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曲黃河 水潤齊魯丨上跑汽車下通地鐵 濟南「萬裡黃河第一隧...

2021-01-21 齊魯網


 


編者按: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山東是黃河最後流經的省份,在東營黃河入海口,九曲黃河滔滔東進,經千萬裡壯闊迂迴,匯於大海。黃河帶來的大量泥沙,讓這裡擁有了世界上完整的溼地生態系統。作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在這裡孕育了儒家文化、泰山文化。山東深入宣傳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準確把握「重在保護、要在治理」的戰略要求,緊扣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兩個關鍵,堅持新發展理念,著力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在「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偉大事業中貢獻山東力量。9月29日、30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新聞頻道、央視新聞客戶端、山東衛視、閃電新聞客戶端同步直播《直播黃河•九曲黃河 水潤齊魯》。九曲黃河奔騰向前,跟隨直播鏡頭,來了解山東,擁抱黃河。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30日訊 濟南黃河隧道工程被稱為「萬裡黃河第一隧」,位於山東省濟南的城市中軸線,南接主城區,北連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

為什麼是「第一隧」?黃河隧道的開挖直徑達15.76米,相當於在黃河下面,建了一條比5層樓還要高的隧道。它也是目前國內在建的最大公路和軌道交通合建的盾構隧道。隧道分上下兩層,上面是公路,雙向6車道,下面是軌道交通。

2019年9月,兩臺定製的超大直徑盾構機「黃河號」和「泰山號」從隧道工程北岸入口「鑽入」20米深的地下。現在,這對身強體壯的「雙胞胎兄弟」正以每天約10米的速度向黃河南岸掘進。

黃河到了下遊,由於大量泥沙淤積,使下遊河床越來越高,就成了地上「懸河」,要在「懸河」下開挖一條直徑超過15米,既能跑汽車又能通地鐵的隧道,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記者了解到,這是國內超大直徑盾構隧道首次穿越地上懸河,首先要面臨的就是超深基坑湧水、支護失穩的高風險,因為它的最低點在河床下54米,然後還要經受全段麵粉質粘土和長距離鈣質結核層的考驗,更要做到微沉降以保護沿線建築;而這兩臺盾構機都是為懸河「量身定做」,集隧道開挖、襯砌一次成型,自動化效率高,還能保障工程的質量與安全,比如,在側穿繞城高速橋樁時,最小淨距為3.9米,沉降還能控制在2毫米內,遠低於14毫米的設計要求。

施工過程中最大的難點,是黃河底的「石頭」,由於地質結構不同,這些石頭質地堅硬、不規則分布,經常卡死泥漿泵,導致停機。

最艱難的一天,曾在泥漿泵取出過58塊大小不一的石頭,26個小時內只掘進2米。針對這種「結石」病,施工方探索出了一套「組合拳」,他們用加大壁厚的成型管道,同時把出漿管道旋轉180度,這樣可以均衡石頭對管道的磨損,然後經常互換進漿管和出漿管,最後找到容易磨壞管道的位置,打「補丁」精準焊接鋼板。

目前,位於隧道東線的「泰山號」盾構機已經到達了黃河南岸,再過一個月它就要勝利貫通。而它的兄弟「黃河號」現在正處在黃河河床的正下方。明年10月份,濟南的老百姓就可以通過這條水下隧道穿行於黃河兩岸。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夥伴。

