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又攻克一個天險,在黃河54米深處打隧道,國產盾構機展現實力

2020-12-12 圈聊科技

了解更多科技資訊盡在「圈聊科技」。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黃河是中華兒女的母親河,它孕育了華夏五千多年的文明,它水流湍急,很多人都對它心生畏懼,而中國基建狂魔的美譽也不是白撿的,在黃河之下54米深的地方打隧道,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工程呢?本期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一下。

黃河橫跨了整個華夏大地,一路磅礴向東前行,從古至今都把跨越黃河當成危險的舉動,而在以前大多採用渡船的方式,黃河湍急的水流可沒少讓他們吃苦頭,好在勞動人民的智慧,也得以有驚無險。

但是誰能想得到,就是這樣一個天險,即將被中國人給攻破了,可以實現自駕又或者坐上大巴車,從黃河54米之下橫穿過去。而此項工程就是濟南掛黃河第一隧道,目前此項工程已經井然有序地進行之中了,那究竟難在哪裡呢,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

目前兩臺超大型的盾構機正在緊鑼密鼓地施工中,這兩個被號稱為「鑽地金剛」的大傢伙,就是此項工程的主力軍。早在幾年前,從濟南跨越黃河的隧道工程就被提上了日程,在2019年正式對外公布開工,起點位於濟南的濟濼路,最終達到另一邊的濟南鵲山水庫。

在建成之後將聯通309國道,實現交通分流,整座隧道被設計成了雙洞雙層,上層是專門供應給中大小車輛行駛的雙向6車道,而下層則是濟南的城市交通配套設施,專門預留用於建設城市軌道交通服務。預計在2021年將實現全線貫通,整個建設周期將超過45個月。

01 特殊的地理環境盾構機不能實現全線貫通,後半部分必須採用人工挖掘。

濟南黃河隧道總長達到了3.67千米,經過地質勘探顯示,前半部分長達2.52公裡的部分,可以採用兩臺刀盤直徑達到15.76米的大型盾構機來完成,這臺盾構機每分鐘可以實現45毫米的掘進距離,推力達到了19.95萬千牛,而剩下的1.15公裡,只能採用人工配合上機械來完成,加上這條隧道的直徑之大,也成為了全國目前為止,在建的直徑最大公路鐵軌合建的盾構隧道,由於它的規模是空前後的,因此也被命名為「萬裡黃河第一隧」,可見廣大國人心中對於黃河的敬畏,以及這條隧道的看重程度。

02那在建設過程中施工團隊都遇到了哪些問題呢?

建設規模當屬空前絕後,自然在建設過程中遇到的難度也是相當大的,它也成為了第一個跨越地上懸河的工程,兩地之間的河床有著超過5米的高差,而在洪水期間最大高差達到了11.62米,雖然隧道位於河床54米之下,但是黃河底部有一層厚厚的淤泥層,歲也不敢保證這樣的深度是百分百安全的,因此如何保證不滲水,成為了首要解決的難題。

好在中國目前在盾構機領域已經擁有了先進的技術,這個刀盤直徑達15.76千米,長度達166米的大型盾構機,就是專門為了這項工程而誕生的,有了這樣全新技術的加持,將極大降低施工難度,很多的問題也都迎刃而解。

在濟南跨越黃河隧道通車之後,跨越兩地僅僅只需要4分鐘左右,雙向6車道的設計時速達到了60公裡。而下層的各項設施就比較的完善,結合了軌道交通、煙道、縱向逃生通道、管廊等四個獨立倉,這將很好的輔助處理突發事件。它的獨特設計,也讓它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連接公路和地鐵的垂直通道。

這項工程對於我們來說有著重大的意義,雖然我們有著很多的跨海隧道,但是河道的地質複雜程度原本海底要複雜很多,此項工程的成功建設,也將彌補我們在該領域的空白,同時對於濟南來說也有著重大的意義,加強濟南段南北部城市之間的聯繫,屆時橫穿黃河難的問題將成為過去式。

你們覺得濟南跨越黃河隧道的通車,對我們來說有什麼意義呢?

