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裡黃河第一隧濟南黃河隧道首線貫通
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30日訊 今天上午,位於濟南市天橋區的濼口浮橋渡口旁,「泰山號」盾構機巨大刀盤破土而出,由中鐵十四局集團承建的「萬裡黃河第一隧」濟南黃河隧道工程東線隧道率先貫通。標誌著我國在建的最大直徑公軌合建盾構隧道取得重大進展,首次穿越地上「懸河」。
-
「萬裡黃河第一隧」首線貫通
10月30日,濟南黃河渡口旁,「泰山號」盾構機巨大刀盤破土而出,「萬裡黃河第一隧」濟南黃河隧道工程東線隧道率先貫通。這標誌著我國在建的最大直徑公軌合建盾構隧道取得重大進展,是人類歷史上首次穿越地上「懸河」。
-
「萬裡黃河第一隧」在濟南開挖
昨日上午,直徑15.76米的濟南黃河隧道「黃河號」盾構機刀盤緩緩轉動,隨著刀盤上的347把刀具開始切割泥土沙石,被稱為「鋼鐵蚯蚓」的盾構機向前掘進。濟南黃河隧道是目前國內在建的直徑最大的公軌合建盾構隧道,作為國內超大直徑盾構隧道首次穿越地上懸河,被譽為「萬裡黃河第一隧」。隧道計劃工期45個月,2021年10月底通車。
-
萬裡黃河第一隧!中國開建第一大黃河隧道!
唐代詩人李白的詩句中這樣描寫黃河:「黃河西來決崑崙,咆哮萬裡觸龍門」,側面也反應了黃河的湍流和多變,從黃河流域第一座現代橋梁蘭州中山橋建成以來,黃河兩岸居民往來早已不是難題。但是最近,一項全新的工程在山東濟南開始建造濟濼路穿黃隧道,又稱濟南黃河隧道,面對黃河如此多變的河道,複雜的地質條件,人們或許從來沒有想像過可以駕車或乘坐軌道交通由黃河之下穿越黃河這條被譽「萬裡黃河第一隧」的濟南黃河隧道,在黃河之下54米深處的隧道將濟南南北城區相互連接。
-
濟南黃河隧道實現單線貫通 成功穿越地上「懸河」
10月30日,「萬裡黃河第一隧」濟南黃河隧道工程東線隧道率先貫通。 沙見龍 攝中新網濟南10月30日電 (沙見龍 丁翔)隨著位於濟南市天橋區濼口黃河浮橋渡口旁的「泰山號」盾構機巨大刀盤破土而出,被譽為「萬裡黃河第一隧」的濟南黃河隧道工程東線隧道10月30日率先貫通,成功穿越地上「懸河」。圖為濟南黃河隧道工程過河通道現狀及規劃示意圖。
-
萬噸山鋼抗震螺紋鋼撐起「萬裡黃河第一隧」
萬噸山鋼抗震螺紋鋼撐起「萬裡黃河第一隧」 2020-12-25 13:30:00
-
九曲黃河 水潤齊魯丨上跑汽車下通地鐵 濟南「萬裡黃河第一隧...
9月29日、30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新聞頻道、央視新聞客戶端、山東衛視、閃電新聞客戶端同步直播《直播黃河•九曲黃河 水潤齊魯》。九曲黃河奔騰向前,跟隨直播鏡頭,來了解山東,擁抱黃河。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30日訊 濟南黃河隧道工程被稱為「萬裡黃河第一隧」,位於山東省濟南的城市中軸線,南接主城區,北連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
-
濟南黃河隧道東隧貫通 明年10月通車後4分鐘可穿黃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賀輝 濟南報導10月30日上午9時許,濟南濼口浮橋渡口旁,隨著「泰山號」盾構機的巨大刀盤破土而出,「萬裡黃河第一隧」濟南黃河隧道工程的東線隧道率先貫通,穿越地上「懸河」。穿黃隧道計劃於2021年10月通車,屆時開車4分鐘即可穿越黃河。濟南黃河隧道工程由中鐵十四局集團承建,位於濟南城市天橋區,南接濟濼路,北連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隧道全長4760米,其中盾構段長2519米,雙管雙層設計,公路與軌道交通合建,上層為雙向六車道公路,下層為軌道交通。隧道管片外徑15.2米,是目前黃河上最大的隧道,被稱為「萬裡黃河第一隧」。
-
萬裡黃河 千年一穿!濟南黃河隧道開始盾構掘進
20日上午,隨著「黃河號」盾構機刀盤緩緩轉動,被譽為「萬裡黃河第一隧」的濟南黃河隧道工程正式盾構掘進。這將是史上首個超大直徑盾構機下穿黃河作業。隧道設計為雙管雙層,上層為雙向六車道公路,下層為軌道交通預留通道,計劃2021年通車。
-
明確了,明年10月,濟南市民實現水下穿行黃河
濟南黃河隧道位於濟南城市中軸線,南接主城區,北連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距離黃河不到兩公裡,所以濟南要想擁河發展,這條隧道非常重要。濟南黃河隧道工程被稱為「萬裡黃河第一隧」,為什麼是第一隧?黃河隧道的開挖直徑15.76米,相當於在黃河下面建了一條比5層樓還要高的隧道,它也是目前國內在建的最大公路和軌道交通合建的盾構隧道。隧道分上下兩層,上面是公路,雙向6車道,下面是軌道交通。去年9月,兩臺為這一工程量身定製的超大直徑盾構機「黃河號」和「泰山號」從北岸入口「鑽入」20米深的地下。現在,這對身強體壯的「雙胞胎兄弟」正以每天約10米的速度向黃河南岸掘進。
