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麼要學鋼琴,聽聽家長的心聲

2020-12-19 鋼琴名師苑

《吉他範兒》發了一篇關於孩子學琴目的的文章,家長的評論引起了我的注意。家長花費精力和時間,陪孩子學琴,到底為了什麼,我們鋼琴老師要關注。

1、音樂確實很美好,但是真的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我開始也想讓孩子學鋼琴,後來有個搞教育的朋友一針見血地告訴我,如果孩子不喜歡,以後也沒打算從事相關的行業真的沒必要學。國外人壓力大了會彈會琴來解壓,那是經歷了上百年音樂的薰陶,音符都要刻在骨髓裡了,而且人家兒時也沒被逼著練琴考級,而我們身邊真的沒有幾個人心煩了會想著去彈琴解壓。不是說我們沒有外國人高雅,而是國情不同,有一堆作業的孩子有幾個真心喜歡鋼琴的。

2、怎麼說呢,相對於樂器來說……鋼琴是天賦肉眼可見的,你父母手指頭什麼樣孩子手指頭也就八九不離十了,認清自己別什麼都強求,這個和文化課還是有區別的。再說了,鋼琴和高雅不是絕對等價的,讀書一樣可以,不是有句「腹有詩書氣自華」嗎.真心搞不懂為什麼那麼多家長迷信鋼琴。

3、確實我家幼兒園老師每天彈鋼琴,一群小朋友圍著看,我家的不看也不試著彈,後來上學校社團課喜歡上手風琴。雖然好像沒有鋼琴高雅,不過每個人的興趣點不一樣,樂意幹最重要。

4、能以音樂為生的人是幸福的,因為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熱愛音樂的人卻因種種原因不能做這個自己最喜歡的職業。

5、我小學的時候也學過幾年鋼琴,但是我的父母看我不喜歡也沒逼我繼續學,可不知道為什麼總會覺得為什麼我的父母不逼我?或者是後悔自己沒有逼自己。

6、小時候喜歡,學了十多年,經常覺得很痛苦。高中扔下不再練了,大學回來沒事自己還是愛彈愛研究。一時的喜歡,過了,扔下就真的扔下了,堅持了,哪怕扔下幾年也依然喜歡。

7、當初選擇學鋼琴就馬上買了鋼琴,沒給自己和孩子們留後路,當初的目的就是想開發左右腦和堅持做事的習慣,雖然孩子在鋼琴上百分之百的的沒有造化,但開心的時候還是會彈幾首熟悉的曲子,能感悟音樂的靈動,雖然大女兒過8級,小女兒過五級。考級真的不重要,只要她們喜歡就好。

8、我自己的經歷來說。身邊成績越好的,會的才藝和走出去看世界的經歷就越多初中以前我也覺得好學生都是天天用功讀書,高中考到了市裡最好的高中,才發現曾經玩遊戲大多數人「接受懲罰」都是尷尬到背唐詩,但是在新學校裡大家都是隨手一個才藝捏之即來,成為他們的亮點和不同點。教育的意義很多時候不是真的學會了什麼東西,更是在學的過程中學會的對事情的安排,學會看事情的角度,學會耐心恆心,讓孩子的餘生不孤獨不怯場吧。

9、還是想想辦法讓孩子練琴變成樂趣吧。我孩子彈了近三年中間也有反覆的時候但我一直堅持不放棄,我請老師上門教的條件是基礎練習跟教材,開譜我跟孩子來選曲目,古典、現代二八開,因為孩子還小所以彈的經典動畫片裡的曲子比較,我的孩子興趣不減。

10、我覺得不讓鋼琴成為他的童年陰影,他以後才有可能學會欣賞鋼琴的美妙,也許長大後自己還會選擇接觸鋼琴(值得思考)。

11、我是音樂學院畢業的,從小學鋼琴,雖然小的時候都是被家長逼著去學的,但是現在長大了,自己也有孩子,非常的感激我的父母,一方面是在孩子學琴的過程中,能陪著她一起,另一方面,我知道她學的不僅是鋼琴,自律,專注力,雙手雙腦協調性,記憶力,其實對於她的學習能力是非常有幫助的,我不指望孩子將來要以此為生,但是希望她把鋼琴堅持下去,能培養她的韌性!

