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達集團創立於1988年,經過30年發展,已成為以現代服務業為主的大型跨國企業集團。 丹寨,位於黔東南自治州,是一個多民族聚聚的縣。 2015年,萬達集團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在國務院扶貧辦的牽線下主動選擇到全國貧困面最大、貧困程度最深的貴州省開展社會扶資創新工作,並最終落戶貴州省黔東南州丹寨縣,開展社會扶貧創新探索。
初識,定下「小目標」 經過萬達集團和丹寨縣認真調研、反覆論證,最終確定了萬達職院、萬達小鎮、萬達基金三個項目,總投入從最初的10億元增加到23億元。 項目突出扶真貧、真扶貧、可持續,扶智與扶志相結合,長中短兼顧,教育、產業、基金並舉,開創了社會扶貧新模式。 攜手,實現「大進展」 萬達項目落戶丹寨縣以來,為當地創造稅收2.7億元,並帶動丹寨縣鄉村旅遊和全縣經濟社會加快發展。據測算,萬達幫扶項目每年拉動丹寨縣GDP增長1.2個百分點,已初步構建起了地方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貧困戶穩定脫貧的長效機制,為實現鄉村振興和經濟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進展一:貴州萬達職業技術學院 做了什麼? 學院於2016年3月開工建設,2016年底全面建成,2017年9月正式開學。總投資3億元,建築面積5萬平方米,可容納3個年級54個班共2100名學生就讀。 有何意義? 旨在幫助當地群眾實現「就業一人、脫貧一戶」目標,阻斷貧困代際相傳。目前,在校學生2259人,其中貧困家庭學生650人。同時,丹寨縣與學院共同開展全縣貧困人口全員培訓,已完成培訓4150人。 進展二:萬達扶貧產業基金 是什麼? 投入5億元建立萬達扶貧產業基金,從2016年支持丹寨縣扶貧產業發展、改善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 做了什麼?有何意義? 一是對無勞動力貧困戶和特困人群進行兜底救助。按照2000元/年?人標準,對全縣所有鰥寡孤獨、重病重殘等喪失勞動能力的特殊貧困人口進行兜底救助,覆蓋兜底人群15253人次;按1000元/年?人標準,對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中65歲以上老人和高中以上就學人員進行生活補助,惠及20321人次貧困人口;按500元/年?人標準,對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中幼兒、中小學生進行生活補助,累計惠及21895人次。 二是對弱勞動力、半勞動力貧困戶設立扶貧公益崗位。設立村寨保潔員、護林員、護路員、治安消防員、管水員、巡河員等公益性崗位4000餘個,每月報酬500—800元,累計覆蓋10100餘人次。 三是對有勞動力的貧困戶開展生產勞動扶貧獎補。根據村寨基礎設施建設、村合作社扶貧產業發展需要安排勞動扶貧崗位,每日報酬80—100元,累計覆蓋94000人次。 進展三:丹寨萬達小鎮 做了什麼? 萬達小鎮的一期項目於2016年5月份動工,2017年7月3日正式營業。此後通過加大投入,二期、三期、四期項目也全部建成開業,五期項目也已啟動。 小鎮突出當地民族文化和特色資源,與丹寨縣扶貧合作社和扶貧龍頭企業建立緊密聯繫,有效地帶動了當地貧困群眾農產品、手工產品銷售和創業就業。 有何效果? 開業至今累計接待人流量1900萬人次,單日接待人流量最高達12.63萬人次,平均每日接待人流量1.2萬人次,帶動全縣旅遊綜合收入超過120億元;創造了2000多個就業崗位,其中貧困戶781人,還直接帶動6407名、間接帶動12932名丹寨貧困人口增收。 此外,小鎮還吸引到其他社會資本來丹寨縣投資,帶動了多彩貴州、廣西泓文、北京途塔酒店、北京雲上國旅等多家企業到丹寨投資,總投資已超過13億元。 進展四:其他 做了什麼? 通過招聘全球輪值鎮長,選拔丹寨學生擔任2018俄羅斯世界盃、2019中國男籃世界盃護旗手,舉辦中國非遺文創節,與世界各國和國際組織進行國際交流等各種活動。 有什麼意義? 通過打造世界知名、國內一流的扶志與扶智的平臺,極大提升了全縣各族幹部群眾的精氣神和自豪感,增強了脫貧攻堅、全面小康的志氣和信心。 披荊斬棘,攜手共進 2016年以來,萬達幫扶項目帶動丹寨縣5.88萬貧困人口增收脫貧。 2018年丹寨縣以優異的成績按照國定標準減貧摘帽,並在當年脫貧成效考核中榮獲全省第一名。 2019年丹寨縣順利完成貧困人口清零任務。 2020年8月丹寨縣順利通過脫貧攻堅普查。 乘風破浪,載譽而歸 萬達丹寨扶貧項目2016年和2019年兩次獲得全國脫貧攻堅獎,扶貧模式被評為2018年「全國企業扶貧50佳案例」,2019年入選全球減貧最佳案例庫。 2019年7月,全國首次社會扶貧創新工作現場推進會在丹寨縣召開。 2020年9月,2020「丹寨論壇」在丹寨縣召開。 緣分未盡,還待繼續……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許邵庭 曾書慧
編輯 劉娟編審 田旻佳 施昱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