相關焦點

  • 「萬裡黃河第一隧」在濟南開挖
    昨日上午,直徑15.76米的濟南黃河隧道「黃河號」盾構機刀盤緩緩轉動,隨著刀盤上的347把刀具開始切割泥土沙石,被稱為「鋼鐵蚯蚓」的盾構機向前掘進。濟南黃河隧道是目前國內在建的直徑最大的公軌合建盾構隧道,作為國內超大直徑盾構隧道首次穿越地上懸河,被譽為「萬裡黃河第一隧」。隧道計劃工期45個月,2021年10月底通車。
  • 萬裡黃河第一隧!中國開建第一大黃河隧道!
    唐代詩人李白的詩句中這樣描寫黃河:「黃河西來決崑崙,咆哮萬裡觸龍門」,側面也反應了黃河的湍流和多變,從黃河流域第一座現代橋梁蘭州中山橋建成以來,黃河兩岸居民往來早已不是難題。但是最近,一項全新的工程在山東濟南開始建造濟濼路穿黃隧道,又稱濟南黃河隧道,面對黃河如此多變的河道,複雜的地質條件,人們或許從來沒有想像過可以駕車或乘坐軌道交通由黃河之下穿越黃河這條被譽「萬裡黃河第一隧」的濟南黃河隧道,在黃河之下54米深處的隧道將濟南南北城區相互連接。
  • 萬裡黃河第一隧濟南黃河隧道東線貫通
    10月30日上午,隨著「泰山號」盾構機巨大的刀盤旋轉著破土而出,由中國鐵建所屬中鐵十四局承建的「萬裡黃河第一隧」——濟南黃河隧道工程東線隧道率先貫通,標誌著我國最大直徑公軌合建盾構隧道在世界上首次穿越地上「懸河」。
  • 萬裡黃河 千年一穿!濟南黃河隧道開始盾構掘進
    20日上午,隨著「黃河號」盾構機刀盤緩緩轉動,被譽為「萬裡黃河第一隧」的濟南黃河隧道工程正式盾構掘進。這將是史上首個超大直徑盾構機下穿黃河作業。隧道設計為雙管雙層,上層為雙向六車道公路,下層為軌道交通預留通道,計劃2021年通車。
  • 萬裡黃河第一隧濟南黃河隧道首線貫通
    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30日訊 今天上午,位於濟南市天橋區的濼口浮橋渡口旁,「泰山號」盾構機巨大刀盤破土而出,由中鐵十四局集團承建的「萬裡黃河第一隧」濟南黃河隧道工程東線隧道率先貫通。標誌著我國在建的最大直徑公軌合建盾構隧道取得重大進展,首次穿越地上「懸河」。
  • 九曲黃河 水潤齊魯丨段子手朱廣權金句上新:水稻蓮藕黃河口大閘蟹...
    山東是黃河最後流經的省份,在東營黃河入海口,九曲黃河滔滔東進,經千萬裡壯闊迂迴,匯於大海。黃河帶來的大量泥沙,讓這裡擁有了世界上完整的溼地生態系統。作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在這裡孕育了儒家文化、泰山文化。
  • 九曲黃河 水潤齊魯丨鳥瞰泰山秋色 名山人文交相輝映
    編者按: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 「萬裡黃河第一隧」首線貫通
    10月30日,濟南黃河渡口旁,「泰山號」盾構機巨大刀盤破土而出,「萬裡黃河第一隧」濟南黃河隧道工程東線隧道率先貫通。這標誌著我國在建的最大直徑公軌合建盾構隧道取得重大進展,是人類歷史上首次穿越地上「懸河」。
  • 明確了,明年10月,濟南市民實現水下穿行黃河
    濟南黃河隧道位於濟南城市中軸線,南接主城區,北連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距離黃河不到兩公裡,所以濟南要想擁河發展,這條隧道非常重要。濟南黃河隧道工程被稱為「萬裡黃河第一隧」,為什麼是第一隧?黃河隧道的開挖直徑15.76米,相當於在黃河下面建了一條比5層樓還要高的隧道,它也是目前國內在建的最大公路和軌道交通合建的盾構隧道。隧道分上下兩層,上面是公路,雙向6車道,下面是軌道交通。去年9月,兩臺為這一工程量身定製的超大直徑盾構機「黃河號」和「泰山號」從北岸入口「鑽入」20米深的地下。現在,這對身強體壯的「雙胞胎兄弟」正以每天約10米的速度向黃河南岸掘進。
  • 萬噸山鋼抗震螺紋鋼撐起「萬裡黃河第一隧」
    萬噸山鋼抗震螺紋鋼撐起「萬裡黃河第一隧」 2020-12-25 13:30:00
  • 【中國夢·黃河情】黃河萬裡入胸懷!齊魯大地奏響幸福大河新樂章
    秋分時節,「中國夢 黃河情——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活動走進山東,探尋新時代齊魯大地與黃河的故事。黃河,決定一座城市的氣韻因河而生,因水而興。在山東,黃河是經濟繁華之源,也是文化繁榮之基。在黃河流域區域發展大格局中,濟南區位優勢明顯。
  • 鄭州北越黃河發展勢在必行?
    濟南黃河隧道正在建設中中鐵十四局濟南黃河隧道項目宣傳部供圖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陳駿    核心提示丨上層公路雙向六車道,下層布局軌道交通,濟南黃河隧道工程最早有望於2021年10月正式投用。
