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長得像芹菜,俗稱「蛇不見」,蛇見到就怕,百元一斤成稀罕貨
在農村的大山裡,生長著許多的野生植物,而大多數野生植物因具有獨特的價值,被生活在山區的農民朋友當成寶貝,而隨著人們對這些有價值的野生植物的開發,使得它們其中絕大部分都成了市面上搶手貨,比如近幾年十分的火的香椿、刺老芽、羊肚菌、雞樅菌等野菜、野生菌就是如此,甚至還有不少農民朋友專門種植呢。
當然,還有一些野生植物雖沒有成為搶手貨,但價格卻不低,成了稀罕貨。下面筆者就給大家分享一種山裡的野草,它長得像芹菜,俗稱「蛇不見」,蛇見到就怕,百元一斤成稀罕貨。
馬上就要進入5月了,氣溫也是一天天升高,而隨著氣溫升高,山裡也開始有蛇出沒,現在還好說,有各種預防蛇咬傷的特效藥,但是在以前的時候卻沒有,因此在以前的時候,很多生活在山區的農民朋友,在進山前都會去專門採摘一些預防蛇咬傷的野草,如七葉一枝花、槓板歸等,在我國南方的部分山區,還有一種叫做「蛇不見」的野草,同樣也有此效果。
蛇不見學名叫做「小春花」,是陰地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外形很特別,長得像我們平時吃的一種蔬菜「芹菜」,不過小春花卻不能像芹菜那樣作為野菜來吃。
小春花因其獨特的外表及價值,使得它除了有蛇不見的俗稱之外,在民間還有著一朵雲、花蕨、獨立金雞、獨腳蒿、冬草、郎萁細辛、背蛇生、破天雲、散血葉等多種俗稱。
筆者還記得兒時那會,在7、8月的時候,特別喜歡跟著父親去山裡採摘野生菌,每次進山前,父親總會先去一些林蔭下潮溼的地方,尋找小春花、槓板歸等野草。記得當時父親說過,山裡蛇多,為了以防萬一,得準備一些能解蛇毒,以及預防蛇咬傷的草藥。
那麼小春花具體有哪些用處呢?
筆者專門查閱過相關資料,在《中華本草》中有記載,小春花全草可做草藥入藥,入藥後一般被稱作「一朵雲」,其味苦性涼,具有清熱止咳、消炎去腫等功效,可用於小兒驚風、百日咳、小兒支氣管炎、肺結核咯血、瘰癧、目翳、蟲蛇咬傷等症。
作用雖多,但是在民間還是常作為一種預防蟲蛇咬傷的草藥,筆者以前就曾用過,用法很簡單,將新鮮的小春花洗淨之後,搗爛敷成汁兒塗到身上即可,若是已經被蟲蛇咬傷,那麼則是搗爛(不用搗成汁兒)敷到被咬處即可。另外,若非新鮮的,而是曬乾的小春花的話,則煮水洗患處。
小春花的價值雖高,但是現如今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也不缺預防蟲蛇咬傷的東西,再加之它在我國分布範圍也少,僅在福建、浙江、雲南、四川、貴州、廣西、湖北、江西等地的部分農村山區才有,故而使得它成了市場上的一種冷門藥材。據村裡一些經常去山裡挖草藥的農民朋友說,小春花的價格還算是比較貴的,一般在100元一斤左右(乾貨),這價格也算是稀罕貨了。
各位朋友,你們認識小春花嗎?你們那裡有人去山裡挖小春花嗎?歡迎留言說出你的看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