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裡黃河 千年一穿!濟南黃河隧道開始盾構掘進

2021-01-21 全景山東

20日上午,隨著「黃河號」盾構機刀盤緩緩轉動,被譽為「萬裡黃河第一隧」的濟南黃河隧道工程正式盾構掘進。這將是史上首個超大直徑盾構機下穿黃河作業。隧道設計為雙管雙層,上層為雙向六車道公路,下層為軌道交通預留通道,計劃2021年通車。

  魯網9月21日訊 20日上午,隨著「黃河號」盾構機刀盤緩緩轉動,被譽為「萬裡黃河第一隧」的濟南黃河隧道工程正式盾構掘進。這將是史上首個超大直徑盾構機下穿黃河作業。隧道設計為雙管雙層,上層為雙向六車道公路,下層為軌道交通預留通道,計劃2021年通車。

  隧道雙層雙洞,盾構機有5層樓高

  濟南黃河隧道位於濟南城市中軸線上,北連鵲山、濟北次中心,南接濟濼路,隧道全長4760米,其中盾構段長2519.2米。20日上午,記者在濟南黃河隧道工程現場看到,「黃河號」盾構機已在北岸西洞的始發井就位。在北岸東洞,「泰山號」盾構機在始發井中,正處於調試拼裝階段。盾構機的刀盤直徑15.76米,相當於5層樓高。隧道開挖直徑15.76米,為目前世界上在建的最大直徑公軌合建盾構隧道。

  濟南黃河隧道設計為雙管雙層,管片外徑15.2米,內徑13.9米。上層為雙向六車道公路,下層為預留的軌道交通空間,以及煙道、縱向逃生通道、管廊。通俗來說,就是上面走汽車,下面跑地鐵。

  此前規劃顯示,隧道北岸將會設置收費站。隧道建成後是否會收費目前尚無定論。

  水下65米穿越,一天前進最多10米

  從始發井井口來看,「黃河號」已處於掘進24米的位置。

  與濟南以往的工程不一樣,這是隧道首次從「地上懸河」下穿過。在濟南濼口段,黃河河床高出南岸天橋區地面5米,是一條水量巨大的地上懸河。濟南黃河隧道的最低點位於黃河水面下65米,最大水土壓力7.5巴,相當於每一張名片大小的地方,都承受著4個93公斤成年人的體重。

  中鐵十四局黃河隧道項目盾構區副經理田兆平介紹,按照目前當前的地質條件,一天能向前掘進8到10米,隨著進入河床,土質相對細軟,一天能掘進10到16米。預計10個月後,「黃河號」盾構機即可抵達黃河南岸。據了解,穿黃隧道工程計劃於2021年10月完工通車,爭取在2021年9月提前實現。

  三橋一隧,正在穿越黃河

  2017年,濟南市啟動了「三橋一隧」計劃,建設齊魯黃河大橋、濟南黃河公路大橋、鳳凰路黃河大橋以及濟南黃河隧道。其中,鳳凰路黃河大橋項目全長6683米,按照雙向8車道一級公路標準建設,中間預留城市軌道交通空間,目前也正在施工階段,通車後將把濟南東部的歷城區、高新區、濟陽區連為一體;齊魯黃河大橋是世界最大網狀吊杆系杆拱橋,目前正在施工,建成後將連通濟南槐蔭區、天橋區;濟南黃河公路大橋複線工程的立項也在加速推進中,將實現主城區與濟北次中心的快速交通聯絡。

  根據計劃,濟南黃河隧道工程將於2021年10月完工通車。屆時,濟南北部新城與主城區之間的聯繫將極大增強,加速濟南從「大明湖時代」邁向「黃河時代」。同時,北跨攜河發展有利於引導濟南城市人口、基礎設施和產業向北拓展,擴大輻射帶動效應,帶動黃河兩岸經濟高效、一體化發展。(新時報記者李尚隆)

  ●多知道點

  解密穿黃盾構機:

  特製「巨無霸」帶刀347把

  從「地上懸河」下挖隧道,面臨很多工程難題,「黃河號」「泰山號」盾構機有什麼拿手絕活?

