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廣州房價漲漲漲了,我看未必!
最近陪朋友看房就發現,天河路商圈周邊的很多二手房才賣四五萬,居然比黃埔、番禺等近郊板塊的次新房還便宜。
天河路商圈是什麼地方?絕對是宇宙中心級的超級地段,這裡周邊一公裡內,匯聚著全廣州最高級、最昂貴的城市資源,是廣州作為國際大都市的象徵!
然而這個地段的許多二手房才賣四五萬,說廣州房價瘋漲的朋友們,多出來踩踩盤吧,市場其實冷熱不均,很多地方紋絲不動的。
01
下面我們來看看天河路商圈幾個小區的放盤價,除了六運小區5萬多/平,其他的均價都是4萬多/平。
截圖來自貝殼找房
再來看看東圃-老黃埔板塊的三個「網紅盤」,其中盈彩美居均價快到6萬/平了,天朗明居5萬多/平,黃埔花園也接近4.5萬/平。
而事實上,好的戶型成交單價還能高出幾千到近萬元。嘖嘖,這價格簡直讓天河路商圈無地自容。
截圖來自貝殼找房
論地段檔次、教育水平、生活質量,天河路商圈絕對吊打東圃、老黃埔、科學城等近郊板塊,為什麼房價反應不及後者快呢?
我認為原因有兩個,一個是樓齡,另一個更重要——單體樓。樓齡因素很好理解,本文重點說說「單體樓」這個現象。
不可否認,咱們國人都熱衷於住小區,而在國外很少看到居住方式。
其實在國外,單體樓是很常見的,老外的房子一般都在馬路邊,下樓就是公共街道,即使是洛杉磯比弗利山莊這樣的豪宅區也往往是開放式街區。巴菲特老家的別墅,就是直接沿街的,沒有高牆大院,沒有高檔園林,毫不起眼。
而在國內,無論是北上廣深還是五六線小縣城,但凡是個新一點的樓盤,通常都是封閉式管理、有花園、有草坪的,好一點小區的還會配泳池、幼兒園,甚至有的小區還能圍湖而築、佔山而建,私享一片山水。
國人往往對完美小區的定義是:小區最好自給自足,成為一個「小社會」。對業主來說,除了工作,其他所有日常需求都可以在小區內部完成。當然,工作如果也能社區內完成,那就更完美了,比如華為歐洲小鎮。
總之,對有「小區情結」、「大院情結」的國人來說,似乎很難接受單體樓這種居住方式。
02
由於歷史原因,在市中心,如天河路商圈周邊,就存在大量的單體樓,包括六運小區、育蕾小區的開放式單體樓,黃埔大道西的廣信牡丹閣、廣信紅棉閣、恆城大廈,天河南一路的天盛大廈等等。
這些單體樓的現狀大家也都看到了,存在感很弱,連話題都沒有。房價也不高,目前均價4萬多的一大把,漲得很慢,也比不上近郊的那些花園小區。
不僅天河路商圈,另一個宇宙中心——珠江新城(西區)也存在不少單體樓,比如新大廈國際公寓、遠洋明珠等,單價在5.5萬-6萬多之間。
而同在西區的小區房星匯園、保利香檳、星匯雲錦、漾晴居價格卻能到8萬以上甚至近10萬,價差隨隨便便50%以上。
截圖來自貝殼找房
珠江新城西區的單體樓為什麼這麼便宜?
鎂地產之前分析過,因為地理位置太好,這些單體樓相對旁邊的寫字樓較便宜,又沒有小區式的嚴格管理,所以吸引了很多公司進來辦公,逐漸演變為以辦公為主的住宅樓。
把房子租給辦公人群,業主的租金收入倒是越來越高,但高出租率反過來也影響了這些單體樓的升值。如今,想買珠江新城的購房者,很多人都不會考慮這些單體樓,即使它們比同片區的樓盤價格低50%以上。
商住混合真的很影響房價。
所以,業主朋友們,為了你家房子的前途,千萬不要為了短期利益,把房子租給那些那些小公司辦公。
具體分析可見鎂地產這篇文章:《這件事千萬別做,它會讓你的房子貶值50%》
03
不過,單體樓是不是就完全沒有價值了呢?
是不是要對單體樓一票否決呢?
當然不是!凡事不要一概而論,是一個成年人必備的思維方式。
一朵覺得,單體樓有沒有價值,取決於它在什麼地方。如果在郊區,周邊什麼配套都沒有,或者是雜亂吵鬧的城中村,這種單體樓當然不考慮。
但如果在環境整潔、生活便利的是市中心,比如天河路商圈、珠江新城,這裡的單體樓當然有價值!
這裡強調一下,一朵不是鼓勵大家買單體樓,它肯定不是首選,如果你買得起市中心的花園小區,那當然是再好不過的。
但如果你預算有限,只能在市中心單體樓和近郊花園小區之間二選一,有的時候,我還真建議你選前者。
市中心單體樓,能同時享受城市的核心資源,包括交通資源、景觀資源、商業資源、教育資源等等。
上面提到的珠江新城西區的單體樓,性價比很高,如果仔細挑,還是能挑到一些戶型、質量、居住感都不錯的房源。
如果你不想與辦公人員為鄰,天河路商圈板塊的單體樓可以考慮下,雖然樓下有商鋪,但還是以居住功能為主。
一朵有個朋友最近想買體育西的單體樓,但他有個疑問是,擔心單體樓沒有小孩子玩耍的地方。
我告訴他,這個擔心毫無必要,因為住在體育西,走路10分鐘內可以到達花城廣場、天環廣場、體育中心、太古匯……
在這些地方遛娃,不比郊區樓盤的那些花園小區,爽得多?從小就在花城廣場數樓房、太古匯看包包,難道不比在郊區弄花草更長見識?
04
至於大家覺得有小區的房子顏值更高、管理更好,我覺得這是一個誤區,如果物業不給力,你的小區分分鐘變貧民窟。
比如市中心的一些老舊小區,因為物業不給力,小區裡面雜草叢生、破敗不堪,還不如小區外面的環境。
一朵曾經在南沙蕉門河看過一個花園小區,就是這種感覺,小區裡面破破舊舊,小區外面綠樹紅花,形成了鮮明對比!
這樣的小區,還不如把圍牆拆了,把小區變成市政街區,交給城管打理。
一朵覺得,把居住環境交給一個不靠譜的物業公司,還不如打開圍牆,讓城管部門來維護。
值得一說的是,相比近郊花園小區,市中心單體樓的租金回報率也更高。同樣是100平米的三房,市中心單體樓都能租到8000-10000元/月,而近郊花園小區只能租到四五千元。
05
說起來,為什麼郊區的樓盤一般都有小區花園呢?
除了整體開發時間晚於市區,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郊區的城市界面太差,配套少,所以必須要圍起來,做一個小區,給你安全感,同時弄點花花草草、遊樂設施,彌補周邊環境的不足。
而市中心的房子,小區就不是非有不可了,因為市中心的城市界面好、安全感足。
一朵覺得,年輕人要少待在家裡,多待在外面,多與這座城市的核心資源發生聯繫,才有更大的發展前途。當這種聯繫越來越緊密,你的眼界、見識、資源都會得到質的飛躍。
在預算不多的情況下,住在市中心單體樓,就是建立這種「聯繫感」的最佳策略。