12、別人說過一句話,學音樂沒有抑鬱的,心裡有氣,回去邦邦邦的彈一下,氣悶就沒了,不會去跳樓。據說歐陽修被貶,很抑鬱,學了古琴幾首小曲,天天彈,抑鬱好了。學個樂器,在我看來,總比看電視好,也算另外開了眼界,不是走專業道路,不是很多錢,想想學而思,貴多了,我們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學,老師也提議考級,考級為了證明我努力了,我能做到,不是為了考級而考級。我們現在在練大梅花,聽聽那個琴聲,我還是享受的。

13、抑鬱與學音樂沒關係,我身邊學音樂的朋友照樣抑鬱了!孩子沒有興趣不要逼孩子練鋼琴,還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吧,很多家長心血來潮給孩子買了鋼琴,沒多長時間又處理賣掉了,有些學鋼琴的孩子產生了鋼琴恐懼症,甚至還有把鋼琴砸了的,還是根據興趣練比較好,不要強人所難!

相關焦點

  • 中國那麼多孩子學鋼琴,但為什麼看鋼琴音樂會的人那麼少?
    我們學校旁邊有好幾個鋼琴班,我們學校老師的孩子大部分都在學鋼琴。不知道從何時起,我們的家長如此重視對孩子音樂的培養,不管是在小縣城還是大城市,我們發現學鋼琴的孩子越來越多。很多家長還花很多錢給孩子買了鋼琴。
  • 誠心自述:為什麼堅持要6歲的孩子學鋼琴?雖長但值得看完
    百裡挑一,為什麼會是鋼琴?為什麼是鋼琴讓我這樣偏執?當初在父母和朋友的推薦下,有很多的樂器,比如特性的吉他,悠揚的小提琴,古風十足的古箏丈夫也很喜歡,另外還有口琴,管弦樂器都考慮過,結果都被一一篩選掉了, 只有鋼琴。
  • 為什麼很多學鋼琴的小孩家裡不買鋼琴?重慶二手鋼琴琴行
    學琴之初,一定要跟孩子約好,半年之內,如果覺得不喜歡或者不適合自己,可以隨時放棄。 這期間可以不直接購買鋼琴,在家附近的培訓機構或者練琴房都可以練習; 基本上在學習鋼琴的半年內,練琴要風雨無阻,除非是真的沒有時間,家長其實可以跟著孩子一起學習鋼琴,孩子學家長也學,可以讓孩子有可以衝進,這樣也屬於一個雙方的督促,這樣孩子不會覺得枯燥,家長也不會無聊; 為什麼很多學鋼琴的小孩家裡不買鋼琴
  • 我不指望孩子成為鋼琴家,為什麼還要花錢讓他學鋼琴?
    「我的孩子很有天賦,一定能考上,長大後肯定是個出色的鋼琴家!」數不清的家長懷著這樣的想法,這條難回頭的路不僅是他們自己在走,連孩子也跟著越走越遠,產生了「我就是下一個郎朗」這樣的信念感。十三億中國人才出了一個郎朗,下一個郎朗難道要五十億人再出現嗎?除了郎朗,沒人能成為他自己。
  • 對啊,我為什麼要學鋼琴呢?
    就在前幾天,我的一位學員問我:「老師,你為什麼要學鋼琴?」「對啊,我為什麼要學鋼琴呢?」我從業鋼琴老師的幾年裡,經常會聽到有學員說:「我好喜歡鋼琴啊!」而每當我問他們喜歡鋼琴的原因時,所得到的回答只是覺得鋼琴很好聽、或者彈鋼琴看起來高大上而已。回想起從前我剛開始學鋼琴,每天一覺醒來,睜開雙眼就會一直在內心問自己:「你為什麼喜歡鋼琴?」我還記得我第一次看見鋼琴,那時候我還在上幼兒園,看著老師坐在教室裡的鋼琴前面,動動手指,就傳出輕快的樂曲。
  • 關於學鋼琴的識譜問題與家長交流