  中鐵十四局項目盾構經理李海振介紹,這兩臺盾構機是針對穿黃隧道特別定製的。盾構機總長166米,總重4000噸,刀盤上刀具共347把。因動力強勁,平均一天要消耗8000多度電,是一臺名副其實的「鑽洞老虎」。針對粉質黏土地層,刀盤開挖面加大了衝刷力度。

  在盾構機進入始發狀態前,先要開挖基坑並進行主體工程建設。基坑主體結構完成之後,盾構機從上面吊裝到井下進行一個組裝,組裝完成後進行始發。

  此外,這兩臺盾構機均相當於「超級智慧機器人」,集隧道開挖、襯砌一次成型,自動化程度高。刀盤切削的土體經衝刷落入開挖倉底部,再經攪拌器以及泥水循環,泵送至地面泥水分離場進行沉澱或篩分處理;推進油缸每前進2米就停止推進進入拼裝模式,依次循環,環環相扣,最終形成一條完整的隧道。

  盾構機開工之後,在液壓的推動下,只前進不後退。(來源: 舜網-濟南時報)

相關焦點

  • 「萬裡黃河第一隧」在濟南開挖
    昨日上午,直徑15.76米的濟南黃河隧道「黃河號」盾構機刀盤緩緩轉動,隨著刀盤上的347把刀具開始切割泥土沙石,被稱為「鋼鐵蚯蚓」的盾構機向前掘進。濟南黃河隧道是目前國內在建的直徑最大的公軌合建盾構隧道,作為國內超大直徑盾構隧道首次穿越地上懸河,被譽為「萬裡黃河第一隧」。隧道計劃工期45個月,2021年10月底通車。
  • 萬裡黃河第一隧濟南黃河隧道東線貫通
    10月30日上午,隨著「泰山號」盾構機巨大的刀盤旋轉著破土而出,由中國鐵建所屬中鐵十四局承建的「萬裡黃河第一隧」——濟南黃河隧道工程東線隧道率先貫通,標誌著我國最大直徑公軌合建盾構隧道在世界上首次穿越地上「懸河」。
  • 萬裡黃河第一隧濟南黃河隧道首線貫通
    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30日訊 今天上午,位於濟南市天橋區的濼口浮橋渡口旁,「泰山號」盾構機巨大刀盤破土而出,由中鐵十四局集團承建的「萬裡黃河第一隧」濟南黃河隧道工程東線隧道率先貫通。標誌著我國在建的最大直徑公軌合建盾構隧道取得重大進展,首次穿越地上「懸河」。
  • 濟南黃河隧道實現單線貫通 成功穿越地上「懸河」
    10月30日,「萬裡黃河第一隧」濟南黃河隧道工程東線隧道率先貫通。 沙見龍 攝中新網濟南10月30日電 (沙見龍 丁翔)隨著位於濟南市天橋區濼口黃河浮橋渡口旁的「泰山號」盾構機巨大刀盤破土而出,被譽為「萬裡黃河第一隧」的濟南黃河隧道工程東線隧道10月30日率先貫通,成功穿越地上「懸河」。圖為濟南黃河隧道工程過河通道現狀及規劃示意圖。
  • 萬裡黃河第一隧!中國開建第一大黃河隧道!
    唐代詩人李白的詩句中這樣描寫黃河:「黃河西來決崑崙,咆哮萬裡觸龍門」,側面也反應了黃河的湍流和多變,從黃河流域第一座現代橋梁蘭州中山橋建成以來,黃河兩岸居民往來早已不是難題。但是最近,一項全新的工程在山東濟南開始建造濟濼路穿黃隧道,又稱濟南黃河隧道,面對黃河如此多變的河道,複雜的地質條件,人們或許從來沒有想像過可以駕車或乘坐軌道交通由黃河之下穿越黃河這條被譽「萬裡黃河第一隧」的濟南黃河隧道,在黃河之下54米深處的隧道將濟南南北城區相互連接。
  • 濟南黃河隧道項目北岸明挖暗埋段主體結構基本完成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31日訊 被譽為「萬裡黃河第一隧」的濟南黃河隧道工程(濟濼路穿黃隧道項目)進展如何?7月31日上午,濟南城市建設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海平帶隊到12345市民服務熱線接聽市民來電,圍繞上述問題進行回答。