本文由圈聊科技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濟南黃河隧道泰山號盾構機掘進超一千米!春節前將實現全線貫通
    5月27日,濟南黃河隧道建設取得新進展,東線的泰山號」盾構機已經向前掘進超過千米,接近1200米。濟南黃河隧道從黃河北岸開始掘進, 自去年12月6日「泰山號」盾構機始發以來,直徑達15.76米的超大型盾構機平均以10米/天的速度掘 進。
  • 萬裡黃河第一隧!中國開建第一大黃河隧道!
    但是最近,一項全新的工程在山東濟南開始建造濟濼路穿黃隧道,又稱濟南黃河隧道,面對黃河如此多變的河道,複雜的地質條件,人們或許從來沒有想像過可以駕車或乘坐軌道交通由黃河之下穿越黃河這條被譽「萬裡黃河第一隧」的濟南黃河隧道,在黃河之下54米深處的隧道將濟南南北城區相互連接。
  • 中國在黃河地下40米深處打隧道,難度係數非常大!
    中國在黃河地下40米深處打隧道,難度係數非常大!我們現在的工程建設是越來越多的,而在這樣的工程建設當中,大家也看到了我們的發展實力在不斷地向上提升,這都離不開各個階段的總體進展。而為了能夠有更好的一些聯通已經連接程度,我們的修建也越來越多,然而今天要介紹的這一個卻不太一樣,它就是在黃河地下40米修建的一個隧道。
  • 濟南黃河隧道東線貫通:人類首次穿越地上「懸河」
    據「中國鐵建」公眾號消息,10月30日,在黃河之下中國建設者完成了一次驚天動地的壯舉! 濟南黃河渡口旁,「泰山號」盾構機巨大刀盤破土而出,由鐵四院勘察設計、中鐵十四局集團承建的「萬裡黃河第一隧」濟南黃河隧道工程東線隧道率先貫通。標誌著我國在建的最大直徑公軌合建盾構隧道取得重大進展,這也是人類歷史上首次穿越地上「懸河」。
  • 濟南黃河隧道實現單線貫通 成功穿越地上「懸河」
    沙見龍 攝中新網濟南10月30日電 (沙見龍 丁翔)隨著位於濟南市天橋區濼口黃河浮橋渡口旁的「泰山號」盾構機巨大刀盤破土而出,被譽為「萬裡黃河第一隧」的濟南黃河隧道工程東線隧道10月30日率先貫通,成功穿越地上「懸河」。圖為濟南黃河隧道工程過河通道現狀及規劃示意圖。
  • 汕頭海灣隧道如何攻克世界級難題?
    汕頭海灣隧道如何攻克世界級難題?據悉,盾構機誕生於國外,以德國海瑞克公司為代表的當今國際著名盾構機製造商具有豐富的製造業績。我國雖然在21 世紀初開啟了盾構機國產化進程,承擔國家「863」 項目的中鐵隧道局也於2008年成功自主研製出我國首臺複合式盾構機, 但此時的國產盾構應用範圍有限, 而國內製造15米級的超大直徑盾構機尚無先例。
  • 杭州環城北路—天目山路隧道第4臺國產大直徑泥水平衡盾構機下線
    8月31日,應用於環城北路——天目山路隧道項目的國產大直徑泥水平衡盾構機「秦龍二號」在浙江中鐵工程裝備有限公司杭州基地成功下線。 據了解,這是中鐵裝備為該項目量身定製四臺大直徑泥水平衡盾構機的第四臺,為浙江本土製造的最大斷面泥水平衡盾構機,也是國產大直徑泥水平衡盾構機首次應用於道路提升改造工程。
  • 萬裡黃河第一隧濟南黃河隧道東線貫通
    10月30日上午,隨著「泰山號」盾構機巨大的刀盤旋轉著破土而出,由中國鐵建所屬中鐵十四局承建的「萬裡黃河第一隧」——濟南黃河隧道工程東線隧道率先貫通,標誌著我國最大直徑公軌合建盾構隧道在世界上首次穿越地上「懸河」。
  • 直徑16.07米的盾構機「長城號」在江蘇常熟下線
    新華網南京9月30日電(記者陳席元)記者29日獲悉,直徑16.07米的盾構機「長城號」當天在江蘇省常熟市中交天和機械設備製造有限公司下線,將用於北京東六環改造工程,機上多項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據中交天和黨委書記、董事長張伯陽介紹,「長城號」長145米,重約4500噸,北京東六環改造工程將有9.2公裡隧道段,其中7.4公裡採用盾構機施工。  「『長城號』可以在北京砂卵石地層中實現4800米超長掘進距離不換刀,並且在常壓換刀、管片自動化拼裝、光纖磨損檢測等技術領域做到了世界先進水平。」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蘇子孟說。
  • 盾構機:挖掘隧道的「鐵蚯蚓」
    就地鐵隧道而言,過去大都採用「明挖填埋法」工藝,即是先把街道破壞,大揭蓋挖出一條溝渠,然後在溝渠裡澆築隧道壁,隧道建好後再用土方掩埋夯實,重新把街道修好。中國大陸早期地鐵隧道用「明挖填埋法」挖掘,後來才採用「盾構機挖掘法」。廣州首條地鐵線(一號線)建設就採用盾構機挖掘隧道。近百年來,盾構機逐漸在隧道挖掘工程中流行起來,目前,較長的隧道挖掘基本上都用盾構機。
  • 國產最大直徑盾構機塗裝京劇臉譜在長沙成功下線
