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種植新發現,一年收益50萬,蔬菜「冷熱」種植為何如此神奇?

2020-12-21 小馬侃農業

這些年種植大棚的人越來越多,大棚種植技術也已經很成熟。無論你種植什麼都是要盈利的,大棚種植也是一樣。但那些在大棚種植中,賠錢的,往往並不是他們的技術處問題,或農作物沒產量。而是農民朋友經常跟風種植,造成大棚種植也扎堆的結局。大棚種植肯定是可以掙錢的,重要的,是看你種植什麼和怎樣種植。我今天從技術上如何讓大家掙錢。

大棚種植想掙錢,如何種植是關鍵,想靠農業種植掙錢,必須堅持冷熱種植法,這個由兩部分組成。

(1)熱種植法

熱種植蔬菜中番茄可作為參考,7,8月份主要是高溫天氣,這個時期種植番茄很容易有病毒病,為了避開病害高發期,一般人會在8月中旬、9月份種植番茄,上市時間在11月份和12月份之間,但這個時期番茄大量上市,賣不上一個好價錢。在7月,8月份種植,會在9,10月份上市,由於此時全國都缺番茄,可以賣個高價。

(2)冷種植法

冷種植法其實就是低溫栽培技術,在冬季1,2月份,溫度比較低,這時候栽苗後,溫度低,病害多,很難存活,就造成了2-5月份蔬菜價格非常貴,冷種植技術在11,12月份上旬開始栽培種植,緩慢後進入低溫期,收穫期後掙個盆滿缽滿。

以上栽培方式,可以在黃瓜、葡萄上借鑑,想想葡萄最貴的時間是春節,一斤接近上百元,有人會問,道理大家都明白,操作比較難,這種技術只要解決了病害管理和低溫栽培等問題。

關於冷熱種植法怎麼實施,在大棚高溫和低溫管理方面,給大家以下建議。

(1)大棚高溫管理

番茄喜溫、喜光、喜肥,但卻又不耐強光和高溫,所以,夏秋設施番茄的種植難度比春茬難度大很多。如果大棚 白天氣溫普遍達到35℃以上,夜間溫度往往也不低於25℃,棚室裡經常有超過40℃以上的極端高溫,加上透明薄膜的強透光率對光照的反射、散射有限,導致光照遠遠超過番茄生長的適宜強度,對番茄植株造成了嚴重的生理障礙。

這個時期也是病蟲害最為瘋狂的時期,定植幼苗容易發生根腐病、莖基腐病等,在生長期的番茄,灰葉斑病、葉黴病、細菌性潰瘍病都會找上門,這是要切勿粗放式管理,防止病害泛濫。

蟲害防治可以採用防蟲網,在防風口位置安裝,選擇寬1.5米的60目防蟲網,圍擋在棚室各處放風口,包括出入門口都要掛網簾,切斷煙粉蝨進入棚室的途徑。風口處吊掛黃板和藍板。下部圍擋應下挖20釐米彎曲放置棚膜並壓土踩實,外擋棚膜地上部高於地面20釐米,這樣既可最大限度加大放風口的寬度,又可以防止突發暴雨雨水倒灌入棚。

關於病害可加強通風、除溼,提升作物的光合作用,通過改變環境有效減少病害的發生。

(2)大棚低溫栽培技術

在低溫環境下,番茄的低溫寡照現象易造成大棚蔬菜植株黃化,生長停滯,重者植株受凍而死,即使能越冬,也會出現植株小、葉片小、節間短、花打頂等現象,導致嚴重減產,這是對冬暖大棚蔬菜生產最大威脅。

我給解決方法是增溫、控溼及補光。

大棚溫度不達標也是無法進行光合作用的,大棚已經成為果蔬種植不可或缺的種植方式,特別是到了冬季,溫度降低,果蔬種植更是離不開大棚。然而在蔬菜生長發育的環境條件中,溫度最為敏感,尤其是在秋冬季,溫度低是影響蔬菜生產的主要因素。溫度對生長的影響是綜合的,它既可以影響光合、呼吸、蒸騰等,也可以影響有機物的合成和運輸等,還可以直接影響水肥的吸收和輸導,影響植物的生長 。