  • 濟南黃河隧道東隧貫通 明年10月通車後4分鐘可穿黃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賀輝 濟南報導10月30日上午9時許,濟南濼口浮橋渡口旁,隨著「泰山號」盾構機的巨大刀盤破土而出,「萬裡黃河第一隧」濟南黃河隧道工程的東線隧道率先貫通,穿越地上「懸河」。穿黃隧道計劃於2021年10月通車,屆時開車4分鐘即可穿越黃河。濟南黃河隧道工程由中鐵十四局集團承建,位於濟南城市天橋區,南接濟濼路,北連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隧道全長4760米,其中盾構段長2519米,雙管雙層設計,公路與軌道交通合建,上層為雙向六車道公路,下層為軌道交通。隧道管片外徑15.2米,是目前黃河上最大的隧道,被稱為「萬裡黃河第一隧」。
  • 濟南黃河隧道泰山號盾構機掘進超一千米!春節前將實現全線貫通
    5月27日,濟南黃河隧道建設取得新進展,東線的泰山號」盾構機已經向前掘進超過千米,接近1200米。濟南黃河隧道從黃河北岸開始掘進, 自去年12月6日「泰山號」盾構機始發以來,直徑達15.76米的超大型盾構機平均以10米/天的速度掘 進。
  • 「萬裡黃河第一隧」首線貫通
    10月30日,濟南黃河渡口旁,「泰山號」盾構機巨大刀盤破土而出,「萬裡黃河第一隧」濟南黃河隧道工程東線隧道率先貫通。這標誌著我國在建的最大直徑公軌合建盾構隧道取得重大進展,是人類歷史上首次穿越地上「懸河」。
  • 濟南黃河隧道實現單線貫通 成功穿越地上「懸河」
    10月30日,「萬裡黃河第一隧」濟南黃河隧道工程東線隧道率先貫通。 沙見龍 攝中新網濟南10月30日電 (沙見龍 丁翔)隨著位於濟南市天橋區濼口黃河浮橋渡口旁的「泰山號」盾構機巨大刀盤破土而出,被譽為「萬裡黃河第一隧」的濟南黃河隧道工程東線隧道10月30日率先貫通,成功穿越地上「懸河」。圖為濟南黃河隧道工程過河通道現狀及規劃示意圖。
  • 「萬裡黃河第一隧」首線貫通
    10月30日,濟南黃河渡口旁,「泰山號」盾構機巨大刀盤破土而出,「萬裡黃河第一隧」濟南黃河隧道工程東線隧道率先貫通。這標誌著我國在建的最大直徑公軌合建盾構隧道取得重大進展,是人類歷史上首次穿越地上「懸河」。
  • ...穿越黃河」!萬裡黃河第一隧首線貫通!歷史上首次穿越地上懸河!
    近日,濟南黃河渡口旁,「泰山號」盾構機破土而出,「萬裡黃河第一隧」濟南黃河隧道東線隧道率先貫通。這標誌著我國在建的最大直徑公軌合建盾構隧道取得重大進展,這也是歷史上首次穿越地上懸河。 黃河攜帶著大量泥沙,到出海前不斷放緩、沉積,形成了地上懸河。在濟南濼口段,河床高出南岸天橋區地面5米,最大洪水位高出11.62米。
  • 「保護母親河 建設幸福河」攜黃北跨,濟南發展進入黃河時代
    如今,黃河得到了有效治理,濟南市跨黃髮展成為可能,2018年1月,國務院批覆《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也宣告濟南城市發展由此開始從「大明湖時代」邁向「黃河時代」。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位於濟南城區北部,規劃總面積1030平方公裡,約佔濟南市面積的1/8,其中黃河以南300平方公裡,黃河以北730平方公裡。
  • 濟南黃河隧道東線貫通:人類首次穿越地上「懸河」
    據「中國鐵建」公眾號消息,10月30日,在黃河之下中國建設者完成了一次驚天動地的壯舉! 濟南黃河渡口旁,「泰山號」盾構機巨大刀盤破土而出,由鐵四院勘察設計、中鐵十四局集團承建的「萬裡黃河第一隧」濟南黃河隧道工程東線隧道率先貫通。標誌著我國在建的最大直徑公軌合建盾構隧道取得重大進展,這也是人類歷史上首次穿越地上「懸河」。
  • 大報大新聞|鑽海底穿黃河,山東「雙子城」這兩項大工程迎來新進展...