    國產最大盾構機畫「京劇臉譜」在長沙成功下線【國產最大直徑盾構機塗裝京劇臉譜】9月27日,國產最大直徑盾構機「京華號」在湖南長沙下線,將用於北京東六環改造工程。「京華號」重4300噸,超大直徑16.07米,一次性開挖隧道斷面近6層樓高,是我國迄今研製的最大直徑盾構機!「京華號」刀頭塗裝紅色京劇臉譜,代表著忠勇義烈。
  • 盾構機:挖掘地鐵隧道的「鐵蚯蚓」
    就地鐵隧道而言,過去大都採用「明挖填埋法」工藝,即是先把街道破壞,大揭蓋挖出一條溝渠,然後在溝渠裡澆築隧道壁,隧道建好後再用土方掩埋夯實,重新把街道修好。中國大陸早期地鐵隧道用「明挖填埋法」挖掘,後來才採用「盾構機挖掘法」。廣州首條地鐵線(一號線)建設就採用盾構機挖掘隧道。近百年來,盾構機逐漸在隧道挖掘工程中流行起來,目前,較長的隧道挖掘基本上都用盾構機。
  • 萬裡黃河第一隧濟南黃河隧道首線貫通
    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30日訊 今天上午,位於濟南市天橋區的濼口浮橋渡口旁,「泰山號」盾構機巨大刀盤破土而出,由中鐵十四局集團承建的「萬裡黃河第一隧」濟南黃河隧道工程東線隧道率先貫通。標誌著我國在建的最大直徑公軌合建盾構隧道取得重大進展,首次穿越地上「懸河」。
  • 「天和一號」盾構機南京長江隧道工程顯身手
    截至昨日,在南京緯三路過江隧道工程中,中交天和機械設備製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交天和」)研製的「天和一號」盾構機已順利掘進170米,這樣的掘進速度是同類盾構機的1.6倍。「中交天和」是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旗下專業從事地鐵和隧道用盾構機研發、設計、製造的企業,2010年在常熟建成中國目前規模最大、技術最新、最前沿的專業盾構機製造基地。
  • 濟南黃河隧道實現單線貫通 成功穿越地上「懸河」
    沙見龍 攝中新網濟南10月30日電 (沙見龍 丁翔)隨著位於濟南市天橋區濼口黃河浮橋渡口旁的「泰山號」盾構機巨大刀盤破土而出,被譽為「萬裡黃河第一隧」的濟南黃河隧道工程東線隧道10月30日率先貫通,成功穿越地上「懸河」。圖為濟南黃河隧道工程過河通道現狀及規劃示意圖。
  • 黃河長江在此「握手」!南水北調「咽喉工程」了解一下
    【水到渠成共發展】南水北調穿黃工程:黃河長江在此「握手」它是世界上偉大的奇蹟,讓奔騰於祖國大地的長江黃河就此「握手」;它是中國的超級工程,攻堅克難,凝結著無數人的心血和智慧為解決這一問題,在鄭州花園口西黃河河床底部40米深處,開鑿兩條4250米長的隧道,北上的長江水通過兩條穿黃隧洞與黃河立體交叉,形成「江水不犯河水」之勢俯衝而下,穿越萬古黃河。
  • 中國鐵建重工集團打破西方壟斷 出口最大直徑盾構機
    原標題:打破西方壟斷,我國出口印度最大直徑盾構機來源:中國鐵道建築集團有限公司繼復工首日中國鐵建重工集團自主研製盾構機出口土耳其後,3月18日,在鐵建重工長沙第一產業園,一臺直徑達12.19米的超大直徑盾構機的盾體被拆卸包裝成
  • 盾構機又雙叒叕上新!100多年的逆襲之路怎麼走的?
    這時「基建狂魔」本性集中迸發,中國鐵建、中國中鐵、上海隧道製造的盾構機先後成功下線。有意思的是,他們都號稱自己的是「國產首臺盾構機」,打破了國外壟斷。實際上,真正的轉折點發生在2015年。這一年,中鐵建工和中鐵十六局合作研發的國產首臺大直徑盾構機在長沙下線。由於擁有完全的自主智慧財產權,這才打破了國外近一個世紀的盾構技術壟斷。
  • 戰「疫」生產兩不誤 中國製造大型盾構機出口發貨
    中新網2月12日電 2月10日,在全球領先的高端地下工程裝備製造基地、中國鐵建重工集團長沙第一產業園內,一臺出口土耳其的大型盾構機,經節日加班工人的精心打包,似中國「新娘」正待越洋遠「嫁」,這一大型隧道掘進裝備的出口,是突破疫情阻礙,開啟新春大國重器出口貿易的破冰之旅。
  • 中國出口海外最大直徑盾構機成就印尼雅萬高鐵1號隧道貫通
    北京時間11月24日10時30分(當地時間9:30),使用中交天和自主研發、中國出口海外直徑最大盾構機施工的印尼雅萬高鐵1號隧道順利貫通,為該高鐵早日實現全線通車奠定了堅實基礎。雅萬高鐵1號隧道為單洞雙線隧道,全1885米,其中盾構隧道全1469米, 是該項目的控制性工程,對雅萬高鐵能否順利貫通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1號隧道施工條件極為複雜、施工難度及風險也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