    1、某家長:我的孩子學琴已經有兩三年了,中間有些斷斷續續,現在高音和低音譜表老是打架,很有些吃力,請問有什麼辦法解決這個問題,謝謝。孩子眼中是5根線的概念,而不是兩個譜表的概念,這些概念往往已經在腦子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孩子雖然知道是怎麼錯了,但在潛意識中不明白:怎麼一會兒是「fa」,一會又是「la」?彈錯老師就吵,家長急,學生也急,越急越糊塗,好象永遠也講不明白。建議家長要把心理放平,避免學生產生思想壓力,要明白這是學琴過程中常見的問題,老師上課就是要解決這些問題。
  • 聽聽家長們的心聲
    聽聽家長們的心聲有人說:中國的天才都背英語給毀了!建議取消將英語作為必考學科,可以將英語列為興趣課,讓我們的母語發揮最大的空間。@A花花媽:但是看看現在的國際形勢,英語還是最重要的國際通用語言,中國人都不學英語了,還怎麼走出國門與外國人洽談生意?
  • 科技賦能在線教育 音樂蜂巢讓零基礎孩子快樂學鋼琴
    來源標題:科技賦能在線教育 音樂蜂巢讓零基礎孩子快樂學鋼琴孩子為什麼要學鋼琴?蕭邦曾說:Pianolessonsboost children's memories.
  • 家長的良好配合是孩子鋼琴順利進步的保證(鄧翠霞)
    自從事鋼琴教學至今,已近二十年了。我發現,凡是鋼琴進步順利者,都與家長的良好配合有關。當見到木子的時候,只見他侃侃而談,落落大方,5歲多的他給我的感覺很紳士,並說自己喜歡鋼琴。剛開始學琴,他表現很認真,伶牙俐齒,表達能力特別強,每每見了我都有說不完的話。有時候我不忍心打斷他,有時候我只能說「咱們下課再說這些好嗎?」他也會表示同意。我跟他講的樂理知識他學得很快,頭腦很靈活,識譜也不錯。剛學琴幾節課,家長就為孩子買了琴在家裡練,這是正確的學琴方式。買了琴,對於木子來說如虎添翼,每次回課都順利過關。
  • 學鋼琴需要天賦嗎?幾歲學合適?日本鋼琴教育家高橋雅江專訪實錄
    她是北京高橋文化藝術中心鋼琴學校藝術總監。所培養的學生多次在義大利、法國、俄羅斯、澳大利亞、美國、日本、西班牙等重大國際鋼琴比賽獲獎;並以優異成績考入國際知名音樂學院深造。多次舉辦師生音樂會。為什麼學鋼琴常爸:鋼琴為什麼被稱作「樂器之王」?
  • 學鋼琴要不要考級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國人物質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追求精神生活的熱情也達到了空前的高度,越來越多的父母意識到藝術教育對孩子的重要性,於是將大量的財力精力投在了體制教育之外的「素質教育」的課堂中;一直以來,鋼琴以其「樂器之王」的權威,似乎理所當然般的成了最熱的項目。
  • 孩子學音樂,家長的必讀書目
    類似場景的出現,將一步步加深家長與孩子之間的鴻溝,代溝也就不可避免,親密無間的交流將就此一去不復返。學音樂肯定不只是小孩的事情,家長也要有一起學習的態度,這樣孩子學音樂才會長久。所以,今天給大家推薦書目,目的是幫助家長朋友們提高音樂修養,能與孩子有更多的話題可談,更能夠樹立家長在孩子心目中的良好形象。1.《外國名曲欣賞辭典》《外國名曲欣賞辭典》由原上海音樂學院的名教授羅傳開先生編撰。他生前做了很多普及工作。
  • 這幾類家長不適合送孩子去學鋼琴!
    正所謂一入琴行深似海,對於很多教琴老師而言,不論他們是教鋼琴,口琴,小提琴,還是豎琴,木琴,手風琴。只要是教琴,他們就需要與各種各樣的學生和家長保持溝通交流。在這期間,大部分教師不怕遇到「教不會」的學生,就怕遇到「外行且跑偏」的學生家長。所謂「外行且跑偏」的學生家長是指為了讓自己的子女在琴藝方面有所造詣,他們會積極參與孩子的學琴過程,以他們的方式督促孩子,並向教師提出各種建議。