地面蓋膜能有效控制棚中的溼度升高,主要是減少了地面水分的蒸發,減少了棚內空氣的含水量。結合地面蓋膜,灌水時進行膜下暗灌就更完美了,是控制棚室溼度升高的有效辦法。

光合作用是作物產量的來源,作物90%以上的產量來源於光合作用,而光合作用是在有光照的情況下才可以完成。

隨著冬季扣棚蓋苫保溫,光照時間縮短,特別是在冬季連陰天的情況下,常表現為光照不足,危及作物的產量和品質。筆者認為:採取增光措施,增加光照強度,延長光照時間。

相關焦點

  • 蔬菜大棚種植成本和利潤究竟如何?種植戶有話說
    大棚蔬菜種植,到底利潤高不高,就讓親身體驗過的人來說下自己的情況吧。農大老家山東也是大棚蔬菜種植比較早的地方,直到現在大棚種植蔬菜在各地都還是不少。大棚蔬菜種植,是有相應的補貼政策,在農業種植當中,也是補貼比較高的種植項目了。
  • 大棚蔬菜種植利潤怎麼樣?大棚蔬菜種植技術大全
    近年來大棚蔬菜非常的普遍,其優點是可以人為控制蔬菜上市季節時間,是種植戶增收的方式之一,具有很高的經濟效益。但是有很多人對大棚蔬菜存在一些錯誤認知,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些大棚蔬菜種植過程中常見的誤區有哪些!
  • 大棚種植技術,建造適合蔬菜生長的環境,為百姓帶來巨大收益
    如果想要在冬天的時候吃到夏天這個季節才有的新鮮的蔬菜,現在已經不是一件新鮮的事情了。在農村最為常見,也特別得到大家歡迎的種植方式就是大棚。在農村大棚種植是很普遍的。製造大鵬的成本很低,一般的大棚,人們往往就是就地取材,投入的資金很少。
  • 七星關青場鎮:蔬菜大棚種植忙 脫貧致富奔小康
    該大棚蔬菜基地依傍紅巖河,灌溉水源豐富,畢龍高速從該村經過,通村通組路覆蓋全村,織成密集的交通網絡,提供便利的運輸條件。2018年3月,恆大集團在新溝村援建了94個蔬菜大棚,佔地74畝,總投資400萬餘元。大棚建成後,恆大集團把大棚轉交給畢節盛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新溝村村社一體合作社向該公司承包了這片大棚進行經營管理,為當地蔬菜種植提供了有利的發展條件。
  • 2019年農村種植什麼能賺錢?蔬菜大棚種植秋葵前景廣闊
    轉眼間2018年就要過去了,新的一年我們的農戶要考慮種植什麼來盈利了,因為一年之計在於春,過完年,首先要考慮的是種植什麼的問題,因為這直接影響到一年的收入,選一個好的市場前景的品種,可能直接決定了一年的收成?那麼2019年有哪些市場前景不錯的種植選擇呢。我們從2018年的市場反饋來看,蔬菜大棚種植秋葵前景不錯!
  • 為何大棚種植不吃香了?管理成本越來越高,農民們真的傷不起!
    前幾年北方的種植大棚做的可真是風生水起,反季節蔬菜在市場上相當受歡迎,壽光更是憑藉溫室大棚成為了全國著名的蔬菜之鄉,農民們也賺得鍋滿瓢滿,日子好過了不少。不過不知大家有沒有注意到,近段時間大棚種植似乎越來越不吃香了,甚至不少農業大棚已經被荒廢,這不禁讓人心生疑問:按照常理來講,大棚種植應該是一筆穩賺不虧的買賣,受自然條件約束較小,也從來不缺銷售市場,為何農民們會放棄大棚種植呢?從前農民們是靠天吃飯,收入微薄且不穩定,不過自從大棚種植普及後,老家的鄉親們日子可謂是越過越滋潤。
  • 水培蔬菜種植玻璃溫室大棚簡介、蔬菜種植考慮的因素有哪些
    水培蔬菜,是指大部分根系生長在營養液液層層中,只通過營養液為其提供水分、養分、氧氣的有別於傳統土壤栽培形式下進行栽培的蔬菜。水培蔬菜生長周期短,富含多種人體所必需的維生素和礦物質。那麼水培的蔬菜玻璃溫室大棚應該符合那些條件、規模化的水培蔬菜種植大棚應該如何的設計建造呢?一、規模化的操作控制系統水培蔬菜的種植模式多為規模化種植,採用漂浮版栽培或者是水培PVC管道栽培,因此需要我們的溫室大棚需要滿足規模化機械化的操作。
  • 農村大棚種植蔬菜,5畝地種植1.4萬株絲瓜,每畝收創收2萬元
    但是小編這次有幸走訪了重慶南川區的金龍村,姜國強一手建立起來的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的大棚裡,就實現了這種讓大多數人覺得不可能的創舉。在姜國強的蔬菜大棚裡我們看到綠油油的絲瓜橫平豎直地排列這,現代化的農業灌溉系統和環保的設施到處可見。
  • 農村:露天蔬菜種植太累,農民要快速致富,不妨試試大棚蔬菜種植
    導語:大棚種植起源於70年代初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大棚種植更是達到了它的巔峰期,在短短的幾十年間,已經普及到農村千家萬戶的農田中,它為農村的無業人員找到了生活的新出路,只要肯下力幹活,能吃苦耐勞,有責任感,搞幾個大棚發家致富是很簡單的。
  • 溫室大棚蔬菜種植提高產量有方法
    溫室大棚蔬菜的大水漫灌,存在著用水量大、病害嚴重、下降室溫、影響蔬菜品格等弊病,如何確定灌水適期、灌水溫度、灌水量及灌水方法是實現合理灌水的關鍵。 首先, 針對不同的土壤,選擇較好的灌溉方法。
  • 一個溫室大棚能幹什麼?種植什麼蔬菜最好?