-
大河奔騰|濟南黃河隧道內部究竟啥樣?跟上記者的鏡頭一起來看看
備受濟南市民關注的濟南黃河隧道內部究竟是什麼樣子?與其他隧道有什麼不同?22日,由省委宣傳部組織的「大河奔騰」主題採訪團在濟南進行採訪活動。新時報記者跟隨「大河奔騰」主題採訪團第三站來到了濟南黃河隧道。通過一段視頻一起來看看濟南黃河隧道的真容吧。
-
「保護母親河 建設幸福河」攜黃北跨,濟南發展進入黃河時代
根據規劃,先行區將按照「配套先行、產城融合、平衡開發」的總體思路進行開發建設,其中的重要配套工程——連接黃河南北的「三橋一隧」已全面開工建設。濟南黃河隧道工程北岸盾構始發井封底濼口黃河隧道是「三橋一隧」中的「一隧」,負責施工的是中鐵十四局。這支施工隊伍也是蘭州地鐵一號線穿黃隧道的施工隊伍。
-
中國又攻克一個天險,在黃河54米深處打隧道,國產盾構機展現實力
而此項工程就是濟南掛黃河第一隧道,目前此項工程已經井然有序地進行之中了,那究竟難在哪裡呢,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目前兩臺超大型的盾構機正在緊鑼密鼓地施工中,這兩個被號稱為「鑽地金剛」的大傢伙,就是此項工程的主力軍。早在幾年前,從濟南跨越黃河的隧道工程就被提上了日程,在2019年正式對外公布開工,起點位於濟南的濟濼路,最終達到另一邊的濟南鵲山水庫。
-
鄭州北越黃河發展勢在必行?
濟南黃河隧道正在建設中中鐵十四局濟南黃河隧道項目宣傳部供圖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陳駿 核心提示丨上層公路雙向六車道,下層布局軌道交通,濟南黃河隧道工程最早有望於2021年10月正式投用。
-
觀瀾|黃河大改道,給山東帶來怎樣的影響?
正如埃及尼羅河定期泛濫,給河谷披上厚厚的淤泥,孕育出發達的農業文明,黃河是中國人的母親河,但也有桀驁不馴的一面,黃河河道的搖擺不定,隨之帶來的是中國人利用黃河、改造黃河、與大自然鬥爭的宏偉經歷。六次大改道,三次從山東入海冬日的黃河水,遠望如明亮的綢帶,縈繞在濟南城北。
-
#濟南城事# 山東沿黃城市黨報記者走黃河採風啟動暨沿黃九市文化旅遊「打卡點」發布活動舉行
8月29日上午,由市委宣傳部、濟南黃河河務局、市文化和旅遊局、濟南日報報業集團聯合主辦的山東沿黃城市黨報記者走黃河採風啟動暨沿黃九市文化旅遊「打卡點」發布活動在槐蔭黃河生態文化廣場舉行。在活動現場,隨著主持人的發布,在市委宣傳部和全省沿黃九市黨報負責人的共同見證下,為了更好地聚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解讀黃河戰略賦予沿黃各市的定位與使命,濟南日報報業集團所屬兩大客戶端——「濟南發布」和「愛濟南」新聞客戶端同時上線「瞰黃河·山東沿黃城市黨報聯盟」頻道。
-
多措並舉保工期 濟南穿黃隧道預計明年10月通車
今年以來,中鐵十四局濟南黃河隧道南岸項目部千方百計促施工,多措並舉保工期,通過克服疫情不利影響,細化施工計劃、領導靠前指揮、完善帶班和考核制度等措施,不斷克服工期緊張困難,預計濟南黃河隧道明年10月通車,屆時開車4分鐘即可穿越黃河。
-
「鄭新融城」設想又被提起 鄭州北越黃河發展勢在必行
濟南黃河隧道正在建設中中鐵十四局濟南黃河隧道項目宣傳部供圖□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陳駿核心提示丨上層公路雙向六車道,下層布局軌道交通,濟南黃河隧道工程最早有望於2021年10月正式投用。5月8日上午,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在濟南採訪時,了解到了被譽為「萬裡黃河第一隧」工程的最新進展。在濟南已通過「交通先行」規劃出跨河發展的具體路徑後,已流傳多年的「鄭新融城」這一話題再次引起了關注。與此同時,與「鄭新融城」的設想幾乎同步而來的還有「鄭許融城」的設想。那麼,鄭州下步發展究竟向南還是向北?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對此展開採訪。
-
濟南黃河旅遊為啥不溫不火?你理想的黃河風景區什麼樣子?
濼口浮橋黃河濼口浮橋 高遠攝黃河濼口浮橋是濟南第一座公路浮橋再過一段時間,浮橋也不見了,這裡過黃河就要走隧道了。這個隧道也是「萬裡黃河第一隧」。黃河公路大橋黃河公路大橋 高遠攝1982年建成通車的濟南黃河公路大橋是濟南歷史上第一座跨黃河公路大橋
-
山東沿黃城市黨報記者走黃河採風啟動,沿黃九市文化旅遊「打卡點」發布
走近穿黃隧道 感受「萬裡黃河第一隧」 活動開始前,參會嘉賓來到濟南黃河隧道智慧工程指揮中心,實地感受「萬裡黃河第一隧」的魅力。大家觀看項目演示,詳細了解「穿黃工程」從開挖工作井到盾構機進場、掘進並最終隧道成型的過程。在隧道施工現場,大家實地觀摩了「黃河號」盾構機工作情況,現場領略大盾構施工設備、工藝工法和施工技術升級給城市建設帶來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