    濟南:萬裡穿黃第一隧,創造了人類歷史說完了青島,再說濟南。就在膠州灣第二海底隧道開工的第二天,「萬裡黃河第一隧」濟南黃河隧道工程東線隧道率先貫通。作為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標誌性工程,濟南黃河隧道位於濟南市中軸線濟濼路濼口浮橋下遊約100米處,全長3.7公裡,上部為雙向6車道公路,下部為軌道交通M2線。建成後汽車、地鐵將同步穿過黃河。東線隧道貫通後,西線隧道正按照計劃順利掘進,預計2021年春節前實現貫通,濟南黃河隧道計劃於2021年10月建成通車。
  • 大河奔騰|濟南黃河隧道內部究竟啥樣?跟上記者的鏡頭一起來看看
    備受濟南市民關注的濟南黃河隧道內部究竟是什麼樣子?與其他隧道有什麼不同?22日,由省委宣傳部組織的「大河奔騰」主題採訪團在濟南進行採訪活動。新時報記者跟隨「大河奔騰」主題採訪團第三站來到了濟南黃河隧道。通過一段視頻一起來看看濟南黃河隧道的真容吧。
  • 九曲黃河 水潤齊魯丨上跑汽車下通地鐵 濟南「萬裡黃河第一隧...
    9月29日、30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新聞頻道、央視新聞客戶端、山東衛視、閃電新聞客戶端同步直播《直播黃河•九曲黃河 水潤齊魯》。九曲黃河奔騰向前,跟隨直播鏡頭,來了解山東,擁抱黃河。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30日訊 濟南黃河隧道工程被稱為「萬裡黃河第一隧」,位於山東省濟南的城市中軸線,南接主城區,北連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
  • 「保護母親河 建設幸福河」攜黃北跨,濟南發展進入黃河時代
    如今,黃河得到了有效治理,濟南市跨黃髮展成為可能,2018年1月,國務院批覆《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也宣告濟南城市發展由此開始從「大明湖時代」邁向「黃河時代」。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位於濟南城區北部,規劃總面積1030平方公裡,約佔濟南市面積的1/8,其中黃河以南300平方公裡,黃河以北730平方公裡。
  • 濟南第二條穿黃隧道揭面紗 盾構長度比濟濼路隧道多400米
    項目所在位置11月25日,濟南市生態環境局批覆航天大道穿黃隧道工程(Ⅰ期)環境影響報告表,濟南第二條穿黃隧道揭開神秘面紗。航天大道隧道全長雖比濟濼路隧道短一千米,但是隧道盾構段卻長出了400米。隧道總投資51億多元,上下兩層布置,工期為48個月。建成後,將大大加強先行區東部與濟南東部城區的聯繫。
  • 明確了,明年10月,濟南市民實現水下穿行黃河
    濟南黃河隧道位於濟南城市中軸線,南接主城區,北連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距離黃河不到兩公裡,所以濟南要想擁河發展,這條隧道非常重要。濟南黃河隧道工程被稱為「萬裡黃河第一隧」,為什麼是第一隧?黃河隧道的開挖直徑15.76米,相當於在黃河下面建了一條比5層樓還要高的隧道,它也是目前國內在建的最大公路和軌道交通合建的盾構隧道。隧道分上下兩層,上面是公路,雙向6車道,下面是軌道交通。去年9月,兩臺為這一工程量身定製的超大直徑盾構機「黃河號」和「泰山號」從北岸入口「鑽入」20米深的地下。現在,這對身強體壯的「雙胞胎兄弟」正以每天約10米的速度向黃河南岸掘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