    如果把「溫室大棚」拆開進行分析,也只有春秋大棚,算是大棚的分類。而這個日光溫室和連棟溫室的名稱中,帶有「溫室」這個詞。咱們從詞的相近性理解,溫室與大棚是兩種不同的類型,而實際在使用中也是有非常不同功能。不管是溫室還是大棚種植,他們都是為了克服自然環境,想給作物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而已。但溫室與大棚所能解決的種植環境又有很多的區別,在這一點主要是在解決保溫的能力上。
  • 種植好吃的菱角,高產量高收益,種植戶不容錯過的作物!
    種植好吃的菱角,高產量高收益,種植戶不容錯過的作物!菱角是一種水生植物,可直接生吃也可以可煮熟食用,加上它清熱解毒而且抗癌的功效,很是受消費者的喜愛,市場需求量大,而且菱角的種植產量也很是客觀,那麼菱角種植如何呢?
  • 蔬菜大棚種植甜椒,結果期怎樣管理?掌握四個技術要點
    本期話題:蔬菜大棚種植甜椒,結果期怎樣管理?掌握四個技術要點三農導語:甜椒是一種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常吃的蔬菜,與其他辣椒較為不同,甜椒肉厚,口感清甜脆嫩,而且維生素含量十分豐富,受到許多消費者的喜愛,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很多菜農朋友都會種植甜椒。在甜椒的不同生長階段,種植者需要做的管理工作側重點各有不同。本篇文章將圍繞甜椒的結果期,為大家分享一些相關的種植知識。
  • 大棚種植芭樂前景如何
    芭樂(番石榴),是一種原產熱帶美洲的果樹,現在在我果東南沿海地區有種植,主要分為紅心品種跟白心品種,成果一般為黃綠色,個頭大小不一,其口感特殊爽口,是亞熱帶名優水果品種之一。芭樂對於生長環境沒有太特殊的要求,最重要一點因為為熱帶水果樹耐寒性較差。
  • 溫室大棚蔬菜種植重茬危害大,秋茬蔬菜如何通過改良土壤來緩解?
    溫室大棚蔬菜種植為實現蔬菜的周年供應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當前大部分的溫室大棚蔬菜種植區,都存在著重茬的問題,有的地區重茬達到了六七年之久甚至年限更長。重茬對於新棚來說,兩三年可能沒什麼問題,當連續種植五六年後,我們菜農朋友就會明顯感覺到:同樣的管理方式,肥料、農藥使用的越來越多,但產量反而越來越低,菜農因此也常常自嘲,種菜是越種越不會種了。
  • 在農村承包50畝土地,種植什麼農產品一年能賺20萬?
    在農村承包50畝土地,種植什麼農產品一年能賺20萬,畝產要達到4000元利潤,對於普通農民來說,還真有點困難,因為種植普通的玉米小麥水稻是絕對不可能的,像種植小麥的話,畝產毛收入1000~1500之間,玉米的話在800~1300元之間,水稻可能會多一些,也頂多在1500左右。
  • 坊子區窪裡村:蔬菜種植立體化 一年收穫16茬
    坊子區玉泉窪種植專業合作社,運用現代科技改造傳統農業,使蔬菜一年能種16茬,種植空間也從地面向空中發展,給農業插上了科技的翅膀。「這是我們利用三年時間研發成功的『智能種植床』,一年可以種植蔬菜16茬。靠著這項技術創新,我們這些大棚畝產值能超過100萬元。」坊子區玉泉窪種植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總經理、坊子區窪裡村黨支部書記劉向東介紹。走進坊子區窪裡村玉棵松數字農業產業園的有機蔬菜智慧工廠,10層立體化盆栽種植讓濰坊日報記者眼前一亮。一層一層的立體化種植架上長滿了各種各樣的盆栽葉菜。
  • 大棚草莓種植用淺休眠期品種簡介
    上幾篇講了大棚櫻桃種植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項和要點,那麼除了大棚種植櫻桃,還有沒有收益更快,並且經濟收益也不低的作物呢?答案是肯定的,這幾篇我們介紹一下近幾年大棚種植的絕對寵兒——草莓。跟櫻桃不同,草莓是草本植物,不需要像櫻桃一樣至少兩年才能見到效益,而且草莓的優勢相比其他蔬菜類的種植,價格更高,所以經濟效益也比較顯著。
  • 金塔蔬菜種植巧打時間差
    金塔蔬菜種植巧打時間差  每日甘肅網11月26日金塔訊(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通訊員盧玉)日前,走進金塔縣綠元戈壁農業科技示範園區,一壟壟蔬菜大棚依次排開,菜棚裡一顆顆西藍花青翠欲滴、長勢喜人。
  • 濰坊市寒亭區培育「農業+遊戲」新業態,虛擬遊戲與現實種植同步
    鄭佳認為,這種浸入式的種植體驗非常有趣。玩家不僅能享受種植的樂趣,還可以「雲端」觀看作物長勢。在App按下「直播」鍵,47個不同角度的直播畫面,讓6個智能控溫大棚內的場景盡收眼底,無土栽培的蔬菜,令人大開眼界。「這款遊戲類似於QQ農場,但我們有線下實體,作物成熟後郵寄到家,消費者可以品嘗到自己『種植』的番茄,體會收穫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