圖片來源:住友@達叔叔
毛衣織物比較柔軟,疊放久了可能會壓得不平整,但直接用衣架撐起來也很容易導致肩膀變形,過重的毛衣更是會越抻越長,可以疊一下再掛起。
圖片來源:住友@ROCOCO
03 乾洗就比水洗好?不一定
有人會認為,乾洗除了貴沒毛病。其實並不是所有材質都適合乾洗,譬如大多數的牛仔褲、羽絨服。
而且很多乾性洗劑,還含有對人體健康不利的化學成分。畢竟我們也看不到乾洗店處理的全過程,貼身衣物還是要謹慎送洗。
今天的衣櫥收納技巧,來自我們的好朋友好好住(ID:niceliving),一個懂家居生活的公眾號。
在這裡,有人只用 3 萬救活 95 平方米毛坯房;有一家四口住 60 平方米,還有家庭遊樂園;100 元搞定收納;200 元拯救炎熱廚房……
長按關注好好住,回復1,查看海量好家分享。按戶型對照著看,找到最適合你的家裝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