  • 學鋼琴到底能鍛鍊孩子的哪些品質?
    學琴能開發人的智力,這是符合大腦機能活動科學規律的。同時音樂也是孩子表達自己的理解、感受和體驗是一種手段。是孩子生活、學習和成長過程中不可缺的元素。那麼學鋼琴到底能鍛鍊孩子的哪些品質呢?01堅韌沒有堅持與忍耐,根本彈不好一首曲子。孩子天性貪玩、好動。
  • 為什麼鋼琴要從小學起?最佳學習年齡是幾歲呢?
    鋼琴對於現在的我們而言,已經並不陌生。祖國新的一代很多已經將學習鋼琴變成了必修課。那麼很多家長有一個問題,為什麼要從小學起,最佳的學習年齡是多大呢?兒童學琴相對於成人學琴的優勢1、絕對音準的培養鋼琴是所有樂器中音程最多的,通俗地來說,就是音高是最豐富的,,能駕馭最全的演奏形式。所以對於演奏者來說,聽音的能力變得更為重要。在演奏一樣樂器的時候,演奏者是要做到內心吟唱的,這是一種自然而然的演奏程序。所以,鋼琴演奏的複雜程度就決定了鋼琴學習者的音準是非常重要的。
  • 初學鋼琴買什麼琴-鋼琴怎麼選購-家長不得不看的良言!
    有的時候有些人非要強調說要「初學」,其意基本上就是說不想買太貴的~大部分家長的解釋是「不知道孩子能堅持多久」「不知道孩子有沒有天分」;吶第一點「不知道孩子能堅持多久」;這是家長該問的問題嗎??你們難道覺得孩子能堅持多久靠的只是孩子嗎?
  • 孩子學鋼琴被鄙視?教育焦慮、大把花錢,一張課程表看孩子有多苦
    一時間,畫畫、鋼琴、舞蹈、遊泳這些普通家庭的孩子也在學的東西被中產媽媽們所鄙視,而那些極其燒錢的、小眾化的馬術、帆板、滑雪、高爾夫、冰球、擊劍、花滑、管風琴、豎琴、大小提琴等被追捧。而鋼琴演奏之所以被排樂器類學習最後,成為被鄙視的對象,是因為班上學鋼琴的孩子佔一半,登臺表演到了搖號才有機會的地步。
  • 為什麼很多家長讓娃學音樂?音樂帶給孩子的這些好處,你可能不知
    如今的父母普遍認為,孩子不僅要學習好,業餘興趣也很重要,學一門樂器或歌唱舞蹈,不但可以陶冶情操,還有可能改變孩子未來人生。張女士的兒子浩浩4歲了,他非常喜歡音樂,可是爸爸認為學音樂耽誤學業,對未來的發展沒什麼用。過年期間他們帶浩浩去親戚家拜年,一進屋,浩浩就被屋中的鋼琴吸引了目光,這架鋼琴是浩浩的表哥,小傑的。
  • 為什麼鋼琴老師總讓我學樂理?應該怎麼學?
    眾所周知,近幾年來,音樂考級越來越嚴格,音樂基本基礎知識正式納入了考級必考的項目,(如中國音樂學院報考3級起就需要),這就硬性的要求了每個考級的孩子都必須學習樂理知識。為什麼要學習樂理?但是市場上一些不專業的機構或老師很容易忽視樂理教學,家長作為門外漢就更不會主動要求學習,這給孩子以後的音樂學習埋下了糟糕的伏筆。孩子中途放棄學習音樂,大多是踩了基本音樂素養不足這顆地雷。
  • 學鋼琴到底有什麼用?學琴4年,明年考10級,寶媽想放棄了
    現在很多家長都給孩子學鋼琴,不知道有多少家長考慮過,為什麼要給孩子學鋼琴?中午和朋友微信聊天,說說五一在家都做些什麼事,她突然跟我說:跟你說個事,我家孩子鋼琴後期不準備學了,準備給學英語了。我問她:去年你女兒想學舞蹈,你給她報了,她現在學的怎麼樣了,還練不練了?朋友:基本上在家不練了。她其實很矛盾,她覺得女兒學鋼琴不能帶來實質的好處,學了沒用,可孩子學鋼琴已經4年多了,現在才想到要放棄,那孩子這4年的堅持是為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