  • ...水潤齊魯丨44秒視頻帶你看「江北都江堰」戴村壩 黃河激流勢如...
    1 編者按:黃河之水天上來山東是黃河最後流經的省份,在東營黃河入海口,九曲黃河滔滔東進,經千萬裡壯闊迂迴,匯於大海。黃河帶來的大量泥沙,讓這裡擁有了世界上完整的溼地生態系統。作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在這裡孕育了儒家文化、泰山文化。
  • 「鄭新融城」設想又被提起 鄭州北越黃河發展勢在必行
    濟南黃河隧道正在建設中中鐵十四局濟南黃河隧道項目宣傳部供圖□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陳駿核心提示丨上層公路雙向六車道,下層布局軌道交通,濟南黃河隧道工程最早有望於2021年10月正式投用。5月8日上午,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在濟南採訪時,了解到了被譽為「萬裡黃河第一隧」工程的最新進展。在濟南已通過「交通先行」規劃出跨河發展的具體路徑後,已流傳多年的「鄭新融城」這一話題再次引起了關注。與此同時,與「鄭新融城」的設想幾乎同步而來的還有「鄭許融城」的設想。那麼,鄭州下步發展究竟向南還是向北?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對此展開採訪。
  • 濟南要建高鐵北站!就在黃河北的先行區,城中心!
    目前正在建設跨黃橋隧群,已經開工的有齊魯大道北延跨黃大橋、濟濼路穿黃隧道、鳳凰路北延跨黃大橋,濟南黃河大橋新橋今年上半年開工。建成後,汽車、軌道交通將同步穿黃。  「三橋一隧」北延線建設也將啟動。「三橋一隧」延長線共計54公裡,其中齊魯大橋北延線3.4公裡;濟濼路隧道北延線長約19公裡,沿鵲山水庫向北至桑梓店組團北邊界,鳳凰大橋西延線向西穿越城市副中心,長度約15公裡;黃河大橋北延長約16.6公裡。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專家陳鵬介紹,先行區交通規劃方面有很多亮點。
  • 「保護母親河 建設幸福河」攜黃北跨,濟南發展進入黃河時代
    黃河濟南段沿河公園效果圖濟南市地勢南高北低,黃河在山東境內全部為地上河,過去,由於防洪安全的需要,濟南市的城區邊界被囿於黃河以南,城市發展更多圍繞大明湖進行建設,這也從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城市的發展。根據規劃,先行區將按照「配套先行、產城融合、平衡開發」的總體思路進行開發建設,其中的重要配套工程——連接黃河南北的「三橋一隧」已全面開工建設。濟南黃河隧道工程北岸盾構始發井封底濼口黃河隧道是「三橋一隧」中的「一隧」,負責施工的是中鐵十四局。這支施工隊伍也是蘭州地鐵一號線穿黃隧道的施工隊伍。
  • 打造黃河流域中心城市:「泉水叮咚」融入「黃河大合唱」
    河與民不負兩代領導人囑託春日黃河堤岸上的「櫻花大道」20多年來,黃河在濟南的地位已經無可撼動。現在一提起黃河,濟南人的印象都十分親切。擰開水龍頭流出的便是淨化之後的黃河水,飯桌上時常飄著黃河大米的香氣,節假日約上家人好友到黃河邊散心遊玩。
  • 飛越黃河九曲第一灣 感受「黃河之水天上來」的壯美風景
    黃河九曲第一灣位於四川省阿壩州若爾蓋縣唐克鎮,此處是四川、青海、甘肅三省交界處。中國網記者 鄭亮攝中國網9月21日訊 黃河九曲第一灣位於四川省阿壩州若爾蓋縣唐克鎮,此處是四川、青海、甘肅三省交界處,它發源於巴顏喀拉山(海拔4500米)之黃河,流經四川省境內,在若爾蓋縣唐克鄉索克藏寺院旁形成著名景點。
  • 回望2020丨通就是了!看這一年,山東交通的大動作
    「萬裡黃河第一隧」東線隧道貫通,4分多鐘「穿越黃河」  10月31日,濟南市天橋區的濼口浮橋渡口旁,「泰山號」盾構機巨大刀盤破土而出,「萬裡黃河第一隧」濟南黃河隧道工程東線隧道率先貫通這標誌著我國在建的最大直徑公軌合建盾構隧道取得重大進展,在人類歷史上首次穿越地上「懸河」。
  • 萬裡黃河第一壩
    三門峽黃河大壩它是我國在黃河幹流興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樞紐工程,因此三門峽黃河大壩被譽為「萬裡黃河第一壩」。圖為三門峽黃河大壩開閘洩洪。萬裡黃河第一壩雄偉黃河第一壩壯麗河山 勾潤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